二月花 发表于 2020-7-27 05:33:42

古钱上的少数民族文字 多半现已失传

文字作为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除了56个民族通用的汉字,还有许多少数民族文字。少数民族文字既包括正在使用的文字,也包括古代各民族曾经使用过的文字。一些文字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一些文字却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一直沿用至今。对于那些退出历史舞台的少数民族文字,我们要了解其写法、读法和意义,只能通过一些历史文物来对其认知。而少数民族古钱币作为承载文字的一个重要载体,为我们留下了了解和触摸这些文字的珍贵实物资料。通过研究这些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少数民族古文字钱币,可以建立起一个了解各民族历史文化的独特视角。以下我们通过一些古代的铸币对这些古文字做一些了解。八思巴文八思巴文,这是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命国师八思巴创制的“蒙古新字”,是根据当时的吐蕃文字而制定的,用以取代标音不够准确的蒙古文字。八思巴文作为官方文字在整个元朝版图内广泛使用,一直沿用到北元时期,后渐消亡。其字母多数采用藏文字母,自左向右按音节直行书写。八思巴文大元通宝折十型大钱,是较为常见的民族文字古钱币之一,元至大二年铸造,存世量大,版式繁多。因为市场价格只有几百元,所以被藏家们所青睐。元代八思巴文钱币除了大元通宝之外,还有至元通宝、元贞通宝、大德通宝、至正通宝背文等。满文满文,是公元1599年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和噶盖二人参照蒙古文字母所创制的(无圈点老满文)。1632年改进为圈点新满文,后在全国普遍使用,成为清朝的“国语”。清朝灭亡以后,使用渐少。满文是全音素文字,由上至下竖写,由左至右排列。天命汉钱,努尔哈赤元年铸币,是满文钱币的一个代表,存世量大,版式繁多,较为粗糙,一般与汉文天命通宝钱成为对品,是我国铸币史上的一朵奇葩。近年东北地区曾大量出土,一般市场价相对较低。除此之外,满文天聪汉钱也被泉家所青睐,目前市面已很难见到。品相好的“大天聪”,一般价格在2万元左右。西夏文西夏文,又称河西字、番文、唐古特文,属表意文字。由西夏王朝党项族建立并使用。西夏国灭后,西夏文仍继续使用,元代称为河西字,明初曾刻印过西夏文经卷,明中叶还镌刻过西夏文石幢,使用时间长达四五百年。西夏文一字一音,字形方正,基本笔画与汉字相同,文字结构也采用类似汉字“六书”的会意字和形声字。近现代以来,因识者寥寥,被称为“天书”。大安宝钱,西夏惠宗大安年间铸造,钱体较清脆,易碎。面文旋读,光背无文,版式较多,较多背月纹版。西夏文钱多出土于我国的西北地区,东北地区的窖藏钱币中也有零星发现。因传世少见,历来被藏家所重视。西夏文钱因铸造工艺的问题而多气孔,是鉴定真伪的一个要素。目前大安宝钱市场价格一般在5000元到8000元。除此之外,西夏文钱还有贞观宝钱、福圣宝钱、乾佑宝钱、天庆宝钱等,均为古钱币中的珍稀品种。契丹文契丹文,属于古南蒙语,是辽代创立的少数民族文字。契丹曾有两套文字:一套是在公元920年于阿保机统治下创立的“大字”,属于非组合文字;另一套是创立于公元924年的“小字”,其特点是可由不同的部件组合成较大的字。契丹大字和汉字的书写方式类似,每个字代表一个音节。一些大字是直接假借汉字,如:一、二、三、五、十、百、皇帝、国等。还有一些大字是将汉字改造字型、增减笔划的仿造字。目前发现的契丹大字约有1000多个。而契丹小字与契丹大字并行于契丹国中,使用的人多为中国东北部的契丹贵族。进入金代以后,女真人也沿用了契丹字。1194年,金朝宣布废除契丹字以后,这种文字逐渐走向消亡。天朝万顺钱,铜质,折十型,光背,为契丹大字钱的一个典范。据了解此版存世仅3枚,被国内外泉家所追捧。关于此钱还有一段趣事,2006年中国嘉德春拍,此钱曾以48万元落槌,加佣金52.8万元,当时引起泉界哗然。时隔4年多后,2010年此钱在中国嘉德秋拍再次现身,结果因经济危机影响,最终仅以18万元落槌。拍得者如获至宝,秘藏至今。另外天朝万顺钱还有金质、银质、银鎏金质地等,大部分泉家认为此钱为辽代早期铸造,为纪念或赏赐性质,非流通货币。另外,契丹小字有压胜钱“天长地久”。一些契丹文在压胜钱上偶尔出现,许多钱文至今未解。粟特文粟特文,又称窣利文,是古代窣利人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用以记录当时流行于中亚及中国西北部的商业语言——窣利语,也用于书写宗教文献,其中尤以佛经为多。这种语言属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伊朗语支,同波斯语和古和阗语关系密切。创制年代不详,现存最古的铭文为公元2世纪至3世纪,南北朝时期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新疆地区,约在公元11世纪消亡。突骑施汗钱(突骑施可汗钱),是公元8世纪初兴起于中亚的一个少数民族地方政权骑施汗国铸币,仿唐开元通宝形制铸造,它是粟特文铸币的一个代表。钱文采用粟特文,正面为一圈粟特字母的突厥文,背面有凸起的弓形图案。《对突骑施粟特文钱的探讨》一文中将此钱币完整铭文译为:“强大的突骑施可汗之钱币”,而背面月牙纹则认为是突厥文部落的徽标。这是中原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广泛影响于中亚的有力物证。此钱一般铸造厚重,质地精良,甚至比很多“开元通宝”钱还要厚重,中原钱的风貌体现得淋漓尽致,市场价格一般在千元左右,相信随着人们对这种文字的不断认识,钱币的价格也会随之攀高。龟兹文龟兹文,是用印度婆罗米字母斜体书写,所代表的语言为“吐火罗语”。龟兹文的创制年代不详,现存文献多属于唐代,为中亚婆罗米字母的变体。20世纪初在新疆曾发现用中亚婆罗米斜体字母书写的两种印欧语系语言文字,在词汇和语法上差异不大,一般认为是一种语言的两种方言。所发现的残卷年代约在隋朝至唐朝前期之间(公元7世纪至8世纪)。现已没有任何民族使用这种语言,当年流行地区估计就是焉耆和库车。龟兹五株钱,又称“龟汉二体钱”,是龟兹文铸币的一个代表。龟兹是古西域国名,在今库车县,汉代属西域都护府。此钱为魏晋南北朝时古龟兹国所铸,是明显受汉文钱影响的产物。钱以红铜浇注,仿五铢形制,内外郭多有不齐整或锉磨修整现象,铸造不精,特别是汉文多弥漫不清。此钱属于汉文和龟兹文相结合的产物,市场价格一般在500元左右,品相出众者会超过千元。回鹘文回鹘文,是维吾尔族先民回鹘人公元8世纪时用粟特文(即窣利文)字母创制的拼音文字。公元9世纪时在高昌国得到广泛使用。公元13世纪至15世纪是金帐汗国、帖木儿帝国和察合台汗国的官方文字。先后在新疆地区使用了800多年,创制年代不详。行文方式早期从右到左横写,后期大多竖写。西州回鹘钱,是回鹘仿唐开元钱形制而用回鹘文铸造的钱币。有双面回鹘和单面回鹘之分,双面回鹘文钱币较为少见。《高昌回鹘国回鹘文铜钱研究》一文中,将单面回鹘文译为“奉亦都护敕令(准予)流通”。回鹘是我国维吾尔族的祖先,西州回鹘又称高昌回鹘或者阿萨兰回鹘,是立国于吐鲁番盆地长达500多年的少数民族政权,他们铸造和流通回鹘铜钱时间不长。单面回鹘钱的市场价格在千元以上,而双面回鹘钱因为存世较少,而价格也相对较高。察合台文察合台文,又叫老维吾尔文,为公元13世纪以后形成的畏兀儿(维吾尔)等突厥部落使用的文字。后来演化为现代阿拉伯字母形式的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这种文字使用时间比较长,行文时自右向左横写,自上而下排列,词不连写。热西丁汗钱,是西域新疆红钱中的名品,钱文是察合台文,也称老维文或者回文,是早已不通用的老维文的一种。正面汉译顺读为“赛伊德·哈孜·热西丁汗”,背面汉译顺读为“京城库车铸造”。按铸造地点该钱可分为库车版和阿克苏版两种,阿克苏热西丁较为少见。同治三年(1864年),新疆库车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当地大阿訇热西丁取得领导权,建立了当时新疆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封建割据政权之一,即热西丁汉政权,政权建立后即开始铸币,钱币铸造和使用时间较短。察合台文的钱币在其他打制币中也有出现,今人多已不识。库车版热西丁汗钱市场价格一般在100元至200元,而阿克苏版热西丁因存世较少,价格更高。佉卢文佉卢文,是佉卢虱咤文的简称,又名犍陀罗文,是一种音节字母组成的文字。行文时自右向左横书,词连写,音节间无空格,有合体,行文中没有音调符号。公元2世纪至4世纪在新疆于阗、鄯善地区通行,保留下来的文字资料有文书、契约、信牍、钱币、佛经等千余种。汉佉二体钱,又称“和田马钱”,是一种老的打制货币。外形呈圆形,无孔,正面的中心是一匹马或骆驼的图像,周边是一圈佉卢文字母,是一种颂词,大意是“大王、王中之王、伟大者……”。背面遵循了中原秦汉时期流通的钱币铭文和币值、重量体系,大多有汉文篆字“重廿四铢铜钱”、“六铢钱”等,表示钱币的重量和面值,铸造时代应该相当于中原的东汉时期。这种钱币是东西文化的合璧,吸收了东西方两大钱币体系的特点,用汉文和佉卢文双体文字。《新疆钱币》中介绍:为于阗古国钱币,于阗在今新疆和田一带,汉代属西域都护府。此类钱有大钱和小钱两种。小型马钱市场价格在2000元左右,大型马钱则要过万。女真文女真文,是女真族(满族的先民)文字,公元1115年建立国号为“金”的区域性政权。据史料记载女真文有大小两种,公元1119年,颁行女真大字,是在仿照汉字的契丹文基础上创制的,并在金、元、明三代使用,后传到朝鲜。《女真语言文字研究》一书中介绍:公元1138年,颁行女真小字,但至今没有发现这种文字,它的形式结构和使用情况都不清楚,而且现存的女真文文献资料很有限。因此一般说来,传世女真文只有一种,大多数为表意字,少数为表音字。金王朝覆灭以后,女真文书籍散失殆尽。东北女真人沿用女真文到明朝前期。女真文大钱,折十型,金代铸造,包浆温润,四字钱文未识,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它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此钱应为仅存的孤品。以上十种钱币使我们对我国的民族古文字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虽然并不全面。除此之外,还有于阗文、古突厥文、纳西东巴文、水书等已经失传的古老文字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的奥秘。另外,还有一些古老文字一直沿用至今,如藏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朝鲜文、方块白文金平傣文、滇东北老苗文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先民千百年来留下的深厚文化,为世人所瞩目。当然,还有许多古钱币上民族古文字期待我们的发现和解读,这些古文字都是我国悠久文化的一个永恒的印记,在古钱币等载体上被记载和传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钱上的少数民族文字 多半现已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