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 发表于 2022-6-6 11:43:13

民主的前提

本帖最后由 老农 于 2022-6-6 12:57 编辑

民主的前提


作者:愚夫老戎




    民主是西方首倡的一个政治概念,是政治文明的一项产物。但它在西方的语境下,发育迟缓,始终处于初级状态,亟待改变。


    人民这个概念就是政治文明的产物,它内蕴的就是主权在民的思想。这与中国传统的“民”是不同的。当然,“民”也是政治文明的产物,只是意义不同于“人民”。


    “民”是与官相对的,具体就是与统治者相对。原本两者是对立的。但在政治文明的发展中,官、民被统一起来,变成“一家人”,官是“父母官”,“民”是“子民”;官是“牧民者”,民是“羊群”。表面原因无他:官有知识,民则无知;官“有”自觉的道德,民则“缺乏”自觉。而实际上的原因,则是阶级对立,不是其他。因此,即便在文化上,官民看似融合为一体,亲如一家,实则上下分明,利益殊途,不相为谋。


    那么,“民”的文明性体现在哪里呢?就体现在——“民”不再被视为奴隶以及不需要被尊重和善待的被管理者。这自然意味着政治的一种文明化,这在古代是个重要的政治成果,而多半还是因为统治者必须对民众有所倚重,而民众也并不是真的“无知无识”和盲目的,即民众自身变得更有技能、有知识、更文明、更有力量、更有价值了。再用粗暴、蛮横的方法是不能治理民众、国家了,于是,才有了道德和礼仪下移,名曰“教化”,实则是文化规训。总之,是文明化了。


    “人民”又是怎么回事呢?看看今天的“XX百科”是怎么解释“人民”词条的,简直简单到寒酸和无视的程度,生怕人民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只能无耻地弱化这个概念的表述和人民对它的认识、重视。我的评价就一个字:呸!


    人民是什么?主席的话一语中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换言之,人民这一政治概念是人民亲手挣来的。打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那会儿,就挣来了。资产阶级为了对抗封建统治,必须借重人民的力量,最后也必须向人民让渡一部分统治权力,也包括在政治光谱上,给人民留出一片区域,即“自由”(当然,他们希望这片区域越小越好。但总得留着,不然,人民不答应。最后,西方用高福利或是美国梦收买了西方人民,用消费主义、奶头乐、快乐教育乃至“零元购”、毒品麻醉了人民,悄悄“盗”走了人民的大部分权力。其代价就是加倍无情和残酷地剥削和掠夺全世界其他地区和人民)。


    而在中国,买办们寄生在中国人民七十年建设成果上,却妄图挟洋自重,妄图彻底窃取全部果实,贪心不足蛇吞象,企图从意识形态和教育上打开缺口,给人民洗脑,这种政治上的幼稚固然拙劣、可笑,但其后果依然严重,必须坚决肃清和禁止,防微杜渐。


    总之,人民这个政治概念是有颜色的,那就是红色;国旗的红色就是人民的血、英雄的血染红的。


    同样,民主也不是凭空来的,一样是人民奋斗挣来的。如果,你没有为之奋斗过,你不会明白这其中的原理和来历,想坐享其成,更是空想。总之,权力谁都想要,哪谁肯白让权力呢?不去争取是不行的。有所作为是必须的。而在这一点上,中国道家主张的“无为而治”恰恰是消极的,也恰恰是中国民主一直不强的一个隐蔽而顽固的根子。在这点上,中国人普遍要改变“顺其自然”的习气。而这也恰恰是最难的,但希望或许正在后来的年轻人身上。相信未来!


    要争取民主,必须明白民主的前提。


    民主的前提有二:一是以人民为中心;二是人民有相应的政治能力,“阿斗”是享用不了政治权力的。


    以人民为中心,这是不同于西方政治概念的。


    在西方不可能提什么中心的,西方政治的关键词就是对抗。民主就是与政府、与集体权力相抗拮的,就意味着多中心。因此,民主在西方语境下,就意味着矛盾、分裂、冲突,而很难统一。当然也不存在一个中心。这也是民主在西方始终处于幼稚状态的根本原因。


    而在中国,我们在文化上一直维持着一体化的思维,制度上也是维持大一统格局,不会接受根本性的制度化对立的出现,也就不可能搞什么多党制、轮流执政。因此,我们的民主就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意思,而不是与政府对立的意思。国家、政府就是代表人民行使人民的主权。


    所以,我们的民主,意味着在代理和代议制度中,必须把人民竖在官员和代表心中,时刻以之为目标,不得偏离;未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代理和代议的范围将逐步缩小,由人民的自理和自议取代。但不会完全取消代理和代议,毕竟社会分工导致的时间分配是现实存在的,人没有分身术,合作是必须的。


    要合作,就要有一定的原则,民主集中制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又是一个。集中就是维持和维护中心的具体体现,就是维护党的政治中心地位,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地位。“来自群众,回到群众”则能确保一切具体措施、办法不偏离人民利益和意愿,不脱离实际,保证可行、有效。


    因此,人民的监督也就是必须的,监督代理者和代议者的议政及治理,确保不偏离人民利益。那样,就必然要求人民有相应的政治能力(包括判断力、发声渠道和联系渠道等)。这方面才是中国今后政治建设的重头戏,任重而道远。人民其求索乎!




老农 发表于 2022-6-6 13:57:08

    民主的前提有二:一是以人民为中心;二是人民有相应的政治能力,“阿斗”是享用不了政治权力的。

逻辑一士 发表于 2022-6-22 08:03:43

老农 发表于 2022-6-22 08:07:31

  马克思主义不仅“为真理而斗争”,而且为“全世界受苦的人”的利益而斗争。    《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在解答资本主义向何处去、人类解放何以可能时,不仅探讨、强调历史规律,确立了科学尺度、历史尺度,而且关注、探讨被统治阶级、被压迫民族的利益和愿望,确立了价值尺度、道德尺度,强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

    马克思主义不仅关注现实社会及其历史演变,而且关注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不仅考察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而且考察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生存状态;不仅提出共产主义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积极扬弃,而且提出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马克思);不仅强调共产主义是“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的社会形式,而且更为强调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始终是运用科学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法来解答资本主义向何处去、人类解放何以可能这一时代课题的;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停留在对资本主义的“道德抗议”上,而是把道德尺度、价值尺度置于科学尺度、历史尺度的基础之上。正如恩格斯所说,“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代表着一切被统治阶级、被压迫民族的利益和愿望,代表着人类的未来,即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因而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良心,依然占据着道义的制高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民主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