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香 发表于 2016-8-1 15:15:01

汉语歧义的常见类型及其消歧策略

       在我们平常的汉语交流中,经常会碰到由于话语环境的不同而产生字面意义与语用意义不一致的现象。语用意义所揭示的是静态语句,进入语境以后所获得的临时性含义,它不同于话语的字面意义。在交际过程中,语言中的表达方式有很多是靠文字表达不出来的。用文字表达时,有可能要丢失语言中的一部份信息,如:停顿、重读、节奏等,这就极易造成语言的不可理解或歧义现象。
       一、关于歧义的多种类型
       语言交流中,歧义现象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从而也形成了歧义的六种类型。
       (一)由于静态单位的多义成分进入动态交流过程之中,从而产生的歧义现象。很明显,这种歧义现象是由多义词(或成分)而诱发的结果。
       例如:句1、这种牛肉不好吃。
       句2、难得糊涂。
       句3、他走了两个小时。
       句4、张三会唱这支歌的。
       句5、菜不热了。
       句6、大厅里摆着酒席。
       在上述六个例句中,因为都使用了多义词,而形成了歧义句。句1中的“好”字,本有两种意义,一是指“味道好”,二是指“不容易”,所以本句就产生了歧义,形成了“这种牛肉味道不好”和“这种牛肉不容易吃”两种意义。句2中的“难得”一词,也是多义词,有“难以得到的”和“难能可贵的”两种词义,所以就使句2有了“难以得到的糊涂”和“难能可贵的糊涂”两种意义。再看句3中的“走”字,本身包含有“离开”和“在路上走”两种词义,所以句3也就有了两种解释:“他离开此地已有两个小时了。”或“他在路上行走了两个小时。”接下来再看句4中的“会”字,由于词性的用法不同,也有两种词义,一是用作助动词“可能”,以表示对情况或事情的估计,二是用作动词,表示知道、懂得或掌握了某种知识或技艺,因而句4也就有了歧义。句5中的“热”字,既可用作形容词,表示“有温度的”意思,也可用作动词,表示“加热”的意思,由于词性的不同,因而句5中也就有了“菜都凉了”或“菜不需要加热了”两种含义。句6中的“摆”字,既可看作是正在进行时态动词,“正在摆”的意思,也可理解成完成时态的强调结果的动作“已经摆完了”的意思,故而也产生了歧义。
       (二)由于句子本身的结构关系问题而引发的歧义现象,这种类型的歧义可分四种情况:a.结构层次不同,结构关系相同;b.结构层次不同,结构关系不同;c.结构层次相同,结构关系不同。d.结构层次相同,结构关系也相同。例如:句7、10个文学院的学生。本句属于a种情况,可进行两种不同的层次切分:
      
       上述两种切分,虽然都是偏正关系,但由于切分不同,意思也就不同。前句切分的结果,只有10个学生,后句切分的结果,有可能不止10个学生。
       句8、没有做不好的事情。
       本句属于b种情况。也可作两种不同层次的切分,切分方式不同,其结构关系和意思也不同,按前种方式切分,其意为:什么事情都可做好;按后面方式切分,其意思为:没有做坏事。
        没有   做不好的 事情。 没有 做   不 好的 事情。
      
       本句属c种情况,只有一种切分。既可看作是动宾短语,其意是:创造一种精神;也可看作是偏正短语,意思是创造性的精神。
       (三)由于语义关系指向不同而产生的深层语义歧义。请看例句:
       10、踢破了球。
       11、喝醉了酒。
       在上述两个例句中,句10中的“破”字,有两种语义指向,既可指向“球”,其义为“球破了”;也可指前面已省略的主语他/我,其义为他/我把球踢破了。句11中的“醉”字其语义关系指向已省略的主语,而主语指待是未定的,所以也会造成深层的语义歧义。
       (四)由于施事受事关系不明而导致的歧义。
       例如:句12、局长的任命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这个句子中,“任命”一词,既可看作是施事关系,其语义为:局长对某人的任命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可看作是受事关系,此时,该句的语义演变为:任命局长的事情引起了轩然大波。可见施、受关系变化了,语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再看例句:13、这几个人谁都不相信。
       句13中的“谁”字有两种理解,其一可看作是施事关系,表示:没有任何人相信这几个人;其二可看作是受事关系,表示这几个人不相信任何人。可见,由于“谁”字施、受关系不明,使该句产生了语义分歧。
       此外,类似的句子还有“女子理发店”、“这个人谁也没问过”等属于这种情况的歧义,这里不再作具体分析。
       (五)由于采用了“我/他/她的……”句型结构,而产生的歧义现象。
       请看例句:14、金庸的书。
       本句采用了“某某的……”句型结构,于是就产生了两种语义,即a、指金庸写的书;b、指金庸所属的书。
       类似的还有例句:15、她的针扎得好。
       这个句子有三种语义。一是指她打针打得好;二是指她的针很好用;三是指别人给她扎针扎得好。
       (六)由于使用了表示地理方位的介词而产生了歧义现象。
       例如:句16、武汉供销部门已向北京、天津等地调拨秋冬物质。
       本句中的“向”字,可有两种语义,一是解释为“往”的意思,此时该句语义为“武汉供销部门往北京、天津等地调拨秋冬物质(即为调出之意);二是解释为“从”的意思,该句的语义又变为:武汉供销部门从北京、天津等地调入秋冬物质(即为调入之意)。
       二、消除歧义的策略
       由于歧义经常出现在交际的语言单位中,因而这往往会使听者读者无所适从,不利于信息的准确表达,所以歧义现象必须避免。那么如何消除交际中的歧义现象呢?笔者认为,其策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语音消除歧义。由于重音或停顿位置不同,意思就有差别,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重读或停顿某个词、短语,就可以把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而不至于出现歧义。
       例句:17、他一天就读了一本书。
       本句中,重读位置不同,就可把歧义消除。如果重读“一天”这个词,本句意义表示:强调他读书读得多。如果重读“就”这个词,则本句语义表示强调他读书读得少。
       (二)用层次分析法消除歧义。这是我们用来消除歧义的常用方法。
       采用(1)式划分句子,得到的意思是表示三个老虎之间的故事;采用(2)式划分句子,得到的语意为有关老虎的三个故事。
      
       例句18、他讲了   三个 老虎的       故事。
             
       (三)通过上下文的关联来消除歧义。语意的表达,上下文之间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或利用上文来制约下文,或通过下文来提示上文。正因为这样,所以可以运用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来消除歧义。
       例句:19、(剩下的粮食),没有东西装了。
       本句中,由于上文有提示,因而意思非常明确,表示没有空袋子装剩下的粮食了。如果没有上文“剩下的粮食”限制,那么本句也可有另一种理解,即没有可装的粮食了。正是因为有了上下文的限制,本句语意只能指前一种。
       (四)用语境消除歧义。这也是人们经常用来消除歧义的一种方法,大多数人把其看作是消除歧义的一把“杀手锏”。由于语境具有确定意义的作用,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下才能确定词的具体含义,而离开语境,含义无法准确理解,语境能用来消除歧义现象。
       例句:20、鸡不吃了。
       这是一个常用的语言学案例,该句本是一个歧义句,但引入语境后,其语意就明确了。如在吃饭的语境中说这句话,其准确意思只能是我不吃鸡了,表明已吃得很多。如在饲养语境中,本句语义则指鸡子不吃食了。
       (五)用情理来消除歧义。客观的情理也可用来当作消除歧义的方法。
       例句:21、一米九个头的冯骥才。
       本句如果理解为身高一米有九个头的冯骥才,显然这是有悖于客观情理的。正确的语意应为:身高有1.9米的冯骥才。
       当然语句歧义问题很复杂,消除歧义的方法可能也很多,只有在具体语境中做具体分析才是科学的。

彭书雄,男,湖北经济学院艺术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汉语歧义的常见类型及其消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