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64|回复: 0

汉字发展的过程和方向

[复制链接]

284

主题

766

帖子

433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333
 楼主| 发表于 2018-8-15 15: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九章  汉字发展的基本过程和方向
   什么是汉字?就是表示汉语单词的文字。汉字体式,是汉字的结构方式和元件形状的外表形式。不要把汉字与汉字体式混为一谈。
汉字的基础是汉语,汉语属于人类语言第三阶段的语言,所以,汉字具有第三阶段语言所对应的文字的一般特性。同时,汉字本身也有自己的发展过程的特殊轨迹。他的轨迹,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汉字体式的不断更新过程;
第二、汉字的构字理念和构字方式的发展过程。
这两个过程是并行的交合在一起进行的,现在分别论述如下。
先说汉字的体式发展过程:
汉字如世界各国的文字一样,最早也是由结绳记事演变而来的。汉字发展的基本历史过程是:结绳记事---画图记事----图符文字(图符表词意)----象形文字(表词意)----符号文字(表词意)。
下图是江苏连云港古代岩画:          下图是云南沧源古代岩画:
   江苏连云港古代岩画.GIF 云南沧源岩画.GIF
下图是河南仰韶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陶片上的符号:
河南舞阳出土的图符文字.GIF
记事图画还不能算作“文字”,表示语言单词的图符,才是“文字”
史前陶器刻符,是华夏文字的萌生期。古书记载黄帝之史官“仓颉”创制文字。黄帝距今约五千年。
汉字从诞生以来,就出现不断更新体式的“蛇蜕皮”现象。汉字从图符文字到宋体字,在体式上作过6次升级更新了。
百年以来,流行的观点是“籀字”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支持这一观点的是从殷墟发现了“甲骨文”,而籀字(大篆),是从春秋时期的“石鼓文”发现的。古人写在树叶、兽皮上的字,经不起数月的煎熬,都消失了,无从考证了。
  但是,按照文字发展一般规律来看,其发展循序是:图画记事-----结绳记事----图符记事------符号表词文字(表意字)或符号音节文字----音素文字或意、音双表文字。
   甲骨文和籀字,都属于表示汉语单词含意的文字,都具有图符的原始痕迹。不过,从籀字的笔画形态上看,漫弯软柔,带有明显的绳纹原始痕迹;这种笔画,使得书写速度缓慢,效率低下,不适应快节奏生活的要求;更不适合刀笔刻划。
  而甲骨文,笔画平直,书写简单,效率高;更适合刀笔刻划。
因此,说是籀字由甲骨文发展而来,是把甲骨文进行繁化,使文字书写效率降低。这不符合文字的发展方向----简化高效。
而反过来看,甲骨文是从籀字发展而来,却是符合文字发展规律的。
是否也有这种可能:商朝时期就存在的周朝发源地西岐州,西岐州同时并用着两种文字:民间习惯用籀字和官方通用甲骨文。当周朝代替商朝后,就规定官方通用文字为籀字,原先商朝的官方通用文字甲骨文转为民间使用文字。由此给后人造成甲骨文先于籀字的错觉。
   现在,我们就暂且以流行的观点,来说汉字体式发展变化的基本过程吧。
保字体式.GIF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断更新体式的现象呢?
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的新单词就会随之不断增加,需要文字记录的事情也会随着增多,这就增加了记忆汉字困难和书写速度赶不上需要的问题。为了解决记忆困难和提高书写速度。人们主要采取了如下5种办法:
1、努力让汉字系统具有“系统性、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使之能“学少知多”,以便于学习和记忆。
2、创造新的书写技巧;
3、简化笔画形态和减少整字的笔画数量。
4、改进整字的结构方式。
5、使用新的书写工具和新的载字材料。
这些办法,就导致了汉字体式不断更新的“蛇蜕皮”现象。
因为,在“汉语拼音原理”发现之前,或者及时发现以后,国家政府却不让人们把“汉语拼音符号”,作为组成汉字的基本元件之前,汉语人就
只能用不“表音”笔画或不“表音”的“独体字”来构建汉字。所构建出来的汉字,不能同时既直接“表音”,又直接“表意”,只能二择其一。由于汉语是“语音多载的语言”,存在大量的“同音异义词”,所以,汉语人就只能选择让汉字“直接表意”,“间接表音(读音是靠口传的)”。
由于最简单的不同形状的笔画,是很有限的,只有十几种。要用这十种几笔画组合,来构建美观又便于识别的方块形的汉字,只能构建出1000个左右。但是,汉语单词却有无限个。为了扩建更多的汉字来表示之,于是就用两个或三个或四个字合成一个新字。
这样,用于合成字的原先的单个字,就成为“独体字”,用“独体字”组成的字,就称为“合体字”。
采用这种“以字构字”的方法,就能构建出无限的新字来。于是就适应了汉语单词无限增多的需要。
但是,这种“以字构字”的扩字方法,又造成另一个问题:随着新造“合成字”的增加,新字的笔画数就随之增加;随着单字笔画数量的的增加,读、写难度也随之增加。
新的书写工具和新的载字材料,会自然改变笔画形态;人们为了使字形更美和书写更简便,就会创造新的书写技巧和新的笔画形态。由此就会改变原先的汉字形态,于是就出现了不同于原先的新的“汉字体式”。
新的汉字体式,必须比旧的汉字体式书写速度快、易于学会、更美观,并能与就体式实现“无缝转换”,才能被大多数的人们使用起来,被政府认可推行。
所谓“无缝转换”,就是新、旧两种字体,能够互当“异体字”混用。这样就不会出现“时间缝隙”,不会在转换过程中出现“新、旧字文盲”和“新、旧文化断层”。并且转换的经济成本极小,个人和国家都能承担得起。
在书写工具是刻刀,载字材料是甲骨的基础上,汉字表现为“甲骨文”体式。
在发明了用竹棒(聿)蘸着颜色水,把字写在羊皮或布帛上的基础上,汉字就表现为“籀字”体式;
在发明了毛筆,把在写在竹简上的基础上,汉字就表现为“隶字”体式;
在纸张成为普遍的载字材料以后,用毛笔在纸上写字的基础上,汉字就表现为“章草”、“今草”、狂“草”、“楷字”等体式;
在刻板印刷和活字排版的基础上,汉字就表现为“宋体字”体式。
今天,电脑成为处理汉字的主要工具。要让电脑用有限的构字元件构建出无限的汉字,就必须把目前的无规律性、无规范性、无标准性的汉字“楷体系统”,改进升级成具有规律性、规范性、标准性的“意、音双表新体汉字体系”。
从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上看,中国最早的国家雏形,是部落酋长国。后人称道的黄帝、炎帝、蚩尤等,就是较早的部落酋长国的酋长。一些部落酋长国的酋长为了记事,开始委任他的记事官实行“结绳记事”或“画图记事”。后来由于各部落酋长国之间互相联盟或互相兼并,最终形成了一个较大国家,叫做“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国家大了,必须记录的事情多了,“画图记事”显得慢了,国家的记事官,就对表事“图画”进行简化,创建了表示语言单词的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 車、人、女、子.GIF
夏朝发展至商朝前期,“图符文字”被更新成“契文”(用刀刻划出来的文字)。夏朝时期,就有了青铜。人们用青铜刀,把文字刻在树皮、竹片、骨片上、龟甲上。
商朝殷人事鬼敬神,故甲骨卜辞的遗留很多,这些卜辞文,后人叫做“甲骨文”或“契文”。甲骨文属于“象形文字”。
商朝司母鼎铭文.GIF 甲骨文 斤.GIF 西周穆王时期班簋的大篆字.GIF      
上图是商朝司母鼎铭文,属于契文体:
   夏、商、周三朝的政治体制,都是“分封领主制”。宗主国之下,分封为很多诸侯小国。由于交通不发达,各诸侯国独立性逐步增强,反应在文字方面,就出现了文字体式的逐渐分化。在商朝宗主国使用的“契文”体式的同时,有些领主国因为发明了“新的写字工具”,由此就改变了文字的体式。例如,商朝时期的“西岐国”----周朝的发源地,发明了“竹棒笔”。竹棒笔,是把一根小竹棒的下部劈成细丝,蘸上颜色水,在皮革上、或布帛上写字。人们把这种写字工具叫作“竹聿(yu4)”。后来把“竹”、“聿”合成一个字为“筆”。
在发明了用竹棒蘸着颜色写字的方法以后,做字方式由刻划变成书写;同时,载字材料也发生了改变---由甲骨、石片等材料,改为布帛、皮革、竹片等材料。由于写字方法比刀刻简易,可以使笔画的线条变得柔软流畅和变化多端,从而形成一种不同于“契文”的新的体式----“籀体字”。
下图是西周穆王时期的青铜器班簋(gui3)上的铭文,笔画柔曲,与契文很不相同。
下图是秦国的“石鼓文”,属于“籀文”体(又称为“大篆”)
石鼓文 大篆字.GIF
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前781年),国家推出“史籀篇”,作为儿童识字教材,目的是在全国普及“籀文字体”。这说明,周朝从取代商朝之前,官用文书字体,就是“籀字”。不过,“甲骨文字体”(契文体)并没有被同时废止,很多诸侯国依旧通行“甲骨文字体”。
  下图是公元前497—前489年的一个 侯马盟书,此书用毛笔写的,属于“甲骨文字体”:
侯马盟书.GIF
毛笔,可能在“竹聿”出现不久就出现了。最初的毛笔可能是把一小撮羊毛绑在一段小竹棒的下端,蘸着颜色水写字的。毛笔比竹聿又改进了一步,由此导致“隶体字”的出现。
东周(公元前770---前265年)以后,周朝的各诸侯国不听周朝宗主国号令,各自为政,原来统一使用的文字,各国逐步加以改变,出现了“文字异形”现象,分别为“齐、燕、晋、楚、秦”五种类型。而《说文解字》录有“古文”“奇字”“篆书”。“古文”为齐、燕、晋、系文字;“奇字”为楚系文字;“篆书”为秦系文字
漢 的体式.GIF
下图是秦朝使用的“籀文”(大篆):       下图是小篆“
      石鼓文 大篆字.GIF
甲骨文(契文)是由“象形文字”到“符号文字”的过度阶段的文字。甲骨文(契文)已经是汉字体系成熟的文字。《说文解字》所谓的“六书”造字法,皆见于其中。
前后两种汉字体式的更新,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而是逐步完成的;不是全靠国家命令完成的,还要依赖广大使用者的认可;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些新的汉字体式被一些人创建出来,与当时通用的文字并用,但是,只有那些被多数群众认可,并得到政府认可推广的文字体式,才会替换掉当时的通用汉字体式而成为新的通用汉字体式。所以,我们看到,历史上,在隶体字全面替换篆体字之前,早已出现在一些文件中的了。周朝在统一中国后200年, “甲骨文”仍然是社会通用文字。到了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前781年),国家才推行“籀体字”(秦人称作‘大篆’)。当时出了一个“史籀篇”,作为儿童识字教材,以便向全国推行“籀体字”,让“籀体字”成为国家通用文字体。后来,“籀体字”虽然成为国家通用文字体了,但是,并没有使“甲骨文”从此走下社会舞台。到了战国初期(公元前497年),晋国地区的“侯马盟书”的文字,还是“甲骨文”体式的。
“隶体字”,它是在发明了毛笔以后,用毛笔在竹简上书写“契文”的“横画”时,写成“落笔蚕头,收笔燕尾”的笔画形态。状似蝌蚪,称为“蝌蚪文”。由于隶书比“籀文”简化、美观,书写也比“籀文”快,所以,秦朝以后,就开始普及起来,改称为“隶书字”。“隶体字”并不是一次演变而成的,而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而成的。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古隶字”,是战国时期的。
下图是湖北郭店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竹简隶字:  下图是汉朝时期的隶字:
湖北郭店出土的公元前300年前的汉字竹简.gif 汉篆.GIF
秦始皇结束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中国以后,秦朝把“籀文”(又称‘秦篆’(以石鼓文为代表)简化为“小篆”定为官方文书字体,但是,并不禁止民间使用“隶体字”。
东汉隶字.GIF 东晋隶体字.GIF
“隶体字”经秦、西汉早期,逐步普及,至西汉中晚期宣帝、成帝时,已见“八分”隶法。“隶体字”在汉初,取代了“小篆字”的官方文字的地位。汉、魏、晋朝,都把隶体字作为官方文书字体。
社会不停地发展,需要的文书不断增多。到了汉朝,国家事务空前增多,从而使文书量大量增加,为了适应书写大量文书需要, “隶体字”成为官方文书用字。在隶体形成过程中,早在战国时期就发明了“造纸”,到汉朝时期得到了普遍使用,这就导致了还有另一种字体也同时在形成,这就是在“隶体字”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书写更快的“章草字体”。到了西汉元帝时,就通行“章草字体”了。
下图是汉朝“章草”:        下图是汉朝今草:
章草图片1.GIF        汉朝 今草.GIF    
存有隶势短撇的“章草”笔法,也零星见于战国、秦简牍中,而完整的“章草”作品则出现在西汉元帝、成帝时的汉简。
去除隶势短撇的“今草”笔法,散见于两汉简牍中,至迟在东汉中晚期已具雏形,经三国魏晋渐趋成熟。
与“今草”约略同时,解散隶法的新隶体逐步形成“古行书”与“古楷书”,其形体结构和笔法也散见于简牍墨迹中,历三国到魏晋而成熟。魏钟繇、东晋王、谢家族的墨迹,为其典型代表。
唐朝把王羲之的《兰亭序》作为代表的“行书体”,发展成“真体”(后来称为“正楷”)。
作为官用文书的标准化文字。宋体字,为了适应刻板印刷而出现的文字体式。
由于汉字的“独体字”是直接“表意”,间接“表音”(读音是靠口传的)的,并且在结构上,没有系统性、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所以,用“独体字”构建出来的“合成字”,也是直接“表意”,间接“表音”(读音是靠口传的)的,并且在结构上,没有系统性、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的。所以,以往的各种汉字体式,都是直接“表意”,间接“表音”(读音是靠口传的)的,并且在结构上,没有系统性、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的。
作为表示汉语单词的汉字,最佳的构字方式,应当是用“示意符号”和“拼音音元件”合起来组建一个汉字。只有这样才能同时直接表示出汉语单词的“词音”、“词意”,才算与汉语单词实现了“完全匹配”,才能具有系统性、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但是,从甲骨文到宋体的一切体式的汉字,都是“直接表意、口授读音”的,都与汉语单词匹配了一半;因此,从甲骨文到宋体的一切体式的汉字体系,都没有彻底解决难写难记的问题,也没有使汉字的任何一种体式稳定下来,也就不能终止体式再次更新的现象。由此出现了不断更新的“蛇蜕皮”现象。(待续)


山东泰安大汶口原始文字 炅.GIF
石鼓文--吾车.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GMT+8, 2024-12-22 15:00 , Processed in 0.062625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