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65|回复: 1

(2010)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莫让字母词扰乱汉语语言环境

[复制链接]

105

主题

214

帖子

111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15
 楼主| 发表于 2021-11-4 21: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科技术语字母词汉化之路
  编者按:近年来,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新事物、新概念越来越多,随之出现了大量字母词。这些字母词有的用于日常生活,有的用于科技领域,极大影响了影响我国的语言和文化环境。
  对此,有专家认为,英文缩写词应该尽量少用,但完全不用不太现实;有专家认为,维护母语是必要的,“媒体应该引导汉语的规范使用”;还有专家认为,在正式新闻报道中,可以以中文为主,双语并行,而在日常生活中,则可以顺其自然……
  那么,对待汉语中的外来字母词,尤其是科技术语字母词,到底应采取何种态度和做法?本报邀请了几位专家,请他们以科技术语字母词为主,谈谈各自的看法与建议。
  莫让字母词扰乱汉语语言环境
  ——访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孙寿山
  记者:您如何看待中文出版物夹杂字母词的现象?
  孙寿山:当前,在我国公开的中文出版物、新闻媒体报道中,直接将外来语嵌入中文的现象确实有蔓延的趋势,值得警惕。汉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作为一种成熟的语言文字符号体系,应该保持它的严整性、系统性和规范性,没有必要刻意使用外语或外文字符。
  记者:字母词会不会影响我国的语言和文化环境?
  孙寿山:在汉语中不规范应用字母词,会直接造成交流的不通畅。一些新闻媒体有喜欢使用字母词的习惯,譬如某些报刊以“研究证实纳米颗粒损害DNA”、“德黑兰将向IAEA提交核燃料建议”、“江苏TD网络正式建成开通”、“安徽芜湖致力打造国内高端LED产业园”为标题,有多少中国人知道DN A、IAEA、TD、LED的含义呢?再看某报刊登的《3D带动蓝光光盘普及》文中的一段文字:“预计2011年以后,蓝光BD光盘的销售额将超过DVD,成为新的增长点。蓝光BD企业连续推出DVD所没有的、消费者一见就想用的新功能,如BD-JAVA,BD-Live,3D等,将实现市场向蓝光的快速推移。”这一段文字中,字母词出现如此之多,其结果是人为地在广大读者面前设置了一道语言屏障。
  在其他领域使用字母词也会出现麻烦,最典型的是2003年发生在上海的机票纠纷。当时上海机票上只印字母词PVG和SHA来指称“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不使用汉字,导致不少乘客去错了机场。
  记者:是什么原因导致字母词大量出现?
  孙寿山:字母词在我国语言中大量出现,粗略分析,应该归结于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飞速发展的信息和网络技术,使得表达外来新概念、新事物的大量外来语通过互联网迅速地渗入汉语,以“先入为主”的优势影响了国人。
  二是国人的心态促成的。一种是追求见多识广的心态,比如不说“世贸组织”,偏说WTO;不说“国内生产总值”,偏说GDP;不说“全球定位系统”,偏说GPS;不说“脱氧核糖核酸”,偏说DNA,似乎在交流中不使用字母词就显得自己没什么学问似的。另一种是对西方经济模式和物质生活存有仰慕心态,“bye-bye”声远多过“再见”,“OK”声更是随处可闻;“小case”、“说了n次”则变成了时髦年轻人的口头禅。
  记者:中文出版物中字母词的大量出现,是否说明当今汉语文字失去对这些字母词进行本土化的功能了?
  孙寿山:我不这样认为。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之一。作为汉语记录的载体,汉字完全能够利用它的形、音、义兼具的特点,通过音译、意译或音义结合的方式,将这些字母词转化成汉语词汇。我国汉字悠久的发展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西域丝绸之路开通,我国丰富的物产和文化流传到西域的同时,西域各国新奇的东西和音乐舞蹈艺术也传入我国,一些新名词经过汉译后,进入我国语言系统,如“葡萄”、“琉璃”、“胡笳”、“琵琶”、“石榴”、“茉莉”等词语。魏晋以后,佛教在我国广泛流传,佛经的大规模翻译又使汉语语汇中增添了“因缘”、“地狱”、“斋戒”、“和尚”、“极乐”等佛教词语。晚清至“五四”时期,西学东渐,一批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书籍被译成汉语。尤其在“五四”运动前后,随着社会上译书办报高潮的掀起,外来语更是大量涌入,使用新词语既是当时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成了文化人的一种时尚。这一时期的外来语集中在意识形态与科学两个方面,以新思想、新事物为主,但是都被汉化了,表现形态都是汉字,如“经济”、“民主”、“科学”、“电话”“集体”、“马克思主义”等名词。这个时期虽然也有极少数字母词出现,如“阿Q”等,但其数量相对于汉语语汇来说仅是繁花中之一叶。
  字母词的大量出现应该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原因如我前面所说。我相信,只要国人端正心态,只要有关部门加快字母词审定和规范的步伐,字母词是不会在我国继续蔓延而扰乱汉语语言环境的。
  记者:我国是否有字母词审定规范机构?
  孙寿山:一般来说,要抑制字母词的泛滥,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国家语言工作管理和翻译部门,但是有专家经过研究发现,占80%以上的字母词来自科学技术领域。由于当今科学技术领域发展迅速,科技交流日益广泛和深入,从国外涌入大量的新概念、新技术、新事物,由于在科学技术界不能及时、科学、恰当地给予汉语命名,就出现五花八门的译名,比较突出的是照抄外文而形成的字母词,这其中也包括首字母缩合词或者缩略语。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是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代表国家审定和公布各领域科学技术名词术语的权威性机构。在该机构的组织和领导下,全国有数千位一流专家参与科技名词术语的审定和规范工作,著名科学家钱三强、卢嘉锡等担任过主任委员,现任主任委员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院士。该机构在开展对科学技术概念的命名和定名工作的同时,重视审定和规范科技术语中的字母词。运用一套科学严谨的程序和方法,通过科技界和语言学界专家的集体智慧,对科技概念进行命名,在定名中可极力避免字母词的出现,例如“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direct broadcast satellite ”、“IP address”,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没有简单地将其定名为HDTV、DBS、IP地址,而是依次定名为“高清晰度电视”、“卫星直播”、“网际协议地址”。
  可以看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对科技术语中字母词的规范方面作了很多努力。今后还会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规范工作,为减少科技术语中的字母词、维护我国语言环境作出贡献。
  如何规范科技术语字母词
  刘青温昌斌
  滥用字母词弊端很多,必须对其规范。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是我国专门负责科技术语规范工作的机构,对科技术语字母词采取了如下做法:
  1.很基础的术语要定出汉语名称。DNA(deoxyribonucleic acid)是一个很基础的术语,衍生出一批术语,如“DNA损伤试验”、“互补DNA”。这类术语应该定出汉语名称,全国科技名词委将其定名“脱氧核糖核酸”。
  2.那些使用面广、已经进入公众层面的科技术语字母词一定要定出汉语名称。一些科技术语字母词,在专业领域专家可能知道其意思,但进入大众层面后,令很多非专业人士费解,因而这类字母词一定要给出汉语名称。如DVD,全国科技名词委将其定名为“数字影碟”;CDMA,定名为“码分多址”;VOD,定名为“视频点播”。
  3.凡是能定出汉语名称的,一定要定出汉语名称。如CFG(context-free grammar),将其定为“上下文无关文法”;CFL(context-free language),定为“上下文无关语言”。
  4.为了简洁而又不削弱纯汉字正名的地位,以简称、又称的形式保留一些字母词。如:7-aminocephalosporinic acid正名为“7 -氨基头孢菌酸”,简称是“7-ACA”。
  5.对于那些难以用汉字定名的术语,则带上能标记义类的汉字成分。这样做能让那些不懂其确切意义的读者大致明白这些字母词指称哪一类事物或概念,因此降低了理解难度。如Java,定名为“Java语言”;Ybody,定名为“Y小体”。这类术语的定名还可进一步研究。
  6.反对滥用字母词。对短时炒作、概念有误、语言结构不符合规律的字母词,不能使用。
  当前,为加强科技术语字母词的认识和研究,要进行以下工作:
  1.总结规范工作经验。全国科技名词委自1985年成立以来,一直在进行科技术语字母词的规范工作。迄今,已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目前,应总结经验,制定可供操作、更明确的规范原则与方法,以便指导下一步科技术语字母词的规范工作,也为日常用语中的字母词规范工作提供借鉴。
  2.进行系统研究。科技术语字母词是一类特殊的术语,它们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才进入汉语科技术语系统,又会对汉语科技术语系统产生何种影响;对于进入词典中的这类字母词,该进行怎样的读音标注和排序……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系统研究。将来,随着计算机提取科技新词工作的开展,科技术语字母词的自动识别和提取问题也要进行系统研究。而怎样给其定出规范的汉语名称,过去、现在、将来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字母词易于传播的原因之一是简短便捷,因而我们要加紧进行多汉字术语的缩写研究,最好能定出规则,方便大家使用。例如metal-oxide-semiconductor random accessmemory的汉语名称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随机存取存储器”,多达15个汉字,这么冗长的术语用起来非常麻烦,所以人们更愿意直接使用其英语缩略语MOSRAM。有专家指出,若能将其简称为“金氧半导体随机存”,汉字就可减少7个。再比如,DNA的汉语名称是“脱氧核糖核酸”、RNA的汉语名称是“核糖核酸”,能否分别简称为“脱氧核酸”、“核酸”?若能,则简便多了,用起来不比原字母词差。
  缩写冗长的汉语术语,可以采取“提取表示核心词义的核心汉字”的方式进行。比如laser这个术语是由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的第一个字母组成,因而最初汉语译名有“激射光辐射放大”、“光量子放大”、“受激发射光”等,后来钱学森先生提出采用“激光”这样一个译名。这是个非常好的缩略语,很快得到大家的认可,不但简洁,还能从字面上反映出“这是一种特殊的光”,照顾到了汉语顾名思义的特点。当然,这种字面义并非就是该术语在科学上的严格意义。给外文术语定出汉语名称时,如果片面追求汉语名称的字面意义等于其科学意义,就会产生很多冗长的术语。要是能把汉语名称定得简略些,虽然其字面意义宽泛,但可以通过为这个名称给出精确的定义来补救。所以,给外文术语定出汉语名称时,“简略的汉语名称+精确的科学定义”是比较理想的模式。
  就像科技术语既与科技有关又与语言有关一样,科技术语字母词也是横跨科技领域和语言学领域,因而其规范问题需要科技专家和语言学家合力研究,共同解决。要用到的知识,除了科技、语言学知识外,还需要术语学知识。相对于语言学而言,术语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发展这一学科对指导科技术语(包括其中的字母词)规范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规范科技术语字母词,在此提出些建议,供有关部门和人士参考。
  1.建议对科技术语字母词分领域区别对待。一般情况下,大众领域不使用科技术语字母词,应使用其汉语名称。在专业领域,即使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也要尽可能少地使用字母词,而尽可能多地给其定出汉语名称。与日常用语相比,科技语言更需要凝练、简明,因此大众领域中的科技术语字母词的规范级别应高于专业领域。
  2.全国科技名词委专家在确定汉语名称时,不要仅仅考虑专业使用情况,还要考虑公众需求。对那些已经进入或可能进入公众领域的科技术语字母词,一定要定出其汉语名称,当然最好能方便公众使用。而且,对于外来的科技术语字母词,在其科技内涵(意义)已经明晰的情况下,越早给出汉语名称越好。
  3.国家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引导人们使用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的科技术语。全国科技名词委是经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审定、公布各学科名词的权威机构,其中就包括审定和规范从外国引入的科技术语字母词的汉语名称。国务院授权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公布科技名词时要求:“经其审定的科学技术名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全国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新闻出版等单位应遵照使用”。
  全国科技名词委是专职从事审定科技术语的工作机构,至今已成立76个学科分委员会,公布了90种、约30万条科技术语,并且绝大部分科技术语字母词均有纯汉字名称。社会各界若想查询科技术语,可直接到全国科技名词委网站上查询,或者向全国科技名词委咨询。(记者张蕾)
  (作者分别为全国科技名词委专职副主任、全国科技名词委术语研究所副所长)
  专家观点
  胡明扬:反对滥用字母词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说话写文章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想说的话告诉别人,让别人了解你的意图或者是做进一步的解释。如果别人听不懂你说的话,那就达不到说话和写文章的交际目的,等于是白费力气。
  每一个读过法国作家都德《最后的一课》的人无不为作品中表现的爱国主义情怀所感动,并且由此懂得,忘记了自己的民族语言就是背叛。这也是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首先在曾经是西方列强半殖民地的上海、随后在全国,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把在课堂上长期使用英语术语讲课的屈辱局面在短期内彻底改变过来,一大批过去直接使用英语的科技术语很快被易懂易学的汉语术语所替代,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中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可是,改革开放以后,一大批英语科技术语和缩略语不经翻译就直接进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什么是DVD?什么是CDMA?为什么不译成一般人能懂的汉语呢?的确,翻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做到既准确又明白易懂谈何容易。能把geometry译成“几何”、把calculus译成“微积分”真是绝了,的确不是一般人能翻译出来的,但是如果翻译很容易,还需要翻译家吗?可是,为什么有了准确的翻译,有些人还是不愿意使用,非要使用多数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洋文呢?在此,我真诚地希望懂外文的人能花点工夫将西方科技术语译成好懂的汉语,而日常生活用语最好不要用洋文,如OK或“拜拜”(bye-bye)之类实在没必要引进,因为我们本来就有很好懂、好用的“行!”“对!”“再见!”“再会!”。
  当然,在专业圈子里,一些在西方使用已久而在我国却刚出现的新名词、新术语,专家直接使用外文是应该允许的,因为专家们都懂得是什么意思,能起到交际工具的作用,至于从事外语教学和翻译工作的人以及外语院校学外语的学生,互相使用外语更不是问题,全部使用外语也不是问题——这本来就是他们工作或学习的一部分。我们反对的是本来完全可以用也应该用汉语的时候滥用外语外文,而决不是不分对象、不分场合地反对恰当地使用任何外文外语,更不限于英语。(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周其焕:借用字母词有分寸
  汉文术语吸纳外文字母词语如何掌握分寸,笔者陋见,应考虑到如下几点:
  1.有贴切汉语定名不借用。我们可以在新术语尚未确切理解前使用字母词,待消化后再重新用汉字定名;但对概念明确,在汉语中已有贴切词语的,应该用汉语定名,不必借用外文字母词——也就是说,外文字母词可以作为汉语词的补充和扩展,决不是汉语的装饰或取代。
  2.借用外文词语应规范。只有规范化的外文词语,其字母组合才可借用,因而要判断该源字母词语是否是科学语言(科学性),是否具有明确的概念和定义(透明性、单义性),国际上是否认可(权威性、通用性),使用上是否有稳定性。为此,必须反对字母词语的滥用,对短时炒作、低级庸俗的语词不能借用;对概念上有误、语言结构不符规律、使用范围狭窄(如方言性)的语词不能借用。例如,用谐音法将“BtoB”改写成“B2B”这种不规范的方法容易产生误导,不可取。
  3.摒弃商业性、广告性词语。对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及其商标、模式、产品等字母词,虽允许使用,但不能采纳为术语。
  4.慎用纯字母缩略语。一般说,外文缩略语均应以汉字全称为术语,其字母缩略语可以并列为“同义词”。对派生词多的基础词可采用字母缩略词。例如用“MOS”派生出“MOS场效晶体管”。一般说,缩略语不是术语,其所对应的全称才是规范术语。科技文章和一般文章中允许使用缩略语,但应该在首次出现时用全称或规范的全译名,以后再次出现时方可借用缩略语;也可在书中列出使用名词与全称或全译名(以至加上定义)的对照表。总之要交代在先,有所依据。(作者为中国民航学院教授)
  周洪波:让字母词成为“调味品”
  字母词是语言生活的调味品,应当积极引导,“疏”而不“堵”。
  首先,政府文件、新华社通稿、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小学教材应不使用字母词。有人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做过统计,结果是用“国内生产总值”而不用“GDP”,用“世贸组织”而不用“WTO”,这在字母词的使用上起到了表率作用。
  其次,一般报刊杂志、文艺作品要慎用字母词。如果第一次使用,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用相应的汉语标注。
  至于科学文献,那是给专业人群看的,文中夹杂字母词,可以悉听尊便;还有口语中的常用外语词,例如问候语用hello、认同语用ok、道歉语用sorry、致谢语用thankyou等,比较随意上口,大可不必较真。
  当然,国家有关部门也应加大对科技新名词的审定力度,定期发布新名词,并以词典的形式向社会推广。例如Internet出现时,就有“互联网络”、“全球资讯网络”等10多个名称,让使用者莫衷一是。后来全国名词委发布试用新词,将Internet命名为“因特网”,并作为统一的推荐名。这种引导工作比较及时,效果也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893

帖子

224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42
发表于 2021-12-30 21:39: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ghWh你保守猪反改革反祖国发展!无知无能的混血虫螳螂挡车!汉字极劳民伤财!繁杂难学!改汉字极利国利民!若不改汉字,无论怎样折腾,都是在用老牛车!仍极劳民伤财!都:不是咱智的!都是害国害民的!你的保守反改革文章发多少,我必反击多少!我为党民利益,必与你日伪子孙斗争到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GMT+8, 2024-11-22 03:39 , Processed in 0.087576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