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89|回复: 0

光明日报:警惕影视创作中的“语言空转”

[复制链接]

18

主题

28

帖子

145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145
 楼主| 发表于 2018-7-9 16: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影视创作是现代文艺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作品不但有娱乐、教育的作用,也担负着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使命。影视剧中的语言比一般的文学作品更容易流传,这更要求影视工作者保持审慎、端正的态度进行艺术创作。

影视圈最新潮的发言据说是这样的:“九千岁极难取悦。他们看得透融梗、撞梗,戳得穿抠像、倒模。但只要九千岁站定CP,那些IP就有屠榜可能。”这段掺杂着英语、生造词的“新词奇象”,让一般阅读者摸不着头脑,但却是影视圈的“行家必背(备)”。“九千岁”其实是90后、00后的并称;“融梗”就是把已有的影视剧桥段拆装整合,或者更直白一点说,就是抄袭;“撞梗”则是抄袭撞车。有业内人士评论,这些来路不明的词语背后,潜藏着一只高音喇叭,最终目的不过是忽悠业内,搞晕观众,是创作者没有真实感悟又想掩饰空洞时的“语言空转”。

日新月异的互联网语言在表达自我的同时也塑造着表达者的形象,“雷人”“杯具”“泪奔”,一批又一批标新立异的新词渐渐从网络用语走入公众生活,这些新词适应了节奏快速的现代社会交际需要,降低了识别“自己人”的时间成本。语言是动态而非一成不变的,时间自有大浪淘沙的作用,没有必要把网络红词视为洪水猛兽,几年前红遍网络的“你妈喊你回家吃饭”“我叫叶良辰”已经很少有人提起。但强势的网络语言渗透到影视语言,问题的性质却发生了变化。

影视创作是现代文艺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作品不但有娱乐、教育的作用,也担负着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使命。影视剧中频频出现的不规范用语会对大众造成误导,对青少年的语文学习以及语言的正确使用造成不良影响。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的《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特别指出,要建设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新媒体、公共服务领域、公共场所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监测体系以及社会语言生活引导和服务体系,倡导文明用语用字,抵制低俗语言,推动社会语言文明建设。

影视剧中的语言比一般的文学作品更容易流传,这更要求影视工作者保持审慎、端正的态度进行艺术创作。《大话西游》中“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剪刀手爱德华》中“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我在你面前可以是谁”……这些内涵深厚的台词向我们展示了优雅使用语言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当下部分影视从业者屈从于资本的力量,操弄着时髦的网络语言、模棱两可的生造词句,用“抖机灵”的方式盲目取悦、迎合年轻人,掩盖了真实创作能力匮乏的真相。岂不知对于所有文艺创作,要产生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创作者必须克服浮躁心理,沉得住气、守得住底线、耐得住寂寞,最终才能创作出给人心灵震撼的文艺力作。

茅盾曾提倡文艺工作者学习鲁迅:“艺术巨匠的天禀,固非人人所能有,然而艺术巨匠的谨严,却是人人应当效法;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这一句成语,最足以说明艺术巨匠们之无往而不谨严,丝毫不肯随便。”愿这句话成为所有文艺工作者时刻警醒自我的座右铭。

---

难道语言不能有所发展吗?这不是正常现象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GMT+8, 2024-3-29 16:30 , Processed in 0.035684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