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30|回复: 6

天音2:聲音

[复制链接]

3

主题

10

帖子

6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1
 楼主| 发表于 2018-9-29 12: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音2:聲音

    “物”萬物也,說文曰牛爲大物,天地之數起於牽牛故从牛勿聲。物之可見者為形,無定形者為之氣。ɕɛŋ7,從耳,殸keŋ5聲。籀文,磬石樂器。《張載·正蒙》聲者,形氣相軋ad4而成。兩氣者,谷響雷聲之類。兩形者,桴fou1鼓叩擊之類。形軋氣,羽扇敲矢之類。氣軋形,人聲笙簧之類。是皆物感之良能,人皆習而不察者爾。
定義:物內之微粒震動,因相互作用而引起媒質中的微粒震動,從而在媒質中傳播的一組頻率合成震動波形,謂之聲波,簡稱聲。
     聲是物的重要運動屬性之一,最常見的媒質就是空氣。“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tseg7羽旄mou1,謂之樂lɒg1也。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於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噍dzIu7以殺;其樂心感者,其聲啴tɕεn6以緩;其喜心感者,其聲發fud4以散sɒn5;其怒心感者,其聲粗dzu2以厲;其敬心感者,其聲直dʐIg1以廉;其愛心感者,其聲和huɒ3以柔。六者非性也,感於物而后動,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故禮以導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壹其行,刑以防其奸。禮樂刑政,其極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於中,故形於聲,聲成於語言文字謂之語音,成於曲譜符文謂之樂lɒg1音。音生於心、成於文,必有節於外,故音有時長節湊。語音之音長相對固定,可謂之音節;而樂音的音長不定,會在曲譜中的固定節拍中標明每個樂音的時長。音樂ŋɔg1需要表達急速或舒緩,就不能固定樂音的時長,但一首曲內的旋律或說節拍通常是相對固定時長的,所以、音樂不使用音節概念,而是使用音長、節拍等等。人類語言中的一句話通常是一個個相對固定時長的音節組合。所謂相對固定時長是取決於你的語速,每個人之間都會略有差異;漢字舒緩(舒聲)音長約為250ms,短促(入聲)音長約為130ms
      
音具有週期性震動波形者,稱為樂lɒg1韻 vən3,韻、和也;對應語音、稱之為地韻,對應音樂ŋɔg1、稱之為樂lɒg1音。反之,音不具有週期性震動波形者,稱為天音、也稱之為噪sou5音,如風聲、雷聲、流水聲、沙沙聲、機器的轟鳴聲、物體的撞擊聲等。音樂ŋɔg1 = lɒg1音 + 噪音 + 組合,而語音 = 天音 + 地韻 + 組合。樂韻者,其週期的倒數就是基頻,樂韻並非只是單純基頻音,而是由多個整數倍基頻的一組泛音疊加而成,構成樂韻的音色。音色又稱為音品,取決於音源的質料、共鳴腔結構、發音方法及泛音的多寡強弱。泛音強度衰減快,音色就很柔和,融合性和穿透力好,例如人聲與弦樂器;反之,泛音強度衰減慢,音色就很堅硬明亮,融合性和穿透力差,例如木管樂器(雙簧管和薩克斯管)。就共鳴腔而言,共振峰在較低頻率上,音色就暗淡,例如長笛;反之,共振峰在較高頻率上,音色就明亮,例如小號。人聲的音色柔和暗淡,圓號則暗淡明亮;手風琴如用鋼簧,則音色清脆、明亮,如用銅簧,則音色圓潤、柔和。可以說,發同一個音,每個人的音色都不一樣;有高、中、低音之分,亦有男女老少之別。泛音強度相對於基頻來說,要弱許多;所以,音調的高低取決於基音的頻率,而振幅的大小決定了音的響度。樂韻具有多個整數倍基頻的泛音構成的分立頻譜,有基頻決定的固定音高,和諧悅耳;而天音為連續頻譜,無固定音高、無規則、無旋律,為刺耳雜亂的噪音。在音樂ŋɔg1中,lɒg1音與噪音同在,通常以音為主。鋼琴、二胡、小提琴等樂ŋɔg1器發出的聲音,都是樂音;鑼lɒ1、鈸bɒd1、大鼓、小鼓、梆子、木魚等樂器發出的聲音,則是噪音。陰中有陽,陽中含陰;陰極陽生,陽極陰生,任何事物都是螺旋運動的陰陽對立統一體。噪音樂器中,也會有基音,只是音高不太明顯吧;如大鑼與小鑼、大鼓與小鼓、大木魚與小木魚的音高都是有一定區別的;不想聽的噪音也有樂音,如耳鳴的“嗡翁”聲就是樂音;嚴格來說,樂音裡面都會夾雜噪音。表述語音之天音者,輔音也;濁輔音之b、d、g、m、n、l、r等,其聲帶震動,則會產生基音;即天音中含有韻和,低頻表露,天音更濁。聲帶震動產生之基音,頻率低者屬於天音,頻率高者屬於元音,元音用於表述語音之地韻基礎。地韻結構:元音、元音+元音、介音(元音)+元音+元音,稱為開音節地韻;元音+輔音、介音(元音)+元音+輔音,稱為閉音節地韻。所以,地韻中也含有天音,乃陰中有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

帖子

6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1
 楼主| 发表于 2018-9-29 12: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萬物負陰抱陽,中氣以為和;對於音則為:陰陽者、天音樂韻也,中氣者、天音樂韻之唱和也。天、地、中三才也,人頂天立地居中,也稱天、地、人三才。天音、樂韻及天音樂韻的組合,亦為音之三才,所有的語言和音樂都是基於三才音。如果V代表元音,C代表輔音(天音),D代表地韻;那麼,語音有三種類型:C,CD,D;地韻D有五種類型:V,VV,VVV,VC,VVC。連續的輔音群CC、CCC和CCCC,必有一個C是和地韻結合,應視為具有1、2和3個的獨立天音(0地韻也)。如golf漢譯為“高爾夫”,自然地劃分為三個音節(含有兩個獨立天音l、f)。在周代之前,獨立天音數量跟現代英語一樣“飛滿天”;而近代,只有平南話、玉林話等粵語系及一些方言還有小數量,普通話及許多方言都為零。漢人“獨立天音”退化的結果,相比老外而言:毛孔皮膚細膩、胸毛少,男性陽剛氣少,開拓性差;難得糊塗,太極推手,內鬥內行、外鬥外行,詭辯術等等,都可修煉到較高水準;含有太監文化成分,產生不少跪舔洋屁的科奴、漢奸等。
      大約在2000萬年前的“仙凡”時代,人類都使用同一種“神創造”的語言。神文化的三年教育,就能超越現今的20多年教育與培訓。有大神在萬年前佈置了“封印”,大量抹除地球上、“仙凡”時代的痕跡,原因不明;我還因此事而至修為全失,現今已無法進入“那個世界”,只能靠慢慢回憶過去的場景。這兩年,我打算開發“超級電腦”(超越人腦),而需要重新學習漢文化,才發現華夏神文化失傳太多。幾千年來,一幫狗屁小V文班,盡是胡言亂語;誒,提早五年做這事就好了,現今機會失去、再努力去寫,已沒法達到“知行合一”般完備。神文明、科技已經大量消失,在“封印”時代,有華夏先民大能者-聖人;在“那個世界”留下大量的神文化與傳說,並在華夏部落族人中推廣神文化;神文字已經消失,聖人重新製造50多個“音符”,以刻錄神文化;通過各部落的族人代代口耳相承,神的語音文化基本上被華夏族繼承了80%以上。大約7000年前,就有漢人部落因通商需要,而傳授了一套類似拉丁文的“音符號”給海外的印欧语系先民;其符號數量幾十個,相互衍生後用於標記約7000多個音符;可以說,現在世界上大部分語言的音符字母都是源於中國遠古先民。不過,傳授的只是輔音、元音及它們的相互組合音節吧,沒有傳授天音樂韻的內涵-神文化。所以,現今的印欧语系語言沒有地韻及音調的說法,粗糙、笨拙、學習低效率,沒法宏觀感受世界、只有局部的一生;即使,一代代、無數人前赴後繼、也沒法跳出局部,對自然的理解終是囿於片面。何為神文化?神文化的天音樂韻並非簡單的輔音、元音組合相拼讀而構成音節語言,而是包含了深邃的內涵;融合了:道、太極、兩儀、三才、四象、五運、六氣、七音、八卦、九宮與洛書、二十八宿與河圖,中醫、道德經、易經、禮樂、數理化、氣數術法,韻文、詩詞、音樂、儒釋道文化,天文地理、日月運行之十二律呂及“仙凡歷”、宇宙演化與萬物生長之規律等等;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包羅一切。
      音符號分爲四類:天音符號50個,天之數1、3、5、7、9之和為25,陰陽倍之為50;五十者,大衍之數,謂十天干、十二月支、二十八宿也。十天干亦是影射五行,及土星、木星、火星、金星、水星五大行星之橫向陽性“天炁”,以太陽日及五星為代表;地軸之上南北星空之縱向陰性“天炁”以太陰月為代表、成十二月支也;三才四象與七曜相輝映、成二十八宿也,河圖為體、洛書為用。大衍之數五十,其一不用者,天之生炁,將欲以虛來實之、零聲母字“影”也,故用四十九。樂韻符號55個,天地之數也;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其一不用者、“無符號”,以彰“獨立天音”,即“零韻母”也。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陰陽倍之為大衍之數50;地數三十,偶之而成六甲之數60,天五地六萬物之源也。“易有太極而生天地,天為一竒也;地承天為二偶。數而相生,合而相成;為水,火,木,金,土也。天地萬物未始,相離也。試於形變而論之本乎天,一降氣而得地,聚之為水,其肇為胚也。水內剛而外柔,故生於天之一,而成於地之六。因其一生而依其胚而為胎,胎者自得其溫氣也。溫發而為火,火始於內而成炎於外,故生於地之二,而成於天之七。含氣以自堅而骨生焉,骨堅陽木也。生於陽而養於隂也。故生於天之三而成於地之八,有其骨而筋堅焉。金從革而外剛,故生於地之四而成於天之九。土為肌膚,四者備皆肌膚養焉。肌膚因剛而生,而終於柔脃。故生於天之五而成於地之十,終數以成形也。分而異,功合而同濟,故天地之數五十有五。合而為五行,發而為五聲,散而為五臭,布而為五章,流而為五味,分而為五性。異同區焉ian7,利害生焉,吉兇形焉,變化成焉,死生兆焉,鬼神通焉。可以元元而“知”其終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

帖子

6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1
 楼主| 发表于 2018-9-29 12: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韻符號54個,分陰陽而為韻基、韻尾各27個。27之平方為729贊、即理論上之組合地韻數可達729個,實際使用約546個(不分陰陽),而廣韻只列出200多個。在天為日,在地為火;日之作用于地為太陽光,有君火(可見光,植物吸收而獲得能量并和水、二氧化碳(植物的生氣)一起產生富能有機物及釋放氧氣(動物的生氣)。)與相火(高能紫外光作用于水而形成之熱氣)。故火之符號i隱而不獨行,實際之韻基使用為26個符號,以表君火e、相火f(ue)及24節氣。日為火之精,月為水之精;展唇之極為日火i,圓唇之極為月水u;在天為日月運行之規律,在地為水火之功用。“岐伯曰: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而各從其主治焉。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期之日,周而復始,時立氣佈,如環無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四時即為四季,生長收藏也;一二等韻基u(開o)、ə、ɒ、a、ä、ɔ,六氣也。天氣歸、地氣藏,一二等韻開也、冬季;木氣生、風氣動,君火(為主)+水+生氣,一二等韻合也u、春季,君火e相火ue、四等韻開合也;火氣長,相火為主,三等韻開也i、夏季;水氣育、山氣止、金氣殺,水火相濟ui(用小寫v表示),三等韻合也、秋季。i、u、v=ui就是所謂的介音。故有二十六個韻基及標識符號(六個節氣按冬春夏秋排列v=ui):a(a)、ua(b)、ia(c、ɛ)、va(d)、e(e、iɛ)、ue(f)、ə(g)、uə (h)、iə(i、I)、və(j)、ä(k)、uä(l)、iä(m、ɜ)、vä(n)、o(o)、uo(p) 、ɔ(q)、uɔ(r)、iɔ(ʏ) (s)、vɔ (t)、u(u)、iu(y)(v)、ɒ(w)、uɒ(x)、iɒ(œ)(y)、vɒ(z)。            
      “岐伯曰: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為九,以應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決死生,以處百病,以調虛實,而除邪疾。帝曰:何謂三部?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三部中各有三候,三而三之,是為九候。夫六六之節,九九制會者,所以正天之度,氣之數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氣數者,所以紀化生之用也。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行有分紀,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53/4)。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歲、積氣餘而盈閏矣。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故其生五,其氣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則為九。九分為九野,九野為九臟;故形臟四,神臟五,合為九臟以應之也”。
     音分為促陽與緩陰,即常說的入聲與舒聲也。入聲韻使用輔音b、d、g做韻尾,但這3個輔音只有“形”而不發聲、故非陽聲韻,而只是顯露中性、使入聲韻音長變短約一半而成之為促音。“唇”聲門在天音為“天門”,在地韻為“地戶”;而“鼻”聲門為“天”之太陰月門,天為陽、地為陰,故鼻韻尾m、n、q(ŋ)對應的音節為陽聲韻音節,也稱閉音節。元音結尾之開音節為陰聲韻音節,亦是有三種:火i尾(天)、水u尾(地)、水火之間x尾(人)。韻尾三而三之,對應三部九侯、九州、九竅、九宮;九宮洛書為用,音節分陰陽(輕重)而有穩定的雙九宮結構。在一個2倍頻程內,可自然地劃分為五音階或七音階;宮、商、角、(清角、變徵)、徵dʐi-oi6、羽、(變宮),對應1(do)、2(re)、3(mi)、4(fa)、5(sol)、6(la)、7(si)自然大小調。1234567這7個符號是音樂中的基本音調符號,亦是語音的基本音調符號。樂音的音長是變化的,其音階是平調、是固定的7個自然大小調;語音的音長是相對固定的,其音調是有變化的音階,但其變化的平均值音階還是對應固定的7個自然大小調。語音的平調音階1、4、7就為相應的音階,上聲2對應的音階變化為1到3的音階變化、升調,平均音階值還是音階2,感覺上是2↘1↗4;同理、上聲6對應的音階變化為5到7的音階變化、升調,平均音階值還是音階6;去聲3對應的音階變化為5到2的音階變化、降調,平均音階值還是音階3,起步較高、斜率陡,故音節的音長相對要短些;去聲5對應的音階變化為7到4的音階變化、降調,平均音階值還是音階5,起步較高、斜率陡,故音長相對要短些。入聲短平調的音長要比舒聲(平、上、去)的音長約短一半,故音調的種類只有四種(調類):平、上、去、入;亦可以分為平調(舒長、音階不變化的調1和7)、仄調(入聲短促平調147或音階變化的調2356)兩種。宮gioŋ1陽平聲、商ɕœŋ7陰平聲,角g ɔg4為中入聲,徵dʐi-oi6為陰上聲,羽y3為陽去聲。普通話的音調: 第一聲陰平、二聲陽平、三上聲、四去聲,對應音階為陰平7、陰上6、陽上2、陰去5。粵語九音調為陰平、陰上、陰去、陽平、陽上、陽去、陰入、中入、陽入,對應音階為陰平7、陰上6、平4、陽平1、陽上2、平2、短平7、短平4、短平2。平南話九音調的音階:陰平7、陰上6、陰去5、陽平1、陽上2、陽去3、陰入短平7、中入短平4、陽入短平1,這亦是周朝代音系(雅語)的讀書音調。   
      神文化語音,推測為:陰陽2*(天音25符號 + 地韻(韻基27符號 + 韻尾9符號 + 音調7符號));理論上的獨立語音數為:25 * 27 * (2*9) * 7 = 85050個;韻尾的雙九宮八卦乘七音、則是對應化學元素週期表;第一二三週期的雙九宮八卦18個元素對應宮,第四、五週期對應商、角,第六週期對應(清角、徵),第七週期對應(羽、變宮)。25天音 * 27人韻基(中)* 118地元素 = 79650萬物基數(細胞分子級數目)。視錒系元素、鑭系元素如同元素的同位素收縮于一點,元素週期表簡化為5音調(宮、商、角、徵、羽)*18雙九宮八卦 = 90個基本元素。音節分陰陽,天音分陰陽,地韻也分陰陽,音調亦是分陰陽。音節 = 天音 + 地韻,音節的發音時長是相對固定的,如果音節中的天音發音時長是多於地韻的(通常天音8成、地韻2成);那麼,該音節就稱之為陽性音節、或說濁音節、或說是重讀天音;反之、音節中的天音的發音時長少於地韻的(通常天音2成、地韻8成),該音節就稱之為陰性音節、或說清音節、或說輕讀天音。
陽性音節(濁音節`)=陽性天音=重讀天音、輕讀地韻(外語輕讀音節)=陽性音調123,
陰性音節(清音節")=陰性天音=輕讀天音、重讀地韻(外語重讀音節)=陰性音調(4)567。
上面的“=”指等效也。故實際地韻部 = 韻基26符號 * 韻尾9符號 = 234個,音節的陰陽劃分由天音輕重決定。韻尾與音調合併,每一個韻尾符號只對應三個音調,9*3 = 27個韻尾符號,這是不分陰陽調時的理論數;陰聲韻、陽聲韻對應平、上、去音調,入聲韻對應高中低短平入調;音階4(fa)定義為中平入音調,以表入聲韻之中性,而123為平上去陽聲調、567為平上去陰聲調。韻尾9符號分陰、陽、中(入)為:陰(i、u、x),陽(m、n、q(ŋ)),入(b、d、g);陰、陽韻尾對應的音調為平上去(分陰陽有六123、765),故結合音調的陰陽韻尾有2*3*6 = 6*6 = 36個;入聲韻尾對應的音調為高中低短平調147,故結合音調的入聲韻尾有3*3 = 9個;實際韻目數公式1 = 韻基26 * 韻尾9 * 音調5 = 韻基26 * 尾調45(舒聲調36 + 促音調9) = 1170個(基本分子級數目)。實際小韻數公式2 = 天音25符號 * 韻基26 * 尾調45(已經隱含音節的陰陽)= 29250個(分子級數目)。總符號數 = 天音25符號 + 韻基26 + 尾調45 = 96個,陽數9和陰數6。
       “天尊地卑,君臣定矣。高卑已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小大殊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則性命不同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此則禮者天地之別也。地氣上隮dzei5,天氣下降,陰陽相摩,天地相蕩,鼓之以雷霆,奮之以風雨,動之以四時,暖之以日月,而百化興焉,如此則樂者天地之和也。化不時則不生,男女無別則亂登,此天地之情也。及夫禮樂之極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陰陽而通乎鬼神,窮高極遠而測深厚,樂著太始而禮居成物。著不息者天也,著不動者地也。一動一靜者,天地之間也。故圣人曰“禮云樂云”。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樂由天作,禮以地制。過制則亂,過作則暴。明於天地,然後能興禮樂也。論倫無患,樂之情也;欣喜驩愛,樂之也。中正無邪,禮之質也;莊敬恭順,禮之制也。若夫禮樂之施於金石,越於聲音,用於宗廟社稷,事于山川鬼神,則此所以與民同也。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和,故百物不失;節,故祀天祭地。明則有禮樂,幽則有鬼神,如此則四海之內合敬同愛矣。禮者,殊事合敬者也;樂者,異文合愛者也。禮樂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故事與時并,名與功偕。故鐘鼓管磬羽籥干戚,樂之器也;詘信俯仰級兆舒疾,樂之文也。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禮之器也;升降上下周旋裼襲,禮之文也。故知禮樂之情者能作,識禮樂之文者能術。作者之謂圣,術者之謂明。明圣者,術作之謂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

帖子

6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1
 楼主| 发表于 2018-9-29 12: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神文化語音之符文已經失傳,推測其必以禮樂為基礎。在那個世界是有無數的符文,但這些刻符都是“神韻、道痕”;只有忘形而用心感悟,才能有所得,其形早已是春夢了無痕。因位序不一樣,可以用同一套26個拉丁文小寫字母符號來表述天音、韻基、韻尾,及音樂中的基本符號;而1234567即是語音和音樂中的音調符號,亦是作為語音的隔音符號。所以,只需要33個符號就可表述語音和樂音。33表述不同位序的兩個三才,或三三之九、或等於28宿河圖+5行、或表示33重天等等。語音4個音符公式3:天音25符號 + 韻基26符號 + 韻尾9符號 + 音調7符號(已經隱含了音節的陰陽)。如何用拼音節去表達宇宙事物并易於記憶?50個天音符號(分陰陽)劃分為十天干、十二月支、4象七曜(28宿),共九類:干支+七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對應太角、少角、太徵、少徵、太宫、少宫,太商、少商、太商、少羽;不分陰陽則對應:在天為五運、木火土金水,五星、木星火星(地球)金星水星,生五音階、角徵宫商羽;在地有五行、木火土金水,五季、春夏(長夏)秋冬,育五化、生長化收藏;人有五臟、肝心脾肺腎,生五志、怒喜思憂恐,見五色、青赤黃白黑,食五味、酸苦甘辛咸。音階按照音的頻率從低到高,或說從濁到清排序為:宮角徵商羽,對應土星木星火星金星水星的公轉週期之倒數;對應國際音標為:hɦ曉匣、ʔ影云、xɤ書船、ʃз生俟、sz心邪,用小寫字母表示為:"h`h、"o`o、"x`x、"u`u、"s`s,“`”表示為輕讀地韻音節,“"”表示為重讀地韻音節。可以用氣流的內外、有無、炎上、中直、潤下,去判斷。那為何後來的人們都是表述為順序:宮商角徵羽?這要到後面的文章才會詳細講解,他是從四象七曜、二十八宿、九宮八卦洛書的角度去排序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在天為十二月支、表示南北星空之縱向“陰性”天氣,在地表述十二地支;不分陰陽時,在天為:陰陽元炁(作用無處不在)、電磁作用(超距作用)、晦明(正交光能、近距作用)六炁,在中(大氣層)為、風寒暑濕燥熱六氣,在地為六個地韻節氣;在天對應國際音標及標識為:`j"j以、`r"r日、`l"l來,`m"m明微、`n"n泥娘、`q"q(ŋ)疑。在自然音系中,實際使用的有效音節數量(獨音符、小韻)不可能達到25天音符號*韻基26符號*韻尾9符號*5音調 = 29250個,總會有許多音節其讀音類同而難以區分,約1萬多個獨音符已經是極限。到廣韻時代,只剩下不到4000個獨立音節,普通話約為1200個;號稱可以“胡亂拼讀”、百萬單詞的英語,其獨立音節也就約7000個。正是因為獨立音節只有約1萬多個,才會有讀音近似的音節歸類、50個天音符號分陰陽歸為九類。不計調基本音符 = 天音25符號*韻基26符號*韻尾9符號 = 5850個;但實際操作時,t、d端組(舌頭前彈)和tr、dr知組(舌頭後彈)對立,章組、書組、“以、邪、俟、云”只是拼三等韻等等;所以,實際的不計調基本音符數約為:天音15符號*韻基26符號*韻尾9符號 = 3510個,乘以5音調、獨立音符數約為:3510個 * 5 = 17550個;並非每個基本音符都是對應有七個音調,夠用即可,平均約為對應三個音調,故實際獨立音符數約為:3510個 * 3 = 10530個。認識世界,就必須熟記3510個不計調基本音符(含234個類屬形符)。如果每個獨立音節平均搭配5個形符、得到同音的5個音節,以表示5個不同類屬的事物概念;那麼,語音節就能表述1.053萬個*5 = 5.265萬個基本事物概念,二音節、三音節詞就能表述將近200萬個事物概念。封印年代,是沒有多音符的概念,一個事物概念對應一個獨音符音節。
      將宇宙事物,按照天、地、人(中),劃分為9*26 = 234個大類,稱之為形符,234個形符亦是包含在10530個獨音符(獨立音節符號)中,小部分為純形符不作為音符使用。天36部變化:天數部10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12345678910),天文部22個:10天干12月支,天象部4個:日月生炁;地72部變化:地理、動物、植物共72個;人126部變化:人形、器官、身體,人文、行為、器具,氣象、物理、禮樂,共126個 = 7音*18(雙九宮八卦)。故有、語音節6個音符公式4(使用33個一筆畫小寫符號):天音25符號 + 韻基26符號 + 韻尾9符號*最多3字根(abc中入、def前入、gh後入,xyz開、ijt展開、uvw圓開,klm中閉、nop前閉、qrs後閉)+ 26個形符類(234個形符分為9小類+擴展17小類)+ 26小類內的相應形符號 + 音調7符號(已經隱含了音節的陰陽、平上去、陰陽中入)。3510個不計調基本音節符號(含234個類屬形符)模式就是華夏文化語言的原始音系,或說漢字體系的原型。公式4適用於廣韻等所有語音體系,而一個小韻對應一個字根是最為科學及易於學習記憶的,沒有多音字,但會調整廣韻體系部分讀音。在約7000年前,就有許多華夏部落製造各種刻符,用以記錄約3510個不計調基本音符。之後的1000多年間,天災人禍的;人類數量大大減少,華夏只有少量的部落的極少人生存下來;拼音方法及公式1、2、3、4已經失傳,但通過口耳相承,事物的相關口語讀音及大部分神文化,還是基本繼承下來了,這是人類語音的第一次大退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

帖子

6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1
 楼主| 发表于 2018-9-29 12: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拼音方法已經失傳,但事物的相應口語讀音約1萬多個音節,各部落通過口耳相承下來。每個部落或多或少流傳下來平均約7500個音節發音及約1800個不計調基本音符的刻符,不夠用時,或自造讀音、或通過部落之間交流學習而得,或更多地應用“同音字”;而不計調基本音符分佈在天音九類中,需要配合天音和音調才能得到音節的實際發音,各部落因繼承殘缺而不一致,就這樣方言形成了。如何記憶及傳承這些音節發音,各部落的標記刻符不一致及方言形成,都成為大問題。約在5000多年前,有黃帝史官倉頡整理各部落的基本音符集,并結合物象的“圖形義理”來標識基本音符;以增強記憶,使基本音符成爲音形義一體;約1800個基本音符也已經分爲兩類,234個的依類象形音符A類(形符)和約1500多個的音符B類。稱234個形符爲“文”、為經,而約1500多個的基本音符B類為字根及讀音、為緯,然後形聲相益,經緯相合即謂之字,也統稱爲“書契”或“書”。而1500*5音調 = 7500個獨音符,已經表示了繼承下來的可用獨立音節。這樣一來就有:A類音符 = 文,B類音符 = 字根,B和B+A = 字;總算有了一個參考標準,許多部落修改讀音及形符以趨同;最終在周朝形成三大流派:類拉丁文(海外派),蝌蚪文(官科),甲骨文(民科流派)。在周朝,禮樂興盛,文字的音調才因爲音樂的七音階而得到規範(見附圖)。7500個獨音符作天音9類符號的均分,即每個天音類分陰陽約有833個獨音符,稱之為“均”、即如今的“韻”。比之實際韻目數公式1 = 韻基26 * 韻尾9 * 音調5 = 韻基26 * 尾調45(舒聲調36 + 促音調9) = 1170個,失傳了、或說合併了337個韻。不分陰陽時,只剩下833*21/45 = 388個韻;比之546個,失傳了、或說合併了158個韻;必須說明1170個韻是理論值,實際值要減去72個。而到廣韻時代,退化到只剩下206個韻;現今的普通話只剩下韻母的稱號,已經沒有韻了,悲呼?周朝之前,都是刻符記音和形,音節標識義理;不算A文和B字根,字為100%的形聲字。在秦朝,漢字統一,基本音符B類字根簡化爲約1366個,獨音符為6830個(有效音節)。A形符數 + B字根數 = 1600個基本音符(含234個形符),不算A文和B字根,漢字已經不是100%的形聲字;漢字 = A形符 + B字根,而B字根因方言的影響及簡化,已經是多音字根。理論上,每個B類字根需要擴展出5個次級音符,才能得到6830個獨音符(有效音節、小韻)。但秦朝漢字統一後,實際的獨音符或許不到6000個,而B字根加上其次級字根、估計不到4000個,“借用頻生”、多音字根自然是應運而出。秦滅書籍,滌除舊典;韻書失傳、造字運動,這是人類語音與神文化的第二次大退化。簡化漢字、胡亂造字、胡說八道(亂搞音韻),之後的2000多年來從不間斷、轟轟烈烈。
       秦漢時期有訓詁字典“爾雅”,將字分類并作出解釋。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字典,成書于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以形符義理為經,分別部居,不相雜廁;建540部首,解謬誤,曉學者,達神恉。方言林立,漢字進入“以形表意為主、讀音為輔助”時期;本末倒置,非正道也。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有李登“聲類”、呂靜“韻集”、夏侯詠“韻略”、周思言“音韻”、李季節“音譜”等等,各有乖互。隋朝有陸法言“切韻”、唐有“唐韻”、宋有“廣韻”“集韻”;但這些都是本於切韻而成,其缺點有三。1、七曜中是四象、卻強行歸類為三;如幫組本是"b幫、"p滂、`b并、`p牌、四象,強以平為`p、仄為`b而歸為“并紐”;這樣一來,會有七個濁天音隱蔽。後來者,輕重、清濁不分,還搞出一些“噴氣”之類、莫名其妙的事情。2、十二月支沒有“陰”,只剩下“陽”,後來者還吹噓其為“不清不濁”,我看應是“不清不楚”。3、前面1、2的隨意歸併做法,造成一個小韻內會有多個字根;本來字根數就不夠用(廣韻字根數約3000多個,小韻數3870個),這樣、大量的多音字產生,使學習漢字變得更為困難。廣韻的小韻數(獨音符)3870個、比起周朝7500個約減少一半,有效字(不算異形字)約2.1萬個,平均每個小韻約有6個形符不一的同音字。儘管撿回了部分拼音方法(反切、字母、韻等),但失去的更多。淳祐十二年(公元1241-1252年)江北平水劉淵作“新禮部韻略”,將206韻中韻窄通用之韻簡改為107韻,即世所稱之平水韻也;而集韻以字母次序顛倒唐宋字紐,這兩者之變革,進入“非今非古”的音變時代,這是人類語音與神文化的第三次大退化。
       十二世紀,蒙古統一中國建立元代(公元1271年---1368年);國師八思巴仿效藏文體式創立一種拼音文字“蒙古新字”,試圖用來拼寫各族語言,以達到“書同文”目的。儘管全國設立許多“蒙古字學”的學校,做大量推廣;但終是敗於漢字,不過、對漢字音系的改革,在北方總算是成功了;直至現在,持續700多年。為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從上到下統一思想;必須簡單化和實用化漢字韻書,使易於對集團內外人員“洗腦、直銷”,給與人們“模糊、忽悠、夢想、狂熱、忠誠、幸福感”,為實現同一世界而努力奮鬥。新北方音系、包含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領導藝術思想,是一種創新的“偏門語音系”,是一門極為優秀的“官話”,特點:簡單、總目標單一,難得糊塗,大氣、包容,團結;專橫,對外總是對的、只有自我發現的錯誤才算是錯誤,這是領導的權威要求。概念的內涵越簡單、其抽象程度就越高,其外延也就越大、或說包容性就越廣。比如“人”比“男人”抽象一點,而“生物”又比“人”更抽象一點,“物質”則比“生物”更抽象。把具體概念的諸多個性排出,集中描述其共性,就會得到一個抽象的概念。類同,對“206廣韻音系”抽象、得到“106平水韻音系”,再抽象、得到“15不計調蒙古字韻音系”。如果將“百萬單詞量”的英語視為“陽性、低級語言音系”,作為“金字塔”的底層;那麼、北音系就是另一個極端“陰性、高級語言音系”,作為“金字塔”的上層;而“陰陽平衡的周代音系”就處於中間,包含“金字塔”的各層。
       北方的全濁音從元代開始向清音轉化,入聲韻在北方話中消失,陽性鼻聲母[ŋ]基本上消失,陽性鼻音韻尾[m]與[n]韻尾合併。中古陰平7變為普通話第一聲陰平聲(實為陰平7),中古陽平1和全濁陽入短平1變為普通話第二聲陽平聲(實為陰上6),中古陰上6、次濁陽上2和陰入短平7變為普通話第三聲上聲(實為陽上2),中古全濁陽上2及陰去5陽去3、和次濁陽入短平1變為普通話第四聲去聲(實為陰去5)。北音的陽平聲,是指其內的字、音源是中古的陽平字和全濁陽入字,其實際發音還是“清音節、陰上6”。北音的“濁音節”只有上聲(陽上2),但其字源的大部分在中古卻是“清音節”,在這、人為地變為“濁音節”而已;故北音中,屬於“濁音節”的字不到3%,幾乎“清一色”的高調“清音節”,聲母也自然地為幾乎“清一色”的“清聲母”,只剩下次濁聲母n、m、l、r在陽上2音節時,還勉強算濁聲母。這樣一來,北音的平仄混亂、陰陽顛倒,已經無法表達和書寫中古之前的韻文和詩詞、拼讀不出其中的韻味了。要想書寫中古之前的韻文和詩詞,只有死記硬背106平水韻中的字,太難了;但清代,就是靠這一招,硬是啃下來了。“斷代”的痛苦,必須得以宣洩;在元朝官府的宣傳機構作用下,以北方口語的北曲大興。十三世紀初,根據北方曲韻歸納的“中原音韻”,作為戲曲用韻譜;以北音為宗,平分陰陽,入派三聲,分十九個韻類,其真實為基於蒙古字韻。為何“蒙古字韻、中原音韻”可以在北方流行?北方寒冷、凝結,人們就會喜歡發“清音節”、唱高調,以達到陰陽平衡;就如熱則解衣,冷則需多穿衣服一樣。男屬陽性,好動、散發;在寒冷地方唱“高調”問題不大,但如果在“炎熱、散發”的南方,男人老是唱“高調”,只發高音,能陰陽平衡嗎?長久之下豈非會“散架”、百病叢生?到了明朝,製禮樂、定法制、正綱常、興學校、復先王之教;1375年推行“洪武正韻”,以革蒙古之習、以求天下能通解之正音。“洪武正韻”將206廣韻重新歸併為76韻,平上去各22部、入聲10部;其舒聲韻為22部,比之“中原音韻”19部多3,最主要的是去除了“陰陽顛倒,入派三聲”;以承前繼後、陰陽平衡,恢復中古的韻文、詩詞之正確讀音;樂曲方面則是“北葉“中原”,南尊“洪武”;音韻分清,乃稱合譜。”然而、新北音已成氣候,北方人寧願死記硬背106平水韻,亦是不改口音,“洪武正韻”只在部分南方流行。元明清時期,音韻簡化盛行,漢字學習更為困難;韻文、詩詞面臨斷代,這是人類語音與神文化的第四次大退化。
       近代,直接簡化為聲母跟韻母相拼讀;不再提“平水韻、等、呼”等等,北音改為“普通話”而全國推行。普通話相比“中原音韻”,除了陰入派三聲更加混亂、m韻尾徹底消失、聲母胡亂改造簡化外,沒有太大區別。普通話22個聲母(包含零聲母o: y、u(w))及相應的雙拼聲母符號:n、m、l、r(ʐ),b、p、f,d、t,g、k,h,j=dʑ、e(q)=tɕ、x=ɕ,v=zh=dʐ、i=ch=tȿ、u=sh=ȿ,z=dz、c=ts、s。聲母缺失:q=ng=ŋ,v=ʤ 、i=ʧ、u=ʃ,d=dr=ɖ、t=tr=ʈ。注意:有介音i時,u=sh=ȿ=ʃi、i=ch=tȿ=tʃi、v=zh=dʐ= ʤi,d=dri=ɖi=dʐ、t=tri=ʈi=tȿ,零聲母時、國際音標j與i拼y=ji,u=w。普通話35個韻母及相應的雙拼韻母符號(iu(y)=v,a(A)、e(ɤ)、i、o、u):ai=b,an=c,ang(aŋ) =d,ei=f,en(ən)=g,eng(əŋ) =h,ia、ua=j,ian(iɛn)=k,iang(iaŋ)、uang(uaŋ) =l,iao(iau)=m,ie(iɛ)=n,uo=o,ing(iŋ)、er(ɚ)=p,iou=q,van(yan)、uan(uan)=r,ong(uŋ)、iong(yŋ) =s,ou=t,uei=v,ao(au)=w,ue(ve)(yɛ)=x,uai(uai)、in=y,uen(uən)、vn(yn)=z。普通話可以使用雙拼兩個符號加上一個音調符號(2、5、6、7),即是用三個符號來表述普通話的一個音節。普通話不計調音節大約400個,計調音節大約1200個;這樣一來,同音字大為增加,不計調音節yi最多的同音字約有600多個,計調音節yi5最多的同音字約有350個。設基本字根數+擴充字根數 = 3800個,平均每個字根帶6個形符;那麼,有效漢字數為、(3800-234)*6 = 21396個;雖說某某字典有5萬以上漢字等等,但那些多於有效2.1萬的漢字,大多是重複的、象簡體字之類的“異形字、錯別字、草書字”。平均每個不計調音節會有字根數約9個,故普通話的拼音只用3個符號,但標識漢字形狀時、亦需要3個符號。普通話拼音漢字公式6:聲母22符號 + 韻母26符號(因對立實際有35個)+ 音節內的字根符號最多26個 + 26個形符類(234個形符分為9小類+擴展17小類)+ 26小類內的相應形符號 + 音調4符號(2567)。普通話需要死記硬背3800個字根及其所對應的音節和位置編號,比起用周代話來學習漢字要困難10倍;因為周代話3800個字根和3800個有效音節是一一對應,會讀就會寫、會寫就會讀。周代話拼音漢字公式7: 天音25符號 + 韻基26符號 + 韻尾9符號 + 26個形符類(234個形符分為9小類+擴展17小類)+ 26小類內的相應形符號 + 音調符號(已經隱含了音節的陰陽、平上去、陰陽中入)。周代話學習2.1萬個有效漢字,或許只用一年時間;而普通話+簡體字模式來學習漢字,估計10年才能完全掌握3000簡體字,或許一輩子也記不完那2.1萬個有效漢字。周代話和普通話的拼音字都是6個符號、等效6筆畫,一篇萬字文章,用簡體字來寫,估計平均每個字12筆畫,只是比正體字(繁體字)少幾筆而已;但簡體字破壞了漢字的字形體系結構,使漢字學習效率大為降低、得不償失;或許花10年時間死記硬背3000漢字容易,當想要掌握1萬漢字時、你會有心無力。漢字的拼音化只是跟其讀音有關,與是否簡化漢字無關聯;相反、簡化字破壞了漢字結構,會使漢字拼音化更為困難。所謂的“繁體字”就是從“簡單刻符、蝌蚪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漢隸、楷書”不斷進化和完善而來,代表著幾千年來漢字結構的科學優化;而簡體字大多是錯別字、草書、不規範字,是歷史的復古和倒退。這是人類語音與神文化的第五次大退化。
     “天高地下,萬物散殊,而禮制行也;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樂興也。春作夏長,仁也;秋斂冬藏,義也。仁近於樂,義近於禮。樂者敦和,率神而從天;禮者辨宜,居鬼而從地。故圣人作樂以應天,作禮以配地。禮樂明備,天地官矣。大樂必易,大禮必簡。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揖讓而治天下者,禮樂之謂也。暴民不作,諸侯賓服,兵革不試,五刑不用,百姓無患,天子不怒,如此則樂達矣。天地之道,寒暑不時則疾,風雨不節則饑。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時則傷世。事者,民之風雨也,事不節則無功。樂也者,情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樂統同,禮別異,禮樂之說貫乎人情矣。窮本知變,樂之情也;著誠去偽,禮之經也。禮樂順天地之誠,達神明之德,降興上下之神,而凝是精粗之體,領父子君臣之節。土敝則草木不長,水煩則魚鱉不大,氣衰則生物不育,世亂則禮廢而樂淫。是故大人舉禮樂,則天地將為昭焉。天地欣合,陰陽相得,煦嫗覆育萬物,然后草木茂,區萌達,羽翮奮,角觡生,蟄蟲昭穌,羽者嫗伏,毛者孕鬻,胎生者不殰而卵生者不殈,則樂之道歸焉耳。樂者,心之動也;聲者,樂之象也;文采節奏,聲之飾也。君子動其本,樂其象,然后治其飾。是故先鼓以警戒,三步以見方,再始以著往,復亂以飭歸,奮疾而不拔,極幽而不隱。獨樂其志,不厭其道;備舉其道,不私其欲。是以情見而義立,樂終而德尊;君子以好善,小人以息過:故曰“生民之道,樂為大焉”。 樂也者,動於內者也;禮也者,動於外者也。故禮主其謙,樂主其盈。禮謙而進,以進為文;樂盈而反,以反為文。禮謙而不進,則銷;樂盈而不反,則放。故禮有報而樂有反。禮得其報則樂,樂得其反則安。禮之報,樂之反,其義一也。是故清明象天,廣大象地,終始象四時,周旋象風雨;五色成文而不亂,八風從律而不奸,百度得數而有常;小大相成,終始相生,倡和清濁,代相為經。致樂,以治心者也;致禮,以治躬者也。治躬則莊敬,莊敬則嚴威。心中斯須不和不樂,而鄙詐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須不莊不敬,而慢易之心入之矣。故樂也者,動於內者也;禮也者,動於外者也。樂極和,禮極順。內和而外順,則民瞻其顏色而弗與爭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德煇動乎內而民莫不承聽,理發乎外而民莫不承順,故曰“知禮樂之道,舉而錯之天下無難矣”。樂必發諸聲音,形於動靜,人道也。聲音動靜,性術之變,盡於此矣。故人不能無樂,樂不能無形。形而不為道,不能無亂。先王惡其亂,故制雅頌之聲以道之,使其聲足以樂而不流,使其文足以綸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省廉肉節奏,足以感動人之善心而已矣,不使放心邪氣得接焉,是先王立樂之方也。是故樂在宗廟之中,君臣上下同聽之,則莫不和敬;在族長鄉里之中,長幼同聽之,則莫不和順;在閨門之內,父子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故樂者,審一以定和,比物以飾節,節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親萬民也,是先王立樂之方也。” 
    天音樂韻之唱和,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也。陰陽不合則廢,清濁不和則病。寒冷地方,潮濕地區的人需要驅除濕氣、寒冷,就要喝酒、吃辣椒、唱高調。地圖上看,寒冷西北方:西藏、新疆、青海、寧夏、甘肅、內蒙、陝西、山西、山東、河南、河北、半個安微、遼寧、吉林、黑龍江;潮濕山地:雲貴、四川、廣西桂北、湖南、湖北;南方:江浙、兩廣、福建、江西。一方水土,養一方的人,就會有不同的方言。或許是北方寒冷,事物凝結相對重些;其方言就表現出“發散,清揚,陰柔”的一面;而南方“炎熱”,事物本來就在“發散”,其方言就會表現出“低沉有力,寧靜致遠,陽剛”的一面;而潮濕山地的方言代表就是四川話,以祛濕為主,與北音差別不算太大。粵語和古音都有陽聲韻尾:m,k,p,t,而普通話已經是消失了這些陽聲韻尾。可以說“普通話”爲了簡化音節的數量(廣韻約有接近4000個音節,普通話約400個音節。),就砍掉了入聲韻和m韻尾;聲母數雖然略爲做了一些縮減、兼併而成爲21個,但還是和中古的37個聲母有所對應。好處就是普通話的拼音似乎較爲簡單易學,壞處就是少了許多“陽剛之氣”,“頭大、腹大、孤陰腳”而顯得陰盛陽衰。m韻尾代表的是“深沉、有料、威嚴”, k,p,t入聲韻直而促,代表的是刀光劍影,天下武功、爲快不破。把這些包含“男人味”的陽聲韻尾砍掉,其相對應的好多漢字都轉化爲陰聲韻尾了,那自然是“陰盛陽衰”,男人最終會向“娘娘腔”進化。君不見“恨天高、鴛鴦步,蘭花指,娘娘腔,紅短裙,假波洶湧”時時現街頭、熒屏嗎? 陽聲韻尾只剩下:n、ng,代表的是“狡詐、多智慧、難得糊塗、支支吾吾不作爲”,我們不應該怪罪“中國男足”的。不要以為這樣會對女性有利,陰極陽生、君不見“跪搓衣板,女漢子”現象常盛嗎?所以,做事情是要講“陰陽平衡”的,不能違反客觀規律,不能主觀、片面、自以爲是、鼠目寸光,要看長遠一些。老外的語言是陰陽平衡的,如英語的多音節詞除了“輕讀音節”(濁音節)外,總是會有一個“重讀音節”(清音節)的,你的聽感會是清、濁音節交替行進,只有高低兩種音調吧。而普通話中屬於“濁音節”的字不到3%,幾乎“清一色”的高調“清音節”,聲母也自然地為幾乎“清一色”的“清聲母”;快速朗誦時,幾乎全是“清音節”,就如“迫擊炮”般震耳欲聾;故普通話的音長相對要長一些,緩慢柔和一些才行;我們不說那些普通話發音不准的廣東人,聽下南寧人的普通話吧;他(她)們發音準確、足夠大聲自信,但給人的感覺是有點生硬、不柔和,似乎突然收聲;這或許就是南方氣候的影響了,再不收聲、會否散架?
       現在的普通話偏頗於北方音,是不適合於全國強行推廣的。潮濕的地方,人們可以常吃辣椒的;在廣東、你試試看,包你一段時間后、就會“上火”吊針。全國強行推廣普通話,就是“一刀切”,如同強行要求全國人民都吃四川辣椒一樣荒謬。那應該如何做呢?普通話作爲一門簡單的“交流級別”語言,可以讓全國人民學習,用於大衆交流;但必須“強制”人們學習其所在地的方言!嗯,就不說“強制人們”那麼難聽的話,應該是強制“地方政府”大力推廣本地方言!中央電視臺可以一半是“普通話”臺,而地方電視臺必須是本地方言。所以推廣“普通話和英語”的同時,應大力推廣“周代讀書音”、恢復“繁體字”,就不會學習了漢語幾十年還停留在約3000單字的簡化字體水平。無可否認,普通話是一門優秀的“官話”;但如果全國人民都以普通話做思考模式、都當官、都難得糊塗、不注重細節,只有金字塔上層、缺少底層,可能嗎?難道要統一世界,領導全世界人民?“人民公社、大躍進、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文化大革命”等等的教訓還不夠?難道要培訓大批“紙上談兵、眼高手低、口水多過米、永遠正確”的賴人廢材?不能有點小成績就飄飄然,yy到可以“人定勝天”。“當官”或做“科研男”都是需要天賦的,沒有情商只有智商、不就只能做科研男,難道還想說“外行不能領導內行”?現實是一個充滿競爭的世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我們必須多學一門“周代讀書音”,提高自己的內涵修養及科學水平,以免頭腦發熱撞南山。普通話不適合南方氣候,而適合於寒冷地方、潮濕地區;雖然依靠環境來“陰陽平衡”,但比較適合於管理層、外交、做生意。注意:普通話思維不適合科研、做學問、需要注重細節的場合。當然,普通話雖是“後天偏門”,但不適合不等於不可以做,只是效率低下吧;就如我、不外是一個“五音不全、半文盲、先天偏門”的混混吧,很不想在我沒有一絲天賦的“語言”方面多說話,說起來都是“艱辛”,但又不得不說。
        誒,那個簡化漢字就更加荒謬;想起就傷心,我給禍害、就算了;大不了將其忘乾淨,就像忘掉、那花費了不少力氣、死記硬背的幾千個“笨蛋”英語單詞一樣,重學正體漢字。學會那3千混亂的簡化字,語文水平就止步了;想提高?付出的代價很大,還不如當初不學簡體字。漢字是和周代音系相契合的,而不是音系已經面目全非的普通話;所以,用普通話思維去學習漢字、感覺很難,也就限於那3000多個簡化字吧。小學階段學習“周代讀書音系”,輕鬆記憶過萬漢字;普通話應放在中學才學習,而且小學時期學會了國際音標,再去學那個普通話拼音,會很容易。漢語的本質就是一種表音語言!學會周代音系後,會讀就會寫,會寫就會讀。如覺得繁體字筆畫太多,可以寫拼音字啊,所有漢字就都是每漢字6個小寫字母、6筆畫,看拼音字就會讀出該漢字的聲、韻、等、呼、調、形義。而且周代音的聲調可是陰陽平衡的,就是音樂1234567的小變;不像普通話缺少了入聲調短147,及陽聲調13,只有舒聲2567。即使學習2.1萬漢字,也只是在3800個聲符的基礎上,加邊旁類屬形符來辨識吧。廣韻約有3870個音節(小韻),平均每個小韻內的同音字不外6個,用周代音學習漢字就能:有邊讀邊,無邊讀中間。

誒、寫了一個多月,終於結束這一章;天音九章、地韻六章,呵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

帖子

6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1
 楼主| 发表于 2018-9-30 07: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無題:

落花隨心水有情,
芳溪九曲蕩無聲。
隱山三洞低徊久,
難了蒼生眷眷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348

帖子

163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3
发表于 2020-3-27 12: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M--4.jpg M--5 -样.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GMT+8, 2024-4-20 02:52 , Processed in 0.076611 second(s), 3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