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056|回复: 3

汉语和英语的不同

[复制链接]

22

主题

24

帖子

118

积分

特约撰稿人

积分
118
发表于 2016-7-15 10: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语和英语的不同
作者:Carol

摘要 : 现代,汉语和英语是在世界上很重要的语言,我们应该深深地知道一下这两种语言,而且应该知道它们之间的有一些不同点, 所以我研究一下了汉语与英语的区别(汉语和英语单词的造字构成的区别, 在发音上的区别, 在语法结构上的区别).

关键词 : 汉语 / 英语 / 区别 / 语法结构 / 发音

我是在中国留学的一位韩国学生, 所以我要学习汉语和英语两个语言. 以前,我只以为汉语和英语在结构上完全相同, 比如说, 我爱你 跟 I Love You 比较的话, 结构完全一样, 所以我一直觉得汉语和英语在结构上没有区别, 但是我来中国,上语言学导论以后, 知道了一些汉语和英语的不同点, 而且我刚刚来中国,背汉语单词的时候,我感觉很困难,因为汉字太多了,而且一个一个汉字包含着奇特的含义,它们的发音各各不一样.

首先,汉语和英语单词的造字构成的区别是什么呢?

从汉字和英语单词的造字构成上看,汉字从象形、指示、会意一直到形声,表意的功能始终没丢掉,一个汉字就是一副图面,它是有意义的。可以通过有限个汉字的组合来表述无穷无尽的意思。而英语(抑或是其他拼音文字)则看上去只有区区20多个字母,好记好念,可以“创造”出单词,实际上这正好说明英语的无奈:要想表达越来越多的意思,层出不穷的新概念新事物,只能不断的造出新单词来疲于应付. 想不通的可以看看以前的字典、词典到现在的变化。新华字典用了50多年没什么变化,汉语辞典里词条增加了不少,单字数量没什么变化. 英语词典可是厚度逐年增加,收录的单词量给谁都眼晕.

第二,汉语和英语在发音上的区别

我几年前在韩国的电视里面第一次接触到了汉语。一听到感觉很神奇,汉语说的很像唱歌一样的感觉。我后来开始学汉语的时候才知道了这个原因是在汉语存在声调的理由。声调对我来说是很陌生的东西,还这个单词我从来没听说过的。因为在韩语上不存在.

这样很难发音的汉语和英语在发音上有什么区别呢.

从发音上来看,所有的汉字都是单音节,要表达一个意思可以做到非常简单,而英语虽也有单音节单词,但绝大多数都是多音节。人的发音能力都一样,汉语依靠单音节和四声可以做到尽可能简单的发音就能表述意思,而英语几乎把全部能发出的音都用上,还免不了使用长短音,就这还需要多音节才能表述。想想都替西方人发愁。被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的奇才赵元任先生,会说33种汉语方言,并精通多国语言. 曾戏谑而作《施氏食狮史》,以说明汉语语音和文字的相对独立性。“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通篇只有“shi”一个音,用四声区别各字而成文,这只有汉语才能做到,任何拼音文字都没有办法.

第三,汉语和英语在语法结构上的区别

1. 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从英译汉题型的设置来看,英语句子一般比较复杂,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考试要求句子要有一定的难度,不然无法检验考生的真实水平;二是英语可以通过结构上的安排使许多层意思在一个句子中表达出来。
从汉语的表达习惯来看,句子一般不宜写得太长,修饰成分过多或过长会造成喧宾夺主、语义含混. 我们先看一看这句话的直译:
“它同样适用于将历史仅仅看作是对历史材料来源的内部的和外部的批评的传统历史学家,和把历史研究活动等同于具体研究方法的社会科学历史学家。”

这样的译文倒是很忠实,但在表达上却不像是中文,译者译的时候费劲,读者读的时候也费劲。

2. 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由于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英语句子往往比较长,汉语句子则常常比较短。这一点上述例句的翻译已经表现得很清楚. 弄清这一区别之后,翻译时会理所当然地摆脱原文的束缚, 争取一定的主动,这便是钱钟书先生所说的“get the meaning, forget the words”(得意忘言. 要想顺利完成这种形式上的转变,关键是要做好对英语长句的结构分析,把长句按意群切分成若干个小.

3. 英语多从句,汉语多分句. 英语句子不仅可以在简单句中使用很长的修饰语使句子变长,同时也可以用从句使句子变复杂,而这些从句往往通过从句引导词与主句或其它从句连接,整个句子尽管表面上看错综复杂却是一个整体。汉语本来就喜欢用短句,加上表达结构相对松散,英语句子中的从句翻成汉语时往往成了一些分句。

4. 主语,宾语等名词成分“英语多代词,汉语多名词”
在句子中,英语多用名词和介词,汉语多用动词。
英语不仅有we、you、he、they等人称代词,而且还有that、which之类的关系代词,在长而复杂的句子,为了使句子结构正确、语义清楚,同时避免表达上的重复,英语往往使用很多代词。汉语虽然也有代词,但由于结构相对松散、句子相对较短,汉语里不能使用太多的代词,使用名词往往使语义更加清楚。

5. 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
英语比较喜欢用被动语态,科技英语尤其如此。汉语虽然也有"被"、"由"之类的词表示动作是被动的,但这种表达远没有英语的被动语态那么常见,因此,英语中的被动在汉译中往往成了主动。下面我们先看一组常用被动句型的汉译:

6. 英语多变化,汉语多重复
熟悉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表达相同的意思时往往变换表达方式。第一次说"我认为"可以用"I think",第二次再用"I think"显然就很乏味,应该换成"I believe"或"I imagine"之类的表达。相比之下,汉语对变换表达方式的要求没有英语那么高,很多英语中的变化表达译成重复表达就行了。

7. 英语多抽象,汉语多具体
做翻译实践较多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英文句子难译主要难在结构复杂和表达抽象上。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把长句变短句、从句变分句,结构上的难题往往迎刃而解。表达抽象则要求译者吃透原文的意思、用具体的中文进行表达,这对考生往往具有更大的挑战性。

8. 英语多引申,汉语多推理
英语有两句俗话:一是You know a word by the company it keeps.(要知义如何,关键看词伙),二是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 but people have meaning for them.(词本无义,义随人生)。这说明词典对词的定义和解释是死的,而实际运用中的语言是活的。从原文角度来说,这种活用是词义和用法的引申,翻译的时候要准确理解这种引申,译者就需要进行推理。

9. 英语多省略,汉语多补充
英语一方面十分注重句子结构,另一方面又喜欢使用省略。英语省略的类型很多,有名词的省略,动词的省略,有句法方面的省略,也有情景方面的省略。在并列结构中,英语往往省略前面已出现过的词语,而汉语则往往重复这些省略了的词。

10. 英语多前重心,汉语多后重心
在表达多逻辑思维时,英语往往是判断或结论等在前,事实或描写等在后,即重心在前;汉语则是由因到果、由假设到推论、由事实到结论,即重心在后。
  
我很大理解了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很多区别, 而且我觉悟了汉语和英语在结构上有很大差别. 通过这次机会, 我深深地知道了这两种语言的特色, 而且我感到我的汉语还是远远不足, 作为一个留学生,我应该更努力学习汉语和英语.

参考文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7

帖子

11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7
发表于 2016-8-22 17: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字与拼音文字之比较
发布日期: 2012-03-19 发布: www.xzbu.com  

  2008年第51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2008年第51期
刍议电子商务项目的风险管理行政征用补偿制度浅析浅析国际商务谈判中的非语言交际及其…军事软实力理论研究综述班主任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班主任工作的角色定位手工制作在当前幼儿园中的现状分析与…用创新走向明天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绘画…深入解读,创新课堂《电机与拖动基础》教学初步探讨别让生成性教学资源在你的课堂上悄悄…关注课堂中的教师主导作用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与提高课堂教学…培养有效探索研究的方法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摘要: 在中国的历史上,汉字是直读的、音义兼表的文字;而拼音化的文字则是拼读的表音的文字。拼音文字的优点(也就是汉字的缺点)大大超过它的缺点(也就是汉字的优点)。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990992.htm
  关键词: 汉字 拼音文字 普通话 语言
  
  语言是一种工具,作为语言的符号,文字当然也是工具。工具的好坏主要是看功效。如果一种工具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那么就得对它加以改革。我们现在用的汉字是不是适应现代汉语的情况?能不能满足我们对文字的要求?要不要改革?怎样改革?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当今世界上各种文字都是拼音的而唯有汉字是例外,那么汉字拼音化是不是可行?拼音文字到底离我们还有多远?
  
  一、汉字为汉语服务存在诸多弊端
  
  文字包括形体、声音、意义三个方面的内容。最理想的文字应该是一个字只有一个写法(拼法)、一种读音、一个或者相近的一组意义;任何两个字都在形、音、义三方面互相区别。可惜世界上没有这种文字。而汉字的形、音、义交叉情况又特别复杂,这就是汉字难学、难写、难记、难认的原因。
  1.一字多形──异体字,难写。异体字是汉字历史发展的产物,历史上留下来的典籍,数以万计,对于我们从事历史、哲学、文学、政治和语言等方面的研究,是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料,而这些古书上的异体字不可能一概取消。还有在香港、台湾以及很多外籍华人至今仍使用繁体字,这与我国政府提倡的使用简化字格格不入,也是汉字难写的主要原因。
  2.一字多音──异读字,难读。异读字也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可是在文字的学习上却增加了不小的困难。如汉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的”字就有三个读音:dí,的确;dì,目的;de,红的。再加上各地的方言,汉字就更加难学了。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已经删汰了不少异读,保留下来的是委员会认为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或者使用场合不同的。大多数字都只有一个读音,一字一读是合乎文字功能的原则的,因而也是深入人心的趋势。
  3.一音多字──同音字,难认。现代汉语里同音字特别多。普通话里有字的音节大约1200个,一般字典、词典收字大约8000―10000个,平均一个音节担负七、八个字(当然不可能平均)。这是拼音文字的便利,但也是汉字书写中易出现别字的主要原因。
  4.一字多义──多义字,难记。多义字在任何语言里都是很普通的现象。越是常用的字,越是意义多,意义的分项也很难有固定的标准,可以分得细些,也可以分得粗些,在小字典里也许只分两三个义项,在大字典里就可能分成十几项甚至几十项。特别是译音字,如长度单位的“米”跟吃的“米”毫无关系。
  汉语是世界上最佳的信息语言,但汉字不是世界上适应现代化信息设备的最佳信息文字。文字是记载语言的,但某种文字形式绝不是记载某种语言的唯一选择。有比较才有进步,我们要敢于把我们的东西,虽然是祖传的东西,拿出去与世界上同类的东西比较,只有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得到完善。文字也是这样,因为文字不是文物,是工具。汉字不是记录汉语的最佳选择,不能光坚持汉字的优点不放,汉字难学、难写、难记、难认造成许多文盲或半文盲。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在推广普通话,可是到现在全国还有半数的人不会说普通话。汉语在世界上以难学称著,不是因为汉语而是因为汉字。把汉语的优点认为也是汉字的优点是错误的,同样把汉字的缺点说成是汉语的缺点也是错误的。汉字组词能力强是汉语本身的特征,汉字究竟先进与否不在于它的艺术形式,而是要看它的功能是否先进。一个民族的文字应该是全民族的记录语言的工具,便于最广大人民群众学习、掌握和运用的文字才是好的文字,而汉字为汉语服务并不尽善尽美。
  
  二、拼音文字与汉字利弊比较
  
  1.拼音文字好学,而汉字难认,难写,容易写错。
  拼音文字好认,好写,不易出错;汉字难认,难写,容易写错,这是大家都承认的。拼音文字绝不能像汉字的写法,把一个个音节分开,而是一定要分词连写。先学汉字后学拼音的人,总是要在脑子里把拼音字还原成汉字,就觉得它不够明确;一开始就学拼音文字的人,学一个词是一个词,并不会感觉不明确。汉字能区别同音字,在阅读的时候的确是一种便利,可是文字的使用有读和写两个方面。写的时候要在许多同音字里边挑一个,这就成为一种负担了。写错别字不是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中最头疼的问题吗?这是汉字的先天毛病,也是造成我国大量文盲和半文盲的主要原因,即使是大学毕业,有些常见字也是不认识,不会写。提笔忘字,“秀才读半边”的也大有人在。只要一天使用汉字,这毛病就一天不得断根。
  2.拼音文字好读,而汉字难读,难记。
  由于汉字不跟实际语言保持固定的语音联系,而是跟抽象的汉语相联系的,具有一种超时间、超空间的性质。如对于同样的一句话,古代人的读法和现代人的读法不同;北京人、上海人、广州人的读法又各自是各自的字音。这是造成我国语音“南腔北调”“语不同音”的根本原因,也是普通话难以推广的根本原因。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一直在推广普通话,但是直到今天还有近半数的人不会讲普通话。过去的人写文章不能按古音来拼写,除了汉字,没有别的办法。现在有了普通话,拼音文字拼的是普通话,不会有各行其是的问题了。使用拼音文字可以促进普通话的普及。
  3.拼音文字有序,而汉字数量多,没有固定的次序,难于机械化。
  拼音文字的单位是字母,数目少,有固定的次序,容易机械化;汉字的单位是字,数目多,没有固定的次序,难于机械化。现代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科学技术,无不要求高效率,要求又快又准确。汉字不是适应现代化信息设备的最佳信息文字。我们知道字母打字比汉字打字快,打字排版比手工排版快,拼音电报比四码电报快,用拼音字编的词典、索引、名单比用汉字编的查起来快,还有一些新技术,如卡片分类、排顺序、做统计等,利用计算机查文献、做翻译等,更加是很难甚至不可能用汉字进行。
  4.拼音文字世界通用,而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非字母文字,不利于交流。
  现在世界上各种文字都是拼音的,只有汉字是例外,因而在我国和外国的文化交流上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障碍。我们需要翻译外国的科学、技术和其它资料。如果用拼音文字,人名、地名可以转写,许多国际通用的术语也可以不翻译。现在用汉字,全得翻译,于是译名统一成为很严重的问题。而且人名、地名用汉字译音,既不准确,又难记忆,甚至还出现过将“童子鸡”译为“没有性生活的鸡”的笑话。随着网络的普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加强,学汉语将成为一股潮流。
  目前拼音文字还只是给汉字做注音的工具。我们还不到采用拼音文字的时候,因为有些条件还没有具备:如拼音的习惯还没有普及,普通话通行的范围还不够广大,拼音文字的正字法还有些问题没有解决等,这些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才能够解决。另一方面是思想问题,大家的认识还没有完全一致,这也是事实。所以,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语言文字要两条腿走路,拼音、汉字还须并行。
  
  参考文献:
  [1]吕叔湘.语文常谈.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9/view-990992.htm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89

帖子

39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8
发表于 2016-7-17 14: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比较文章很好,但这是一家之言~ 能不能多发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195

帖子

411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112
发表于 2017-9-3 20:46: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en ha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GMT+8, 2024-4-25 20:19 , Processed in 0.060023 second(s), 3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