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一则史料:韩国大臣反对《训民正音》的理由

已有 889 次阅读2019-5-25 10:19

由於漢字文言文純粹為外國語文,而鄉札與吏讀因依附在漢字之上,故民眾識字率不高。為解決這些問題,世宗大王於是召集學者進行新文字系統的研發。這套文字於1443 年設計完成,稍後李世宗於1446 年頒布《訓民正音》正式使用諺文)。《訓民正音》分別有漢字文言文版及漢字與諺文對照版。《訓民正音》裡談到為何創作諺文:

國之語音 異乎中國 與文字不相流通 故愚民有所欲言而終不得伸其情者多矣 予為此憫然 新制二十八字 欲使人人易習 便於日用矣……有其聲而無其字 假中國之字以通其用 是猶枘鑿之鉏鋙也 豈能達而無礙乎 要皆各隨所處而安 不可強之使同也 吾東方禮樂文章 侔擬華夏 但方言俚語 不與之同 學書者患其有趣之難曉 治獄者病其曲折之難通 昔新羅薛驄 始作吏讀 官府民間 至今行之 然皆假字而用 或澀或窒 非但鄙陋無稽而已 至於言語之間 則不能達其萬一焉……

雖然世宗大王有意推行諺文,然而朝廷內那些擁有漢字既得利益的士大夫階級卻多數不願配合。譬如,1444 年2 月,李朝的集賢殿副提學「崔萬里」帶頭以漢字文言文上疏反對世宗推行諺文:

(1) 我朝自祖宗以來 至誠事大 一遵華制 今當同文同軌之時 創作諺文 有該觀聽 儻曰諺文 皆本古字非新字也 則字形雖倣古之篆文 用音合字盡反於古 實無所據 若流中國 或有非議者 豈不有愧於事大慕

(2) 自古九州之內 風土雖異 未有因方言而別為文字者 雖蒙古西夏女真日本西蕃之類 各有其字 是皆夷狄事耳無足道者 傳曰用憂變夷 未聞變於夷者也 歷代中國皆以我國箕子遺風 文物禮欒 比擬中華 今別作諺文 捨中國自同於夷狄 是所謂棄蘇合之香而取螗螂之丸也 豈非文明之大累哉

世宗大王以一國之尊欲推行諺文仍遭遇到士大夫階級的反對,可見當時高低文字的嚴重對立。那些士大夫階級一方面因為掌握漢字既得利益,另一方面因為把中國當作宗主國的大中華意識的影響,導致不顧國內普羅大眾的教育權而進行文字讀寫能力的壟斷。世宗大王為降低士大夫階級對諺文的敵意,一方面對外宣稱諺文僅是漢字的輔助工具,一方面以諺文創作及翻譯古籍以證明諺文的可行性。《龍飛御天歌》即是第一部使用漢字及諺文創作的文學試驗品。雖然世宗大王有意推行諺文,可惜公布《訓民正音》四年後即去世。

世宗去世後,燕山君(1476-1506)在位的時期(1494-1506)因為有人用諺文撰寫黑函來批評他的執政,他就利用這個機會下令禁止使用諺文。由於懂漢字的士大夫階級看不起諺文,將諺文鄙視為粗俗的文字,因而有志於當官的男人均不屑學習。在諺文出現後的幾百年裡,它主要僅在婦女與僧侶之間流傳使用,故諺文亦稱為「女書」或者「僧字」。這種情形一直到19 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朝鮮半島的民族意識強烈提升才開始改變。


路过

雷人

握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GMT+8, 2024-4-26 06:13 , Processed in 0.017395 second(s), 16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