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章丘城子崖遗存
本帖最后由 yangming 于 2020-6-27 22:29 编辑城子崖遗存位于济南东约30多公里的章丘市西,是黄河中下游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命名地。
龙山文化以黑灰陶器为主,分布地区较仰韶文化为广,西起陕西,东至海滨,东北至辽东半岛,东南至江苏,
吴金鼎山东安丘人,著名考古学家,1928年3月至1929年10月,他对章丘县龙山镇2.5公里处的城子崖遗存发生了兴趣,曾多次前往考察,并将其命名为“龙山文化”。
1930年至1931年国立中央研究院连续两次对其进行发掘,是中国国家学术机构、中国考古学者首次对史前遗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且较科学的大规模发掘,田野考古报告集《城子崖》揭开了中国远古文化根源之谜的序幕。
本帖最后由 yangming 于 2020-7-2 22:16 编辑
城子崖遗存位于济南章丘龙山镇巨野河东,城址台地南北长约500多米,东西宽约400多米,北城墙向外突出外,城址基本成方型,南城墙东段因山城村民居尚未发掘。
城墙遗存可分为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周代三个时期。
龙山文化城墙紧贴城子崖台地外侧,采用平地堆筑法建造,夯土层不甚规整,城墙高不过2米,主要依靠城外深达7米,宽约30至50米的壕沟来防御外敌。
岳石文化城墙在城子崖台地内侧,普遍使用束棍夯筑和版筑技术增强城墙的坚固程度,至岳石文化晚期,城墙与壕沟完全分离,间距15米左右,城墙高达4米以上,防御功能主要由城墙承担,不再过度依赖于壕沟。
周代城墙大部分延用了岳石文化晚期的城墙。
根据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何德亮先生的分析,海岱地区史前文化序列分为四个大的发展阶段:
龙山文化:距今4600至40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6300至4600年;北辛文化:距今7500至6300年;後李文化:距今8500至7500年,可见大汶口文化是一个的重要史前发展阶段。
一九五九年发现的大汶口遗址位于泰安市南部的大汶河旁,河水由东向西将遗址分割为南北两部分,西北起自汶河北岸的卫驾村南,东南至汶河南岸的堡头村,是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的命名地点,总面积约八十余万平方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