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 发表于 2021-5-25 20:30:01

    理性是如何走向反人类的?


    西方有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就暴露了理性(主义者)的野心了。更进一步说,理性以及科学(意识)的终极动机就是要求“我”能掌控一切。用曹操的话说:“宁教我负天下人,勿教天下人负我。”这是科学(理性)质疑一切的深层动机。只不过,曹操不知道“理性”这个词,而西方人发明了它,而且明确地把理性的确实的地基建立在“确定性”之上。只可惜,“确定性”这种可贵的(或者说,特殊的)性质只存在于纯粹的物质可验证领域,即宏观物理世界。一旦进入人文领域或微观量子世界,绝对的确定性便无从谈起了。因为,这些领域的存在,从根源上,就起于不确定性或未知的力量。理性又向谁去要所谓的“确定性”,甚至是“绝对的确定性”?



    所以说,理性从起心动念处,就蕴含着巨大且根深蒂固的非理性力量。关键是,理性绝不相信理性会犯错。如此失去了彻底的自省精神,绝对的理性无异于绝对的危机。一旦所谓“理性的办法”无法满足其要求,那它当然会转身成为非理性。对于个体,他会犯大错,甚至走上犯罪之路;对于国家,则会产生幻觉,任性妄为,乃至是反人类,比如二战时,德意日走向法西斯化。


    理性地反人类的事,在美国是成年累月、系统化地实施着的。比如,美国从未真正停止过对外战争;比如它国内的警察任意地持照“合法”杀害平民(黑人、白人或其它人种),事后无责,且不用偿命;政府抗疫不力,乃至故意破坏抗疫,同样无责。可一旦人民胆敢反抗(比如在街头激烈抗议或冲击国会),“法律的铁拳”立马呼啸而至。在那里,自由、民主、人权、平等都是纸糊的样子货——晴天摆起,雨天必烂。因为,那里的自由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自由,也就必然要走向反人类。它之所以成为反人类的,还因为有现代技术和现代理念的“加持”,否则,反动的力量无法达到反人类的“高度”和效力(顺便说一句,日本核废水排海,也是因为核技术的“力量”,而具有了一定的反人类性)。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里的人民,有些也不免染上了反人类的毒性,近年兴起的反亚裔的暗涌,便是表现之一。


    从少数人与多数人的对立来看,以往被称为阶级斗争的矛盾,今天则时常表现为反人类与护人类的斗争。这既是文明进步的结果(技术进步的果实落入了越来越少的人手里,他们与大多数人的关系也就越发对立);也是人类阶级斗争的新阶段(全世界的少数人越来越少,于是不得不早早联合起来。这也迫使全世界的多数人联合起来的趋势日益地强烈起来。而少数人的联合必然要激烈地阻止和破坏多数人的联合。比如,破坏“一带一路”、指责中国搞“疫苗外交”,以及公知、“带路党”在网上、网下的反动言行)。


    不过,我们这里揭示的理性的真相,还只是其比较容易观察到的表层。当我们越过这一表层看到其深层,却会发现理性来源于人性。对理性的迷信、执着,则是人性误入了歧途。




人性




    什么是人性?对这个问题,已经不是“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答案”了,一个人不同时期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所以,这是一个十分混乱的思想领域,是一座巨大的原始森林。


    从孔子对中华和蛮夷的明确分别来看,他认为中华代表的就是人性,而蛮夷则代表野蛮,因为,中华有仁义道德、有周礼,而蛮夷没有;从宗教角度看,则本教代表人性,而异教就代表野蛮;从法律角度看,死刑与非死刑划分出了人性与野蛮的界线——被判处死刑的人肯定是失去人性、灭绝人性的;从阶级的角度看,背叛与忠诚则是划分人性的分水岭,背叛阶级的必然是人性败坏了。


   以静态的方式看,人性是天生的:“人之初,性本善”;以发展的眼光看,人性是不断生成的,就如同病毒的变异——在不断传播中不停变异,恐怕还有人类在暗中制造新的变种;以理想化的眼光看,圣人才是人性的最终答案。这要靠人的自觉修养,如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西游记》第一回的回目就说:“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其开篇诗更是说: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把人性的成功发展看作造化由混沌向澄明不断上升的“会元功”和“释厄”之“方”。
    那么,人性是从天而降的(即天生的),还是自然生长的呢?


    笔者认为,当然是自然生长的。


    它开始于群居动物的社会性。然后,人的大脑的发达,使人产生了自我意识,产生了羞耻感,然后是尊严与荣誉感(荣誉感出于个体的行为、表现满足了群体的价值需要)。然后,最关键的是,有了语言。


    有了语言,则有了群体性的记忆,就有了价值标签,有了社会性的奖惩机制。羞耻感与荣誉感就被普遍地确立了。于是,人性在社会层面也确立了。这是群体利益对个体的要求、规范与引导,但却是他律的、外源性的、不稳定的。如资源匮乏时,群体对人性的要求执行得较好;资源丰裕时,就会松懈、甚至废弛了。随后,当资源再次匮乏时,人性便消失了,依旧是弱肉强食。久而久之,会有人真正领悟了其中的规律性,并且将人性变成内在的需要,将群体的利益追求转化为自己的内心向往:即深刻地领悟了他人、群体及其与自己的关系,并落实到自己的一言一行的方向选择、价值判断上,最终,人性成为自己内在的稳定属性。人性便第一次在个体层面实现了(社会性内化了)——第一个圣人诞生了。




老农 发表于 2021-5-25 20:31:26

    由上可见,人性是社会需要的产物,什么样的社会与什么样的需要,就会诱导出什么样的人性——当然是那个社会以为“善”的“人性”。《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是指这个(即所谓“之初”是社会最初确立的人性标准,它当然是该社会认定为“善”的样子。


    人性在社会层面诞生之后,与具体的个体结合,会出现各种具体不同的表现。《三字经》接着说:“性相近,习相远”,即是对应这一点。而实际上,直到第一个圣人养成了,一个社会才真正知道自己想要的“善”、人性,具体是什么样子,否则,就只会凭自己的理想,自由发挥(就像人们最初想象共产主义社会一样)。



    类似的例子:在智能手机出现之前,人们只想到手机就是移动电话而已,哪里会想到手机在今天几乎可以取代一切(稍许夸张了些)。就像单细胞生命不可能想象生命可以达到多么复杂的程度,直到它一步步创造了生命的无数的新形态。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人性概念的多个层面:1、理想、想象层面;2、“平均水平”的“人”性;3、“真正”的人性(即圣人);4、未知的发展潜力;5、无限的前景。


    其中,第二个,“平均水平”的“人”性,是现实的人在社会中达成的人性一般水准,是混合了人的动物性、人性的理想层面及圣人水准的多面体。我们通常提到的人性往往就是指这个“人性”。它是驳杂不纯的,关键是混合了动物性(如“食色性也”)在其中,因此,几乎是对人性的误解,准确说,是人性标准向现实中人类多数之现状的妥协。


    中华文明的幸运之处在于,我们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诸多圣人,能够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人性,并以我们特有的自我意识、羞耻感和荣誉感、语言(及思维方式)等框定了我们认同的人性的基本属性。
    不过,上述议论还是有一个致命的问题的,即把人性限定为某种“样子”的人性。这是对人性的根本的误会。人类文明的诸多大问题,诸如文明冲突、宗教战争、道德纷争、各种哲学思想的破产等等,都与这个误会有莫大关系。这个误会就是——把圣人当做人性的标准,把圣人的人性当做真正的人性。应该说,这是古典时代的思维惯性在人性问题上的残留,是现代社会在人性问题上的无意识。比如,说到今天的人性标准,我们通常会想到什么?大概会是:自由、民主、平等、人道主义、无私、奉献、诚实、守法、守信(契约意识)、创新、理想、信念、勇敢……,愿意的话,可以继续罗列下去,直到满意或厌烦为止。



    这样的罗列,其实与儒家倡导“仁义礼智信”没有本质的不同——都是一样的思维方式:把人性等同于具体的美德或善。这是什么?就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啊!


    人性和人性发展的成果(即德性)不是一回事,人性是人发展善的能力,具体说,是人对自身的弱点、缺点的超越能力。关于人性的误区则是把上述超越的成就和成果当作人性,就如儒家把“仁义礼智信”当作人性。相对来说,道家较为清醒,对儒家的说法不以为然,以为“仁义”之类只是“道”之下的“德”。“德者,得也。”道才是根本,德,不过是道在具体实践中的变现。


    人性的本质即人的自我完善能力。人有这个能力,才是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处。


    人的自我完善能力包括:自觉、求知、自律、觉他、合作(其中,“觉他”包括:1、觉知他人;2、帮助他人觉知、觉悟)。


    具体来说,儒家的认识与此还是有比较接近之处的,只是一方面归错了源头,二是理解范围狭隘了些。比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明明德”涵容着“自觉、求知、自律”三点;“亲民”对应着“觉他”;“至善”内含着“合作”。但儒家把这些能动的意识归源于“道”(“天”是其源头),就成了外在于人的绝对唯心的东西了。其次,只限于道德和人际范围,把自然与物质世界排除在外了。


    西方现代推崇的理性,有“自觉”;有片面的“求知”(关注客观,昧于主观)和片面的“自律”(限于规则和契约);少了“觉他”和“合作”。





老农 发表于 2021-5-25 20:33:18

    理性主义的要害还是自私的贪心:“我”要掌控一切。即便他对世界抱有最美好的愿望,也是他认可的“美好”,而不能是你所认可的“美好”。理性主义贪心的背后是这样一个执念:只要能抓住这个世界的关键(如本质、规律,或是力量之类,对常人,可以是财富、地位、美貌、爱情之类),就能让世间一切如我所愿。他相信这点,便也力求如此塑造世界(或是自己)。传统时代的古典“理性主义”便发展为封建的专制主义;在苏联发展为僵化的、官僚主义的计划经济;而在西方现代,理性主义超越了古典(故而为现代),发展为以效率为中心的工具理性。社会就成为资本主义社会。而我们也都看到、体会到了——


    工具理性把社会改造成了野蛮的丛林世界,搞的是全方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规则博弈、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强者“不讲武德”,用规则“捕猎”弱者。规则背后还是实力。有实力者制定规则,玩弄规则,破坏规则。最后,就是规则失效,弱者麻木(“佛系”、“宅”由此而来)。这一切的根源在于,理性只截取了人性中有利于私心的部分,即自觉、求知、自律,而抛弃了觉他和合作,是对人性的阉割,也是对社会的扭曲。

    对于这种现代的“理性专制”,积极的反抗就是找回人性中被理性抛弃的部分:觉他与合作,即唤醒他人,携手合作,以团结的力量打碎丛林世界及其吸血的“捕猎”规则(比如,所谓的“起跑线”:只要你心甘情愿在思想上“站”到所谓的“起跑线”上,你就成了事实上的被捕猎者。跑得再快,也依旧是猎物。区别只不过是早些或晚些“被捕”而已。换言之,你站到起跑线上,就已经输了,就真的“输在起跑线上”了。你还想跑吗?)。


老农 发表于 2021-5-25 20:35:20

本帖最后由 老农 于 2021-5-26 20:11 编辑

以下将是最新的更新,将是第一次发布,敬请期待。


老农 发表于 2021-5-27 19:36:34

    “理性主义者”拒斥觉他与合作,核心是出于要掌控一切的野心。而觉他与合作,就免不了要让渡一部分主导权,他又如何掌控一切呢?所以,迷信理性的西方,走到哪儿,都要搞殖民主义的那一套;给出所谓的“帮助”都不会无私、无偿,都要附加苛刻的条件,以保证自己的主导权,能掌控局面。如果不能掌控,那就推翻重来,或是“退群”、“双标”。时至今日,西方已经深陷“理性”的陷阱之中,无法自拔。让我们从哲学认识、从根本上,以东方智慧来帮他们拔一拔。

老农 发表于 2021-5-27 19:56:29




    首先,从东方智慧中挑两句话做引子:第一句:“退一步,海阔天空。”这话,中国人都明白。可在西方人就会理解不了:“退一步”就是一步,怎么是“海阔天空”?不可能!况且,“我”退一步,若对方进一步,“我”就更糟,更不可能“海阔天空”。确实,照这么算计,肯定理解不了这句话,也更指望不上能理解“吃亏是福”了,不说也罢。第二句:“一阴一阳之谓道”,怎么理解?是说:像一男一女那样发生“人与人的连接”,然后,“生生不息”?可以肯定,许多中国人也不理解这句话,更不可能指望西方人能多理解它了。故此,就让我们从根本的哲学认识上来理解这句话,也认识一下理性的真实成色吧。

老农 发表于 2021-5-27 20:17:48

    西方人认为,理性是“理性的”,缘于他们以为理性是价值中立的、客观的、不主观的,因此,理性能全面、严密、精细地,因而也是彻底地认识事物。的确,西方开创的科学(方法)把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之上,大大提升了人类的能力。但在哲学认识上,却产生了严重的倒退,造成了“理性主义”误区,不,这里要换一个更准确的名词:“理性错觉”,它涵盖了:理性主义、经验主义、一神教,以及一切唯我独尊的思想体系(诸如教条主义、“独尊儒术”下的儒家体制,乃至个人的完美主义等)。

老农 发表于 2021-5-27 20:25:47


    什么是“理性错觉”?那就是理性的两大误区:认为理性能(或未来能)认识一切,以及,认为理性可以在实践上控制一切。显然,这里的两个“一切”是不一样的。前一个的确是无所不包的,即便在当下不能做到认识一切,但至少可以严格明确已知与未知的界线,从而达到第二个“一切”——与目标实现有关的一切。即,在实践上控制目标实现的全过程。


老农 发表于 2021-5-27 20:38:00

    然而,即便理性将“一切”从全宇宙缩小到仅与有限的具体目标的实现相关的范围内,这个“一切”依然不是理性所能认识和把握的。具体说,在微观上,量子是不可把握的;在宏观上,整体是不可把握的。因为,理性对它们的认识必定是不完全的,故无法把握它们。比如,为了确保目标的绝对实现,“我”必须排除或消除一切未知与不可控的因素。但是,“我”如何能排除一切“我”不知道的东西呢?“我”又如何能消除一切“我”不能控制的东西呢?这两点都是“我”无法彻底做到的。所以,任何目标的实现过程永远都包含着不确定性。用中国话讲:“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而“万无一失”这句话只能是成功后才能说的。

老农 发表于 2021-5-27 20:50:27

    放下“一万”,我们只说说“一”——从宇宙的纷繁复杂,我们进入纯粹抽象、简练的数学,只说数字“1”。


    小学生都知道:1+1=2 。但要确保1+1=2 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你能想到吗?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查看完整版本: 取经为啥靠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