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楷体系统真的适应信息化时代了?
汉字楷体系统真的适应信息化时代了? 只要是关心汉字楷体系统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的表现的中国人,都会看到汉字楷体系统不适应信息化时代需要的诸多缺点和问题。汉字楷体系统所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归纳起来有如下八点:一、因为在整个楷字系统上、字体结构上和读音上,都没有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所以,汉字楷体的构字元件,不能作为电脑的“人机信息交换代码”。在电脑的创建初期,是用源码“0、1”来编制电脑操作程序的。这种“源码程序”,只有电脑专业人员才会使用,普通广大民众是不会使用的。为了让电脑在广大民众中得到普及,美国便在“源码”与“人”之间,加上一个“过渡桥梁”----“人、机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SCII)”。从而使会英文的人,通过电脑键盘按钮上标出的“ASCII(键盘代码)”,来和电脑进行“对话”。例如:源码“1011011000000000”是一种电脑上的一条“加法指令”,用键盘代码代表这个指令后,就是“ADD(英文加法一词的缩写)”。这样就使“人、机”之间,出现了直接的“对话”关系,即人们可以通过键盘代码与电脑交流信息。从此,电脑的编程方式,就出现了重大的转变:由直接的“源码编程”变为间接的“代码编程”。这样,就使美国制造的电脑和电脑网络,很快地普及到了全世界的广大普通民众,也极大地帮助了英文向全世界民众的普及,从而使美国获得了巨大无比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利益。但是,不是任何文字都可以作为“人、机信息交换标准代码)”的;能够作为“人、机信息交换标准代码)”的文字,必须具有如下三项性能:1、在整字的结构上具有规律性,在元件上具有标准性和规范性。2、能让电脑用构成这种文字的基本元件,作为“人、机信息交换的标准代码”。从而用这些“标准代码”,作为指令集和字符集,在电脑上构建这种文字和编制电脑的一切操作程序、应用程序。3、能让普通人民大众很容易地学会,从而使全社会的普通民众,都会使用电脑和编制应用软件。英文就基本上具备以上3项性能,所以,美国人就把英文字母作为“人、机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SCII)”。由于目前中国正在使用汉字楷体系统,没有上述3项性能。所以,汉字楷体的基本构字元件,就不能作为电脑的“人、机信息交换标准代码”。由此,就不能制造出支持汉字楷体系统的电脑芯片,也就制造不出“楷体汉字指令的电脑”。这样,中国就不会有自己的独立自主的纯楷体汉字的电脑产业体系了。二、由于中国不能建立起独立自主的电脑产业体系,中国的信息产业,就只好依赖美国的信息产业而生存,只能成为美国的信息产业的附庸,成为利用美国零件的组装厂。中国就只好使用美国设计制造的电脑,楷体汉字信息,就只能挂接在“英文信息系统上”。“挂接”的方法是,如从前的“汉字机械打字机”从字盘里拾取铅字块的思路是一样的。只不过把原先的“铅字盘”换成了“汉字字模库”,把“机械手拾取铅字块”换成了“通过英文代码,从汉字库里调取整字”。从1988年以来,中国从电脑到手机、数码电视机、数码相机、数码扫描仪、数控机床、遥控机器设备、等等,其“人机信息交换代码”,都是美国的“人机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SCII码)。虽然操控显示屏上,显示的是汉字,但是,这只是一层“表面涂漆”罢了。这样,就造成了下列诸多问题:1、汉字楷体信息,只能挂接在“英文信息系统上”,成为英文信息的附庸,受英文代码的电脑厂家的控制和任意宰割。随时都会遭到美国的监控和破坏。以美国ASCII码为基础的信息机器设备,在中国使用得越多越广,中国陷入美国的“电脑泥潭”就越难拔出。今天,已经使国家和社会都感到随时都会被美国的“遥控信息炸弹”攻击的危险。这种“遥控信息炸弹”,对于电脑网络十分普及的中国来说,比一颗氢弹的破坏力还大。2、采用整字调取的“汉字输入法”,不能像“元件组字法”那样,实现“汉字怎么写,键盘就怎么打”。 调字时,还不可避免地出现大量的“重码字”,从而降低了人工选字的速度,也容易选错字。40多年来,一些中国人企图解决“重码问题”,绞尽脑汁,想出了各种办法,出现了“万码奔腾”的局面,却始终跳不出“调取整字”的模式,始终不能解决重码字问题。 3、电脑必须揹负大字库,增加了硬件成本和软件的复杂性。由于汉字数量无限,永远收集不全,所以,有些社会上需要的汉字,当字库里没有预存上时,就调不出来了。4、电脑的根本功能是强大的智力功能,即利用“编程”来解决复杂困难的问题。在英文代码的电脑上,无法做成汉字代码的指令,所以,人们在编制电脑程序时,就只能使用英文指令。这样,电脑的根本功能,就不能被汉语圈的广大不会英文的普通民众利用起来,仅仅可以利用美国电脑的附带功能-----读写汉字文章、做做通讯、看看新闻消息。5、由于汉字“字模库”被戴上了“国际标准”的枷锁:中国要在汉字库里添加一个汉字,就必须先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汉字工作组ISO/IEC/JTC1/SC2/WG2/IRG ,提交申请,然后IRG接受中国《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的未编码汉字的编码请求,并给定一个编码位置,并报告WG2,然后再逐步进入SC2-- JTC1-- IEC—ISO审批、重新制作一套程序。新的一套程序做成以后,如何迅速推行并非易事。因为实行新的一套程序,以前的各种字体字库、各种字典教材都要作废,许多人名和地名都要修改,数以亿万台的电脑、打印机、手机、扫描仪以及与汉字相关的操作系统、输入法、数据库、办公软件等都要修改。再加上贸易的全球化,很多市场上与汉字处理相关的国外电子产品也都遇到这样的统一性问题。所以,这一添字过程,不是简单地、轻易地就可完成的,而是很麻烦的,而且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的。这就使中国的广大民众,失去了创建新汉字的权利。这必然导致汉字不能及时随着社会的需要而及时创建新字和及时进行体式升级更新。汉字字库的建立和更新的程序都很复杂和很不容易,还要受到“国际标准”的约束。这样,就使中国普通民众失去了自由造字的权利。由此就会严重阻碍汉语、汉字的正常发展,这将导致汉语、汉字出现僵化,停滞,逐步落后于社会发展的步伐而被淘汰的后果。三、人们学习汉字,找不到规律,不能“学少知多”,必须死记硬背每个字的字形、字音和字意;又因为结构复杂,笔画繁多,不便于书写,从而使汉字成为世界上最难学会的文字。中国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汉字教育,也永远不能彻底消除汉字文盲。四、汉字由于不直接表音,汉字对汉语没有固化作用和传播作用,不能实现汉字到哪里,汉语就到哪里。国家不得不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推广“通用语言”,却永远不能在中国统一语言。五、由于汉语必须汉字的支持,汉字楷体系统存在很多“一字多义字”,“一字多音字”,“假借字”,“音节字”,就使汉字文章不能准确无误地表达需要表达的意思,往往让人误解。在最近100多年的时间里,由于不随新事物的不断出现而不断地创建表示新事物的新字,导致用已有的汉字模糊地表示新事物,从而使很多单义字变为多义字,也扩大了汉字表达不精确的问题。为了解决楷体汉字表意不精确的问题,人们采取了组建二字“合成词”的办法。导致了汉语急剧地由“单音节词的语言”向“多音节词的语言”退化,汉字由“表意文字”向“音节文字”退化。因为楷字文章,表达很不精确。所以,中国人在国际上发表文件,都必须附上英文或法文的副本。六、对于外来词汇,当没有相应的汉字词汇或语句进行“意译”,又不能当即造个新的“楷体汉字”来表示之,这时,就只好用现有的汉字进行“音译(近似的)”。而“音译”外语单词的汉字,就把“表意的汉字”变质成了“音节符号”。这些只起“音节符号”作用的汉字,夹在“表意”的汉字中间,就使汉字出现了“歧义”,也严重地破坏了汉字楷体系统的统一性,从而使汉字文章表达不准确了。现代汉语中,70%以上的二音节单词都来自日本,这些二音节单词,大多数都是用常用汉字音译的,这样,就导致了80%以上的常用汉字出现了“歧义”。这种错误,一直延续到今天。直到今天,中国还是用汉字音译大量的英文多音节单词。很多很严肃的汉字文件和文章,都夹杂着一些英文的缩写字母词。所以,今天的汉字文章,已经退变成冗杂又不准确的大杂烩了。这在世界上的主权国家中,是绝无仅有的怪事。由于汉语必须汉字的支持,汉字的退化变质,直接导致了汉语的退化变质-----由单音节词为主的言简意赅的最先进的语言,退变为以多音节词为主的啰嗦冗杂又不准确的语言,简直退到了4000年前的汉语阶段。七、汉字楷体系统,对于外国人来说,学会楷体汉字,如攀登珠穆朗玛峰还难。由于汉语必须汉字的支持,汉字楷体的难学,直接导致了本来最易学会的汉语,也成为很难学会的语言。再加上中国没有独立自主的“汉字电脑信息网”,这就导致了汉语的对外传播,成本崎高。汉字、汉语不能被外国的广大民众很快学会。反作用于中国,中国就不得不进行全民普及英语教育。这样,给中国带来的损失比外国人的更多千万倍。严重损失的实际例子很多。例如:中国不得不进行全民普及英语教育;中国不得不每年花巨资,不断地购买美国的电脑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的专利;中国的出口产品的包装、说明,不得不附写英文;中国卖给外国的显示屏,不得不使用英文显示信息;中国购买外国的先进的机器、仪器和军事装备,不得不重新改装显示屏的中、外文字信息转换部件;中国人在国际上发表文章,不得不讲英语用英文;难学的汉字和难学的英语,成了压在中国儿童少年头上的推不掉的大山,快乐的童年变成了辛苦的童年;。。。。。。。。。。。。。。。自1995年以来,在贸易全球化和电脑信息全球化的发展潮流的促使下,中国人出于对实际利益追求的需要,重视外语、轻视汉语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以致青年人的汉语文水平,急剧下滑。八、由于楷体系统无规律性、标准性和规范性的,找不到统一的客观的“规范”标准。所以,即使有人要搞“汉字规范化”,实际就是以个人意志为标准的人为“规定”。这样的“规范”,对于今人用字,越“规”越乱;对于古人的用字,毫无作用。“扯不断,理还乱”,就如扫大街一样,永远“规范”不完。楷体系统的这4大缺点和8大弊病,使中国在基础教育、信息处理、普通话推广、对外文字使用等等方面,让中国每年浪费费万亿元美元;并且中国所有使用美国电脑的领域,都会随时遭到美国监控和“遥控信息炸弹(遥控电脑病毒)”的袭击,这种袭击,在今天所有的领域都“电脑信息化”的情况下,其破坏力远大于“核弹”。所以,这4大缺点和8大弊病,不单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也严重损害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国的安全,更危及到汉语、汉字的存亡。汉字楷体系统的上述8大弊病,是由看字楷体系统先天固有的 4大缺点所导致的:1、只直接表示“词意”,不直接表示 “词音和声调”,汉字的读音,必须通过“口传”才能学会。因此,汉字与汉语单词,只匹配了一半。2、在整个文字系统上、字体结构上和读音上,都没有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3、汉字楷体系统存在很多“一字多义字”,“一字多音字”,“假借字”,“音节字”,违反了“字形单载”的造字、用字规律。4、由于用“以字构字”的方式构建新字,就使新字的笔画,随着字数的增多而增多。使书写和记忆难度也随着增加。 对于汉字楷体系统的上述缺点和问题,绝大多数使用汉字的国内外的民众,都能切身感受得到,并且从1840年以后,一直就有不少的仁人志士,呼吁改进汉字楷体系统。 但是,中国一些语言文字“学者”、“权威”们,却及其忌讳人们谈论汉字楷体系统的任何缺点和楷体系统的升级改进问题。例如,2016年11月13日,有人就在《光明日报》发表了这样一篇文章-----“信息化时代的汉字”。全文如下: 汉字跟世界上其他文字一样,经历了手写、机械化和信息化三个时代。 手写时代,重视字形规范。例如强秦的“书同文”,盛唐的《干禄字书》,新中国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都是这种意念的典型映现。 19世纪70年代,打字机进入市场,开启了文字的机械化时代。使用拉丁字母的欧美人打起字来轻松快捷,西文印制步入家庭。而笨重的汉字打字机无法入户,拼音文字之便独领风骚。与此同时,方块字备受诟病,汉字改革呼声甚高。 “忽如一夜春风来”,倏忽降临的文字信息化时代,彻底改换了汉字的呈现方式、阅读形态和存储、传输路径。 几千年的右手运笔勾勒字形,换代为双手连续敲击编码(汉语拼音也可看作一种编码),且呈现即信息化。轻击键盘的操作使修改、删节易如反掌,再也不用涂成“花脸”誊清,省去烦琐劳动。但同时,随心所欲的改易,使作者往往填充过多句意,致使句子冗长滞涩,尤以议论文多见,宜加留意。 汉字一千七百年的单一纸质文本阅读,在当代画上句号。“两种文本阅读”于今发轫。电子文本阅读量扶摇直上,强劲推动了流畅文风的盛行,势必在今后岁月中,牵动新闻、文学乃至公文语言的衍变。 汉字文本不再仅存于抽屉箱柜,而是更多地储藏于电脑、U盘,节省了大量材质与空间。轻点鼠标,即可将汉字瞬间传至千里之外,比起昔日跑邮局,不知节约了多少时光。 对汉字运用中的若干变化,当正面审视。譬如,年复一年的手指击键,导致对汉字的“详细记忆”嬗变为“轮廓记忆”。不宜将这种变化看作“问题”或“退步”。汉字从诞生之日起,就是诉诸视觉的,是“目治”的,它使汉语摆脱了“口耳相传”的原始状态。汉字是记录汉语的工具,供人用眼睛识别并读取信息,是汉字的根本功能。信息化时代可迅速显现、打印出清晰工整的字迹,极便视读、贮存、传输,是巨大进步,汉字功能顿获升华。再如,有人因“手写”变“打写”而忧虑汉字前途。一种文字的兴衰,取决于使用者的多寡。除十几亿中国人外,世界各地学习汉语汉字的,愈来愈多,汉字前程一片光明。 信息化时代,人们由关注字形正误转为重视词形规范。《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乃此种观念之具象。辨析近义词、选择异形词已成编辑关注热点。 汉字跟两种文化密切相关:一是汉字文化,二是中华传统文化。 汉字文化的精髓在于象形性,但隶变后已大幅衰减。让青少年适当学点甲骨文、金文、小篆,可领略汉字奇妙的图形意涵,瞭望汉字浩瀚海洋的宏富与精彩,稔知寰球唯一仍在使用的古老文字。 中华传统文化保藏于汉字书写的古代经典。当引导年轻人诵习文言名篇,领悟先贤高远深邃的哲思与诚挚仁厚的情怀,熟记名言佳句并可信手拈来自如运用,以继承灿烂的华夏文明。 以为认识繁体字就能通晓这两种文化,不过是流行坊间多年,脱离实际、方枘圆凿的颟顸之语。 近年九州兴起的书法热有两个效能:首先,练习者和观赏者不断细究字形,无形中实现了对汉字“详细记忆”的回归,有益于传承汉字文化;其次,流传千古的软笔书写技艺,得以活跃民间,宣纸上游云惊龙、桃花飘落的神来之笔,将欣赏者带入令人心醉的艺术境界,享受并薪传中华独有的“字的艺术”。 弘扬汉字文化,还需给汉字一个“摊位”。半个世纪前,北京西单附近,有“中国文字改革文献资料陈列室”,陈列甲骨文、简化字、汉语拼音等资料,供大众免费参观。在新时代,也应在首都设立类似博物馆或陈列室,方便国内外游客探索神秘的汉字。 信息化时代,汉字改革之议已然消歇。个别站在文字信息化时代讥讽文字机械化时代汉字改革的人,必被世人揶揄。 回眸历史,三千多年前,当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在石碑上叮叮当当雕刻地球上最早的字母时,在东方,我们的祖先在乌龟壳上用青铜刀刻写着甲骨文。时下,西方人在电脑上敲出拉丁字母,中国人在电脑上打出汉字。中西文字前行的步履大体相同。 展望未来,汉字电脑输入方式仍有改进空间。就效力而言,全拼不如双拼,因为双拼更适合汉语“声母+韵母”的音节结构特点。或许将来会出现简便易学的双拼录入法并投入使用。 俯察身边,灵敏高效、让人啧啧惊叹的语音输入手段,已翩然飞入寻常百姓家,汉字信息化演进之速,常常超出我们的想象。 此文的作者,把汉字仅仅可以在美国制造的电脑上,模仿原先的“汉字机械打字机”的调取汉字字模的方式,来显示和编辑汉字文件,就断言“ 信息化时代,汉字改革之议已然消歇。个别站在文字信息化时代讥讽文字机械化时代汉字改革的人,必被世人揶揄。” ,这种“一点盖全”的“障眼法”,是遮不住楷体汉字系统在今天所凸显的4大缺点和8大弊病的,也绝对抹不掉广大民众对于汉字的4大缺点和8大弊病的直接感受,更消泯不了广大民众改进汉字楷体系统的意愿和决心。在机车时代,你说马车比汽车对大气污染轻,就命令人们必须使用马车而不准使用汽车,即使你靠垄断的权力,一时得逞,终究也是要落为历史笑话的!如何消除4大缺点和8大弊病呢?人体的胆固醇过高,会导致动脉血管粥样硬化,血管硬化又会导致高血压,高血压会导致心脏病、手脚麻木、头晕目眩、视物模糊、等等各种附带的疾病出现。但是,只要治好胆固醇过高的一个疾病,其他附带的疾病就都随之消失了。 “病根”是什么呢?这就是 “直接表意、口授读音”和“以字构字的扩字方式”。如何祛除这个“病根”呢?在楷体系统的基础上是无法祛除的。只有像“隶体系统”更换“篆体系统”那样,用一种“直接表意、直接表音的,并且以元件构成的,具有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的“意、音双表的新体汉字系统”,来替换“楷体系统”,才能彻底祛除这个“病根”。对于更新“汉字楷体系统”的必要性,在清朝晚期就被一些先进的人士看清了。但是,由于中国没有正确的语言文字理论的指导,所以,如何更新汉字楷体系统,就出现了众说纷纭状况。福建人卢戆章(1854-1926)是我国第一个创制拼音文字的人。早在1892年,他在厦门出版《一目了然初阶》,公布了他创制的“中国切音新字”,用拉丁字母及其变体来拼厦门音,声韵双拼,左右横写,声母在右,韵母在左,另加鼻音符号和声调符号。在民国初期,中国就出现了“汉字拉丁化派”,企图借用“罗马字母(又叫拉丁字母)”作为“汉语拼音字母”,来构建纯拼音字母的汉字,以替换楷体汉字。这派人,被称为“汉字改革罗马派”。在1942年前后,共产党革命根据地,试行过用“拉丁字母”(就是 “罗马字母”)作为“汉语拼音字母”,来构建纯拼音字母的汉字,以替换楷体汉字。这派人,被称为“汉字改革拉丁派”。其实,两派的做法和目标都是一样的。1956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也试行过“汉字拉丁化”方案。但是,这类“汉字改革方案”,从来就没有行得通。“楷字保守派”说:“汉字拉丁化”没有行通,说明汉字楷体是完美无缺的,不必改变的,不能改变的。这种说法,当然是不符合事实的。事实上,“汉字拉丁化”的汉字改革没有行通的原因,不是因为“楷字保守派”的反对,而是因为:1、汉语是“语音多载”的语言,存在大量的“同音异意词”,纯拼音字母文字所构成的拼音文字,不能区分汉语的大量的“同音异意词”。2、用拉丁字母排列组成的“汉字”,不能达到“继承汉字楷体系统一切优点,完全克服楷体系统的 一切缺点”。3、不能实现与楷体系统“无缝转换”。所以,唯一正确的办法,就是创造一种楷体字笔画形态的“声母符”、“韵母符”、“声调符”、“意符”、“区别符”,用这五种符号,作为构建新体汉字的“元件”,构建方块形的“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 然后,用“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更新“汉字楷体系统”。 这样的更新,在“汉语拼音规律”没有发现之前是不可能,而在“汉语拼音”很普及今天,这样的更新,就是必然的了。把“汉字楷体系统”,更新成 “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符合不符合汉字发展的客观规律呢?是完全符合汉字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汉字从出现以来,其体式总之为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升级更新的,至今已经更新过7次了:今天中国社会发展到大工业商品经济社会了,又进入了电脑信息化时代。汉字楷体系统出现了很不适应今天社会发展的需要了,所以必须升级更新了。从考古发现的殷墟汉字甲骨文,就已经是一个很完整的汉字系统了。在“甲骨文系统”中,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意、音组合”字。这类合成字,被东汉许慎称为“形声字”-----这里的“形”是动词,与今天的“表”字同义,形声字,就是表声字。例如:从“甲骨文”到“楷体”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汉字体系中,“意、音结合字”的比例越来越高,到今天的楷体系统,“意、音结合字”的比例已经达到了80%以上。这就说明了,“意、音双表”是汉字发展的方向。但是,不能因此把楷体系统中的全部汉字,全部搞成“形声字”。因为,这种做法在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如果行得通,我们的前人早就这样做了。况且,这样的“形声字扩展版”,仍然与目前的楷体系统一样,存在着相同的4大缺点和8大弊病。对于汉字体式的更新,必须遵循“优越性、前瞻性、继承性和无缝转换”的原则,否则,就转换不成。所以,替换楷体系统的新体汉字系统,必须达到如下10条标准:1、能与汉语单词,实现完全地匹配。即由构字元件和构字法则,组成一个完整的文字体系,没有环节缺陷和漏洞;能正确地直接地表示出所汉语的词音和词意;能用构字元件,按照一种构字规则,构建出无限的新字,以适应汉语单词无限增加的需要。2、文字体系,具有系统性、规律性、标准性和规范性;所以,人们学习起来,就有规律可循,就具有“学少知多”性。3、能让组字元件,作为电脑的“人机信息交换代码”。电脑能用组字元件,随机组建出无限的汉字,从而建立起独立自主的纯汉字的电脑信息系统;能实现汉字怎么写,键盘就怎么打,不会出现“重码字”,也便于手写输入和语音输入。从而让使用电脑的普通大众,用汉字作为电脑的指令代码,编制电脑的各种程序,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复杂难题。4、笔画、结构简单,字体清晰美观,最容易辨认和书写。5、同语言一样易学,儿童在家里,在其父母教会语言的同时就可以教会文字,能使全民没有“文盲”。6、在汉语没有发生本质性的转变时,其体式、功能和优点都保持稳定,不会因为字数的无限增加导致文字系统性毁坏和文字性能的退化、变质。7、达到组字元件之间的最佳结合性:韵母,既能与声母、调符结合为一体,成为声音部件,又能单独与意符组成一个字;声音部件可以放在意符的上、下、左、右和中间。8、具有对楷体系统的最大继承性。新体汉字系统,能够继承楷体系统的一切优点,克服了楷体系统的一切缺点。那么,新体汉字系统就不会违背大众的原先的读、写习惯的,以汉字为基础的一切优秀的文化特产都能保持和继续发展下去;也不会给国际汉字文化圈的人们带来不便。9、在转换过程中,新体汉字与楷体汉字可以互当异体字使用,并不损坏文章篇幅的统一性和准确性,从而实现“无缝转换” ----没有转换时间缝隙、没有转换经济成本、没有转换时的新旧文化断层。现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人们,8个课时就能学会读写常用新体汉字。10、为了满足以上9条,更新汉字楷体系统的“新体汉字系统”,就要由 “声母符”、“韵母符”、“声调符”、“意符”、“区别符 ”这五种元件构建起来。并且其笔画形态,全是楷体式的。汉语拼音的声母符、韵母符、声调符,为表音元件。三者结合在一起,能够直接表音。意符,沿用楷体汉字的独体字或“偏旁”。意符,仅仅有提示字意的作用,字形整体才具有表意的作用。区别符,是为了把 “同音符”、“同意符”而含意不同的字区别开来。这样,所构建的新体汉字系统,就是从楷体汉字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楷体的“升级版”。我把这种“新体汉字系统”,称为“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 如果把汉字楷体系统,更新升级为“意、音新体汉字系统”,汉字楷体系统所存在的一切缺点和问题,就全都消除了。当中国建立起“独立自主的纯汉字的电脑信息产业体系”以后,自然就能够建立起覆盖全球的电脑网络体系。中国独立自主的纯汉字信息系统网,在信息含量上、信息传输上、信息操作上、抗病毒侵入上、都优于英文信息系统网,将比美国的“因特网”更优越更强大。中国只有建立起“独立自主的纯汉字的电脑信息产业体系”,才能使中国在“信息化时代”,真正地完全地掌握“电脑信息领域的主权”,并能筑起坚固的“长城”。这样,关系中国存亡的五个领域(陆、海、空、天、信息),就没有“短板”了,完全彻底地打破了美国垄断电脑信息的霸权。对于保证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是不可估量的。也极大地助长了汉语汉字在世界上竞争能力。中国创建了“独立自主的纯汉字代码的电脑信息系统”的产业体系以后,覆盖全球的国际中文信息网络。可以迅速地全面地扩展中国的各项影响力;不单可以减少每年购买美国专利的几千亿美元的资金支出,还会为中国获得上万亿美元的收入。对于文字与电脑的关系,对于中国创建独立自主的汉字代码的电脑信息产业的必要性,对于把汉字楷体系统升级为“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的关键性,今天中国的信息界和文字界的一些人士,都有了一个比较清醒地认识。他们对于当前汉字楷体在电脑上的使用现状和造成的危害,很是担忧。他们说:“语言文字界与信息技术界,不能成为两条道上跑的车。在信息化普及的今天,希望汉字在这个过程中要与时俱进,要科学改革和演化,要站在信息社会发展和国际化的视角看待汉字改革的问题。。。。。。”这话一语道破了破解中国汉字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