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能用“意、音双表新体系统”更新“楷体系统? 汉字楷体系统在今天凸显出4大缺点。已经到了非升级更新不可的程度了。但是,要实行更新,却是不那么容易的。这除了利益上的阻力以外,还有理论上和技术上的原因。从理论上说,大多数的汉字改革方案的设计者,都不懂得“文字是以语言为基础的”,更不懂得“一定的语言决定着与该语言对映的文字的最佳形式”。以为随便搞出一个任何形式的符号堆,就可以当做表示任何语言的文字。从技术上说,对于汉字体式的更新,必须遵循“优越性、前瞻性、继承性和无缝转换”的原则,否则,就转换不成。所以,替换楷体系统的“新体汉字体系”,必须达到如下8条要求: 1、新体汉字系统,是从“楷体汉字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楷体汉字系统”的“升级版”,这种“升级版”,继承了楷体系统的一切优点,克服了旧体的一切缺点。并且,不违背广大民众的原先的读、写习惯的,以汉字为基础的一切优秀的文化特产都能保持和继续发扬下去;也不会给国际汉字文化圈的人们带来不便。 2、“新体汉字系统”能与“楷体汉字系统”实现“无缝转换”;不能“无缝转换”,就转换不成。 所谓“无缝转换”,就是新旧两种字体,能够互当“异体字”混用。这样就不会出现“时间缝隙”,不会在转换过程中出现“新旧字文盲”和“文化断层”。 3、是表示汉语“单音词”的最佳文字体式,能与汉语单词,实现完全地匹配: 能够通过每一个“字形”,直接地表示出每一个汉语单词的唯一“词意”,确保不违背“字形单载”的造字、用字原则。这样,就能使汉字文章具有“精确、简捷、丰富”的特性;并且能通过“字形”,拼读出该字的读音,能实现“新体汉字传到哪里,标准的“汉语”就能传到哪里。 能够适应汉语单词无限增加的需要。当出现的新事物而造出一个新词或引进一个外语单词时,能够当即造出一个新的汉字来表示之。并且能够让别人“见字晓音”和通过使用这一新字的书面文章,理解这个新字的含义。从而实现汉字数量的无限扩展。 4、字形必须是“方块形”的,而且笔画少、结构简单,字体清晰美观,最容易辨认;既能便于人工书写,也能便于机器用几十个元件来构建无数的汉字。 5、在整个文字系统上和单字的“结构”、“表意”、“表音”上,都具有“系统性、规律性、标准性和规范性”。所以, 能让人们学习起来,有规律可循,能够达到“学少知多”, 同汉语一样易学。儿童在家里的日常生活中,由其父母顺便就能教会读、写新体汉字。学龄前,就能阅读报刊。从而使中国永远彻底地消除了汉字文盲。 6、能让电脑用这种新体汉字的基本元件,作为“人、机信息交换标准代码”, 从而使中国创建出“独立自主的纯汉字代码”的电脑信息产业体系。并且,汉字代码的电脑信息系统的性能,比英文代码的电脑信息系统的性能优越得多。 在汉字代码的电脑上,不需要背负巨大的“汉字字模库”,只用几百个构字元件,就能构建出无限个新体汉字;并且能够实现汉字怎么写,键盘就怎么打,不会出现“重码字”,也便于手写输入和语音输入。从而让使用电脑的普通大众,用汉字作为电脑的指令代码,编制电脑的各种程序,让电脑帮助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难题。这样,就能实现汉字与电脑之间进行“双向交流”----电脑组建汉字;汉字编程指挥电脑。从而让普通大众能够利用上电脑的最根本的功能---通过编程处理问题。这样,电脑的根本功就能得到充分使用了。 7、在汉语没有发生本质性的转变时,其体式、功能和优点都能保持稳定,不会因为字数的无限增加而导致文字系统毁坏和文字性能的退化、变质。 8、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工具的改进或社会制度的改革,都必须通过“利益”和广大群众的自愿这两关,否则,再先进的东西,都实行不了。所以,要把“汉字楷系统”升级更新为“新体汉字系统”,就必须达到: (1)、必须让“新体汉字系统”,在理论上立得住。 (2)、必须让全体普通大众学得快、用得方便。能够与“楷体汉系统” 实现快速地转换。 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学会新体汉字的时间,不超过4个课时;全国人民实现转换(不含相应的文字处理机器的更换),时间不超过90天。 也能让世界各国的非汉语系的广大普通民众在60天左右学会2000个常用汉字。 (3)、必须在经济效益上,实际可行。 与“汉字楷体系统”转换的经济成本极小,个人和企业、政府都能轻松地负担起来;转换后,能让与“新体汉字系统”相关的机器制造工厂和商品经营企业,有利可图。转换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比使用楷体系统时,提高百倍以上。因此,就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自愿认同和使用。 对于汉字体系的诸多不适应现代社会的缺点和问题,在清朝晚期就被一些先进的人士看清了。但是,如何更新,众说纷纭。 到了清朝晚期,中国的一些文人,从西方传教士用他们国家的拼音字母来标注汉字的做法上,受到了启发,于是就想用罗马字母当作汉语拼音字母,来构建“罗马化”的文字,来替换楷体汉字。 从那时至今,100多年来,更新汉字楷体系统的呼声和行动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替换汉字楷体系统的“新汉字方案”,层出不穷,至今有几百种之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5大类:
罗马字母化的方案,经过100多年的社会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原因是:不能区分汉语大量的“同音异义词”;不能继承楷体系统的一切优点,克服楷体系统的一切缺点;不能达到同汉语一样易学的程度;不能与汉字楷体实现“无缝转换”;不能实现汉字数量的无限扩展,以便与汉语同步发展。所以,没有实用价值。 中外文字混合方案,不伦不类,字形难看,也不能早出无限的新字,不能适应汉语单词无限真多的需要,也不便书写,违背汉汉字的传统书写习惯,不受大多数人们的欢迎。所以,也推行不开。 “意、音双表字方案”的优点是:所构建的新体汉字能够实现“意、音双表”,直接地表示出“字义”和“字音”,能与汉语单词实现完全匹配。但是,汉字的发展历史证明,任何形式的新字系统,如果不符合上述9条要求,不能与旧体字系统实现“无缝转换”,必然给社会带来不可承受的转换成本和新、旧汉字文盲,所以,绝对不能被中国广大民众接受,必然转换不成。 “形声字扩展方案”,虽然可以与楷体汉字实现“无缝转换”,但是,实际上也是行不通的。到今天为止,“形声字”占了汉字楷体总数的80%以上,我们的前人,为什么不把那20%也改成“形声字”呢?这里有3个主要原因: 1、因为形声字在构建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例如:“篁、簧、”是两个含意不同的“意、音结合字”。“意符”为“竹”,“声符”分别为“黄、皇”。这是在“意符”相同的情况下,用不同的表音部件,来区分“字义”的做法。如果需要再造一个必须用“竹”作为“意符”,用“huang2”音的独体字,作为“声符”,就找不到不同于“黄、皇”二字的独体字了。 2、如果找不到独体字,用合成字作为表示读音的“主部”行不行呢?也是可以的。但是,这里出现了笔画过多而导致记忆和读写困难的问题。在楷体系统中,合成字的笔画多到50多画,就难于记忆和书写了。随着新字的增加,汉字的笔画数就会随着增加,汉字就不断趋向“繁化”的。读、写的难度就逐渐增大。正因为有这样问题,所以,我们的前人,就一直没有把汉字体系全部做成“形声字”;如果没有这样的问题时,最迟在东汉许慎写《说文解字》一书的前后,就把汉字体系全部做成“形声字”了,根本用不着今天的人们来做了。这就证明了“形声字”的造字法的局限性,这种造字法,是不适应汉语单词无限发展的需要的。 3、“形声字”用以表音的“部件”,还是“口授读音”的。要想知道一个字的读音,不靠口传就得靠查字典。况且,语音是不断变化的,表示读音的“部件”的读音,就会随语言的变化而发生变异,就会随方言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形声字”没有“固化”读音的功能,随着汉语的变化,表音的部件,就会逐渐失去表示读音的作用了,变成了“非形声字”。况且,“形声字”仍然是“以字构字”的,还是没有系统性、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的,仍然不能用很少的组字元件,在电脑上构建无限的汉字,仍然不能用它来建立“独立自主的纯汉字的电脑信息系统”。 所以,今天,即使把楷体系统全部化成“形声字”,楷体系统的4大缺点还是不能完全彻底地解决。 楷体笔画的方块形的“意、音双表新体汉字体系”,完全符合上述替换汉字楷体系统的9条要求,能与“汉字楷体系统,互当“异体字”混用,从而实现“无缝转换”。 从汉语与汉字的关系和发展规律上看,“以单音节词为基础的语音多载”的汉语,最终必然导致最佳汉字体式系统出现。最佳的汉字体式系统,就是“意、音双表的汉字体系”。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意、音结合字,早在“甲骨文”系统中就有了:
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上,把此类字,成为“形声字”, 随着汉字的增多,这类字所占比例迅速提高,至今,这类字占了楷体字总数的80%以上。这就说明,“形声字”的思路,代表了汉字向着“理想文字”发展的正确方向,证明了“意、音双表”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汉语拼音没有发明之前,“意、音双表的汉字”只能是这种直接表意、简接表音的“形声字”,而在汉语拼音原理发明后的今天,这种“意、音直接双表的新体汉字”就必然地出现了。 现在把“楷体形声字”与“意、音双表新体汉字”举例对比如下: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意、音双表新体汉字”,比楷体“形声字”更加优越。“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有如下特性: 一、采用上述方案所建立的这个“新体汉字系统”比“汉字楷体系统的”优越的主要特点是,改变了以往汉字一贯使用的“以字构字”的传统方式,而采取了“用元件构字”的方式。所构建出来的新体汉字,在“表音”上,实现了“读写一致”,即字怎么读,字上的拼音元件就怎么写;见到字上的拼音元件,就能拼读出字的“读音”。“意符”能提示每个字的含义,每个字的含义,是用每一个字的“整体字形”来表示的。所以,这种“新体汉字系统”,可以叫作“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 二、在今天汉语的“音素”和参考《康熙字典》而确定的“意符”的范围内,可以构建5000万多个新 体汉字;今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音素”也必然随之增加,“意符”也必然随之增加,所以,构建“意、音双表新体汉字”元件也会相应地增加,那么,可以构建出的新体汉字也会随之增加。所以, 它能永远适应汉语新词无限增加的需要,构建出无限的新字。 三、今天的这个“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是以今天的标准的汉语为基础建立的,这种“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是从“楷体汉字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楷系统的“升级版”。它继承了楷系统的一切优点,克服了楷系统的一切缺点,具有了很强的科学性、系统性、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既便于人的记忆和手写,也便于机器处理,并且能与“楷体汉字系统”实现“无缝转换”,能完全适应中国现代化、信息化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在“手机”达到全国成年人平均5人一个的今天,只要“手机”生产工厂,生产这种“意、音双表新体汉字”代码的手机,在手机使用说明书上,注明如何读、写这种新体汉字,手机使用人就能在3小时内学会读、写“意、音双表新体汉字”了。这样,手机普及到哪里,“意、音双表新体汉字”就会普及到哪里;无需政府“规定”,无需政府花钱,无需政府训练教员,无需开办“学习班”, 就会自然而然地迅速地普及到全国。至于“楷体汉字系统”什么时候被“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完全替换,也无需政府下令统一时间点,全由人们自愿选择。就如今天的人们自由选用使用“楷体字”还是“隶体字”一样。因为“楷体汉字”与“意、音双表新体汉字”可以互当异体字混用,就如“并”、“並”二字一样。所以,替换不替换,什么时候替换,对于人们的语言信息交流和文字信息交流,都无“断层”。 这种“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的手机,省去了巨大的楷体字库和复杂的楷字输入程序和显示程序。将使手机芯片的必需容量大大缩小,由此使生产成本降低很多。将会给手机、电脑等等信息机器生产企业,节约很多生产成本。将会使手机、电脑的操作更加简便和快捷。这样高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会促使“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得到快速普遍使用。 四、今天的“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的构字元件,是按“楷体笔画的、最简、最美和构建出的字形也必须是美观的方块字”这四项原则收集的,所以,“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的构字元件,最多只能达到463个,所以,就具有唯一性。 五、因为,文字的性质会随其对应的语言的性质改变而改变;文字体式,在其对应的语言性质不变时,也会因社会的发展,文字处理工具和书写材料的改进,而对文字的性能提出新的要求而改变。这种改变,主要是为了提高和增加文字的功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的需要。因为工具的功能决定工具的结构,所以,其文字体式必然随文字功能的增加或提高而改变。 从历史上看,汉字系统的体式更新,一直是与中国的社会发展同步进行的: 中国在部落酋长国时期的结绳记事或图符记事的方法,到分封领主制国家时期(夏朝),就不适应了,于是就出现了刻划文字---甲骨文;到周朝后期,刻划文字就跟不上社会需要了,于是人们用竹棒蘸颜色水书写文字,于是甲骨文被升级为“篆体字”;篆体字比较复杂难写,竹棒当笔也不便于提高书写速度。到春秋战国时期,篆体字和竹笔又跟不上社会需要了,于是人们有发明了“毛笔”,并且对于篆体字作了很大的简化,于是将篆体字升级为“隶体字”;到东汉时期,隶体字也跟不上社会需要了,于是人们又对隶体字的笔画结构进行改进,由此使隶体字升级为“章草体字”和“草体字”;章草字,草体字,不够规范,不便于广大普通文人們的通用。到了唐朝时期,国家政府就对章草字体作了规范化和标准化,于是就使“章草”升级为“真体字(楷体字)”。到了宋朝初期,用毛笔手写文书,又跟不上社会需要了,人们于是发明了“刻板印刷”,适应刻板印刷的需要,刻板工们又把“真体字”改进成“宋体字”。 这次更新,主要是为了提高和增加汉字适应中国现代化、信息化社会发展所需的新的功能。 这次更新,仍然与以前的6次体式更新一样,是汉字体式发展的继续,可谓“第七次体式更新”。但是,与以前的6次体式更新不同的是,这次的体式更新,不仅是汉字体式的又一次正常的升级转变,更是一次根本性的转变:由以前的“以字构字”到“以元件构字”的转变;由以前的“口授读音文字”到“直接拼音文字”的转变;由以前的“无系统性、无规律性、无标准性、无规范性的文字”到“有系统性、有规律性、有标准性、有规范性”的转变。 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外因是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为这次转变提供给了必要的客观条件:1、知识和技术。2、社会发展需的逼迫;而内因是“汉语”本来就具有让汉字,在一定条件下,最终发展成“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的性能。 六、 把目前的“汉字楷系统”升级更新为“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就能完全彻底地克服“汉字楷体系统”的4大缺点和由此导致的一切负作用,从而引起多方面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现在例举13个方面如下: 1、“意、音双表新体汉字”,是由“构字元件”,按一种的构字规则构建起来的。所以,整个新体汉字系统,在结构上和表音上,都具有“系统性、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并且具有“字义”的提示功能和“拼音”功能。所以就能够让学习者“学少知多”,不必死记硬背每个字的“字形”、“字音”和“字义”;又因为结构简单,笔画较少,便于书写。汉语人只要学会了几百个构字元件和构字规则,就可以读、写任何新体字了。因此,汉语人在家里的日常生活中,就能教会儿童识读新体汉字,学龄前就能读书看报了。这将使汉语圈的人们在任何困难的环境下都没有“文盲”,新体汉字可以成为“无文盲文字”。 今天压在中国儿童心头上的“汉字大山”,就完全消失了。 因为新体汉字能使儿童在学龄前就能读书看报了,所以,当中国创建出“独立自主的新体汉字代码的电脑系统”以后,凡是认识新体汉字的人们,就都会使用汉字代码的电脑了。所以,将会有大批的人,利用电脑提供的科技资料和公共科学实验基地,自学成材。从而使全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大大提高。那时,中国也会出现极低学历的高尔基、爱迪生式的文学家和发明家。也将引起现行教育模式的重大变革。也必定使中国的地区文化差别和经济差别大幅度地缩小;也会使社会上的人才结构,自动保持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匹配,让中国能够长期保持领先世界的地位。 2、由于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系统性、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所以,少年儿童在接受启蒙识字教育时,学习新体汉字的过程,也能同时得到科学思维和按规律做事的品格培养: 通过学习分解新体汉字的组字元件---学会“分析”。 通过学习汉语拼音方法-------------学会“综合”。 通过学习“意符”的分类-----------学会“分类与比较”。 通过学习组字规则-----------------学会“按规律做事”。 通过组建新体汉字的实际操作,-----学会“推理”。 当学会了一些新体汉字后,就会初步认识到,新体汉字是有一种规律的,是可以按这种“规律”识读和书写任何新体汉字的。也认识到读、写汉字,必须按读、写汉字的规范和标准来做,才能学得又快又好。由此,在识字启蒙教育中就打下了科学思维的基础;就会形成追求科学思维和追求按规律、规则办事的优良品格,这就为他们以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提高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可以构建出无限个不“重形”的新体汉字;二是新造字的笔画数量,不会随字数的增加而增加。 新体汉字的这两个的特点,就能够使得新体汉字可以长期地适应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而保持长期稳定。这样,就省去了像今天在汉字楷体系统下的不断“规范”汉语、汉字所用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了。 4、由于“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构字无限,所以,就能适应汉语无限的造词能力。只要出现一个新的汉语单词或者引进一个外语单词,就能随时造出一个新的汉字来表示之。 这样,就能保证永远不违背“字形单载”的造字、用字规律,从而保证了汉字文章表达“准确、简练、丰富、精彩”传统优点。 在此,有人会担心:如果人人都能自由造字,新造字会不会发生无限地膨胀?谁能记住几千万的新造字?一个人用自己新造的字写的文件,别人能看懂吗? 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 (1)、“意、音双表新题汉字系统”,具有统一的“组字规则”,其机构和表音,都具有“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任何人只要按统一的造字规则造新字,别人都能识读。 (2)、汉字从诞生以来,中国的历代国家政府都没有禁止过民间自由造字,今天的汉字楷系统的字数也没有超过9万个。为什么?因为,新字的出现多少,只决定于社会上新生事物出现的多少,不决定于人们的意志。 (3)、任何人书写文件的目的是为了给别人看的,所以,任何人写给别人看的文件,都必须用“字典”上的文字;因为不在“字典上”文字,如果用了,别人看不懂,所以,是没人愿意用的。绝大多数的人们,只要“字典”中的字够用,就不会乱造新字的;即使有人感到必须创建新字时,也必须按“新体汉字的组字规则”来造,否则,他随便造了,别人也看不懂,别人也不会使用,没有很多人使用,就流行不开。 如果有人造了“同音同义异形字”怎么办? 杜绝这个问题的办法很多,其中最简单最及时的办法,就是国家定期出版一本《新体汉字字典》,让企图创建新字的人,先查一下《字典》,如果《字典》上找不到,就可以自造,并且同时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得到批准后,可以公开使用。并且在第一次使用时,注明这个新字的准确“含义”。 5、在使用“不直接表音的汉字系统”的情况下,中国政府花了几千年的时间,也没有令所有的汉语民众都学会“标准的汉语”,至今还有几亿说方言汉语的民众说不准“标准汉语”。这很不利于今天中国的大工业商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由于“意、音双表新体汉字”,是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意符”作为汉字的构字元件,构建起来的,所以,“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就对汉语具有“固化”作用和“标准化”作用。这样,就能实现新汉字传到哪里,标准的汉语就自然会传播到哪里,使今天的“普通话”不推自广。 6、把楷系统更新为“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后,由于“意、音双表新体汉字”具有规律性、规范性、标准性,就能用新体汉字的基本元件,作为“人机信息交换标准代码”,建立起中国“独立自主设计和制造新体汉字代码的电脑产业体系”。也能建立起覆盖全球的“新体汉字的电脑网络”。从此,中国就有了“电脑信息主权”,从此摆脱了美国的信息科技“绞索”。既补齐了中国的最关键的第5国防空间(信息空间)安全的短板,也完全彻底地摆脱了当美国电脑产业附庸的困境。也将使电脑、手机、通讯设备、靠电脑自动控制的机器、设备、测试仪器、等等的制造成本大大降低,解决了今天这种“外国人吃饺子,中国人喝汤”的问题。 为什么中国必须使用自己设计的电脑核心芯片和核心软件呢? 因为,电脑的核心芯片和核心程序,它不像步枪一样,谁拿了它,它就听从谁的支配,为谁服务。 电脑的核心芯片和核心程序,是谁设计的就听谁的指挥,为谁服务。连制造者也不知道芯片中的各组电子元件的功能是什么。因为,芯片制造,是自动光刻机,按设计者预先设计的光刻程序,自动在指甲盖大小的在硅片上,刻出几亿个电子元件的。机器操作者,只懂得操作光刻机的方法,是不懂得光刻出来的每个电子元件的功用的。 所以,即使中国买了美国的设计、制造电脑核心芯片的专利,和与此相关的光刻方法专利,美国也不会把每个电子元件的功用和使用方法全部跟你说清楚;你只能“囫囵吞枣”地仿造出来。 电脑的“核心软件”也是一样,美国卖给你的电脑“核心软件”,全是用“源码”编制的,他也不会把每组“源码”的功能和修改方法全部告诉你。 所以,设计者如果留有病毒入侵的“后门”和远程遥控“暗道”,当设计方利用“后门”、“暗道”来偷袭时,仿造方一点反抗的办法都没有。 所以,电脑芯片和电脑软件的主权,是买不来,仿不来也偷不来的。因为一个豆皮大的芯片,里面布置的电子元件,相当于一个纽约市的房屋和街道那么多;每一间屋的功能是什么,如何使用,只有设计者自己知道,他不告诉你,你是无论如何也弄不懂的。不论你花多少钱买到的芯片,买到的只是由设计者给你的限量的功能,你不可能买到全部功能;并且连“后门”和“暗道”一起“赠送”给你。唐僧送给悟空帽子,悟空收到的却是“头箍”。 7、中国建立起覆盖全球的“电脑信息网络”以后,世界上就会出现“中文信息网”和“英文信息网” 全球并行和公平竞争的局面。公平竞争能消除垄断,促进发展,促进公平正义,惠及世界广大民众。 由于叙述同样的内容,汉字语句比英文语句精炼快捷得多,所以,在硬件功能相等的情况下,汉字电脑信息系统,将比英文电脑信息系统,传输的信息量大得多,再加上新体汉字比英文易于外国人学会,所以,中国的汉字电脑网络,在总体性能上将优于英文电脑网。所以,世界各国的普通民众,会更欢迎新体汉字电脑网。所以,用“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的元件作代码的汉字电脑,只要制造出来,将会在全球各国得到迅速地普及。覆盖全球的汉字电脑网络,将大大加强中国在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发展能力。 8、中国创建出“意、音双表新体汉字”元件为代码的电脑以后,在新体汉字代码电脑上,只要认识新体汉字的人们,就会用78个键盘代码(参见“新体汉字键盘示意图”的红色代码符号),随机构建任何需要的新体汉字了;而且新体汉字怎么写,键盘就怎么打,不会出现“同码字”。这样,汉语人所用的电脑、电脑网页、手机、通讯设备、电脑控制的一切机器,等等,就都不需要带上庞大的汉字字模库了;也不需要什么“汉字输入程序”了。由此,可以节约大量的制造成本,可以节约储器的空间,可以加快电脑对于汉字的处理速度。 这就彻底解决了今天在美国的电脑上输入楷体汉字时的“重码字”、“速度慢”、“易出错”、“缺少字”等等“老、大、难”的问题。 新体汉字代码的电脑,不需要“汉字字模库”了,也就彻底摆脱了“国际标准”的桎捁的限制, 任何汉语人都能在电脑上造一个现行《新体汉字字典》没有的新字,来表示新出现的事物。这就能让汉字、汉语得到正常的发展。原先的“民间创字,政府收集、规范”的优良传统,就恢复了。中国人对于汉字的主权,完全地回到中国人民的手里了。这样,汉字就能够得到正常发展了,汉语也就能正常发展了,这就彻底消除了在美国电脑使用楷体汉字情况下,出现的汉语、汉字的僵化、退化、变质、消亡的危机。 这种“意、音双表新体汉字”代码的手机、电脑,省去了巨大的楷体字库和复杂的楷字输入程序和显示程序。将使手机芯片的必需容量大大缩小,由此使生产成本降低很多。将会给手机、电脑等等信息机器生产企业,节约很多生产成本。将会使手机、电脑的操作更加简便和快捷。 9、在今天机械化、信息化的时代,用以思想交流的文字的处理方式,不再以手写为主,而是以机器为主了。由语言到文字的转换和由文字到语言的转换。也不再以人工为主,而以机器为主了。 当中国普及了“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并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体汉字代码的电脑系统”以后,所有的汉语人,就都能学会“标准的汉语”,从而可以在电脑上实现“新体汉字---标准汉语”的准确的互相转换。这将使所有的汉语人,甩掉“电脑的键盘”和“鼠标”,直接用标准的汉语同电脑对话,来指挥电脑做事。人们在中国的新体汉字的电脑上,撰写汉字文章或翻译外文,将变得十分方便和快捷;所有的汉语人也都能用标准的汉语,及时、快捷、准确地指挥机器人工作。 10、“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的“表意”、“表音”符号, 也可以让中国少数民族或语言处于发展的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度期的外国,借用来作为表示他们语言单词的文字元件,来构建他们的文字。这比他们在拼音字母单词中夹上哑音字母来区分“同音异义词”的方法,要好得多。因为“夹上哑音字母”和增加语法规则来区分“同音异义词”的做法,使他们的文字发展走入了死胡同,而采用“表意”、“表音”符号组字的做法,是“拼音字母文字”发展的正确方向,这为他们的语言向第三阶段发展,开辟了一个快捷的路径;这也使他们的文字与汉字具有了“同源性”,方便两种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11、当中国创建出独立自主的新体汉字代码的电脑后,凡是会读、写新体汉字的人,只要学会用新体汉字编制电脑程序的方法,就会用“新体汉字键盘上”的78个键盘代码,编制汉字的电脑程序,来帮助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难题。这样,电脑助力人脑的根本功能,将在普通广大民众中,得到充分地发挥。彻底改变了今天中国的广大不精通英文的民众不能编制电脑程序的状况。这对于发挥全民的科技创新能力,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2、“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不需要另搞注音,避免了巨大的浪费。 13、新体汉字也能让外国人很容易地学会。在中国强大的全球经济网和中国新体汉字电脑网络的带动下,汉字、汉语会迅速地普及于世界各国的普通大众,成为他们必备的第二语言、文字。因此,中国就无需像今天这样全民“普及英语”了,今天压在中国儿童心头上的“英语大山”,就完全消失了。中国也无需像今天这样,花巨款和人力、物力,长期在世界各国开办“孔子学院”,来力推中国的楷体汉字和中国文化了。中国对外出售的商品,其使用说明书和外包装的文字,也无需用英文了。同样,外国向中国出口的机器上的显示屏的文字,也能采用新体汉字,而不会增加很大的制造相应的硬件和软件的工作量和成本。从而免去了中国进口外国机器后,再作“外文---汉字”转换的改装麻烦。 中国把“楷体汉字系统”升级更新为“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后,对中国的影响是全方面的:在经济上,中国每年就能比现在节约万亿元的资金和创造几万亿元的财富;在科技上可以得到加速地提高;在国防安全上夺回了最重要的第五领域(电脑信息领域)的主权;在文化上的国际地位,能提高到与大国相称的水平;能使中国的综合国力长久地保持在世界先进水平上。 所以,应当尽快地把“汉字楷系统”升级更新为“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更新得越早,中国跻于世界最先进富强的国家行列就越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