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不可改革的
今天,一些人往往把“改进”、“改良”与"改革"的概念混为一谈了。其实,改革是对现有一种事物的性质改变,当然,性质改变了,其功能特性也随之改变。例如把牛拉犁,改成拖拉机,救市计划一种对“犁”的改革;而把犁的木质把手改成铁的,就属于“改良”。
“一种语言的和特点,决定其最佳文字的性质和特点,这是客观规律。所以,”在汉语的“以单音节为基础、语言多载的性质和特点”不变的情况下,汉字只可改进,不可改革。所以,汉字从诞生以来4000多年,只有体式的不断改进升级,没有别的性质改变。
有据可查的历史事实证明,汉字从商朝时期的甲骨文到今天的宋体字,已经更新过7次了,但是,4000多年以来,不管体式怎么更新,都始终保持着如下基本功能和特性: 1、直接表意,口授读音(读音靠口口相传)。 2、字形单载,即“以形表意,意异形异,一意一字,一字一形、一字一音”。 3、不带语法。 4、各字互相独立,可以按汉语语法自由组合成二字合成词、多字合成词或语句。 5、可以用现有的独体字为元件,来构建一个合成字,作为新字。 6、可以创建无限的新字来表示汉语的无限的新词。 7、字体为方块形。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汉字是受人类文字的一般规律支配的。 人类文字一般规律,主要表现如下: 1、因为文字是表示语言单词的符号系统,所以,语言系统是文字存在的基础。 不同性质的语言,决定着其最匹配的文字的最佳形式也不同:凡是“语音单载”的语言,其文字表示了单词的“词音”,就简接地表示着单词的“词意”了;所以,其对应的最佳的文字体式是“读写一致的线性纯拼音字母文字”。凡是“语音多载”的语言,在没有发现拼音原理之前,表了“词意”就不能 表示“词音”;表了“词音”就不能表示“词意”。用只“表音”不“表意”的文字,就不能区分“同音异义词”了。所以,这时的文字,只能以不同的“字形”,来表示不同含意的单词。在发现拼音原理之后,其对应的最佳的文字体式是“意、音直接双表的方块文字”。 2、 文字最基本的功能是表示语言单词的,最佳的文字是只表示语言单词,不附加词性、语法等别的功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灵活使用和最便于记忆。 对于,“语音单载的语言”所使用的“表音文字”来说,文字的主要功能是记录语言单词的;对于语音多载的语言所使用的“表意文字”来说,文字的主要功能是支持语言单词的。 3、字形单载(即一字一义、义异形异),是创建文字的基本原则,也是使用文字的基本原则;违反了这一原则,就容易出现歧义和误解。因为在文字的环境中,没有对话现场的那么多的辅助参考条件,只有一个语句上下文的关联逻辑推理方法可用,所以,“字形多载”的使用,就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所以,“语音多载”的语言所对应的文字,就应当是“字形单载”的。 4、在其对应的语言性质不变的情况下,文字是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所以,世界各国的文字体式,都经过不断升级发展的过程。 文字的发展,表现为两种过程:文字改革和体式更新。 “文字改革”,是文字性能的改变;“文字体式更新”,只是文字外形的改变,不改变文字的性能。 图画到图符,图符到象形,象形到符号,音节文字到音素文字--------都是文字改革。 古埃及圣书到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到古希腊字母,古希腊字母到罗马字母。汉字的籀字到隶字,隶字到真体,真体到宋体------都是体式更新。 不论“改革”还是“体式更新”,都必须遵循这样一个原则:改变后的新字系统,必须与其对应的语言单词实现匹配,并且继承了旧字系统的优点、克服了旧体字系统的缺点,并增加了新的功能,又能把新、旧两种字的转换成本降到国家能够承受的程度,具有更好的实用性,能被广大使用者自愿接受,很快普遍使用起来。违反这一原则,就必然失败。 5、 由于语言具有不兼容性或叫排它性。即任何两种语言系统,都是不能互相混合使用的,只能二择其一。所以,与不同语言所对应的不同的文字,也是具有排它性的,即任何两种文字,是不能同时互相混合使用的。一种文字,虽然可以使用另一种文字“单体”,但是,这种文字单体是被该种文字,当作一个“一般符号”来使用的,不是把它当作本系统的“文字”来使用的。所以,它的读音,不是按源文字的读音读出的,而是按现使用者赋予的语音读出的;赋予的含义,也不一定是源文字中所定的含义。 6、 文字是表示语言单词的书面符号系统。要使之具有完整的,就必须在表意方式、表音方式,这两个方面,各自单独遵循一个规则,形成两个子系统。这两个子系统,又在字形上,合为一个总系统;所以,组建字形,也必须遵循一个规则,才能使这种文字具有完整的。如“一国不可有二主”一样,在一个子系统或一个总系统中,是绝对不可再有一个平行的系统存在的。否则,就会使文字,失去统一性和规律性,乱了套,给人们的学习、使用,造成无规律可循的局面,成为很难学会的文字。 7、 文字的性能,不是取决于文字单体,而是取决于其系统的完整性;文字单体的功能,取决于文字的功能。所谓“系统”,是指在文字结构上,按一个规则构建的;在功能上,通过所有的文字单体的综合作用,发挥文字单体的功能。 8、 文字除了必须具有规律性外,还要求构成文字的最小基本元件,要具有规范性、标准性、最简性、以便于人们的书写。 9、 文字还必须具有无限的扩展性,能与语言单词的无限扩展同步前进。否则,就不能及时、正确地表示它所对应的语言新出现的单词的词义和词音,就不能始终与其对应的语言,达到完全地匹配,就不会同它对应的语言一样易于所有的人很快学会。能直接表示其所对应的语言单词的词音、词意,同语言一样易学的文字,是 “全匹配文字”。这样的文字是“科学理想的文字”。 文字与所对应的语言系统达到完全匹配,是指单个文字能把单词的词音和词意都直接地表示出来,实现“形、音、意”三者合一,形成“形、音、意”联想闭合回路(即由形知音、知意;由音晓意、晓形;由意知形、知音);就整个文字来说,它通过一定的构字元件和构字规则,把其对应的语言单词的声音和含意全部表示出来,相当于单词的“像片”,或者说,就如五线谱描述音乐歌曲一样,全面地把音乐歌曲表示出来。如果达到这样的程度了,文字就同它所对应得语言一样易学了。
由于文字是由“字形”、“字音”、“字义”三要素构成的,其中“字形”要素如果不易学或者缺少表示“字音”或“字义”的部件,都会导致“文字”比其对应的“语言”难学。
因为,人们要使用文字,必须做到两点,即脑子必须记忆文字的“形”、“意”、“音”,手必须会写出文字的“形”。如果“字形”复杂,就不便于记忆和书写;如果不能直接表示出“字义”和“字音”,缺少哪个要素,哪个要素就得全靠脑子死记硬背了。这就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在人类文字的初创阶段,各民族的文字都不是便于书写和不能既表示“词意”又表示“词音”的,所以,都比其对应的语言难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文字的人群不断扩大,文字难学写难的问题凸显出来了,人们就不断地对文字实行改进,不断朝着“结构简单,字形美观,与语言单词完全匹配,同语言一样易学的“科学理想”的“无文盲文字”的方向前进。人们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进的: 减少文字笔画数量和简化笔画形态构字方式。这样就导致文字结构发生变化,使文字出现越来简化,越来越符号化的趋势。 提高和增加文字功能。为了使文字便于记忆和美观,人们实行了构字方法规范化,从而使文字结构具有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并且逐渐使文字具有既直接表示出“词意”又直接表示出“词音”的功能。这样就导致文字不断出现性能改革和体式更新的现象。 汉字为什么要不断地进行体式更新呢?因为: 人们为了提高书写速度,除了提高自身的加强书写熟练程度以外,还采取了如下4种办法: 1、使用新的书写工具和新的载字材料。 2、创造新的书写技巧; 3、简化笔画形态和减少整字的笔画数量。 4、改进整字的结构方式。 从历史上看,汉字系统的体式更新,一直是与中国的社会发展同步进行的: 中国在部落酋长国时期的结绳记事或图符记事的方法,到分封领主制国家时期(夏朝),就不适应了,于是就出现了刻划文字---甲骨文;到周朝后期,刻划文字就跟不上社会需要了,于是人们用竹棒蘸颜色水书写文字,于是甲骨文被升级为“篆体字”;篆体字比较复杂难写,竹棒当笔也不便于提高书写速度。到春秋战国时期,篆体字和竹笔又跟不上社会需要了,于是人们有发明了“毛笔”,并且对于篆体字作了很大的简化,于是将篆体字升级为“隶体字”;到东汉时期,隶体字也跟不上社会需要了,于是人们又对隶体字的笔画结构进行改进,由此使隶体字升级为“章草体字”和“草体字”;章草字,草体字,不够规范,不便于广大普通文人們的通用。到了唐朝时期,国家政府就对章草字体作了规范化和标准化,于是就使“章草”升级为“真体字(楷体字)”。到了宋朝初期,用毛笔手写文书,又跟不上社会需要了,人们于是发明了“刻板印刷”,适应刻板印刷的需要,刻板工们又把“真体字”改进成“宋体字”。 在书写工具是刻刀,载字材料是甲骨的情况下,汉字表现为“甲骨文”体式。 在发明了用竹棒(聿)蘸着颜色水,把字写在羊皮或布帛上的情况下,汉字就表现为“籀字”体式; 在发明了毛筆,把在写在竹简上的情况下,汉字就表现为“隶字”体式; 在纸张成为普遍的载字材料以后,用毛笔在纸上写字的情况下,汉字就表现为“章草”、“今草”、狂“草”、“楷字”等体式;在刻板印刷和活字排版的情况下,汉字就表现为“宋体字”体式。 于是就会不断出现不同于原先的新的汉字体式。导致汉字出现了“蛇蜕皮”似的不断更新体式的现象。 新的汉字体式,必须是从旧的体式上发展起来的,不改变旧体式的基本性质,并且比旧的汉字体式书写速度快、易于学会、更美观,才能被大多数的人们自愿使用起来。 今天,中国跨入了工业现代化和信息化时代,没有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的汉字楷体系统,是不能适应中国现代化、信息化社会发展所需的。今天的社会需要,逼着汉字楷体系统非升级为具有“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的”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不可了。 这次更新,主要是为了提高和增加汉字新的功能。 这次更新,仍然与以前的7次体式更新一样,是汉字体式发展的继续,可谓“第7次体式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