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40年禁烟到1949年期间,凡是参加反帝反封建的人,都上了“人民永雄纪念碑”,都是值得肯定的历史英雄。同样,从1840年以来的致力于"汉字改革"的所有的爱国志士,同样都是可以肯定的历史英雄!因为这次汉字改革,将对于中国的全面崛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在信息化时代,汉字楷体的改革成败,决定着中国能否彻底摆脱“网中之鱼”的死境和能否成为引领信息化时代的强国。强国梦能否实现,这是决定性的基础。不只中国人看待这一点,世界上凡是正直的人们都看到了。唯有汉奸们装聋作哑。
改革汉字楷体系统的方案成百上千种,各种方案的设计人都费尽了心血,但是,最终能用的只有一个。但是不能因此说没有得到使用的就“无用”了。没有用上的,在促进汉字改革上,起了巨大的历史作用,没有这些文改“大军”的合力用劲,再大的“独龙”也是行不了水的!
我之所以推出“楷体”形态的“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主要处于如思考:
从“甲骨文”到“楷体”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汉字体系中,“意、音结合字”的比例越来越高,到今天的楷体系统,“意、音结合字”的比例已经达到了80%以上。这就说明了,“意、音双表”是汉字发展的方向。
对于汉字体式的更新,必须遵循“优越性、前瞻性、继承性和无缝转换”的原则,否则,就转换不成。所以,替换楷体系统的“新体汉字系统”,必须达到如下8条要求: 1、具有对楷体系统的最大继承性。新体汉字系统,能够继承楷体系统的一切优点,克服了楷体系统的一切缺点和恶果。那么,新体汉字系统就不会违背大众的原先的读、写习惯的,以汉字为基础的一切优秀的文化特产都能保持和继续发展下去;也不会给国际汉字文化圈的人们带来不便。 2、能与汉语单词,实现完全地匹配。即由构字元件和构字法则,组成一个完整的文字体系,没有环节缺陷和漏洞;能正确地直接地表示出所汉语的词音和词意;能用构字元件,按照一种构字规则,构建出无限的新字,以适应汉语单词无限增加的需要。 3、文字体系,具有系统性、规律性、标准性和规范性。让人们学习起来,有规律可循,能够“学少知多”, 同汉语一样易学,儿童在家里,在其父母教会语言的同时就可以教会文字,能使全民没有“文盲”。 4、能够适应机械化、信息化时代的需要。其构字元件,可以作为电脑的“人机信息交换代码”。电脑能用构字元件,随机组建出无限的汉字,从而建立起独立自主的纯汉字的电脑信息系统;能实现汉字怎么写,键盘就怎么打,不会出现“重码字”,也便于手写输入和语音输入。从而让使用电脑的普通大众,用汉字作为电脑的指令代码,编制电脑的各种程序,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复杂难题。 5、笔画、结构简单,字体清晰美观,最容易辨认和书写。 6、在汉语没有发生本质性的转变时,其体式、功能和优点都保持稳定,不会因为字数的无限增加导致文字系统性毁坏和文字性能的退化、变质。 7、在转换过程中,新体汉字与楷体汉字可以互当异体字使用,并不损坏文章篇幅的统一性和准确性,从而实现“无缝转换” ----没有转换时间缝隙、没有转换经济成本、没有转换时的新旧文化断层。 现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人们,4个课时就能学会读、写新体汉字。 8、为了实现“无缝转换”,新体汉字的结构元件形态,就应当是楷体字的笔画形态和方块形的。 遵循以上8点要求,替换楷体系统的新体汉字系统,设计方案如下: 把以往的“以字构字法”改为“元件构字法”。让新体汉字,由汉语拼音的“声母符”、“韵母符”、“声调符”和“意符”、“区别符 ”这5种元件构成;并且,这5种元件的笔画形态,全是楷体式的。 “声母符、韵母符、声调符”,为表音元件。三者结合在一起,能够直接表音。 “意符”,沿用楷体汉字的独体字或“偏旁”。每个字上的“意符”,起到区别“同音异意”和提示“字义”的作用。每个新体汉字的含义,是由该字的字形整体表示的; “区别符”,是为了把 “同音符”、“同意符”而含义不同的字区别开来。 这样,所构建的新体汉字系统,就是从楷体汉字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楷体系统的“升级版”。 我把这种“新体汉字系统”,称为“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
有人说,创建了中文电脑,就与世界脱轨了,这话是完全错误的。是当惯了“奴隶”,就不习惯当自由人一样的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