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90|回复: 8

语言维基文字考古学家发现中国最早系统化文字

[复制链接]

52

主题

79

帖子

54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47
 楼主| 发表于 2021-9-28 22: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语言维基社长今天发现了一枚刻有系统化文字的新石器时代石斧。经鉴定,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早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1500年。这个新石器时代甲骨文的发现,将中国的文字史以及文明史,从3500年推进到了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5000年。
在2021年9月28日以前,声称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是贾湖刻符(下图)。可惜甲壶刻符的符号不足一句话,仅仅以单个“字”形式出现,严格来说只能看做是简化的图案而不是文字。因此,语言维基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021年9月28日这天,应该被历史牢牢的记住。这是殷墟发现甲骨文120年来,中国最伟大的文字考古发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2

帖子

12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9
发表于 2022-3-24 06: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甲骨文源于古代苏美尔原始楔形文字的证据以及用原始楔形文字的基本符号重新解读甲骨文》
转载一篇支持这个结论的早期论文。我们也独立发现了一些确实的其他证据。

甲骨文来源于古代苏美尔原始楔形文字的证据0710.pdf

829.83 KB, 下载次数: 2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766

帖子

433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333
发表于 2022-4-19 12:49:45 | 显示全部楼层
苏美尔人与中国人相距几万里,5000前没有交通工具,怎么可能互相传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9

帖子

54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47
 楼主| 发表于 2022-4-21 03: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sunzhenpo 发表于 2022-4-19 12:49
苏美尔人与中国人相距几万里,5000前没有交通工具,怎么可能互相传递?!

苏美尔人没有迁徙,迁徙的是当地的另外一个王族,整个部落都迁徙了,历经数代甚至数百代才辗转到了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766

帖子

433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333
发表于 2022-4-21 19:4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度语义 发表于 2022-3-24 06:48
《甲骨文源于古代苏美尔原始楔形文字的证据以及用原始楔形文字的基本符号重新解读甲骨文》
转载一篇支持这 ...

你为什么不说甲骨文中国人自己发明的呢?
典型的崇洋奴才思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122

帖子

102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27
发表于 2022-5-15 13: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月花 发表于 2022-4-21 03:52
苏美尔人没有迁徙,迁徙的是当地的另外一个王族,整个部落都迁徙了,历经数代甚至数百代才辗转到了中 ...

苏美尔人王族迁徙的路径是欧亚大草原,或是丝绸之路,或是印度云南。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9

帖子

54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47
 楼主| 发表于 2022-5-17 13: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sunzhenpo 发表于 2022-4-21 19:43
你为什么不说甲骨文中国人自己发明的呢?
典型的崇洋奴才思维!

实事求是,中国人是外来的,不是土人,这不是更符合盲目自大的需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122

帖子

102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27
发表于 2022-5-23 17: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angming 于 2022-5-24 14:28 编辑

db

db


萬邦林立,從大邦古國,至華夏一統;

夏至日從一尺六寸,至一尺五寸;
地中之國從山西臨汾盆地,至河南伊洛河谷;

禹征三苗的傳説有關。

《史記 - 夏本紀》:禹會諸侯江南,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會稽。
《国语 - 鲁语》:昔禹致群神於會稽之山,防風氏後至,禹殺而戮之。

良渚文明治水英雄——防風氏

yu

yu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122

帖子

102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27
发表于 2022-5-25 15: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周髀算经》:”昔者周公问于商高曰:‘窃闻乎大夫善数也,请问古者包牺立周天历度。夫天不可将尺寸而度,请问数安从出。’“

商高回答周公测量天体最基本的方法是方圆之术,远古先民在长期的立杆测影实践中总结出来矩尺测量的使用规律:”偃矩以望高,覆矩以测深,卧矩以知远,环矩以为圆,合矩以为方。“  例如测量高山,就采用偃矩的形式:让矩尺的顶点与山顶在同一直线上,然后用步数测量出矩尺底部到山脚的步距,根据影长比率换算出山体的步距高度。同样大地、高山、河流等的测量方法也是用步距测量出直角三角形的一边边距,然后通过勾股比例换算出另一个直角边的边距。

”日中立杆测影,此一者,天道之数。周髀长八尺,夏至之日日晷一尺六寸。“ 即采用立杆测影的方法,立八尺之表为勾股之”股“,立表之影为勾股之”勾“。

《周礼 - 地官 - 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  立表测影愈南,晷影愈短而多暑;立表测影愈北,则晷影愈长而多寒。

古代出土的”圭尺“刻度应当是有规律可寻的,以夏至日”一尺六寸“为例,它的夏至点影长数据就是一尺六寸,冬至点影长就是一丈三尺五寸,春秋分日的影长是夏至日到冬至日尺寸的中点即七尺五寸五分,只要满足这个比例关系的”圭尺“就是以夏至日”一尺六寸“为太阳历法的”圭尺“。

”两分两至“把每年划分成了四个季度,《周髀算经》将夏至日至春秋分日之间、春秋分至冬至日之间的间距,分别再进行三等分,得到”七衡六间“的分布图,把一个太阳运行周期分成了6段每一个来回就是等量的12份,这12份即代表了一年中的12个月。在十二个月的”圭尺“上再等分一次,就可以把每年划分成二十四个节令,以此来指导日常的农业生产劳动。

满足夏至日”一尺六寸“影长条件的地球纬度约为35.9,根据这个数据查找古代的都市所在,西周时期的周原、沣西遗址的纬度低得太多,殷墟遗址纬度为36.12稍微高出一些,如果允许误差的话大致满足条件,陶寺遗址是近年的考古新发现,其中观象台遗址从侧面证实陶寺时期的人类对于太阳的观测具有多种手段,并且熟练掌握了很深奥的天文知识和测量技术,陶寺遗址纬度为35.88,刚好处于夏至日”一尺六寸“这个纬度上,因此测量夏至日”一尺六寸“的源头很可能就是陶寺时期遗址。

《周礼》记载的地中是位于夏至日日影”一尺五寸“的地方,这个纬度应稍小于河南登封的34.47,冯时先生在《保训》一文中指出:”周公继承了以嵩山为中心的‘地中’观念,并于嵩山下测影,留下了相关的测影遗迹。“ 这些遗留的”地中“遗迹被後世人们推测在登封观星台一带,因此自周以降多把登封作为”地中“所在。而元代郭守敬采用五倍表高测得登封夏至日晷长为1.5348尺,《周礼》记载的夏至日”尺有五寸“的观测地点很有可能就是周公在登封一带测定的。

摘自——《周髀算经》从数学看先秦的天文观及地中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曹慧奇)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GMT+8, 2024-12-22 20:08 , Processed in 0.061725 second(s), 4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