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41|回复: 0

坏土豆:一战往事,3000法国姑娘为啥嫁给了中国劳工?

[复制链接]

2559

主题

71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7484
 楼主| 发表于 2022-2-3 19: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坏土豆:一战往事,3000法国姑娘为啥嫁给了中国劳工?







  第一部分:英法无人可用,法国打仗打到没人了

  第二部分:14万精挑细选的华工,远赴欧洲

  第三部分:英国佬是怎么欺负华工的?

  第四部分:巴黎和会,我们真的一无所获吗?

  第五部分:3000法国姑娘选择了中国劳工

  我是野魔芋。

  中国有没参加一战?很多人都说不清楚。

  但答案显然是参加了,不然哪来的参加巴黎和会,哪来的五四运动,只不过中国参战的方式比较特殊。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枪杀,战争开始酝酿。

  一个多月后,几大国家已经互相宣战,互相结盟了。

  一战的第二年,协约国邀请北洋政府参战。

  收到消息的北洋政府上下为难,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参加一战。

  大部分人的意见是不参加,毕竟中国当时的财力和国力,连自己都管不过来,怎么派兵远赴欧洲打仗?

  但袁世凯总统府的秘书长梁士怡认为:不但要参加,还要明确站在英国和法国这一边。

  他认为德国两线作战必败!如果中国表态参战,战争一结束就能从德国手里要回被侵占的山东,甚至还能废除一些当年签的不等的条约。

  另一个方面,当年袁世凯偷偷摸摸签了 “二十一条”,把山东卖给了日本。

  所以袁世凯一直问有什么补救办法,外交总长陆徵祥说:先参战,到战后会谈时再提出来,请各国修改。

  于是北洋政府表面上中立,暗地里一直在想如何参加一战。

  梁士怡根据国情,提出了一个工人代替士兵的想法,计划支援30万武装华工,10万只步枪。

  但是派人跟英国的驻华大使商量的时候,英国人知道我们想派点劳工,然后享受战胜国的权益,走进国际社会,心里很不爽……

  简单直接的就拒绝了:就这?你们不配!

  到1916年的时候,一战已经打了2年,前后动用了几百万人支援战争,英法已经快顶不住了。

  经过对战事的各种观察分析,中国更加认定德国必败。

  于是梁士怡再次向英法提议,这次把武装去掉了,就说支援华工。

  刚提完不久,顶不住的法国人就找上门来了。

  为什么呢,因为在这期间,爆发了两次巨大的战役,法国人都快被打光了。

  先是1916年2月的凡尔登战役,这是一战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人称凡尔登绞肉机。

  整整打了十个月,从春天打到了冬天,法国死了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

  然后是1916年6月的索姆河战役,这是一战规模最大会战,人称索姆河地狱,这次英国伤亡40万人,法国又赔进去20万人。

  这是什么概念呢,法国一战时的战斗加上1918美国大流感,法国伤亡总数占人口大约为10%,这个比例几乎超过了二战时的苏联,所以法国被打怕了,二战的时候直接选择了躺平……

  最关键的两年里英国和法国的青壮年几乎全被招去前线打仗了,后方劳动力奇缺,工厂里都是妇女。

  而且,战争一时半会还结束不了,人就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

  所以法国决定招募华工,1916年5月开始招募合同签订,中国开始出现广告:

  带着5年合同去法兰西吧,你的年收入将达到2000法郎,回来时你将成为大富翁。

  法国的承诺是每人每天5法郎,每个劳工月家属还能拿10块银元。

  按照当时的汇率,大概一天一个银元,当时的中国农村一个月才能挣2个银元。

  当时很多华工都是农民,生活极度拮据,所以广告一登出来,报名的人络绎不绝。

  之所以是商业性质的广告宣传,因为当时北洋政府还是中立状态,不敢罪德国,只能偷偷以劳务公司的名义派遣劳工。

  不过,去欧洲当华工的人太多了,德国人还是知道了,暴跳如雷的指责中国违背中立条约。

  然后英国人也知道了,本来看不上华工的英国,也舔着脸来了。

  英国人比法国扣多了,法国一天给5法郎,英国一天只给1法郎。

  但即便是一法郎,对普通农民也是足够的收入。

  所以从1916年到1918年,陆陆续续去往法国的华劳工10万人左右,去英国的华工4万人左右,美国还借走了一万华工。

  1916年8月,第一批华工背着大包小包踏上征程,他们需要坐货船历经几个月去往法国和英国。

  那一刻起,华工们面对着生死未卜的命运,无助又好奇。

  船舱恶劣的生活环境让700多人还没踏上欧洲,就失去了生命。

  1917年2月24日,德国潜艇在地中海偷袭运送华工的邮轮,船上543名华工全部葬身大海。

  即使是这样,还是有很多人抢着要去欧洲打工。

  在那个年代,如果不是为了一口饭吃,谁又会冒着生命危险,远渡重洋呢。

  当第一批中国劳工到达法国马赛港的时候,欧洲人充满了激动。

  法国报纸在头版上这样描述:

  这些华工是仔细挑选来法国的,他们大部分来自中国北方,比安南人更加能忍受我们国家的气候。

  医疗体检报告绝大部分的华工都身体健壮,这对我们国家继续在那儿招工是一个好消息。

  而在华工营附近的法国村民更是欢呼雀跃,全村男女老少早早的就出来欢迎。

  中国劳工们穿着崭新的制服,列成四排,步伐之整齐令法国村民叹为观止。

  实际上,英法两国对华工的选拔是很严格的,患有眼病、肺结核、牙病的都不行。

  华工大部分来自中国北方,七成左右来自山东,年龄在20-40岁之间,因为法国人坚信中国北方人身体更结实。

  选拔后的华工还要集中在威海卫进行简单的军事训练,所以派出去的华工都是实打实的高质量劳工。

  按照最初约定,华工只干活,不参战

  所以他们被安排到了大后方搞后勤生产,比如坦克厂、炮弹厂、汽车公司、港口、木材厂、面粉厂、医院……

  虽然属于军队,但不是战斗人员。

  1917年8月,北洋政府对德国宣战后,法国把部分中国劳工派到了前线支援。

  而老奸巨猾、臭不要脸的英国招募的华工,几乎全都投放到了前线。

  但凡战争所需,几乎无处不往、无所不为。

  无论是在前线还是后方,华工从事的都是最艰苦繁重的工作。

  比如:挖战壕、修工事、野战救护、筑路架桥、清除铁丝网、运粮草、搬弹药、修坦克。

  战争结束之后,中国劳工还要去战场清除未爆炸的炸弹、填埋弹坑、收集士兵遗体。

  很难想象一群在农业社会种地的农民,见到枪炮是怎么一个景象。

  很多没见过飞机的华工们在德国轰炸机和机枪的扫射下血肉横飞。

  华工们挖战壕的地方,离最近的德军只有50米,每次都是华工挖好战壕,英国士兵才进来。

  在法国皮卡的战斗中,德军直接冲到了正在挖战壕的华工面前,华工只能用铁锹、镐头跟德军搏斗。

  英法联军赶到的时候,华工已经牺牲了。

  但华工的遭遇远不是外出务工这么简单,他们承受的远超我们想象,付出与回报也是不成比例的。

  在一个没有强大国家支撑的时代,只能任人宰割。

  当初答应好的工资和待遇,全都变了卦。

  说好的有周末与节假日,变成了每周七天,每天工作10个小时。

  法国说好的每人一天5法郎左右,结果被扣了伙食费、住宿费、置装费、医疗保险费,到手的工资只有一半。

  但即使如此华工们也很满意,谁让我们当时穷呢……

  而英国人更扣,本来上限就只给1法郎,再各种克扣。

  待遇上的缩水和工作上的辛苦,华工们都能忍受坚持,但人格上的歧视更过分。

  劳工文化水平都比较低,很多人都不会写字认字,所以法国和英国给每个华工一个工号。

  所有华工手上都有一个铜镯子,统一佩戴在左手,编号都刻在上面。

  在管理上,种族歧视严重的英国人异常过分,给的钱比法国少,管理上无比的严苛。

  在英国的中国劳工营内,出入要通行证,要签字盖章,每天要突击点名,干活时有人来回巡逻。

  英国的士兵、居民、工人在工作之余不能和中国劳工直接会面、交流。

  华工不准穿平民服装,不准进咖啡馆和酒吧,不能用英国人的厕所。

  连10月10日,中华民国的国庆日,英国人逼着华工上班干活。

  华工们不愿意,英国人就对华工开枪,打死了5人,打伤了14人。

  英国采取的是军法管理,华工违反纪律是按军法处理的,不少华工因为触犯了英国的权威而被军法刑罚甚至处死。

  相比之下,比法国要自由很多,可以穿平民衣服,可以外出,可以去酒吧咖啡馆,可以跟当地居民交流生活。

  所以很多华工不愿意待在英国干活。

  英国人就跟法国抗议:法国你这样管理,会加大我们的管理难度。

  迫于无奈,法国也收紧了管理制度。

  英国佬的丑恶,在对华工的态度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英国人还在报纸书籍上污蔑丑化华工,说华工阴险、凶残,爱盗劫、偷藏军火、滥用武器,把华工称为懒鬼、杀人犯、野蛮人、疯子。

  这些舆论导向引起了当地的极大恐慌,很多人居民从小就被灌输这种观念。

  在欧洲人的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里,华工们顶着歧视,依旧坚忍不拔,冒着生命危险拼死拼活。

  华工勤奋踏实,干活很厉害,很快就成了各个工厂的一流工人。

  港口、车站、仓库操作起重机的都是华工,法国海军还点名劳工只要华工。

  英国记者说:每一位华工都是顶呱呱的多面手,能忍难忍之苦,工作风雨无阻、冷热不惧,善于学习,对英国远征军的各种工作需求,都能应付自如。

  英国陆军部说:中国劳工是所有外国劳工中最优秀的……大多数劳工都能熟练地工作或者说能很快掌握工作技能,他们一直在高效率地工作。

  法国军队总司令福煦说:华工是非常好的劳工,他们能在炮弹的狂射之下保持很好的姿态,毫不退缩。

  1919年,英国议会也被迫承认:华工比其他劳工担当了更大的风险,但是他们连几块小小的军功章也未能得到。

  但英国人嘴上说得好,实际上屁都没干,也不管劳工们的死活,这毛病他们几百年都没变过。

  华工的待遇一点儿都有改善,他们依旧很绝望无奈,又思念故乡。

  每一年,只能在仅有的三天年假中举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度过春节,苦中作乐,比如拔河,吹笛子,踩高跷,做风筝……

  再蒸点馒头,配点苹果就算过年了,因为又干又硬的面包他们已经吃吐了。

  在这种心酸的生活状态下,华工们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更加强烈,他们盼望着能有一个强大国家做支撑。

  1918年,直隶省受洪水灾害遭遇饥荒,远在欧洲的华工纷纷拿出自己的血汗钱向同胞捐赠钱物。

  其中一位华工邰魁义将全部积蓄550法郎全部捐出,鼓励政府兴国。

  这就是那个时代,乱世中普通又真实的中国人。

  还好这样的日子只煎熬了2年多。

  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一战终于结束!

  肩负中国希望的华工们出色的完成了支援任务,为中国赢得了在国际上的发言权。

  然而,最令人悲愤的时刻来了……

  帝国主义的并没有让我们获得该获得的利益。

  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会议。

  然而,前几天的会议完全是私人会议,英美法关起门来自己商量,根本没叫中国参加。

  1月27日下午,顾维钧才代表中国出席会议。

  而上午的会议,中国还是没有资格参加,日本已经在说服了西方国家,同意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他们叫中国来就是通知一声而已!

  日本之所以能够说服英美法,是因为在中国还没派出劳工之前,袁世凯签了二十一条,已经把山东卖给日本了。

  其他代表一想,为了中国得罪日本,犯不着啊……

  巴黎和会硬是开了5个月,中国代表团依照国际法,据理力争,都没能拿回山东。

  消息传回国内,1919年5月4日,国内爆发了五四运动。

  1919年6月17日,巴黎和会《凡尔赛条约》签字的前一天,巴黎的华工和中国留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

  中国代表团陆征祥也收到一个包裹,里面是一把手枪,还有一张纸条:

  苟若签名承诺日本之要求,请即以此枪自裁,否则吾辈必置尔于死地!

  寄出这个包裹的就是法国的华工,山东省莱芜县牛泉镇村民毕粹德,编号97237。

  这时段祺瑞又给陆征祥发了一封电报:不能在巴黎和会上得罪日本代表,山东的问题可以私下与日本协商。

  1919年6月28日,巴黎和会最后一天,也是全体战胜国在和约上签字的一天。

  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代表没有出席会议,拒绝签字,因为国内的情绪已经到了几点,没有人会做出妥协的行为。

  大家可能要问了:一战中国就为了拿回山东?结果也没拿回来,那这十几万劳工不是白派了吗?

  其实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的要求不只是拿回山东这一个。

  实际上,除了山东,中国还是获得了一些利益的,起码废除和修改了一些不平等条约。

  比如《辛丑条约》,赔偿德国9000万两,赔款奥匈帝国400多万两,都被全部取消,因为他们是战败国。

  对俄国的赔款也降低了三分之一,德国领事裁判权也被废除,收回了德国在天津、汉口地区的租界,恢复了在天津驻军的权力。

  免了五年赔款和利息,把之前被列强拿走的关税权,增加到了5%……

  但是,但是啊,这些都是有条件的,前提就是我们得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

  一旦中国拒签,这些东西就没了,未来只能单独跟德国谈,到时候,中国未必有实力拿回权益。

  在这种情况下,北洋政府倾向于签约。

  但是国内民意已经沸腾,最后,大家都知道,我们没有签。

  虽然签了可以获得这些权益,但也就彻底丧权辱国,把山东卖出去了,最终将得不偿失。

  难道一战中国真的一无所获?

  其实上并没有,后来这些都是和德国、日本另外谈判的。

  中国通过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例》《鲁案细目协定》,有条件地从日本手里收回了青岛。

  1924年《中德协约》、1926年《中奥通商条约》签订,我们不但拿回了前面的条件,还从德国那获得了8400万元的战争赔款。

  除此之外,我们还收获了弱国无外交的耻辱教训,收获了五四运动,收获了独立自强的理想。

  正是这些不公平的待遇,才使得我们更加奋发图强。

  而为中国争的这一利益的劳工,在1918年一战结束后,没有全部回来,因为合同还没到期。

  他们还在拆除未爆炸弹,填平壕沟,抢修路面,搬运物资,处理善后工作。

  1920年,在英国的华工返回中国,而在法国的劳工一直干到了1922年才全部回国。

  前前后后一共11万华工平安回到故土,1万华工选择留在法国工作生活,成为法国的首批华人。

  留在法国的华工,不少与当地女子结婚,部分留法华工还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当年20岁的江苏农民朱桂生就是其中一个。

  他干过面粉厂,运过粮食,运过弹药,一战结束后在码头上找了份吊车司机的工作,最后跟一个法国姑娘结了婚。

  1939,二战爆发,朱桂生与儿子一起参军,再次成为一名战士。

  二战结束后朱桂生在法国一直生活到了106岁。

  像朱桂生这样的华工,在法国还不少。

  前面说过当时法国男人都上战场了,后方工厂里都是女工,华工来了之后,接触机会自然很多。

  华工干活利索,吃苦耐劳,身强体壮,坚忍不拔,省下来的工钱都寄回家里,这法国女工们逐渐对华工产生了好感。

  对法国姑娘们来说,这些勤奋踏实,淳朴顾家,而且身强力壮的中国劳工比起很多光知道甜言蜜语的法国男人那强得不是一点半点……

  用今天的话来说,嗯,简直是超级版经济适配男。

  1917年,法国勒阿佛尔发生过一次女工聚众抗议:仗再打下去,法国就没男人了。

  一些女工提出要和华工结婚,但是法国政府不愿意:

  我们法国的妇女应该嫁给那些凯旋的士兵,而不是黄皮肤的苦力,希望法国女性趁早清醒。

  不过还是挡不住法国女工的热情,前前后后大概有3000名华工与法国妇女结婚,留在了法国。

  当年14万去英法的华工,有2万不知去向,渺无音讯,埋骨他乡,留下名字的只有1874人。

  一战结束后,英国在各地建了6万多座一战纪念碑,代表21个共同作战的国家。

  但没有一座是纪念中国劳工的。

  英法军方当时只顾让华工干活,根本没好好管理,华工在一战中的伤亡数字到现在都说不清楚。

  在纪念一战创作的《战争众神》这幅画中,画了5000多个人物。

  描绘了参战的23个盟国,只有一名中国劳工,孤零零地蹲在一名美国大兵的脚下。

  后来这仅有的一个中国劳工也被抹去。

  作为一战的“幕后英雄”,生前不能加功进爵,死后得不到半点尊重。

  华工总会给法国政府写信抗议,希望给去世的华工修建一个几年墓地,被法国人拒绝了。

  这就是英法对14万华工的待遇,对他们来说画工只不过是工具而已,用完就抛弃了,从未想过感恩戴德。

  如果没有这14万中国劳工,盟国未必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世界也未必是现在这样和自由民主的模样。

  连英国人和法国人自己都说,中国人的贡献比美国人大。

  他们现在还假惺惺的说:战后留在法国的中国劳工受到了至高无上的对待,并获得了国家荣誉勋章。

  这都是为了掩盖中国劳工残酷生活放下的烟幕弹……

  直到一战打完70多年后,法国政府才公开了这段历史,为了华工修建了纪念墓地。

  一战结束快100年后,英国才拍了一部《中国劳工军团——英国被遗忘的军队》的纪录片,回顾这段历史。

  在法国的华工墓碑上刻着一句话:

  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法国捐躯的中国劳工和战士。

  所有的墓碑都朝向东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GMT+8, 2024-12-22 20:25 , Processed in 0.040725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