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61|回复: 1

人类社会运动的轨迹------24——25节

[复制链接]

284

主题

766

帖子

433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333
 楼主| 发表于 2022-6-15 09: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4    大工业商品经济体系
商品社会化大生产在一国形成以后,便在该国出现了,一个工业生产体系。这个工业体系象一种生命体一样,能够自我循环、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这一体系中的每一个资本就是这一生命体的一个细胞。形成这种”生命体”的原因,是人们的社会物质生产关系和个人的利益关系融和在一起结果。之所以融为一体,是因为大工业商品经济,既具有私有性又具有社会性。这两种特性是一对矛盾,它们既统一又对立,社会性一方面是由生产的社会分工合作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工业商品经济要素如生产资料、资金等都庞大到单个人或少数人无法使用的程度,他必须把使用权交给别人。大工业商品经济社会中资本家的私人财产比地主阶级社会中地主的私有财产更具有“私产公用”的特性,它的社会性更强。这样一来,就导致整个大工业商品经济社会,变成了一台价值生产、价值交换的“机器”。
    生产的社会分工,导致了商品的交换,商品交换的发展又促进了生产的分工,这样反复互相促进发展下去,使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逐步形成各生产单位只有互相合作才能存在的局面。生产具有了社会性,而用以构成生产关系的东西都是私人所有的,各个私人为了自己赚钱才进行生产的;为了生产才进行交换的;并且是以价值为基础进行交换的。因此,物的交换同时又是价值的交换。因此,生产又具有了私有性,生产关系表现为私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即价值关系。所以说,生产关系外部表现为是商品的物质关系即使用价值的关系,而内在的实质的关系却是人们的利益关系,即价值关系。人们是在私人利益关系的前提下结成社会性生产关系的。资本是这种关系的表现和产物。因此,资本同时具有私有性和社会性。资本在生产关系中运动(周转),在运动中可以实现增殖(产生利润),利润是资本运动的终极目的。大工业商品经济社会的一切问题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资本只有在社会性的生产关系中才能运动才能增殖。谁来进行资本的运动?是资本家。他为什么要使资本运动?因为他想通过资本的运动得到利润。因为资本是他私有的,资本运动所产生的利润也就是他的了。由此产生了资本运动的动力。资本经济的社会化,使资本在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之间通过商品交换市场这一中介领域进行运动。资本在商品市场领域中遇到了竞争者,出现了市场竞争现象。市场竞争,使资本经济产生了自己特有的经济规律。
    商品经济的私有性,使资本的盈亏,关系着资本所有人的自身利益,甚至生死存亡。这就使资本所有人十分关心资本的使用方向和盈亏情况,拼出一切力量和使出一切方法与竞争对手开展竞争。
    因此,在资本家身上有两种力量促使着他必须对资本进行精心运营:一是赚钱的欲望;二是竞争的压力。第一种力量使他必须按价值规律进行经济活动;第二种力量使他必须按竞争规律进行经济活动。由此使商品经济活动出现了特有的规律。这种特有的规律与大工业经济运动的规律结合起来,就使资本主义的工业经济体系变成了一种经济“生命体”。
    一个国家的工业经济体系运行的规律是:商品生产的各部门可以分为“生产用商品(例如:钢铁、机床、火车等)”生产部门和“非生产用商品(例如:食品、衣服、书本等)”生产部门两大部类。这两大部类之间和它们内部的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着生产与消费物质流的连续不断,即保持连续不断的商品交换。而要保持连续不断的商品交换,又必须使生产性商品的生产与消费和非生产性商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保持一种适当比例的动态平衡。而保持平衡的调节者是什么呢?就是,商品的“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规律”。
   大工业商品经济的生产方式,在一个国家的社会生产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关系形成了一个整体网络;一种商品的生产必须有与之相关的一些商品的存在为条件,反过来,它也同样是它们的条件。每一种商品的所有者都是这个网络上的一个结点。在利益关系上,每个结点之间既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每一个点总想从别的点上多赚取一些利润,但是,如果某一个点把与它相联系的点的利润都赚光了,这些点就失去了与它继续联系的能力了,就不存在了,反作用这个点,这个点的存在条件也没有了,它也就无法存在了。由此构成了一种资本生存琏。这种生存琏,在自然地盲目地发展过程中会自然地形成,自然地平衡,也会自然地断裂。在一般情况下,生存琏靠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同时交流来保持着不断。要让价值的交流不停止,必须是各点都有利可赚,才能保持各点的交流能力,即要保持利益的平衡;要让使用价值的交流不断,必须是商品的产出等于商品的消费,即要保持物质的平衡。这两种平衡,在一般情况下是靠商品的价值规律来这样调节的:每一种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生产它的成本费和新创造价值决定的。商品的价格就是围绕着这一价值上下波动的。波动幅度的大小是由商品的社会供应总量与社会需求总量之间的比例的大小决定的:当二者平衡时,价格等于价值,资本家可以赚到社会平均利润,这份利润就是工人的劳动剩余价值,资本家就可以继续生产这种商品;当前者大于,后者时,价格就会低于价值,生产这种商品的资本家所得到的利润,就会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甚至会损失资本,他便减少这种商品的生产,或者不生产这种商品了,因此使社会商品供应量下降,由大到小逐步向需求量接近,价格会也随之上升,趋向价值线;当前者小于后者的时候,价格就会高于价值,资本家就会得到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的利润(即超额利润)资本家看到有超额利润可赚,便扩大生产,此种商品的供给量就增加,逐步由小到大向需求量接近,价格也随之下降,趋向价值线,超额利润消失。这样,商品供求量调节着商品的价格,价格调节着生产,生产又调节着资本的流向。
一种商品的生产者,发现不能赚钱,出现资本损失了,他们就会停止生产。停止生产后的资本不能闲置,闲置了就不能增殖了,资本家就将这一资本转移到能使他赚钱的别的行业里去,出现资本逆向转移;当他发现能赚取利润时,又想赚得更多,便扩大对这种商品的生产,别的行业里的资本家,也被吸引来这种商品生产领域里投资,出现资本顺向转移。资本家这种主观的作法,在客观上正符合了社会总的生产生活物质的消费量必须与社会总的生产量保持动态平衡的规律。价值规律调节着资本的流向和数量。一种商品生产的缩小或扩大,会牵扯到与它相关的其它商品生产的缩小或扩大;也会影响到其它行业的一些商品生产的扩大或缩小,也引起它们的供求比例发生变化。这一系列的交错变化,在一般情况下都能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自动趋于平衡。商品生产的扩大或缩小的变化,是由供求比例出现不平衡引起的,变化的结果会使供求比例在新的平衡点上达到结束。这种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变化,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并且其各种因素都在随时变化着的,平衡只能是动态的相对的平衡。资本家们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超额利润或损失资本的。这种得与失,成为资本家精心运营资本的根本原因。这样,就使大工业商品经济成为一种”生命体”,不断地生存发展下去了。
构成整个商品经济运行的,是三个交叉运动的循环圈:即“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和“商品资本”的循环。也就是“资本的物质外壳”和“资本的标志物”交叉循环运动。
“资本的物质外壳”---主要表现为商品实物、生产资料和人工。
“资本的标志物”----货币。商品实物和生产资料的货币形式,叫做“资本”。
所以,在大工业商品经济社会,人工、生产资料和货币,是社会再生产的三要素。三者缺一,社会再生产都不能进行;三个循环圈中有一个循环圈中断,社会再生产就会停止。“资本”与普通的生产“工具”一样,都具有“好坏”两面性。一些人只看到“资本”在一定的条件下表现出的“缺点”,就把资本诅咒为“罪恶之源”,是很片面的。
大工业商品经济是靠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自然调节来维持其正常运行的。但是,一方面这种调节是事后的调节,另一方面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要起调节作用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因此,它们的调节作用是有局限性的。同时,有很多社会因素对这两个规律的调节能力起冲消作用,又有一些因素不是通过经济途径而直接作用于这一“生命体”。所以,这个“生命体”在有各种干扰因素的社会环境中又显的很脆弱,它的运行和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很多因素的变化都会使它的协调比例失去平衡,造成经济网络中断破损,商品积压过剩,导致经济危机。
影响经济比例失衡的主要因素有:商品库存、消费能力、国家税收、国际贸易、政治动机、意外变故等。
    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是使大工业商品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人们对价值的需求是无限的,资本家为了赚钱,总想无限地进行商品生产;而社会的人们对使用价值的消费需求是有限度的。消费是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利用和消耗。消费,有生产性的和非生产性的。生产消费,资本家将把这一商品的价值转移到下一级产品上,即计入它的成本,并通过出卖再把它收回;如果不能转到下一级产品的成本内,不能再把它收回,资本家就能使用这种商品了。用于生产消费的商品,其价值从退出商品交换领域时就冻结在商品物上了,并随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耗而消耗;其使用价值将随它的使用寿命的消失而消失。因此,使用价值的需求量,受商品使用寿命和能否将其价值转移到它的下一级产品中去的条件限制。
   非生产消费品的需求量,由商品的使用寿命和消费能力决定。消费能力又由人口和需求者的货币支付能力决定。商品使用寿命、人口、支付能力都是有限的。生产性消费最终也是由非生产消费决定的。因此,从商品使用价值上量说,社会需求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是有限的。当社会商品供给量超过这一需求量限度时,就会出现生产过剩。
“生产用商品”的生产和消费与“非生产用商品”的生产和消费,两大部类之间也必须及时的交换,并且这种交换在全社会总体上的量的比例必须适当。人类劳动创造的商品使用价值,不应当也不可能全部用于非生产消费,否则,社会就不能进行再生产了;如果比例不适当,或二者的交换不及时,就会出现比例失衡,造成生产性商品过剩或不足,或者造成非生产性商品的过剩或不足。生产用商品的产量与其消费量二者平衡时,再生产可以继续;产量大于消费量时,为扩大再生产提供了物资保证,但当扩大再生产不能实施时,便出现生产资料的积压过剩现象;产量小于消费量时,再生产被迫缩小。生活用商品的产量如果大于人们的货币支付能力时,就会出现过剩。
    影响商品价值转移和需求支付能力的因素是很多的,主要是:
1、国家税收干扰了资本配置的正常流向。
   维持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是,生产性商品领域与非生产性商品领域的交换要连续不断,要使之连续不断,就必须使这两个领域的各个部门既有使用价值量上的需求,也有价值量上的支付能力。因为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性需求和非生产性需求,除在使用价值上是否需要外,还受到价值上的支付能力的限制。前面讲过,商品用于生产部分的价值量和用于非生产部分的价值量,二者之间的比例,以保证社会维持再生产为最低限度。比例过小,用于生产的资本不足,商品生产量赶不上需求量,商品价格上升,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用于非生产领域的价值就会正向流入生产领域,导致用于生产领域的资本增多,以使再生产得到扩大,商品价格下降,直到二者之间的比例平衡为止;但如果同时因为国家的人为的干涉,从生产领域反向流入的价值额高于正向流入额,再生产仍不能扩大,价格仍不会下降。用于国家”机器”运转的价值,都是非生产性的,如果这一部分超过了社会新创造的价值,用于支付生产资料需求的能力就下降。国家是以税收的形式向社会割取这一部分的。在资本家运营资本的过程中,将一部分价值以货币的形式上缴国家作税,资本家会用一切可能的办法,将这一税额附加到他所经手的商品价格中去。这个商品的价格就被提高了,被提高后的价格如果高于商品的实际价值,高出的部分,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将由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来弥补。这使劳动者的收入不会因创造了新的价值而增加。所以,国家税额不论从谁那里取得(这里先把国际贸易撇开),最终还是劳动者提供的。只要再生产仍能继续,资本家并没有因国家税额增加而损失资本,损失的是少得了剩余价值。不过,少得的这部分,他还可以通过进一步压低劳动力的价格来弥补。那么,最终的少得者,还是劳动者。这使劳动者的消费需求支付能力下降。
    但事实情况往往不会那么顺利,因为资本家转移税额负担必须有一个过程,如果如果这一过程中断,那么过程停止在哪个资本家手里,哪个资本家就得承担了;如果劳动者的承担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再要他们承担就使他们无法生存了,再生产无劳动力了,资本家要想继续生产,就只能缩小再生产,抽出资本来顶税额了。这使资本家扩大再生产受到了限制。
    所以,国家税收额如果超过社会劳动者新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额减去社会维持再生产所需剩余价值之差,整个社会购买力就会降低,用于生产的购买力降低,出现生产萎缩;特别是劳动者的支付能力就会急剧下降,生活出现贫困。生活用商品市场上出现商品过剩。这不是生产能力过强,造成使用价值过剩,而是在商品价值上支付能力太低,有需求但无钱购买造成的相对过剩。
2、广大劳动者的生活需求的支付能力下降。
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广大劳动者的收入总额相对降低,出现相对贫困。所谓劳动者的相对贫困,是指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与其得到的价值之间的比例越来越小。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与其得到的价值之间,应当有一种符合社会生产适当发展的比例,随着劳动者新创造的使用价值的增多,所得到的商品使用价值也应当增多。这个增多不完全是用价值的增多来反映,因为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效率提高,单位劳动时间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劳动产品,单位价值代表了更多的使用价值,在货币总量一定时,单位价格会买到更多的商品。生产工具的改进,由此引起的生产率的提高,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就会使商品价格降低,货币相对升值。但是,资本家改进生产工具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就是节约原料和减少用工,否则,资本家是不会采用先进生产技术的。所以在改进生产工具的同时,资本家会裁减工人,从而减少工资总额。虽然在岗工人的工资可能提高,但其提高部分的总额绝不会高于裁减工人的工资总额。这样,就社会总量上计算,劳动者的支付能力是绝对的减少了。
3、商品的虚假的需求,导致生产过剩;虚假的银行信用,导致金融危机。
     在大工业商品经济体系的情况下,社会的各种需求,基本上都通过市场表现出来,和通过市场进行供给。因此,就会出现虚假的需求或虚假的供给。这种虚假问题,就会导致资本工业体系失衡。在此,我们只说一下影响最大的两种虚假问题:商品市场上的商品的虚假需求和金融市场、证券市场上的虚假信用。
     造成商品虚假需求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商品库存。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流通,需要商业作为中间环节。如果这个环节中出现几个传递节点,每个节点都必须有一定量的商品储存,节点越多,其储存总和越大,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供需比例平衡的趋势变化反映就越迟缓,从而造成虚假的需求量。当某一商品的最终需求者满足时,就停止了交换,其信息再反馈到生产者那里,就早已形成中间环节商品积压的局面了。商品交换停止,其价值就冻结在商品上了。资本运动被迫停止。一种资本运动的停止,会迫使与之相连的一系列资本运动的停止,造成商品经济网络的连锁反应。
   商业也是受商品价值规律调节的,但因为产业资本家把工人的劳动力的价格压得太低,使剩余价值太大,产业资本家可以把很大一部分剩余价值让给商业资本家,至使商业过于发展,中间环节虽多而仍能赚钱。否则,中间环节少或者没有,产需直接交易,就不会出现商品积压问题。这也是社会通讯和运输赶不上商品经济发展需要而造成的。
    在金融市场和证券市场上,买卖双方进行交易的不是一般的物质的商品,而是一种资金信用。他们把这种”信用”当作一种商品,通过买进卖出赚取差额。这样,信用关系的原始借贷双方,通过市场中介网以后,就不再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了;出现了多个中间环节,构成了一种生存链条。在这一链条上,如果有一个环节到时不能实现其信用功能,就会使链条中断。由于社会生产和社会信用已经构成了生存网络,一种信用链条的断裂,就会引起与之相联的一系列的链条的断裂,出现连锁反应,一致波及到整个社会经济体系。
    由于市场供求的不确定性,资金损失和资金增益是都会出现的,当损失大于增益时,信用链条上就会出现断裂环节,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却没有出现连锁反应。这是因为,当某一信用环节出现断裂时,金融机构、证券机构就想办法予以接续起来。但这些机构本身不创造价值,它们接续的办法主要是挪借信用和制造虚假信用。这些办法只是掩盖问题,并没有解决问题,只能使问题积累起来;当问题积累到无法掩盖的程度时,信用链条就出现了断裂的连锁反应。当这种链条的连锁反应发展到整个社会信用网络上也出现连锁反应时,就出现金融危机。金融危机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导致整个社会出现经济危机。
4、国际贸易,出现供需失衡。
如果某些关系一国经济总平衡比例的关键商品,突然被国外同类商品挤占了该国的商品领域,就会导致该国这一商品的过剩和这一商品生产领域的停产,从而引起该国经济比例失衡;如果这类关键商品原来一直由外供应,现在突然供应中断,或者这类商品一直以出口卖给外国为主,突然外国停止购买了,也会造成该国经济的失衡。由于资本的输出,资本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出现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如果出现大幅度波动,就会影响到那些国际资本所占比例较大的国家也出现金融危机。因此,往往出现一国发生经济危机会波及到别国也发生经济危机的情况。
5、工业生产企业结构出现比例失衡。
大工业商品经济是一个由多种物质要素和制度要素构成的综合比例平衡体系。其中有一个要素出现不平衡,就会打乱整个系统的比例平衡,导致经济危机。例如,一个国家的工业生产企业结构出现畸形发展,所生产的商品,本国用不完,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得到平衡。但是,如果所生产的商品落后于世界先进商品,就不能被外国吸收,就会出现商品过剩,导致在生产资金链断裂,出现经济危机。
   大工业商品经济体系因某种原因出现不平衡时,往往会由不平衡发展成经济危机。开始表现为某些商品逐渐大量积压在市场上和仓库里卖不出去了。经营这些商品的商业资本家就停止了向生产厂家购货;生产厂家看到产品无人购买了,也只好停止了生产。一种资本停止了运动,即出现了中断点。紧接着又会使该商品生产琏条上的其它点中断,并由此波及到与此种商品生产有密切关系的其它商品的生产琏条上也出现中断点,这些中断点如果没有别的资本及时予以补救,便会发生连锁反应,很快波及到整个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网络,使整个网络破损,使全社会上的资本都不能正常运动了。由此发生了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外部现象是,社会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高峰时期,社会上突然出现了大量的商品卖不出去,大量商品积压在仓库里,没能进入生产生活的消费领域,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商品过剩。商品---货币循环受阻。生产和交换都停止了,工人也就没有工作可做了,工资也就没有了,工人们就无钱购买生活资料了。这就出现了如下现象:一头是有商品想卖而卖不出去,另一头是需要商品想买却无货币购买。卖不出去的商品消失了交换价值,其使用价值有的自然毁坏了,有的被资本家有意毁掉了。接着出现大批工厂和企业倒闭,大量工人失业,社会生产基本停止。接着波及到社会各个非生产部门,使它们也不能正常运转了。全社会都出现了混乱,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困苦,引发了社会危机,甚至造成国家政治危机。
    随着积压商品的逐渐消耗,供需之间逐步在新的比例点上取得平衡。商品生产和交换逐渐恢复,这个过程被称为经济萧条阶段,然后进入经济复苏阶段,再进入正常运行阶段,再进入快速发展的高潮阶段。在高潮时期,弄不好又会进入危机阶段。经济危机使社会遭受了一场大灾难。
    在商品生产刚进入社会化大生产的初期阶段,商品生产网络初步形成时期,商业情报的收集和交流还达不到使大多数人都能及时了解的程度,资本家们对个人行为所造成的趋势或结果还无法估计,资本家在运营资本时只按当时对自己的利害得失来进行。各个资本都是在自然地无社会统一计划和协调的情况下运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经济比例失调和经济危机就是必然的了。
    这个问题,不能靠违反社会化大生产规律和资本运动规律的行政命令来解决,必须靠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来帮助人们增大运用社会化大生产规律和资本运动规律的能力来解决。
     在这一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之前,资本主义国家曾反复出现过多次经济危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资本家一般直观地从扩大国外贸易市场和掠夺廉价原料产地或向国外输出资本中寻找出路,但这种解决办法,只能起到暂时的作用。
    再一种办法从解决金融危机入手,因为大量资本的周转都是通过银行进行的,如果出现多数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周转受阻,就会使银行出现下列情况:一方面有大量资金贷出去后,到期不能收回,另一方面有大量货币停滞在银行里,无用户前来借贷,从而使银行资本也停止了运动,出现了金融危机。这时候,国家为了启动社会经济运转,解脱金融危机,如果向社会投入一些虚值货币。这样就引起货币贬值,即通货膨胀,给原先存有货币的人们造成损失,引起社会资本自动重新配置,从而出现新一轮的社会各种资本比例平衡过程。但这样的过程是短暂的,反而会出现更加严重的失调。
   所谓虚值货币,是指没有相应的社会平均劳动价值填充其票面标量的纸币。纸币是国家用行政手段强制实行的劳动价值符号,它的数量是不受商品价值规律的作用的。纸币一经发行,它的票面标量总和就与社会商品价值总和形成一定的比例。当纸币总量一定时,商品总价值增多,票面标量单位代表的价值就多,即货币升值,单位货币所交换的商品就多;如果社会商品总价值减少,情况与上相反。当社会商品总价值一定时,纸币票面标量总和增大时,单位票面标量所代表的商品价值就变小,即货币贬值;如果纸币票面标量总和减少时,情况与上相反。
    在货币总量没变时,造成货币升值的社会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市场供求比例平衡的情况下,社会商品总量增加,致使货币升值,这是绝对升值;二是市场供求比例失衡,供大于求,社会商品普遍积压,,资本家为了回收资金,维持周转,被迫将商品降低价格出售,从而使单位货币交换的商品比从前多了,货币相对地升值。货币相对升值,是经济危机在市场上最先出现的信号。这时候,如果增加虚值货币的投入量,使货币贬值,只能使积压的商品更加不好出售,加速经济危机的来临。所以,如果需要投入货币的话,应当投入真值货币。
    经济危机的不断重复出现,迫使资产阶级国家不断总结经验,寻找新的解决办法。于是,一种国家直接参与资本运营或间接干预资本运动趋势的国家政策便出现了。至此,大工业商品经济生产方式的社会化性质才被人们真正承认了。
   国家看到经济危机是因社会各经济部门之间的经济比例失衡引起的。调节经济比例的价值规律只能在事后才起作用,并且作用也是有限的。如果有一个全社会的总的经济计划(假设这种计划是符合实际的),作事前的调节,就不会出现比例失调的问题。但是,由于资本的私有性,这种统一的计划是行不通的;况且,国家也还没有能力将所有的牵涉着全社会和国际的不断变化的不计其数的商品生产和消费用一种包罗万象的计划来调节。于是,便将一些资本量大的或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收归国家所有,派国家官员来管理和运营,企图来解决这一问题。即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经过实践证明,由于违背了资本私有这一属性,就有如下两个问题不好解决:
    一是国家官员的权力私化导致国家资本的流失问题。
    二是因为国家官员与国家资本没有实质性的永久的关系,资本运营的好坏,偶然性因素很多,无法考核官员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的强弱,因此报酬多少,奖罚轻重无法找出一个合理的标准;经营好了,产出了利润,官员自己的收益增加不会使他感到满意;经营出现亏损,数额巨大时官员自己也无那么多财产来抵偿,所以,官员没有风险压力,也没有利益吸引力。这就使国家资本运营失去了内在的动力,加上官员的短期思想,也使企业失去了长远发展的战略指导。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使国家资本的运营效果远远落后于私有资本运营的效果,最后甚至逐步萎缩。所以,凡是这样作的国家,都先后采取一些措施,逐步将国家资本转为私有资本了。国家只留有通过指导性计划和税收、银行利率、社会福利等经济杠杆或政策等间接手段来影响社会各种经济的发展的比例、速度和规模,以保持社会供求总量的平衡。由于国家力量的参与,使商品网络的供求信息得以及时地广泛地传播和利用,人们对商品供求现状和趋势能够作出比较及时正确的判断,以指导经营;加之国家力量的及时参与调整,并适当增加劳动者的收入,以提高生活需求的支付能力。使经济危机得到了基本的控制。
构成资本经济“生命体”的要素很多,最主要的是资本家、工人、技术和剩余价值。资本使这些因素都具有了这一“生命体”的特性。
1、工人成了创造剩余价值的工具。
    商业资本家,通过对商品的低价买入,高价卖出,赚取其差额,名为商业利润;工业资本家也是商业化的,他也如商业资本家一样,通过对商品的低价买入高价卖出赚取工业利润。但他和商业资本家不一样,商业资本家是做转手买卖,而工业资本家把买入的生产机器、原料、劳动力等不是转手再卖出去,他是商品的最终消费者,是生产性商品消费的资本家。他通过生产消费,生产出某种新的商品,他把购买机器、原料、劳动力等所支出的费用,都计入这一新商品的价格中去,作为这一新商品的成本,然后,他再以高于这个成本的价格卖出,从而得到一个差额,这一差额,就是他的工业利润。这个差额是从哪里来的呢?资本家说是从转卖中得到的。但是,从全社会总体计算,如果商品价值不增加,有的资本家多得了,就必然有的资本家少得了,而事实上是所有的资本家都能多得。这个多得的额从哪里来的呢?那么,只能有一种答案:是工人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再者,市场竞争,各种商品的价格也不是由出卖商品的一方随意乱定的,高出商品成本的那个差额数值也不是由资本家们任意定的。这个差额的基础实体就是工人劳动创造的新价值。这个新价值额,由社会上的各种人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进行瓜分。
    由于这个新创造的价值额是和商品成本一起通过交换实现的,所以,资本家们说,他们所得到的买卖差额是他们的资本产生的。其实,商业资本家、银行资本家所得的利润也是从这个新创造的价值额中割取的。
     这个新创造的价值额,首先在经济领域里,由各个资本家通过市场交换进行分割,然后又由社会上的其它人通过交换的或非交换的手段进行分割。
从资本家的角度看,工人与一般机器没有什么区别。机器和工人结合起来使他的资本增殖,就象机器和原料结合起来为他生成商品一样。而事实上也是如此。工人的劳动力与一般商品一样,也在市场上自由买卖,也存在市场竞争,也受市场竞争规律调节;商品市场竞争,使商品价格趋于价值线,劳动力市场竞争也使劳动力价格趋于价值线。但是,劳动力又不象一般商品那样,一般商品的数量波动又大又快,能使价格在多数情况下接近价值线;而劳动力的数量,在较长时间内自身波动不大,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用工人数会相对减少,所以,从失业人数与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趋势上看,一般还是呈上升状态的,因此,多数情况下工人劳动力只能通过社会生产的需求量的升降而相对地呈降升变化状态。所以,工人劳动力的价格在一般情况下是低于其价值线的。再者,劳动力只有生产出商品,并能实现资本增殖时,才能被资本家购买,否则,他就不购买了。因此,工人能否进行生产劳动,又受商品行情决定。当工人所生产的商品能卖出去,并能使资本家的资本增殖时,工人和机器一起运转;否则,资本家就停止了生产,机器停转了,工人也就被资本家辞退了。
因为国家是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来说,是“统一口径、统一步调、统一行动”的。不过,这种”统一”是以国家政策、国家法规的形式出现的。而国家又以“全民公正人”的面目出现的。所以这种“资产阶级的统一”具有很大的隐蔽性。而工人阶级是分散的群体,实现不了“工人阶级对资产阶级的统一”,就必然像羔羊一样任资产阶级摆布了。工人虽然实现不了全阶级对资产阶级的“统一口径、统一步调、统一行动”。但一些工人出于生活困境的逼迫,自发地联合起来,用“一个声音”向政府请愿,以期得到起码的生活条件的事,是时常发生的。政府也懂得“要吃鸡蛋就必须养鸡”的道理,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限制“杀鸡取蛋”的行为。但是,它决不会同意工人阶级的全体联合起来,用“统一口径、统一步调、统一行动”的方式来和资产阶级讨价还价,得到合理的劳动力价格的。因为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剩余价值额”,动摇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了。
2、资本家是资本的”奴隶”
    在大工业商品经济的生产关系下,社会财富不再只以使用价值(产品)的物质形态表现了,它还必须同时以交换价值的形态表现出来。对资本家来说,商品的使用价值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交换价值;只有在没有使用价值就不能交换的时候,使用价值才被承认有意义。交换价值只有在交换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他运用资本的唯一目的是为了让资本增殖,而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增殖,因此,为了让资本增殖,他必须不停地进行商品交换,也就是使资本不停地运动;资本运动一停止,交换价值即消失了,更不可能有资本的增殖了。资本的这种性质,驱使着资本家永不停止地进行资本运营。剩余价值在资本的运动过程中被创造也被资本家们分割了(国家通过行政手段拿走的部分不属于资本运动自然分割的问题)。在资本的运营过程中,由于商品到货币或货币到商品的交换往往会出现时间差,所以,资本的所有者们在一般情况下便结成了债权债务网;再者,当商品生产技术含量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单个资本的力量就承担不起了,只有通过多个资本的合作以增大资本力量来解决这一困难。这种合作是以债务和分利的关系联结起来的利益关系。每个资本家自己所使用的资本与他所欠别人的债务在资本运动中保持着平衡,他必须对他所使用的资本的保值增殖承担责任。如果资本运动一停止,他所使用的资本就会停止增殖或消失,而他的债务并不会因此而贬值或消失,原来的平衡被打破了,他就成了一个欠债者。所以,在赚钱的诱力和债务的压力双重作用下,资本家象驯服”奴隶”一样,小心翼翼地伺候着他的资本”主人”。
3、剩余价值被必然地用于扩大社会再生产。
    在人类社会的任何时期,人们的劳动都必须创造出剩余产品来,否则,那些不生产物品的人们就不能生活了,况且社会还必须不断地扩大再生产,以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消费需要。在资本主义经济时期,人类社会劳动创造的总价值,如果等于社会总消费的价值,社会就不能发展了;如果小于,社会就会崩溃了。
    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在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下,由不同的阶级创造和占用。在以土地权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下,剩余产品的创造者是农民阶级,占用者是地主阶级;在以资本权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下,剩余价值的创造者是工人阶级,占用者是资产阶级。资本的积累,就是剩余价值的积累。资本就是用以繁殖剩余价值的剩余价值。
    这个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在不同的生产关系下,有不同的占有、分割和使用方式。
在资本工业经济体制下,剩余价值的大部分被用于扩大再生产了。剩余价值被用于社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不再如农业经济时期的那种生产关系下的情况一样,由社会人们的生活需要决定,而是由资本保值增殖的需要决定,社会再生产由资本家来组织进行。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是由各个资本家自己进行的,没有人来对全社会的生产进行统一的组织。但是,由于商品生产已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已构成了广泛稠密的生产和交换的利益关系网络,在商品价值规律的客观作用下,各资本家之间在资本运营过程中无意地自然地达到了沟通和协调。品种不可计数又变化无穷,其范围涉及全地球的社会化商品大生产,即使国家和国际的力量也不能全部组织管理起来。人为的指导和调节虽然能起到一些局部的暂时的作用,但起长久的全面的最终的作用的还必须靠商品的价值规律。即使人的指导和调节,也必须遵循商品的价值规律,否则,就会出现事如愿违结局。资本家组织社会再生产,在其主观目的上是为了赚钱(资本增殖)积累资本,而客观上却起了社会再生产的组织者的作用。这是商品经济的固有规律造成的。商品生产越发达,商品交换市场上的竞争就越激烈。竞争的结果,使那些质量好价格低又受用户欢迎的商品占领了市场,使那些质量差价格高不受购买者欢迎的落后商品不得不退出市场。退出市场的商品便一下子消失了交换价值。这种残酷事实,驱使着资本家们认真研究社会需求的动向,不放过任何推销商品的机会,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以提高商品质量,降低商品价格,开发新的品种,出现新意,占据市场,避免竞争失败。只要商品能占领市场,能够赚钱积累资本,资本家便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大可能的规模大力生产这种商品。以便赚取更多的利润。一个生产厂家或一个生产部门的改进生产技术和提高商品产量,必须增加这个工厂或部门的资本投入量,并会带动与之相关部门也增加资本投入量,这样就使社会扩大再生产成为资本家们既愿意做又必须做的事情了。因此,在赚钱欲望和竞争压力的双重作用下,资本家把手中积累的资本首先用于扩大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以保持他的资本运动不停止,其次才能用于非生产范围的消费。
    从这个意义上看,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方式,要比以土地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优越。因为土地私有制社会进行的生产主要是产品的生产,商品生产非常微少。虽然有些人将积累的财富用来购买土地,以扩大自己的产品再生产,但从社会总量上看,土地总数没有增加,只是从一个所有人手里转移到另一个所有人手里,在土地产出率不变的情况下,社会生产总量不会扩大。由于土地私有具有个人垄断性,没有竞争,所以,土地所有者的财富积累,除被国家拿去部分外,便主要用于生活消费了。因为他们只要扩大土地权和加大地租征收量就可以增加财富,所以对改进生产工具以减轻农民劳动付出增加产品收入,不感兴趣。因为改进生产工具直接受益的是劳动者,他只是间接的受益,况且不进行技术投资,他照样可以得到丰富的财富。这样,社会扩大再生产的进度就会很慢了。一般情况下,生产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需求,人口增长受到生产能力的限制。当着社会的人们生活消费量超过社会生产能力时,便出现了社会性的贫困,从而引起社会动乱和战争。战争的结果使人口下降,再度达到人口与物质生产的平衡。然而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资本的积累是无止境的,新的生产技术的发明和利用也是无止境的,从而使社会生产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人们的需求是资本赖以存在和积累的基本条件,人们的需求是不断增长的,是无止境的,因此资本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也成为无止境的了。这样就保证了社会生产永远满足社会需求的平衡状态。
4、人的智慧和生产技术都必然地成为资本增殖的工具。
    资本家是以能否为自己赚钱为标准来对待科学技术的,他把科学技术与一般商品一样看待,不为他赚钱的技术,他是绝对不会用的。这样,科学技术也成了商品。从而使科学技术具有了两条必要的衡量标准,即使用标准和价值标准。这就迫使科学技术向着提高商品生产效率,节约生产费用,开发新的品种的方向发展。使商品向着经久耐用、物美价廉、使用方便、让人满意的方向发展。从而在客观上提高了社会财富的利用率,节约了社会财富。由于大多数科学技术,在现有的社会物质条件下都能达到资本家的赚钱要求,所以大多数资本家都是用提高生产技术含量为支撑点,来实现扩大再生产的。同时,在社会化商品大生产的情况下,商品竞争也变成了技术竞争,工人不随时提高生产操作技术,经营管理者和工程师们不随时提高技术水平跟上市场竞争形势,不断前进,就会被资本家淘汰。资本家不合理使用人才和正确地运用资本,他的事业就会失败。从而促进了人才的合理使用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大工业商品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改变着自己,也不断改变着国家。
工业的发展,使商品生产规模和技术含量大到单个私人资本的力量承担不起的程度时,资本家们便自动联合起来,这种联合,既有资本的联合也有技术的联合;既有纵向联合,也有横向联合。技术联合,折算为资本联合。所以,都可以称为“资本联合”。这种“资本联合”,实行资本股份合作制,共同进行商品生产和资本运营,于是出现了资本股份公司。例如“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轮船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等等。在股份公司内部,股东们实行集体决策。决策权的大小,按入股份额的大小来划分,股份越大,权利越大。股东们不直接运营企业,而是聘人运营;股东们对企业的运营情况,实行集体监督,按股分红,风险共担的办法。有的商品的生产规模大到私人资本联合也不能支持的程度时,就向银行贷款,求得支持。所以,联合的资本,在参股者的范围内具有共有的性质,但并不是平均的,而是按入股的多少分属于各个股东的,资本的私有属性并没有改变。
    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自由竞争和垄断的对立斗争。资本积累本性和市场竞争规律,使资本势力出现”大吃小”的现象,从而造成资本的积聚或联合,使单个资本无限扩大。当它大到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左右市场动向的程度时,它就企图垄断市场。这是因为,从单个资本家的利益角度看,他对某种商品的垄断程度越大,他控制市场行情的能力就越强,他所得到的利润就越多。但是,一种商品在用途上看,会有多种别的商品可以代替它;同一种商品,也不可能永远只有它一家会生产出来;单个资本的能力也达不到可以垄断国内外所有市场的程度。因此,垄断总是会被竞争打破的。从资产阶级的国家利益的角度看,垄断是一种保守的人为势力,它造成不平等竞争,违反了价值规律,它不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因此,各资本主义国家都采取了一些反垄断的政策,以遏制资本的垄断趋势,发挥自由竞争的积极作用。
    商品社会化大生产,达到非国家力量参与不可的程度。国家参与以后,大工业商品经济的生产网络很快从国内扩张到国外,形成了国际网络。一国的生产动态会直接地影响别国的生产动态。一国的资本运营的盈亏,不但关系着本国的利益,也关系到别国的利益。因此,使国家的对内对外政策也必须跟着资本运动的规律走了。国家关系演变为资本的关系。由于资本力量发展为国家力量,甚至达到国际力量,使一些资本含量和科技含量都很高的新的商品得到及时开发和广泛的应用。
    资本的无限扩张性加上科学技术的无限性,使单个资本向着全球化方向发展。因为全地球的人类所需要的商品种类多得不可计数,那么生产这些商品的资本家也多得不可计数,任何一个资本家也不可能代替所有的资本家把所有的商品都生产出来或霸占起来。因此不论社会经济多么发达,全球都会有很多资本家和资本财团存在,他们在全球范围内既互相对立也互相依赖,永远也不会出现一个资本家霸占全球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人类社会将会倒退。既然全球不可能出现只有一个资本家的情况,也就不会出现只有一个国家的情况,全球将存在很多地域性国家。全球性大资本家或资本财团,他们的资本势力穿插于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经济之中,它们与地域国家既互相依赖也互相对立。当着这些国际资本”王国”们的势力,达到能够控制一些地域国家的某一方面的经济命脉时,这些国家的对抗能力就敌不住国际资本”王国”的压力了,这些国家就得听从国际资本”王国”的指挥。当有很多国际资本”王国”都对地域国家具有了指挥权以后,这时,地域国家就成了这些国际资本”王国”的集体雇工了。所以,当着社会上的各种资本都成为国际资本时,社会结构也将随之作相应地变革。
              25、  大工业商品经济社会的基本调节规律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其特有的客观的发展规律,人应该做和能够做成的事,就是遵循它的客观规律,因势利导,使其自然成功。否则,随意乱干,不但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招致巨大损失。例如,西红柿在长棵时期,中午时候,阳光很强烈,这时,西红柿的叶子,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叶子的蒸发水分的速度,往往超过根系吸收水分的速度,叶子就缺水了。这时,叶柄会因缺水而变软,擎不起叶子来了。于是叶子就耷拉下来了;叶子耷拉下来,叶面朝向太阳的面积就减少了,接受阳光的叶子的面积减少了,水分蒸发的速度就慢了,根系吸收的水分速度就跟上叶子蒸发水分的速度了,从而达到新的平衡了。这样就实现了自动调节。如果一看到西红柿的叶子耷拉了,就赶紧把阳光遮了,或者用小棍把叶子支起来,或者立即浇水。这些做法,全是违背西红柿生长规律的做法,虽然费劲不少,却都是损害西红柿的蠢招。
这时,懂得西红柿生长规律的菜农,采取的正确办法,就是对西红柿什么也不做。这种什么也不做的做法,实际上已经做了。因为这种做法,就促西红柿赶快生长根系,加快根系向四周和深处里扎,从而吸收更多的水分和营养,西红柿就会长得更快更好。
  大工业商品经济,也是一种“自我循环、自我成长、自我防御、自我修补、自我复制、”的“生命体”。大工业商品经济社会与自给自足的小农业经济社会根本不同的地方就是:社会的一切都是“商品化”的。人们靠互相交换“商品”才能生存,而商品交换的中介是“货币”,所以“货币”就成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主要目标。
企业追求的目标,也是“货币”。企业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赚取“利润”,即资本增殖。 企业的“生产资本”,只有“增殖”了,企业才能维持继续生产或扩大再生产。“资本”,是企业的“血液”,只有资本畅通地不停地循环,企业才能正常地运行。企业资本的循环,要通过如下三个变换环节:货币---物料,物料---产品,产品---货币。由物料到产品的变换平台是工厂,由货币到物料的变换和由产品到货币的变换,其平台都是“商品交换市场”。
在商品交换市场上,自然存在着“等价交换”的原则和“商品的买、卖竞争现象”。由此就出现了“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规律”。这是商品经济社会中,固有的两个基本“规律”, 没有任何人和任何力量能够改变。
这两个规律,渗透到大工业商品经济社会的一切领域,支配了社会的一切。它涉及到了每一个人,不管你认识不认识,承认不承认,它都存在,都自然地支配着人们的行动。人们遵守这两个规律办事,就得到预期的良好效果;违反这两个规律办事,不但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遭到巨大损失。就如你已经坐在正在空中飞行的飞机的驾驶座上一样,你懂得飞机的规律,正确地驾驭它,它就安全地把你送达目的地;如果你不懂得它的规律,不会运用它的规律或违犯它的规律,随心所欲地胡乱操纵它,它就为你造祸,把你摔得粉碎。政府官员不按这两个规律办事,随意制订法规、制度、随意下达指令、等等,必然会给社会给人民造成灾难,使自己徒劳无功,身败名裂。如果人们能正确地利用这两个规律,就能让这两个规律逼着个人、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政府,实行严格的“自律”,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工作自觉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最大限度地保持国家政府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透明性和效力,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合理合法的流通和分配,最大限度地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开发和社会发展的速度。
什么是“商品”?是在私人家庭之外的人们之间的“交换物”。
什么是商品的“值”? 就是商品的买方自己感到这种商品对自己有用,或商品的卖方认为这种商品对买方有用。交换双方认为“用处”大的,值就高;“用处”小的值就低。
不能交换的东西,就不是商品,所以,就没有“值”;商品的“值”只有“交换”才能表现出来。交换不成的商品,其“值”表现不出来。商品交换成功之前,卖方自己认为的“值”或买方自己认为的“值”,都不是商品的“真值”,而是“虚值”。
甲在野山上采到一篮子核桃,乙从野树上取到一些鸟蛋。甲想要鸟蛋,乙想要核桃,于是甲、乙两人就进行“交换”-------甲说用10个核桃交换乙的一个鸟蛋。在甲的心目中,就认为“10个核桃值量等同于1个鸟蛋的值量”,如果乙也这样认为,乙就会同意进行交换。在这个交换中,当时甲、乙双方都认为是“等值交换”的。就此交换来说,核桃的“值”,就是“鸟蛋”,鸟蛋的“值”就是核桃。就核桃与鸟蛋的“值量比”来说,“10个”核桃的“值”,等于“一个”鸟蛋的值。就这两种商品来说,单个鸟蛋的值量,大于单个核桃的值量。人们把商品的“值量”,称为“价”。
这种核桃换鸟蛋的交换,称为“物物交换”。
由于“交换”物品的数量和范围的扩大,“物、物”交换往往出现如下困难:例如张三在这个市场上用一把斧头,与李四交换了一只鸡,到了另一个市场上,张三想用这只鸡交换王五的5斤豆子,而王五却不同意张三用鸡来交换他的豆子。
这种困难,启示人们需要一种“万能的交换物”作为“中介”,来解决这种困难。于是,人们就发明了这种“万能的交换中介物”-----货币。
当“货币”成为交换的桥梁时,“物、物交换”就转变成 “物、币交换或币、物交换”。例如,甲的10个核桃可以换得1钱银子,乙的一个鸟蛋,也可以换得1钱银子。甲也可以用1钱银子买到丙的一个鸟蛋;乙也可以用1钱银子买到丁的10个核桃。这样,货币就成了商品价值的标志。
金、银货币,自身具有内在的商品价值,能够自动调节其在商品市场上的流通量。
后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金银货币不适合作为大量的频繁的远距离交易的中介物了。于是,国家就用纸币来代替金银货币。
由于纸币没有内在的商品价值,是国家政府规定的“商品价值符号”。它与商品的关系,就必须由国家政府人为地确定出来:
1、一个国家的社会财富总量与纸币的标量比值,由这个国家随意规定。可以让一元代表一斤小麦,也可
以让一元代表10斤小麦。
2、在纸币的票面标量确定以后,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766

帖子

433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333
 楼主| 发表于 2022-6-15 09: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续文
发行的纸币数量,一般按如下公式计算出来:商品价格年总额/货币流通

年次数。

如果国家超量发行纸币,就会导致纸币贬值,就有搜刮民财的嫌疑了。

“货币”出现以后,商品的“价”,就表现为“货币标量”;人们把单位商品的货币标量,称为这种商品的“价格”。例如,一斤黄豆,卖得4元钱。这4元钱,就是当时黄豆的价格。

在每一次的商品交换中,“等价交换”,仅仅是由交换双方主观认定的,至于是否真的如此,只能事后用当时的市场价格平均数来衡量。“市场价格平均数”,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因地因时而变的。因为,商品的市场价格,不是由卖方或买方单个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

一种商品的价格,在客观上,主要由如下3种因素构成的:

1、商品的成本-----这里所指的是“从商品产生过程中和这商品传至最后的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中,所支出的一切费用”。例如:人工费、制造商品所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场地租金、加工机器和厂房折旧、资本利息、运输、存储、自然损耗、意外保险、交易环节、中介环节、广告、等等;

2、国家税收;

3、在当时的市场上的“供、求”比例----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供小于求,价格上升。交换后,卖方得到的货币值,高于商品成本和税收额的,就“盈利”了,就有了“利润”;低于商品成本和税收额的,就“亏损”了。一种商品如果卖不出去,这种商品的所有者的资本就消失了。

在一个市场上,两种不同商品当时的价格比例,由如下4种因素决定:

1、来源的难、易;

2、商品的成本;

3、国家税收;

4、在当时的市场上的“供、求”比例。

所以,人们所认为的“等价交换”,其实在多数情况下是“不等值交换”(这里所说的“值”,是指世界通用货币----黄金的量)的。否则,就没有人能赚到钱了,也没有人遭到亏损了。

在大工业商品经济的社会里,“交换”是一种普遍的人际利益关系,但是,大多数的“交换”,并不是“等值交换”。虽然在交换时也以“等价交换”的名义进行,也是双方“自愿认可”的,但是,不断变化的供、求比例,就会导致商品交换的利润大小、有无的情况,在买、卖两方不断变换。

“等值交换”只能实现财富形态的转换,却不能实现财富的分配和再分配。所以,虽然,大工业商品经济社会的财富分配和再分配,表面上是通过“等价交换”的方式进行的,但是,在实质上,是通过“等价不等值交换”实现的。

一种东西要能成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买方认可的“可用性”或“可交换性”。

所谓“买方认可的可用性”,就是购买方认为这个东西对自己有用处;但是,并不能保证真的对他有用处。例如:张三买了一辆汽车,到交通管理所挂不上车牌,结果不能上路使用。

所谓“买方认可的可交换性”,就是购买方认为这个东西可以通过与卖方进行交换而得到它;但是,并不能保证真的通过交换而得到它。例如;张三把一个假玉镯,谎称真玉镯卖给了李四。李四虽然支了真玉镯的钱,却没有得到真玉镯。

  商品可以分为“实际商品”和“虚拟商品”。房屋、粮食、工具、气体、曲艺、土地、空间位置、等等,属于“实际商品”;服务、信息、约定的兑现、学识、技术、能力、精神补偿、等等,属于“虚拟商品”。

商品交换的出现,必须有个大前提,这个大前提是什么呢?就是“财产是私有的”。在这个前提下,交换的双方,就都认为他们要交换的“东西”是有“主人”的------交换之前,它的主人是你,交换之后,它的主人是我。既然人们都认为“商品”是有主人的,就是都承认了“财产私有性”。只有承认了“财产私有性”,交换双方才具有平等的物权地位;交换双方只有互相承认对方与自己的物权地位相等,才会实行“等价交换”。

“财产私有制”,是伴随人类的生产劳动的出现而出现的。人类最早的私有物,是石器工具。石器工具是要通过制作劳动才能得到的,所以,谁制作的石器,归谁所有,是得到人们公认的。这样,谁通过劳动得到的东西归谁所有,就成了“公理”。“财产私有制”有如下作用:

1、能使物品得到最好的爱惜和保存;

2、能使物品得到最节约的使用,达到物尽其用;

3、能激发人们不懈地努力劳动,创造更多的财富;

4、财产私有制,导致了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企业私有制,使企业主命运与企业之间形成了生死与共的关系,所以,企业主不断追求利润的动机,就成了企业发展的动力源;这个动力源,就导致了商品经济产生出“商品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规律”; “商品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规律”又成了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主要推力。在大工业经济的社会里,企业是科技发展基本推手,企业是国家财富的产生地。所以,企业是国家的基础,企业发展,国家就发展;企业强大,国家就强大。

5、财产私有制,也会使一些人的贪心无限膨胀,会使一些人利用强权、强力或欺骗手段,来掠夺、霸占别人的劳动果实。

有些人只强调了私有制的这个第5点的负面作用,就说“私有制是万恶之源”。这些人不懂得,任何事物,都是有好坏“两面性”的,更不懂得在一定的条件下,好的可以变为坏的,坏的也可以变为好的。例如,大海阻断了陆路交通工具的通行,对于陆路交通来说,它是坏的。但是,人们依据海水的浮力,造出了大船,让大海变成了通途。这时,大海就变成好的了。“财产私有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出现的客观的事物,任何人想消灭也是消灭不了的;唯一正确的办法就是像利用大海一样,依据“财产私有制”的特性,想办法利用好它,让它发挥好的作用。

在人类社会出现了“私有物品”以后,在权力平等的人群之间,就出现了“私有物品”的等价交换的现象;在权力不平等的人群之间,就出现了强者掠夺弱者私有物的现象或不等价交换私有物品的现象。

因此,“商品”就客观地反应出来如下的事实:

1、“商品”出现的前提是承认“财产私有制”;

2、交换双方的财产权力是平等的;

3、交换双方都认为,所交换的两种物品是“等价”的,都认为这种交换对自己是有利的,双方都是自愿的而不是强迫的。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产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种类也随之增多,私有财产的范围也随之扩大。人们开始种植庄稼和畜养牲畜的时候,庄稼和牲畜就成为私有物了。当着人口密度达到一定的密度以后,种植粮食的田地就不够用了,谁费力开垦的田地,谁就据为私有,于是,田地就成了私有物了。江河湖海、山林、野兽、雨雪等等,不是人们劳动的产物,即使有人说是这是他的私有物,也得不到人们的公认;即使有人用武力霸占,也是暂时的,最终还是归为公共物。运河是人们劳动挖掘的产物,谁出钱挖的,归谁所有,这个就没有异议。

在“财产私有制”出现的同时,“财产公有”的情况也就同时出现了。为什么?因为“公、私”是相对而言的:凡是经过单个私人劳动创造出来的东西,一般都应当是单个人“私有”的;那么,凡是不经过劳动就自然存在的东西,都应当是公有的。在人们的生活中,有些东西,虽然是劳动创造出来的,但是,却不能以单个人的能力所创造出来,必须集体的力量才能创造出来;并且,创造出来以后,也必须公用,例如,道路、桥梁、广场、会议室、语言、文字等等。这类东西,就是“公有”的。一群人占领了一个地盘,在这个地盘范围内,一切属于这群人“公有”的东西,对于外部的人群来说,又成为这群人的“私有”的了。所以,可以说,“公”“私”是互相依存的,一方消失,另一方也不能存在。

所以,“财产私有制”,不能完全取代“财产民众公有制”;“财产民众公有制”也不能完全取代 “财产私有制”。自从出现国家以来,任何种类的国家,都同时存在“家庭私有制财产”、“民众公有制财产”和“国有制财产”,只是三者的比例有所不同罢了。究竟哪种财产所有制,所占比例多少,对社会发展最有利?这是由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客观决定的,而不是由人的意志随便乱订的。

在“家庭私有物”形成初期,都是人们约定成俗的,没有法律条文明确规定。这样一来,就为后来出现的“酋长国王”和“分封制国王”,把人们的“家庭私有物”收归“国家”所有,留下了空子。酋长国和分封诸侯国,都不承认“财产私有”的民约,只承认物品国有,连人都成了国有的了。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霸占劳动者的劳动成果。但是,这种强行的“财产国有制”,实际上就是“财产官有制”。所以,“财产国有制”,并不是“民众公有制”

所以,在“酋长国家”和“分封领主制国家”社会里。在统治阶级(宗主国王、分封诸侯国王、庄园主)与被统治阶级(平民、农奴、奴隶)之间,因为权力不平等,所以,只有“馈赠” 和 “贡献”,是没有“商品交换”的。在“平民”之间或“统治阶级”内部,因为权力相等,会有一些“商品交换”。

“财产官有制”,严重地损害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使劳动生产率极低。在天灾歉收和国家之间的吞并战争中,逼着统治阶级逐渐放弃“财产官有制”,实行“财产私有制”,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以增加财富产量。凡是实行“财产私有制”的国家,就迅速民富国强起来,凡是坚持“财产官有制”不改的国家,就停滞衰落下去,被“财产私有制”的国家打败吞并了。

例如,在中国战国时期,在其他国家刚在试行把土地官有制变为土地私有制的时候,秦国就率先完全实行了土地私有制。由此使秦国的土地产量剧增,国库最富,为支撑军队的发展打下了雄厚的基础;还用土地奖励作战士兵,使士兵为自己的利益而战,士气最高。因此,秦军在当时被各国称为“虎狼之军”,战无不胜。所以打败了“土地官有制”的其他6国,统一了中国,使中国由“分封领主阶级统治”的社会时代,转变为“地主阶级统治”的社会时代。中国进入了“地主阶级国家”时代,“财产私有制”才得到国家政府的法律的明文规定。

由于地主阶级国家,法定了“财产私有制”。所以,从国王到平民,在财产权力上是平等的。所以,在财产关系上,就没有了“馈赠”和“贡献”;统治者对于下级、对于平民,只有依律“奖赏”;下级、平民对于统治者,只有依法上缴“税赋”。商品交换,就成为地主阶级国家时期普遍的财富转换方式和“物流”驱动动力。

所以,可以说,没有“财产私有制”,就不会有财产权力的平等;没有财产权力的平等,就不会有“商品”;没有“财产私有制的社会制度”,就不会有“商品经济”;没有“商品经济”,商品“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规律”就无从谈起了。

工业革命,使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成为可能。从而使人类社会迅速地从“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业经济社会阶段”进入了“开放的大工业商品经济社会阶段”。

今天,人类社会由“地主阶级国家”时代,发展到“资本家阶级国家”的历史时代,社会生产进入了“大工业商品经济”阶段,人们所需要的物品,99%以上的,都是靠人的劳动才生产出来的;99%以上的,都是靠交换才能取得的。因此,“商品交换”,就成了“大工业商品经济社会”的主要的财富转换方式和物流的源动力。这时,“财产私有制”的好、坏两个方面,也都突出地表现出来了。国家政府,必须注意充分发挥“财产私有制”的积极作用,抑制“财产私有制”的消极作用。而不是简单地消灭“私有制”。当社会生产规模大到单个私有资本不能包揽的程度,必须用联合的私有资本才能包揽起来的情况下,是否可以说,应该用“财产国有制”取代“财产私有制”呢?

在1960年前后,世界上曾经有不少国家把“私有企业”转化为“国营企业”,实行“企业财产国有化”。但是,经过10多年的实践证明,由于“国有制企业”的负责人,没有与企业共命运的利害关系,国营企业又都是“垄断企业”。国家垄断企业,财产权力高于民众,所以,企业就不受“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规律”的作用,因此,企业就没有自律和主动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所以,企业自然就出现发展停顿和巨额亏损了。“国营企业”,打着“全民公有”的旗号。而事实证明,“财产公有”只是“财产官有”的幻影罢了。“国有企业”在事实上就是“官有企业”,国有企业成了官员的提款机,成了官员腐败的温床。所以,凡是搞“国有制企业”的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全部落后于“企业私有制”国家;人民生活水平全部低于“企业私有制”国家;国家官员的腐败程度,全部高于“企业私有制”国家;国家实力很快衰弱,很快落后于“企业私有制”国家。所以,绝大多数的“企业国有制”国家,在这种对比的事实中,看到了“财产国有制”或“财产公有制”是“弊大于利”的;同时,在国内困难和国际竞争的逼迫下,不得不恢复“企业私有制”了。可见,财产私有制,是大工业商品经济存在的大前提。

有些人把地主国家时期的出现的政府腐败导致的不断“更朝换代”的现象,归咎为“生产资料私有制”。甚至把“财产私有制”说成 “是万恶之源”。而这些人并没有看到,在分封领主社会时期,主要生产资料是“国有制(官有制)”的,照样存在“更朝换代”现象。而资产阶级国家时期,生产资料也是“私有制”的,但是,大多数的国家都没有出现政府的严重腐败,导致被人民武力推翻的现象。所以,国家政府的腐败与否,不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而是由国家制度决定的。

“商品经济”,本身就是建立在财产私有制基础上的,没有财产私有制,就不会出现“商品”,更不会出现“商品经济”。只有企业是私有制的,企业的老闆与企业,才会自然形成永久的牢固的生死与共的关系。只有私有制的企业,才会在“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规律”的作用下,积极主动地永不停止地经营和发展企业。所以,“商品经济社会”,必须是建立在“财产私有制”和依法“自由竞争”的经济体制基础上。

“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规律”,是怎样自动地调节社会生产的呢?简述如下:

一种商品,其价格受市场供应量与需求量之间的比例决定:当“供、求”平衡时,是一种“常态价格”;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会在“常态价格”线上下降;供小于求时,价格价格会在“常态价格”线上提高。在市场不受人为的干扰的自然状况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会导致该种商品供应量减少;供应量减少,就会出现供小于求,导致价格上升;价格上升,又会导致供应量增加,就会出现供大于求,导致价格下降。。。。。。。所以,商品价格不是恒定在“常态价格”线上不变,而是经常在“常态价格”线上波动。

市场竞争也会使商品价格波动。例如,两个卖苹果的人甲和乙,都想把自己的苹果卖给丙。丙在看了甲、乙的苹果的质量后,如果两人的苹果质量一样的话,丙就愿意买价格低的那个人的苹果。这时,如果甲、乙都想把苹果卖出去的话,甲、乙就会竞相降低苹果的价格;反之,如果卖苹果的只有一个丙,买苹果的有甲、乙二人,甲、乙都想买到丙的苹果,对于丙来说,谁出的价格高,就把苹果卖给谁。这时,甲、乙就会竞相抬高买苹果的价格。这样,也使“商品价格”在“常态价格”线上出现上下波动,如果取一个较长时间段的“市场价格平均值”,这个“市场价格平均值”,就基本上等于“常态价格”。

在商品的交换过程中,交换双方,都认为是“等价交换”,交换才能实现。但是,这种“等价交换”会受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而变为“不等价交换”的:例如,张三可以采取在谷子里掺水、掺砂、掺杂、或者把秤铊换小等方法,减小谷子的实际价值,来换取李四的一把锄头,使李四吃亏;再有,如果李四垄断了锄头的出卖行业,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李四就可以用高于8元的价格卖给张三,使张三吃亏;再有,如果张三有市场管理权,管着李四,李四不贱卖给他一把锄头,他就不准李四在此出摊,李四也只好吃亏了;再如,水果贩卖商,可以利用果农急于出卖水果的机会,压低收购价格,使果农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卖给商贩;医生可以利用自己垄断医疗的地位或趁病人的危难之际,迫使病家支付高于实际医疗成本的医疗费,学校也可以利用其垄断教育的条件,任意出个项目,就向学生勒钱。有个小学校,给一年级的小学生发“校服”,是一件白衬衣加一件小裤头,就收100元,家长明知”校服”连30元也不值,但是不能不交100元。一些人否认“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对学校的客观作用,极力反对学校搞“经济化管理”,说“文化圣地岂能被铜臭污染”。但是,事实上,争工资待遇,教师的呼声最高;各类名目的无理收费,学校最多;有很多大学教授,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赚钱上,把教授学生的本职工作当作“业余”;大学收费年年攀升。。。。这些现象,不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吗?这类不等价交换的情况数不胜数,靠国家政府的行政命令能管得住吗?显然不能。用什么方法能消除或减少不等价交换的因素呢?最好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合理合法的自由竞争”。只有“竞争”,才能使各行各业之间和个人之间,产生自我约束、等价交换、互惠互利、协调发展、共同发展。

在今天的大工业商品经济社会里,否认“价值规律”的作用,不运用“竞争规律”,就是违反“价值规律”,让少数人肆意搞不等价交换,让少数人垄断经济、政治资源。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出现经济落后、贫富两级分化,公权私化,纲纪松弛,民心离散,内忧外患一齐出现,国家危机就必然地出现了。

“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在人类社会出现商品交换的同时,就出现了。可是,在以往长达5000年的时间里,都是自给自足的封闭的小农业经济社会。在这种社会里,人们的多数生活用品,靠自然生长出来的占主要地位,靠人工制造的不占主要地位。所以基本上不需要商品交换,所以商品交换很少。因此人们之间的利益联系、利益依存、利益交换和利益矛盾呈现得不紧密、不重要、不频繁、不明显,再加之封建领主国家制度和地主阶级国家制度,都以等级制度、绝对服从的思想极力压抑人民的“自由平等”、“等价交换”的观念。 所以商品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规律的作用就表现得不明显,人类社会就发展得极其缓慢。可是在近300年的时间里,大工业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多数生活用品,靠人工制造的逐渐占居主要地位,靠自然生长出来的用品逐渐降到次要地位,社会变成了“人靠人才能生存的社会”。所以就必须进行繁多商品交换才能正常生活。因此,人们的利益联系、利益依存、利益交换和利益矛盾,也变得越来也紧密、越来越重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显著了;加之民主国家制度的逐渐形成,“自由平等”、“等价交换”的观念得到认可和发展。所以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也表现得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了。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逐渐得到了充分发挥,使人类社会得到加速发展,从而使人类进入了大工业商品经济的社会时代。大工业商品经济的社会生产,使几千年来人类上天入地的梦想,和一些不可思议的“神话”,都变成了现实。300年的发展成果,远远超过从前5000年的发展成果。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高到生产厂家可以赚钱时,该种商品的生产厂家,就通过提高生产率的方法,生产大量的这种商品,投放到市场上去,以便取得更多的利润。当投放的数量大于市场的需求时,这种商品在市场上卖主,就会以降价的方式竞卖。当价格降低到卖家不能赚钱了,市场的卖家就减少从生产厂家购货的数量,会压低购货价格,这种商品的生产厂就被逼着减少这种商品的生产成本或转产更好的替代产品。当这种商品在市场上的供应量减少到一定程度,“供”小于“求”了,价格又会回升。----这就是商品“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规律”,对于生产企业的引领作用。

大工业商品经济的社会,就如一个自我复制、自我循环、自我平衡、自我发展的生物有机体一样。控制这个“有机体”正常运行和发展的不是人,而是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人们只有科学地利用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才能使社会得到正常的运行和发展。

在经济领域里,价值规律,驱使着人们自动地把资金从落后的不赚钱的行业里转移到先进的赚钱的行业里去,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自然地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更新。竞争规律,逼迫着商品的卖方自动地降低商品的价格,直到降到“社会平均价格”为止;也同样逼迫着商品的买方,自动地提高商品的价格,直到提到到“社会平均价格”为止。

  由此,就在市场竞争规律的作用下,实现了社会资源结构的及时调整和合理配置。

市场配置资源是通过资源的价格波动进行的。当某种资源供不应求时,这种资源的价格就会提高,从而会引起这种资源供给的增加和需求的减少;当某种资源供过于求时,这种资源的价格就会降低,从而会引起这种资源供给的减少和需求的增加。这样,价格的波动就会对资源配置起引导作用。

价格波动对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是由市场中的经营者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引起的。只要经营者是独立的经营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有与经营活动相联系的独立的经济利益,就不可能不关心价格的变动,不可能不对价格的变动做出反应。这样,价格波动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就会覆盖市场上所有的经营主体,遍布所有的角落。

经营者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不仅会使经营者追随价格的波动,或者增加供给,或者减少需求,而且会使经营者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千方百计创新产品,尽可能节省资源,尽可能提升社会对自己产品的需求。这必然会促使经营者提高效率,改进管理,革新技术,不断创新。这样,价格波动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与技术和管理的进步就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表现在技术和管理的进步反过来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产生影响。比如,当一种技术进步能够节省某种资源时,即使这种资源的供给不变,也可能出现供过于求,进而引起价格的降低。可见,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对资源供求的影响也会通过价格变动影响资源配置。

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也使经营者对价格波动的反应是自动进行的,不需要有人发出信号或指令。这种自动性使经营者能够灵敏地适应市场的变化,从而使各种资源的配置也能够迅速适应市场的变化。当然,如前所述,经营者在市场上也不完全是被动的,他们对技术和经营管理的改进也是自动进行的,并且也会对市场供求自动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与价格的变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对资源配置自动产生作用。

可见,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一种方式,主要有三个优点。一是能够影响市场上所有的经营主体,具有最广泛的普遍性。

二是能够把资源的配置与技术和管理的进步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是能够自动地、灵敏地对资源进行配置。

任何一个国家,在生产技术水平上存在多层次,在区域经济结构上存在多样性,在经济成分上存在多种所有制。实践证明,在这种经济发展水平上用计划安排为基础来配置资源是行不通的。一方面计划不可能包罗万象,事无巨细都做出全面详尽的合理安排;另一方面,计划也不可能及时适应各种原因带来的变化,往往是计划不如变化快。特别是计划不可能把千千万万个经营主体提高技术、改进管理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来。

任何客观规律都是有条件局限性的,都不是万能的。“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也是如此。

“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发挥积极作用的前提条件,是“新创造的价值归私人所有”,没有市场“垄断”,符合政府法规及社会公德的和平的市场竞争。

否则,就不能正常发挥“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积极作用。

任何规律,都具有好坏两面性:即在一种条件下能发挥好的作用,在另一种条件下能发挥坏的作用。

  所以,市场配置资源存在着巨大的负作用。这种负作用主要是两个:

第一、可能引起经济运行失常。失常的表现,主要是:

1、因为市场上的许多经营主体会对价格的波动做出过度的反应。

市场上的所有经营主体都会追随价格的波动,这是无可非议的。问题在于许多经营主体会对价格的波动做出过度的反应。当市场上某种资源供不应求时,价格会提高,许多经营主体会争先恐后地增加这种资源的供应,以至供过于求。当市场上某种资源的价格下跌时,许多经营主体又会避之不及地减少这种资源的供应,以至供不应求。在市场配置资源的情况下,资源配置的平衡是在不平衡中实现的。因此,在一定的范围内这种波动是必要的。但是,过度的波动对经济的发展是有害的。

2、在市场竞争中各个经营主体会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来取得竞争优势,以获取经济利益。一些实力较强的经营主体会利用自己的经济力量来操纵价格甚至操纵市场。比如,囤积居奇、哄抬价格、欺行霸市、低价倾销、散布虚假信息、垄断市场交易等等。这种种做法必然会加剧市场价格和供求的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价格的波动其实已经不能反映资源配置的要求。

3、是因为各种价值形式与使用价值的分离使资源配置在一些价值形式上出现异化。资源配置的本质是资源的使用价值的配置,但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要通过一定的价值形式来进行。首先,资源的价值要用货币来实现和衡量。这时资源的价格至少要受通货膨胀或紧缩的影响。然后,资源可以作为商品,作为股权,作为债权等等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并且在交易的过程中还可能衍生出各种其他交易产品。这些交易产品的价格有时已经与资源本身没有多少关系。在这里资源的价值形式被一步步异化,以至于可以脱离真实的资源配置本身而成为炒作的工具。

第二、可能对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有不利的影响。

是因为市场配置资源是以市场上的各个经营主体能够自主经营并且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为前提的。

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部分经营主体会发生急功近利甚至不惜损害社会整体和长远利益。例如:有的经营主体会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危害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有的经营主体会进行污染生态环境的生产经营活动,危及子孙后代;有的经营主体会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竭泽而鱼;还有的经营主体热衷于在市场上兴风作浪,通过炒作劫取暴利。另外,单纯追求自身眼前的经济利益会使许多经营主体不愿意投资回收期较长的基础产业,不愿意进行虽然有益于长远发展和结构调整,但眼下投入多、风险高的技术开发和创新,等等。当然,以经营主体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为前提的市场配置资源,也不可能解决好完全是公益性的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资源需求的。

市场配置资源存在的这两个负作用是与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相联系的。只要存在市场配置资源,就存在经济过度波动的可能性,就存在对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虽然这只是两种可能性,但这两种可能性很容易成为现实,并且一旦成为现实,就会浪费社会资源,损害经济发展,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可见,在大工业商品经济社会阶段,必须坚持以市场为配置资源的基础,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除此之外,别无选择。与此同时又必须充分认识市场配置资源存在的负作用,努力防止其危害国民经济持续健康运行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为此,必须发挥政府对于经济的宏观调控的作用,制定有关法规,限制或减小市场配置资源的负作用。

例如:有些资本家,为了压倒竞争对手进行商品倾销,搞恶性竞争;有的资本家向敌国出卖战略物资;有的资本家,为了保持利润率而销毁大量的商品,浪费国家公共资源;有的资本家为了节约成本,而破坏人们的生活环境,危害人民生存条件,等等,国家政府就必须进行适当的干预或禁止。由此制了定《工商管理法》、《公司法》、《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证券交易法》、《商品出口管制法》、《环境保护法》、《矿产资源法》、“商标法”、《专利法》、《外汇管理法》、等等。

再如,“贫富分化”是大工业商品经济社会的必然现象,适度的“贫富分化”也是必须的,但是,当着“贫富分化程度达到多数的人们不可承受的时候,危害到国家安定和社会再生产不能继续了,就应当采取一定程度的“均贫、富”的干预政策,来稳定社会秩序。

但是,这类干预,也不是随意进行的,还必须运用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引导资本家向着既能赚钱又能祛除坏作用的“两全齐美”的方向前进;不能以破坏资本正常运行为代价进行干预。否则,将导致社会再生产中断。

在大工业商品经济的社会里,不存在孤立的单个行业和孤立的单个人员。各行各业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利益关联、利益依存、利益交换和利益矛盾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媒介,就是“价值(外表形式就是货币)”。又因为“自由平等”、“等价交换”已经得到民主政治的认可,于是,“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两个客观规律,不单适用于经济领域,也适用于其他非经济领域。今天,全球经济网络化了,所以,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在世界范围内都起作用。人们利用这两个规律,可以很好地解决人们之间、单位之间、行业之间、国家之间等等的各种问题。

“价值规律”,在不同的领域里,具有不同的内容:在经济领域里,是“经济价值”;在政治领域里是“政治价值”;在教育领域里,是“教育价值”;在医药领域里,是“医疗价值”;在军事领域里,是“军事价值”,等等。“经济价值”表现为金钱;“政治价值”表现为施政效果;“教育价值”表现为教育效果,“医疗价值”表现为治疗效果、“军事价值”表现为战争效果。

“竞争规律”,在不同的领域里,也具有不同的形式:在经济领域里,人们最常见的和感觉最明显的,是商品市场竞争;在体育领域,表现为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会上,竞技比赛。在医药领域里,是医院之间、医生之间、药厂之间的竞争;在教育领域里,是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竞争。在学生之间,表现为学生在考场上竞争,按考试分数录取学生。虽然一考定终身,对个别人来说,可能会出现偏颇,但对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是很合理很公平的,它避免了由领导人或单位选送时的很多弊端,又确保了进校新生的知识水平的同一,便于教授同一难度的新课程。

一些人由于存在着落后守旧、不求上进的思想,厌恶竞争,又对这两个规律的实质和作用没有全面的正确的认识,总想逃避这两个规律。其实,在所有的集体场合,都存在着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在商品市场上,存在着商品价值规律和商品竞争规律;在工作岗位上,存在着人才价值规律和人才竞争规律;在行业之间,存在着行业价值规律和行业竞争规律;在教育领域,存在着学校价值规律和学校竞争规律;在教师之间,存在着教师价值规律和教师竞争规律;等等。在今天,社会的一切方面,都存在着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谁也逃避不了。唯一的办法,就是正确地认识它和利用它。利用得正确,就得到益处;利用得错误,或不知道利用,就得到害处。例如,商品价值规律是驱动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巨大动力。当然,如果个人把握不好方向,就会驱使他做出违犯国法、不顾亲情伦理,违反风俗道德的坏事,使他变成经济动物。但是,这毕竟是个别人或少数人出现的情况。而对全社会的大多数的人们来说,由于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利益的互相关联制约,都是能够把握得好的。所以,对整个社会作用来说,商品价值规律驱使着人们尽量节约和实现最佳的资源配置;市场竞争规律,驱使着科技人员和生产企业,积极搞发明创造和积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把地球上的所有可以利用的财富尽量地尽快地都开发利用起来。它使每一个商品生产环节和经营环节的人们,都认真地实行自律,认真仔细地做好各项工作;它使商品呈现最小的成本最好的质量,使人们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从而使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它使人类社会迅速地发展前进。所以,它不单是个人前进的巨大的推动力,更是社会发展的巨大的推动力。

商品竞争规律,必然出现工厂或商品优胜劣汰的现象。对经营者个人来说,虽然会使失败者破产倒闭,甚至互相仇恨,出现一些消极问题。但是,对个人来说,不如此,就没有压力,就会满足现状,不求进步,人们的潜能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对整个社会生产力来说,不如此,就不能迅速地不断地提高。

有些人认为,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只适用于经济领域,对其他领域没有作用,这是片面的、错误的认识。

例如,现在中国的基础教育学校,全是由国家包办的,什么都按国家官员的指令办。学校之间、教师之间没有竞争,没有优胜劣汰;学生没有选择学校的权利,不论学校孬好,都得按政府限定的区域内就学。有些家长想把孩子放到别的片里的教学质量好的学校里上学,就只好“走后门”、找关系、花大钱。。。。。。。这种情况发生的太普遍了,学校看到了这是一种发财之路,于是,学校就公开收取“择校费”。学校自定费额,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那些无支付“择校费”能力的学生,就只好自认倒霉了。所以,中国的教育,问题多多,民众对于教育诟病极多。

这就说明,管理什么性质的社会,就得遵照该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如果不遵守客观规律,只是用人的随意“规定”来管理,就会造成越管问题越多的局面-----什么都管,什么都管不好,什么也管不了。所以,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面临的杂事少和政府办事人员少而效率高,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缘故。

再如,单位领导人的民主选举,几个候选人讲演的施政纲领,就是候选人的“价值”,选民认为哪一个候选人的“价值”最高,就把选票投给哪一个。当然,各个选民的判定标准不同,投票的方向不同,汇总记算各个候选人的得票数后,得票数量最多的候选人当选。这样由多数选民选出的负责人,其工作能力和受群众拥护的程度就比由长官一个人任命的强得多,也避免了长官任命时出现的很多弊端。国家政府领导人,都可以使用这两个规律竞选出来,其他领域或部门有什么特殊理由不能使用这两个规律,来解决问题呢?

  在大工业商品经济社会里,工厂倒闭、工人失业,资本家突然破产,是必然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这是竞争规律和价值规律起作用的结果。国家如果不遵守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办事,硬要消除“破产”和“失业”现象,就必然造成社会停止发展的局面,国力衰退,人民贫穷。所以,国家只可以把“失业”和“破产”造成的局部的暂时的损失,控制或弥补到人们可以承受的程度,不应该也做不到完全消除的程度。

总之,大工业商品经济,给社会带来了很多巨大好处,也同时给社会出了很多难题。但是,它在给出这些难题的同时,也给出了解决这些难题的”钥匙”。这个“钥匙”,就是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

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为什么会有如此良好的效果呢?因为它符合一个哲学原理:“相反相成”。战争破坏了和平,只有用战争才能消灭战争,得到和平;海洋用水阻挡了人们到达彼岸的去路,人们还以水浮船度过海洋,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市场上商品质次价高怎么办?人们利用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让价廉物美的商品去战胜质次价高的商品;行业垄断,导致社会分配不公怎么办?国家政府,无须出台其他任何政策、规定和条例,只要支持民间同时成立两个以上的相同的行业,在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下,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所以,凡是大工业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都实行了《反垄断法》。因为不论商品垄断还是行业垄断,都是排斥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做法,结果是使落后的、腐败的东西得到保护,使社会分配不公平,从而阻碍了社会的正常发展。

社会上的一切矛盾,归根到底就是一个矛盾,即利益矛盾。按照“对立统一律”的原理,那么,要解决“利益矛盾”,就只有用“利益矛盾”才能解决。而利用利益矛盾解决利益矛盾的最佳办法,就是利用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

“垄断”,必然导致竞争不起来;“不正当竞争”,也必然使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失去作用。因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违反了“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规律”,不利于社会资金和生产要素的正常分配和平衡,不利于工业技术的创新发展,从而阻碍国家的正常发展。经济方面的垄断,必然导致政治方面垄断和政治腐败;政治垄断同样也会导致经济上的垄断和落后。所以,凡是大工业商品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制订了“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并且,政府规定每一种行业,必须建立两个以上的企业或事业单位,让他们进行合法的竞争,以打破“垄断”。各行各业,包括政党和行业协会等等政治团体和学术团体,也是如此。让本来已经渗透和支配社会一切的“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发挥积极的作用。

大工业商品经济的社会与小农业经济社会的最大的最根本的一个不同点,是大工业商品经济的社会里,存在着支配和决定社会一切的两个基本规律:“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遵循这两个规律办事,就能成功,违反这两个规律办事,就必然失败,就会给个人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和巨大灾难。所以,这两个规律,逼着那些想实行“独裁政治”制度的国家统治者们,不得不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政治制度。

国家统治阶级-----资产阶级,正确地认识和利用了这两个基本规律。把这两个基本规律应用到社会的一切方面,包括政治方面。这样,就消除了小农业经济社会时期的“鹰饱不猎食,人富不勤劳;家富不过3代,国安不过3世”的铁律。

小农业经济社会时期,总是有“天下大乱-----天下大治----天下大乱”的不断循环,从而使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不出现“政府死了又活,活了又死”动荡现象。

而大工业经济社会,只要遵循“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办事,就能让“政府不死,只是换血”。从而使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大工业商品经济社会出现200年以来的发展成果,远远超过小农业经济社会4000年的发展成果。国家制度的最高境界是让民众和官员实现“自律”,资产阶级正确地利用了“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就使国家制度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资本主义社会里的矛盾比小农业经济的社会中的矛盾更多,可是,资产阶级却能比较好地予以解决了。他们比地主阶级的高明之处在哪里?就在于他们很好地认识和全面地正确地运用了大工业商品经济社会的“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



26节 大工业商品经济与科学技术互相促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GMT+8, 2024-12-22 20:46 , Processed in 0.056310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