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01|回复: 7

瓶窑镇的良渚古城

[复制链接]

21

主题

122

帖子

102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27
 楼主| 发表于 2020-5-7 21: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angming 于 2020-5-7 21:38 编辑

杭州余杭区的良渚和瓶窑是东西相邻的两个镇,为什么良渚古城在瓶窑镇上,这里涉及到良渚文化的发现和命名。

1936年吴越史地研究会由卫聚贤等人发起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较早的研究区域文化的民间学术机构,在成立之初会员多达200余人,参加者也多为学、政两界名流;其中会员何天行对杭州良渚等地古遗迹多次踏查,著成《杭县良渚镇之石器与黑陶》。1937年原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职员施昕更,首先在良渚北荀山组织了三次小规模考古发掘,出土一批陶器、石器等,并编写《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因此1959年依照考古惯例按发现地点命名为良渚文化。

wp

wp



苕溪北有窑山一座,传说为南宋时期的古窑址,烧制各类陶瓶,山下村落因此得名瓶窑。
瓶窑镇人悉作大瓮,谓之浙瓮,民间小曲唱:瓶窑出的好乌甏,可见瓶窑制陶业历来十分发达。

lz

lz


在瓶窑镇东,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6年发现反山墓葬,1992年发现莫角山基址,2006年发现西城墙基石,从而确定良渚文化的核心地块在瓶窑镇中。
在瓶窑镇西,2009年彭公村岗公岭发现大量青膏泥,老虎岭发现大量草裹泥,从而确定良渚文化时期具有规模宏大的外围水利系统。

cao

cao


《說文》良:善也,《爾雅》小洲曰渚。
良渚,吉祥的小岛,正是古城遗址水网密布的真实写照。
良渚文化的制陶工艺,在瓶窑镇上不知不觉地绵延传承。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9

帖子

54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47
发表于 2020-5-8 15: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建筑判断,良渚应该是稻作聚落,大致说侗台语。可能不能把两个字拆开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506

帖子

244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49
发表于 2020-5-8 16: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月花 发表于 2020-5-8 15:37
根据建筑判断,良渚应该是稻作聚落,大致说侗台语。可能不能把两个字拆开解释。 ...

请问,根据建筑如何判断出稻作聚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9

帖子

54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47
发表于 2020-5-8 18: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jhz001 发表于 2020-5-8 16:47
请问,根据建筑如何判断出稻作聚落?

这个有定论,建筑有水坝还有南方稻作文化的特色建筑物
http://town.zjol.com.cn/czjsb/201805/t20180517_7286863.shtml
http://wap.xifeizaixian.com/mlzg/2643.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122

帖子

102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27
 楼主| 发表于 2020-5-9 05: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具有防洪蓄水、灌溉运输、调节水系等综合功能。坝体选择在山谷谷口,充分利用原有山体何谷口残丘,既减少了坝体建筑的土方量,又可以利用自然隘口作为溢洪道。现已发现11条坝体位于古城西北部的山前地带,由山前长堤、谷口高坝、平原低坝等人工遗存与丘陵山体围合而成,坝体中心为淤泥,外覆黄土,总土方量达288万立方米。

lhl2

lhl2


山前长堤位于大遮山山前,塘山遗址呈东西向,平面近曲尺形,全长约5公里。中段有双重坝体结构,坝高3-7米,宽20-50米,坝体的坝基铺垫石块,以提高坝基承载力和稳定性,总土方量约198万立方米,是水利系统中最大的单体工程。

谷口高坝位于古城西北侧山间,共6条,分为东、西两组,每组封堵一个谷口。东组包括岗公岭、老虎岭、周家畈遗址,西组包括秋坞、石坞、蜜蜂垄遗址。坝体海拔高程约为30-40米,坝顶长60-250米,坝底宽50-115米,总土方量约60万立方米。在满水时水面可沿山谷上溯3000米左右。
草裹泥是一种由茅草芦荻包裹泥土,再用植物条带绑扎固定的块状堆筑材料,在工程上具有可预制、方便运输和垒筑等特点。岗公岭遗址坝体下部用草裹泥堆筑,外部包裹约6米厚的黄土;老虎岭遗址地基处理上,直接在谷口地面上堆筑青膏泥,局部堆筑草裹泥作为坝体基础;蜜蜂垄遗址坝体堆筑之前先挖基槽并填入淤泥,具有改善坝基防渗性能的作用;秋坞遗址坝体迎水面用草裹泥纵横堆砌,这种效果与现代营建堤坝使用草袋装土类似,可使坝体增加抗拉强度,不易崩塌。

平原低坝位于谷口高坝南约5.5公里的平原孤丘之间,由狮子山、鲤鱼山、官山、梧桐弄四条坝将栲栳山以西的孤丘连接起来。坝顶海拔高程约10米,坝体长度依孤丘间距远近而不同,在35-360米间,总土方量约30万立方米。满水时可北溯3700米左右,直抵岗公岭坝下方,东北面与山前长堤贯通。

lhl1

lhl1


天目山充沛的雨水在夏季极易形成山洪,对良渚古城及其周边平原形成直接的冲击。水利工程的高、低两级水坝系统形成总面积13.29平方公里,总库容4635万立方米的库区,该库区雨季可阻留大量的来水,并通过溢洪道防止溃坝,解除洪水威胁;旱季可以补充城区河道水量,满足城内水路交通和生活用水。通过筑坝蓄水形成的水库,可以形成连接多个山谷的水网,为运输古城营建所需要的石料、木材等提供保障。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122

帖子

102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27
 楼主| 发表于 2020-5-14 22: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外城组成,呈向心式三重布局结构,古河道贯穿其间。城址总面积631公顷,人工堆筑总土方石量约717万立方米。宫殿区居于城址中央,地势最为高敞,面积约39公顷,是良渚时期最高统治者居住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内城由城墙围合而成,平面略呈圆角长方形,南北长约1910米,东西宽约1770米,面积280公顷(含宫殿区)。以宫殿区为中心,内城分布有墓地、居址(含手工作坊)台地、古河道等遗址。外城位于内城外围,由17处断续分布的台地构成半闭合的外郭轮廓,包括居址作坊和墓葬遗迹,面积约351公顷。外城台地和穿行其间的河网形成临水而居的水乡景观。

宫殿区

宫殿区




良渚古城遗址以建造于约3300-2300BC间的城址、外围水利系统、分等级墓葬等一系列相关遗址的发现,以具有信仰与制度象征的一系列玉器的出土,展示出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文明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起源说的鼎力支持。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122

帖子

102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27
 楼主| 发表于 2020-5-20 21: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山墓地发现于1986年,坐落于内城西北部的一座高出地表6米的人工土台上,东侧与莫角山相邻。反山墓地发现的11座墓葬大致按南北两排分布,等级最高的12号墓在南排居中,等级同样较高的20号墓在北排居中,而等级较低的15号墓和18号墓分布于墓地西北角,显示出一定的布局规范。墓向大多为南略偏西,均为竖穴坑墓,使用葬具。出土物包括玉、石、陶、象牙、嵌玉漆器等珍贵文物1200余件(组),其中玉器占90%以上。反山墓地出土随葬品数量之多、规格之高、制作之精,为其他良渚文化遗址所未见,是迄今所见等级最高的良渚文化墓地,被成为“反山王陵”。

12

12


12号墓处在反山11座墓葬的中心,随葬品的种类齐全、数量最多,以单件计共658件(不含玉粒和玉片)。琮王、钺王、柱形器等玉器上雕琢的完整神人兽面纹及高达6件的玉琮占有量,显示了12号墓墓主人至高无上的“王”者地位。

cong

cong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506

帖子

244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49
发表于 2020-7-8 11: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hz001 于 2020-7-8 16:42 编辑

今日浙江新安江水库建成后首次9孔全开泄洪,半小时流量与西湖水相当。

xa.jpg


传说四、五千年间的良渚文明消失在一场大洪水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GMT+8, 2024-12-22 20:53 , Processed in 0.057860 second(s), 4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