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单纯的使用表意文字(俗称象形文字)的国家。几百年前与西方开始交流后,中国陆续诞生了各种拼音方案( 如威妥玛拼音 、注音、 汉语拼音等),逐渐与更易学的拼音文字有了交集。然而,与其他使用汉字的东亚国家(日本、韩国)不同,我们的拼音方案没有采用汉字字体,而是采用了纯西方的拉丁字母。这造成了一个大家可能已经见怪不怪了的问题:汉语拼音无法和汉字和谐的一起使用。相比之下,日文的假名、韩文的谚文都可以和汉字和谐的混合使用,一方面可以弥补汉字在书写口语时无法显式表音的小欠缺。另一方面,可以成为中西文化交流中广泛使用的音译文字。汉语拼音的这个欠缺在科学技术发展中,形成了一个国际沟通壁垒 -- 使国际化的科技概念不能顺畅的通过拼音音译进入我们的词汇(加上汉字音译书写复杂,所以我们引进的音译词很少),大部分词语必须经过意译的过程才能进入大家的生活。意译虽然比较易懂,但也有缺陷:有时并不能清晰表达全新的事物和概念(比如克隆、SARS),或旧词新意(比如bug、cookie)等。
为了在现有语言文字框架当中,以最小的代价解决不便音译的这个问题,作者提出把大家熟知的拼音楷化和方块字化,把一个音节写成一个方块字的看法,并建议尝试用这种方块字音译外国人名、地名,以及难以意译的科技词汇等。同时甚至还可以用来书写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之中有音无字的词语,对保护传统地方语言、文化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这种文字很简单易学,只有一条规律:左声母、有韵母、下韵尾。韵尾主要有两个,-n写作“一”,-ng写作“二”。字母表和例子请见附图。
字母表:
简单例文:
欢迎关注并提出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