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73|回复: 5

中国为什么至今没有汉字代码的电脑系统?

[复制链接]

284

主题

766

帖子

433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333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7 11: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中国至今也没有汉字代码的电脑系统?
为什么中国至今也没有汉字代码的电脑?主要原因如下:
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为了跟上世界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步伐,就启动了制造电子电脑的科研项目。
1956年,夏培肃完成了第一台电子电脑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并且编写了中国第一本电子电脑原理讲义。
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电脑。
1958年,中国第一台电脑--103型通用数字电子电脑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电脑的诞生。
1959年,中国研制成功104型电子电脑,运算速度每秒1万次。
1960年,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电脑--107型通用电子数字电脑研制成功。
1963年,中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电子电脑--109机研制成功。
1964年,441B全晶体管电脑研制成功。
1965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第一台大型晶体管电脑109乙,之后推出109丙机,该机为两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67年,新型晶体管大型通用数字电脑诞生。
1969年,北京大学承接研制百万次集成电路数字电子电脑--150机。
1970年,中国第一台具有多道程序分时操作系统和标准汇编语言的电脑--441B-Ⅲ型全晶体管电脑研制成功。
上海元件五厂和上海无线电十四厂于1979年研制成功单片8080八位微处理器
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方面,截止到1983年,16KMOS动态存储器研制成功,8位机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品种基本配套,4KMOS静态存储器进入小批量生产,高性能4位处理机集成电路批量生产,电子器件工业总公司研制成功6800八位微处理器(仿制美国Motorola公司1974年推出的6800),甘肃天光电工厂生产出64位、256位、1024位双极型ECL存储器,上海无线电十四厂生产出CMOS大规模集成电路(1981年),等。另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关键设备研制工作也取得一定的进展,不少基础材料基本达到生产要求。
在1983年之前,中国在电脑的研制上,基本上是与美国、日本的研制进程平行的。
在电子电脑发明初期,人们在编制电脑应用程序时,是用“0”、“1”组成的二进制编码,来作为电脑指令的。人与电脑的关系是:人---“0”、“1”编码。多位“0”、“1”编码,对于99%的广大普通民众来说,是很难掌握的,所以,使用“0”、“1”编码作指令的电脑,是不能普及于广大民众的。 为了让电脑普及于广大普通民众,就在“人”与“0”、“1”编码之间,夹上一个过渡“桥梁”-----“人、机信息交换代码”。最适宜作这种“桥梁”的,就是人们日常熟悉的“文字”。方法是:如果让某组“0”、“1”编码,表示一个组成文字的基本元件,例如,让二进制16位编码“0010011000101010”代表英文字母K ,人们按下英文键盘的K按钮,就能使用“0010011000101010”编码了。
于是,电脑的设计者,就把“文字的基本构字元件”,作为“人、机信息交换代码”了。这样,就把早先的“人---0、1编码”关系,改成“人---ASCII码--- 0、1编码”关系了。
“0、1”编码,相对“代码”来说,被称为“源码”
把“源码”的电脑升级为“代码”的电脑后,普通大众就可以用一种文字的有限的“基本构字元件”,用电脑键盘在电脑上组建出无限的文字,再用文字组成电脑的指令,组成电脑的各种“软件”,来操作电脑了。从此,文字就成为设计制造电脑的硬件和软件的一个要素了。
美国人发明了“代码”编程方法以后,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Institute ,ANSI ),为了解决各个编程专业部门使用代码不一致的问题,在1961年,就制定了“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ASCII码)”。它是标准的单字节字符编码方案,用于基于英文文本的数据。它最初是美国国家标准,供不同电脑在相互通信时用作共同遵守的西文字符编码标准,在1967年定案。后来又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定为国际标准,称为ISO 646标准。
“ASCII”码,既是设计电脑芯片的一个依据,也是编制电脑“程序”的基础。美国设计的电脑CPU芯片架构MIPS、Alpha等等,都以ASCII码为依据的,并且只支持“ASCII”。
但是,不是任何文字都可作为“源码”的“代码”的。能够成为“源码”的“代码”的文字,必须具有“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以便适合电脑的工作的特性-----“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 否则,电脑就不能用这种文字的几十个基本组字元件,作为“人、机信息交换标准代码”。这样,就不能用这种文字的组字元件,在电脑上组建出无限的文字;也不能用这种文字作为指令,编制电脑的操作程序和应用程序。
因为英文具有“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所以,英文字母就可以作为“人、机信息交换代码”。
美国的电脑,使用了“ASCII”码后,中学生都可以用26个英文字母,在电脑上随机组建出无限的英文单词编辑文章;用英文指令,编制各种程序。
而中国的“汉字楷体系统”,因为没有“规律性、标准性和规范性”,所以其构字元件不能作为电脑的“代码”。中国要想在中国自己研制的电脑上,使用汉字代码,就必须把没有“规律性、标准性和规范性”的“汉字楷体系统”,升级更新成具有“规律性、标准性和规范性”的“新体汉字楷体系统”。
为什么不把没有“规律性、标准性和规范性”的汉字楷体系统升级更新成具有“规律性、标准性和规范性”的能够作为电脑的“人、机信息交换代码”的新体汉字呢?
因为,从1900年以来,在中国的语言文字学界,就出现了两派----“汉字罗马派(又叫汉字拉丁派)”和“汉字保守派”。
“汉字保守派”,不承认汉字楷体系统在现代社会中凸显的一切缺点和危害,说汉字楷体是“完美无缺的”,“是汉字发展的顶峰”,“是不必改进的,不可改变的”。
“汉字拉丁化派”,“邯郸学步”地搬用西方“拉丁文字”国家的片面的错误的语言文字“理论”,极力推行“拉丁化汉字”,完全违反了汉字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本没有“实用价值”,所以不能作为汉语人使用电脑的 “人机信息交换代码”。然而,“汉字拉丁派”,却只同意把汉字“拉丁化”,坚决反对把楷体汉字更新成“非拉丁化”的易用于电脑作“人机信息交换代码”的新体汉字系统。
掌握中国语言文字问题发言权的“权威”、“专家”们,不是属于“汉字保守派”就是属于“汉字拉丁派”。这两派都没有正确的系统的关于“语言文字发展”的理论指导,双方只是“以错怼错”的混战,所以谁也说服不了谁。这两派,又都极力排斥和打击正确的语言文字理论和正确的升级更新楷体系统的“新体汉字方案”,致使适应现代化、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新体汉字系统”,不能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电脑研制专家,就不得不借用美国的“ASCII”码,作为中国自造的电脑的“人机信息交换代码”。这样一来,就使中国自造的电脑,不论在硬件上、软件上和在功能上,都与美国制造的机算计相近,而在制造成本上,却远高于美国的电脑。
1979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后,美国的先进廉价的电子产品大量涌向了中国市场。于是,主持电脑制造的决策者,不看中国自主研制电脑的长远战略意义,只看眼前的经济利益的得失,就认为“中国自造电脑不如购买美国的电脑合算”。所以,就在1983年,把自主研制电脑的项目,与集成电路和半导体研发一起停掉了。这些科研队伍解散后,除了出国的以外,有的下海经商,有的回高校教书,更有甚者竟然被调去看机房。这样,中国就彻底废止电脑的研制工程。中国的独立自主的电脑产业体系就中途夭折了。
从20世纪70年代起,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发达国家的政府、企业等部门,都看到了一种崭新的战略发展机遇,纷纷增加对电子、电脑产品研发经费的投入,使电子、电脑等新兴产业崛起。今天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美国的英特尔公司,成立于1968年,在1971年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所带来的电脑和互联网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世界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而中国却在这一关键时刻,放弃了在电脑和微电子电路制造方面的自主创新。
中国从1984年开始,电脑和半导体电子器件工业的发展模式从过去的“创新为主,引进为辅”,转变为单纯地引进。从此,只能跟在在美国、日本屁股后边爬了。从此,国产电脑、通信设备、手机、家电、网络服务器、凡是用电脑控制的一切民用、军用机器设备,全都没有了“中国芯”。
中国在自阉电脑核心部件(CPU)制造能力以后,电脑底层软件的编制的权力也自然随之丢失了。
从1982年中国放弃电脑研制以来,就一直有很多爱国之士,都看到了放弃创建中国独立自主的电脑产业的长远的战略危害性,一直不断地呼吁创建中国独立自主的电脑体系。但是,自中国实行全面购买外国的电脑和开办用外国电脑零件组装厂以后,就在中国形成了一个势力巨大、无孔不入的电脑买办利益集团,这个利益集团,在各级政府的一些关键部门,都有代言人;再加上汉字拉丁派和汉字保守派在一些关键部门的代言人的作用,就使中国的电脑产业,至今仍然停留在靠购买外国的电脑制造芯片和软件专利过日子和当外国零件“组装厂”的“科技殖民地”状态。
在 2020年10月15日,《光明日报》有个关于中国电脑产业现今情况的报道,现摘录几段如下:
   “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芯片的进口总额高达3040亿美元,远超排名第二的原油进口金额。因为我国芯片自给率目前不到30%,尤其是高端芯片方面,对外依赖严重”。
“芯片按照功能分三类:存储芯片、计算类芯片(逻辑电路)和模拟电路芯片。”
  存储芯片可以说是大数据时代的基石,计算机中的原始数据、计算机程序、中间运行结果和最终运行结果都保存在存储器中,所以手机、平板、PC和服务器等产品都会用到存储芯片。报告显示,目前,存储芯片占半导体产业的比重为1/3,被韩国和美国三大存储器公司垄断,韩国三星、SK海力士、美光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95%。
  计算类芯片(逻辑电路)按照产业链划分,有设备、材料、集成电路设计、晶圆代工和封装测试五大领域,我国大陆芯片公司只占5%的市场份额,且处于芯片产业链的低端,从芯片产业的基础软件、底层架构、光刻胶及配套试剂等芯片材料,再到高端显示芯片、基础操作系统、集成电路专用装备和高精度加工设备,我国都依赖进口。
  模拟电路芯片,在汽车电子领域和5G时代的物联网中得以广泛应用。但全球模拟电路芯片的高端市场主要由ADI、TI等美国厂商占据,我国在高端的核心模拟电路芯片,比如高速数模转换芯片、射频芯片等方面对外依赖度较高。”
上述各类“电脑芯片”,是电脑、消费类电子、网络、通信、汽车、舰船、飞机、大炮、导弹、卫星等等所有机器的“大脑”,起着“生死攸关”的作用。  中国的电脑的核心硬件和核心底层软件领域,完全让美国占据了,中国在“信息领域”的自主权,完全丧失了。
汉字信息,只能挂接在美国的电脑信息系统上,只能通过英文才能调取使用,由此成了英文信息系统的附庸;中国的电脑产业,也只能作为美国电脑产业的附庸才能存在;并且随时都会遭到美国的监控和破坏。
由此,中国没有了独立自主的电脑产业体系,从而使中国失去了跟上“信息化时代”的最佳机会,使中国比美国落后一个“信息化时代”。
直到2002年,中国政府才认识到创建“中国独立自主的电脑产业体系”的必要性,便投资50亿美元,扶持“龙芯”企业,用以制造“电脑中央处理器(CPU)”芯片。“龙芯”企业并没从创建中国自己的电脑中央控制器芯片开始做起,而是沿用“买办阶级思想”办法,购买了美国的MIPS架构的CPU芯片专利和购买了荷兰已经淘汰的芯片制造机器和与之相配的“工业制造程序”专利。只是在原先的架构允许的范围内,做些调整或补充,就起个中国名字----“龙芯”。
中国首台“神威蓝光MPP”的“申威处理器”CPU芯片,买了美国Alpha架构的芯片专利及相应的芯片制造机器和工业制造程序的,也是采取“龙芯企业”的办法,起个中国名字---“申威芯片”。
因此,“龙芯”和“申威芯片”, 是不能被改造成汉字代码的芯片的。它们的性能与美国产的芯片一样,只支持美国的ASCII码,是不支持汉字代码的。所以,只能让汉字信息挂接在英文信息系统上;还是不能用汉字编写电脑程序;仍然不能摆脱美国的监控和破坏;中国的网民对网络的使用权和利益,仍然完全掌握在美国人的手里。
因为电脑的核心芯片和核心程序,它们不像步枪一样,谁拿了它,它就听从谁的支配,为谁服务。而电脑的核心芯片,是谁设计的就听谁的指挥,为谁服务。
电脑的“核心软件”也是一样,美国卖给你的电脑“核心软件”,全是用“源码”编制的,他也不会把每组“源码”的功能和修改方法全部告诉你。
因为,一个指甲盖大的芯片,里面布置的电子元件和连接路径,比一个纽约市的房屋和街道还多还复杂;每一间屋的功能是什么,如何使用,只有设计者自己知道,他不告诉你,你是无论如何也弄不懂的。
如果设计者在芯片上或操作程序里夹上病毒入侵“后门”,仿造者也会盲目地予以仿造出来。设计者如果利用病毒入侵的“后门”和远程遥控“暗道”,来偷袭时,仿造方一点反抗的办法都没有。
今天,中国的电脑、通讯、控制、监控等等方面的芯片制造厂有上百家,其制造机器和制造程序软件,都是买了外国的,芯片的架构也都是外国人设计的。外国人在设计芯片架构时,给买方预留了一个有限的可以扩展一定功能的窗口。但是,美国不会给外国的买方,留有可以使用本国文字作指令代码的扩展窗口;如果留了这样的窗口,美国就不能监控买方国家了。
所以,中国购买了美国的芯片架构的专利,生产这种芯片,等于替美国在中国扩建了一个生产这种芯片的分厂。今天,中国电脑工厂,其实是美国电脑零件组装厂,中国人只是为美国做嫁衣裳,美国吃饺子,中国喝汤。中国被美国的电脑套索套住了,成了美国的“科技殖民地”,不单每年被美国掠去上万亿美元的财富,并且中国的国防“第5领域----信息领域”的安全,都被美国监控了。
今天,中国完全被美国的电脑套索套住了,电脑在中国普及得越多越广,美国的套索拉得越紧,中国完全成了美国的网中之鱼。美国发给中国一个瘫痪电脑网络的致命病毒,比向中国投掷100颗氢弹的破坏力还大。
中国要想彻底摆脱美国的“套索”和“科技殖民地”状态,就必须把没有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的“汉字楷体系统”,升级更新成具有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的“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就必须完全彻底地抛弃外国的芯片架构,独立自主地设计制造支持“意、音双表新体汉字”作为“人机信息交换代码”的电脑芯片架构。否则,即使中国的电脑芯片制造技术,超过美国,也还是不能摆脱美国的魔魇。
有人说,“量子电脑”可以绝对地保密,可以摆脱美国的魔魇。但是,中国的“量子电脑”如果用的是美国的“ASCII”码,还是摆脱不了美国的魔魇。
所以,要彻底摆脱美国的“电脑套索”,就必须:
1、允许在语言文字问题上,展开“学术争鸣”,从而使正确的适应现代化、信息化时代需要的语言文字理论、观点、方案得到创建,使中国的语言文字得到正常发展。
2、清除“汉字拉丁化派”和“楷字保守派”所编造的各种错误的理论、观点、 法律、规定和条文等等。
3、清除“汉字拉丁化派”和“楷字保守派”在学术界、科技界,长期形成的“固守既得利益的小圈子”。
4、清除一些官员的“崇洋媚外”的奴才思想和美国的“买办势力”,坚持独立自主地发展科技的战略思想。
做到上述4点,完全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替换楷体系统的“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就会得到普及应用。
那时,中国就可以自己设计制造出支持“意音双表新体汉字构字元件”为代码的电脑芯片体系。中国就可以自己创造出“意、音双表的新体汉字代码”的软件系统了。
这样以来,中国就能够创建出“独立自主的汉字代码的电脑产业体系”,中国也可以创建畅通全世界各国的“汉字电脑网路”。这样,全球就有了两个“全球电脑信息网”------英文电脑网和汉字电脑网。这两个电脑网,各有所长,各有适用的人群,由各国人民自由选用,各得其所。可以既互相竞争又互相促进。共建世界先进文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506

帖子

244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49
发表于 2020-10-19 15: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时间回溯到1984年2月16日,上海市展览馆。13岁的李劲坐在计算机前有些不安,他在等“一个特别重要的人物”来参观。在此之前,他不得不一遍一遍演示他的程序给许多人看,大家也不厌其烦地在他耳边一遍一遍地说:“务求万无一失。”他不知道那个大人物到底有多大,直到这天上午,他才被告知,要来看他表演的是邓爷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766

帖子

433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333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9 16: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从哪年出现互联网?
中国的Internet
1.Internet的阶段性发展
我国的INTERNET的发展以1987年通过中国学术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3393634网CANET向世界发出第一封E-mail为标志。(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主题是“越过长城,通向世界”八个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四大主流网络体系,即:中科院的科学技术网CSTNET;国家教育部的教育和科研网CERNET;原邮电部的CHINANET和原电子部的金桥网CHINAGBN。
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大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7—1993年,也是研究试验阶段。在此期间中国一些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开始研究InternetInternet技术,并开展了科研课题和科技合作工作,但这个阶段的网络应用仅限于小范围内的电子邮件服务。
第二阶段为1994年至1996年,同样是起步阶段。1994年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进入Internet,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Internet的国家。之后,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et等多个Internet络项目在全国范围相继启动,Internet开始进入公众生活,并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至1996年底,中国Internet用户数已达20万,利用Internet开展的业务与应用逐步增多。
第三阶段从1997年至今,是Internet在我国快速最为快速的阶段。国内Internet用户数97年以后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增长到今天,上网用户已超过1000万。据中国Internet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3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人数为 6800万人。这一数字比年初增长了890万人,与2002年同期相比则增加了2220万人。
中国目前有五家具有独立国际出入口线路的商用性Internet骨干单位,还有面向教育、科技、经贸等领域的非营利性Internet骨干单位。现在有600多家网络接入服务提供商(ISP),其中跨省经营的有140家。
随着网络基础的改善、用户接入方面新技术的采用、接八方式的多样化和运营商服务能力的提高,接入网速率慢形成的瓶颈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上网速度将会更快,从而促进更多的应用在网上实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766

帖子

433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333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0 07: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件: 语言文字发展论.rar (3.05 MB, 下载次数: 29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506

帖子

244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49
发表于 2020-10-20 12: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sunzhenpo 发表于 2020-10-19 16:38
中国从哪年出现互联网?
中国的Internet
1.Internet的阶段性发展

ARPA NET是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的简称,1975年阿帕网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运营的封包交换网络,成为全球互联网的始祖,也是Internet网的前身。
我理解的互联网就是电子计算机结构的放大,主板上的积体电路如同PC机、服务器、移动终端,主板上的线路如同光纤、无线电波将这些积体电路连接在一起,从而变成一台庞大的虚拟计算机,将科学实验室内的高科技搬到了现实世界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766

帖子

433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333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7 04: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年10月修订版:
语言文字发展论.rar (3.06 MB, 下载次数: 26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GMT+8, 2024-12-23 15:54 , Processed in 0.068027 second(s), 3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