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中国普通大众用汉字编制电脑程序? 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电脑本来应该如电视机一样,成为每一个普通民众家庭必配的信息处理工具,普及率应该达到99%以上的,而实际上只是30%左右。为什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因为,电脑的主要的功能,是用来编制程序,来帮助人脑很难解决的问题的。这会大大促进人们的智力开发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而现在中国人所使用的电脑,都是美国设计的英文“代码”的,所以,只能用英文来编制程序,不能用汉字来编制程序,中国绝大多数的普通大众,都不会英文,所以就不会编制英文电脑程序了。 这就像有人买了一个5G手机,不会用其主要功能,只会用它的附带功能---当电话机使用一样:虽物有所值,却功无所用。所以,中国的家庭大约是4亿个,备有电脑的家庭才几千万个。 为什么美国或中国不创建汉字代码的电脑呢? 原因有二:一是电脑工作特性决定的;二是汉字楷体系统的结构特点决定的。 电脑是用电子管的“通电”、“断电”的两种状态,来表达“0”、“1”数码的。人们利用四个电子管的通、断两种状态,就可以使用“0、”“1”,来进行“二进制”“四位编码”,可以做出16组编码来: 0000 0001 0010 0011 0100 。。。。。。。。。。。。。。。。 1111 通通通通 通通通断 通通断通 通通断断 通断通通 。。。。。。。。。。。。。。。。断断断断 零 一 二 三 四 。。。。。。。。。。。。。。。。。十五 人们可以随意设定“0”、“1”二进制的任何一组编码,来代表任何一种东西,例如让0000代表“零、水、狗、秒、走、作用、启动发动机、红、先、A、 a、tapotement、 %、 ?、にほんご 、 ......等等。 人们把“0”、“1”组成的二进制编码,称为“源码”;在电脑上,把某一个可以替代某一个“源码”功能的“符号”,称为该“源码”的“代码”。 当然,要让“代码”起到代替“源码”的作用,还必须使用一种“电子逻辑电路”,来把二者,关联起来。 在电脑发明初期,人们在编制电脑程序时,是用“0”、“1”组成的二进制编码,来作为电脑输入、输出信息形式的。这时的“0、1二进制编码组”,就如“电报数码组”一样;要知道每个“编码组”的含义,就必须查对事先编好的“编码含义对照表”。这时,人与电脑的关系是:人---“0”、“1”编码组---含义。多位“0”、“1”编码组和成千上万的各种含义,对于99%的广大普通民众来说,是很难掌握的,所以,使用“0”、“1”编码组作电脑输入、输出信息形式的操作方式,是不能普及于广大民众的。为了让电脑普及于广大普通民众,就在“人”与“0”、“1”编码组之间,夹上一个过渡“桥梁”-----“人、机信息交换代码”。最适宜作这种“桥梁”的,就是人们日常熟悉的“文字”和“图符”。方法是: 让某个“0”、“1”编码组,来表示一个组成文字的基本元件,例如,让二进制16位编码“0010011000101010”代表英文字母K ,人们按下英文键盘的K按钮,就能使用“0010011000101010”编码了。 这样,电脑的设计者,就把“文字的基本构字元件”和一些“图符”,作为“人、机信息交换的“源码”的“代码”了。这样,就把早先的“人---0、1编码组”的关系,改成“人----文字、图符----0、1编码组”的关系了。 把“源码”的电脑升级为“代码”的电脑后,普通大众就可以用一种文字的有限的“基本构字元件”,用电脑键盘在电脑上组建出无限的文字,再用文字组成电脑的指令,编制电脑的各种“软件”,来操作电脑了。从此,文字、图符就成为设计制造电脑的硬件和软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了。 这种用“代码”操作电脑方法,是美国最先采用的,但是不是美国发明的。最先发明的应该是中国人,这个可以看一看中国的早在3000年前的周朝,就出现的《易经》。易经上,就有用一个长横“—”符号(相当于“0”)、两道短横“--”符号(相当于“1”)的六层不同的上下叠加(相当于“2进制6位编码”),来表示“乾卦、坤卦、屯卦、蒙卦、需卦。。。。。。”。 美国采用了“代码”操作电脑方法以后,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Institute ,ANSI ),为了解决各个编程专业部门使用代码不一致的问题,在1961年,就制定了“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ASCII码)”。它是标准的单字节字符编码方案,用于基于英文文本的数据。它最初是美国国家标准,供不同电脑在相互通信时用作共同遵守的西文 字符编码标准,在1967年定案。后来又被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定为国际标准,称为ISO 646标准。 “ASCII”码,既是设计电脑芯片的一个基础,也是编制电脑“程序”的基础。美国设计的电脑CPU芯片架构MIPS、Alpha等等,都以ASCII码为依据的,并且只支持“ASCII”。 电脑在用键盘代码(文字基本元件),是按事先设计好的“工作标准、工作规范和工作程序”来运行的,因此,电脑在运作时,就具有“标准性、规范性和规律性”的特性。 所以,只有具备“标准性”和“规范性”的文字元件,才可作电脑键盘代码;只有具有“规律性”的组字方式的文字,才可用键盘代码来组建该种文字。 26个英文字母,具有“标准性”和“规范性”,所以它就可作电脑的键盘代码;英文单词,都是用英文字母,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组建的,所以组建英文单词的方式,是具有“规律性”的。因此,电脑就能够用带有26个英文字母代码的键盘按钮,按照英文单词的排列顺序规律,组建出任何英文单词和英文指令。 而楷体汉字是方块结构的,其组字基本元件,在不同的字上,具有不同的大小、不同安置角度、不同的粗细、不同的长短、不同的连接方式,所以,组字元件没有“标准性”和“规范性”,例如:丿在大夭、幺、爻、春、走等字上的形状和安置角度,各不相同;楷体汉字的组字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没有统一的“规律性”。例如,音与昱,元件一样,上下位置改变了,字义就变了;巳、己、已,三字的区别,只是左边开口不同;马,在“码、妈、玛、杩”字上,为“表音”部件,在“驼、驾、驭、驰”字上有为“表意”部件,在“冯、凴”字上,只起到区别字形的“符号”作用。 所以,电脑就不能用楷体汉字的几十个基本组字元件,作为“人、机信息交换标准代码”。这样,就不能用楷体汉字的组字元件,在电脑上组建汉字;也就不能用楷体汉字作为指令,编制电脑作程序了。 因此,中国就不能建立起以汉字元件为代码的电脑体系了。中国只能使用美国“ASCII”码电脑,楷体汉字只能挂接在英文代码的信息系统上,成为英文的附庸。由此,使中国陷落为美国的“科技殖民地”,不单经济上受到外国的大力盘剥,在国防安全的第五领域----信息领域,也没有保障了。 美国的电脑,使用了“ASCII”码后,美国的中学生都可以用26个英文字母,在电脑上随机组建出无限的英文单词和用英文指令,编制各种程序。让所有的美国人,都能充分利用电脑的根本功能---即编制程序的功能,帮助人脑脑解决不好处理的问题。由此极大地促进了美国人的智力开发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要想在中国自己研制的电脑上,使用汉字代码,就必须把没有“规律性、标准性和规范性”的“汉字楷体系统”,升级更新成具有“规律性、标准性和规范性”的“意、音双表新体汉字楷体系统”。 然后把“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的基本构字元件作为电脑的“人机信息交换标准代码”,从而建立起中国独立自主的新体汉字代码的电脑系统。 用“意、音双表新体汉字键盘示意图”中的带红色代码的按钮,就可以在新体汉字代码的电脑上,构建“意、音双表新体汉字”和编制各种程序。构建方法有如下3种: 第一种: 用“点、横、竖、撇、捺。。。。。。。。”10种基本笔画和声母、调符 、韵母,来构字。 这第一种构字方法,可以构建出无限的新体汉字,但是,按键次数较多,构字速度较慢。为了减少按键次数,可以采取如下第二种构字法。 第二种: 用区别符、意符、声母、调符、韵母,构建新体汉字。 第三方法,组件构字法: 即用“音符组件(由声母、调符和韵母构成)”和“意符组件(由意符和区别符构成)”,来构字的方法: 这第三种构字法,采取了调取“意符组件”和“音符组件”方法。从而使组字速度比第二种构字法,构字速度又快了一些。但是,必须另外设置一个存储了几千个“意符组件”和“音符组件”的“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组件库”,并且造字时会受到“组件库”的局限-----仅仅能构建当前“组件库”中现有“组件”的新字。 如果把以上二种构字法的程序全放在一台电脑中,择机使用,取长补短,就能既可加快构字速度,又可克服各种构字法的不足。 这样,通过创建“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和创建新体汉字的“人机信息交换代码”、支持代码的电子芯片、各类程序,就建立起中国独立自主的“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的电脑信息系统了。 人类制造动力机器,是为了延伸体力,从而实现了工业化革命;制造电脑,是为了延伸脑力,从而实现了信息化革命。电脑是“智力工具”,它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人们解决人脑很难解决的问题的,写文章或作统计,仅仅是电脑的一个附属功能。英文代码的电脑,使美国的小学生都会编制应用程序,来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难题。 由于中国今天不能制造出“独立自主的纯汉字代码的电脑”,只能使用美国的ASCII码的电脑,所以,绝大多数的不精通英文的汉语人,在英文代码的电脑上,就不会用英文编制电脑程序,随时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难题了。 这样,中国的绝大多数的普通大众,在美国的ASCII代码的电脑上,既得不到电脑的根本的好处,也发挥不了编程才能。这就阻碍了中国大众创新潜力的发挥。这相当于买了一匹千里马,不会骑,只能当毛驴用了。 当中国创建出独立自主的新体汉字代码的电脑后,电脑的根本的功能----助力人脑的“智力功能”,也能在中国的广大普通大众手上,得到充分发挥了。中国人不再把“千里马”当“小毛驴”用了。那时,凡是会读、写新体汉字的中国人,只要学会了新体汉字代码的“程序编制工具”软件,就会用“新体汉字键盘上”的78个键盘代码,编制各种程序,来帮助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难题。这样,就彻底改变了今天中国的广大不精通英文的民众不能编制电脑程序的囧况。这对于发挥全民的科技创新能力,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的幅员辽阔,人口十几亿,通过汉字代码的编程工具,把全国人民的解决难题的经验和智慧汇集起来,中国必然从此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作者: 山东临沂 孙振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