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01|回复: 0

单音节语言在不经意间,会造成民族性慢性中毒和伤害

[复制链接]

4

主题

12

帖子

12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9
 楼主| 发表于 2021-7-21 01: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汉语般的单音节语言,在造词的时候,为了避免单个汉字语音的歧义,会用两个汉字组成一个词。而两个汉字一般会有两个不同意思,这就使得词语有了“副作用”-- 不能单单治感冒、还要同时治肺炎。

比如我们说老师要“严厉”,其实或许本意是“严”,不过因为“严”和“盐”同音,需要多一个字因此就放弃一些准确性和灵活性,用了“严厉”一词。在大多数场合,问题不大。所以人们没有思考,有没有比这个更好的词语,也没有思考这么做有什么不完美之处,反而想当然认为所有语言或许都是如此。几乎没人认为我们的语言搞出这类双字词会影响我们的语言和文化的竞争力。另外,一般来说人们的思维也不能超越我们所用的语言,我们的思维的准确度,被语言的准确度制约着,以至于我们不能自己发现自己所用语言里面的精确度的问题。于是乎这个问题,就很难在纯汉语语境被只会说汉语的人理解。

但是,或许就是这样一个不经意的、权宜的、不被大家仔细检视的词语,造成了中国人在被“严厉”即等于“好”的老师教育后,变成了虽然懂点知识,但性格却怯懦、猥琐、沉闷。这是一种全民族性的慢性的自信丧失和人格的损害。“严厉”会造成一种大部分时候是终生性的慢性中毒。会对中国人的性格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为什么大部分中国人在国际上吃不开,不敢勇敢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敢敞开心胸和世界各国的健康的民族开怀大笑,就是因为中国词语,不能表达单独一个“严”的概念,而把严格的教育,绑架成了“严格”而且“厉”(严肃、凶猛)。而国外的人,接受的是严而不厉(严格但温和)的老师的教育,“严而不厉”与“严厉”教育出来的人,肯定是有不同的性格的。“严厉”教育出来的人的人格魅力上远远低于,其他国家也学了同样这点知识,但是身心没有受到“严厉”损害的人。中国人的终身慢性中毒,大概就从多音节语素的匮乏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GMT+8, 2024-12-22 20:53 , Processed in 0.058594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