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61|回复: 7

汉字来自原始楔形文字的直接考古证据

[复制链接]

4

主题

12

帖子

12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9
 楼主| 发表于 2021-11-7 16: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深度语义 于 2021-11-7 16:18 编辑

50C8978E9F4937D5FC73E4A731A27278.jpg
红框里的字,是一个楔形文字 ,绿框和篮框明显是甲骨文。这个东西以最简洁的方式证明了,甲骨文来自原始楔形文字。中国文明的前身来自两河流域,在苏美尔人、阿拉伯人占据两河流域之前,中国人祖先之一曾经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发展出了高度的青铜文明。苏美尔人建立起巴比伦帝国以后,中国人祖先之一,辗转在殷墟建立了商朝。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商朝的青铜水平极为高超,超越周朝和汉朝,一直到唐才被中国本土超越。

这块石头其实是一块深青玉,经过5000年左右时间,表面钙化成棕红色。应该收藏在 90BF72B1BD1AF5266E9D5258C322187D.jpg 。我认为价值应该是20亿人民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506

帖子

244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46
发表于 2021-11-8 10: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hz001 于 2021-11-8 10:05 编辑

首先如何证明红框里的字是一个楔形文字 ,而绿框和蓝框里的字是一千多年後的甲骨文;

其次,原始楔形文字和甲骨文同时出现在一块青玉上,又如何证明中原文明的前身来自两河流域,还是两河流域文明的前身来自中原地区,或是两河流域和中原文明均来自未知的第三方文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2

帖子

12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9
 楼主| 发表于 2022-1-3 02: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jhz001 发表于 2021-11-8 10:03
首先如何证明红框里的字是一个楔形文字 ,而绿框和蓝框里的字是一千多年後的甲骨文;

其次,原始楔形文字 ...

这几个字是已知的甲骨文、和楔形文字,只要对楔形文字和甲骨文稍有研究,便可以直接知晓,这不需要用“证明“这个词。

另外,两河和中原文明的几种潜在可能关系,本身应该通过历史研究进行排除,你说的后二者早已被排除,只有前面这种可能理论上存在,但考古证据不容易获得。这个器物提供了直接考古证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506

帖子

244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46
发表于 2022-1-4 13: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度语义 发表于 2022-1-3 02:37
这几个字是已知的甲骨文、和楔形文字,只要对楔形文字和甲骨文稍有研究,便可以直接知晓,这不需要用“证 ...

研究最忌“想当然”

不是靠一腔热血就可以胡言乱语,历史不是不可以讨论,但请以严谨治学态度来研究,不要动不动认为权威压制“失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2

帖子

12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9
 楼主| 发表于 2022-1-7 01: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jhz001 发表于 2022-1-4 13:27
研究最忌“想当然”

不是靠一腔热血就可以胡言乱语,历史不是不可以讨论,但请以严谨治学态度来研究,不 ...

研究是给正常人看的,正常人认为OK就OK,不需要对付少数嫉妒、愚昧、装模作样没有资历的笨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

帖子

7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9
发表于 2022-8-18 15: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angming 于 2022-8-19 19:59 编辑

原谅一个人是很容易的,但再次信任,就没那么容易。暖一颗心需要很多年,凉一颗心只要一瞬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

帖子

7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9
发表于 2022-10-25 14: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angming 于 2022-10-26 06:58 编辑

暖一颗心需要很多年,凉一颗心只要一瞬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506

帖子

244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46
发表于 2022-10-25 16: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禅宗高僧,他曾经有感而悟:

"老僧三十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人生三重境界的由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简单的说,世间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人的认识主观的,是跟着心的境界而行的。

人对世间万物的认识,随着人对世间自然规律的透彻理解,是逐步深化的,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GMT+8, 2024-11-14 14:31 , Processed in 0.050832 second(s), 4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