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诞生了50亿年,细菌有34亿年历史,人类走过了700万年历程。一万年以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出现了最早的象形文字,汉字起源上限在公元前4000年,正是新石器时代快结束之时,距今约6000年,早于埃及圣书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希腊线形文字。汉字体系形成于殷商时代,小屯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就是明证,时间自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100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小篆字体给3000常用字规定了统一形式,约在公元前200年。直到东汉时代,公元121年许慎完成了《说文解字》,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研究字源的书籍。直到今日,汉字仍在《说文解字》的范围之内,变化不大。 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表意文字。从甲骨文、金文开始,汉字的基本字数大体相同,大约是1400字,主要由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组成。汉字在此基础上,逐步演变发展,到现今以形声字居多。 早期汉字直接根据物象构形,是“取象”来的,《说文·叙》中说明了这个道理。“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又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古人是如何学习汉字的呢?两千五百年前,《周礼》中说,“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即是说,先系统学习构字理据,系统认字。到现代,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今之文字,形声转多,而察其缔构,什九以形象为本底,诵习一字,当识形音义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一字之功乃全。”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根,是理解文化的不二法门。汉字起源于象形,成熟于表意,自古至今,乃是国人与中国文化对话的工具。薛福成在《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中写道:“以中国之人读中国文字,而高下轻重徐疾,已各自成音,赖有象形、会意等义相维持,故数千年后犹得以考证古训也。外国文字仅知谐声,以口相传,久而易变。” 汉字自身具有文化魅力,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汉字,无时无刻不在使用汉字。正确理解汉字,读懂汉字,从说文解字课开始。
第一季 五百汉字释义 第1讲: 人、大、立、夫、交、夭、天 从、化、北、比、并、众、伦、夹 女、男、母、子、了、儿、兄、弟 首、手、足、止、面、目、耳、鼻、口、发 第2讲: 首、头、面、页 目、臣、眉、看、见 口、舌、牙、齿、言、音、甘、欠 足、止、走、步、出、武、正、是、登 身、体、包、心 手、左、右、取、反、父、史、吏、尹、支、爪、采、桑、共、兵、弄 第3讲: 人、口、手、足、目、页、女 用这些组字,以说明汉字构造之特点? 第4讲: 天、日、月、风、雨、电、申、云、雷、雪、雾、霜、霾、示、气、旦、昏、朝、暮、冥、晶、星、明、夕、名、冰、五脏六腑 第5讲: 地、金、木、水、火、土 木、本、末、朱、东、杳、杲、林、森、休、焚 山、厂、石、丘、峰 川、泉、州、永、江、河、湖、海、洋 灾、炎、灰、焱、燚 第6讲: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卅、百、千、万、亿 东、南、西、北、中 第7讲:学习之道 学、习、勤、练、教、悟、问、听、读、写、说、文、解、字 第8讲: 出入、上下、多少、大小、前后、高低、好坏、来去、内外、长短、远近、粗细 第9讲: 兽、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鱼、虫、鸟、乌、狼、鹿、雀、鹤、凤凰 第10讲: 羊、美、羔、羌、羹、姜 牛、牧、告、角、解、革 犬、吠、哭、器、莽、伏、臭、狱 第11讲:颜色 赤、红、橙、黄、橘、绿、蓝、青、白、黑、紫、粉、靛 青、黄,字族法 第12讲:四季五谷杂粮 春、夏、秋、冬 稻、黍、稷、麦、菽 农、田、疆、男、力、耒、苗、刍、奔、井、生、禾、和、香、年、粟、米、瓜、秉、竹、麻、齐 第13讲: 绞丝旁、丝、系、素、玄、幺、幽、累、织、综、经、纬、缝、蚕、蛹、缫、缂、纠 衣、巾、布、帛、棉、初、褐、敝、句、缀、又双叒叕 表、衷、裹、被、卒、裁、装 第14讲: 刀、刃、分、初、利、斤、析、折、匠、兵、戈、武、戒、我、干、单、矛、戎、戊、戍、辛、弓、射、张、矢、弩、丸、王、工、夯、几、且、车 第15讲:厂、广、宝字盖 厂、厅、厉、历、厄、压、厌、危 广、床、库、店、府、座、廊、庐、庙、庵、庑、庖、庠、序 安、家、牢、宁、守、宫、宿、宗、宅、室、官、门、闩、开、户、闪、扇、所 穴、突、窗、瓦 第16讲: 书、册、典、籍、聿、笔、墨、纸、砚、言、信、音、意、声、磬、馨、鼓、龠、籥、丰、礼、豆、玉、巫、卜、爻、用、酉、尊、鼎 八音:石、金、竹、木、革、匏、土、丝 第17讲: 天干:甲乙丙丁 戊己庚辛 地支:子丑寅卯 辰巳午未 人情:喜、怒、哀、乐、恶、欲、思、恐、惊、忧、怜、怨、虑、怨、愤、畏、恭、悦、悲 第18讲:六书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