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义然 于 2021-12-12 20:29 编辑
方言词“旮旯儿” 及“旮、旯”二字的字理 王义然
按现代字典解释,“旮旯”二字的注音是gālá;“旮旯儿”一词的含义,是指“小而偏僻的地方”,例词有“墙旮旯儿、门旮旯儿,山旮旯儿”等。其通行的同义词是“角落”。 在古代字书上查不到“旮、旯”二字的字义。《康熙字典》只收录了“旮”字,未收录“旯”字。但对“旮”字的释文引证了《篇海》的注解,把“旮”字视为“旭”字的异体写法。笔者认为,古代字书之所以未收录并注释“旮、旯”二字,是因为“旮旯儿”一词属于方言词,适用地域范围较小,使用频率较低的缘故。 据笔者观察,关于“旮旯儿”一词,其实际读音在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与字典标注并不一致。如菏泽郓城口音,就把旮旯儿叫作gélou(后一个音节轻声,故不标调)。 考虑山东方言的实际情况,对“旮、旯”二字的构成原理,笔者有如下判断: ①“旮、旯”二字没有表义功能,只能是合音字。做出这一判断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构成“旮、旯”二字的部件只有“九、日”二字,而“九、日”二字的字义与“旮旯儿”一词的词义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所以,“旮、旯”二字断无表义功能,只能是单纯表音的合音字。 ②“九”字读音的声母表达“旮”字读音的声母;“九”字读音的韵尾就是“旯”字方言读音的韵母。做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九”字的读音jiǔ属团音,古读音为giǒu,声母从g,与“旮”字读音的声母相一致;“九”字读音的韵尾是ou,与“旯”字方言读音lou的韵母相一致。 ③“日”字方言读音的声母表达“旯”字读音的声母。做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在山东淄博市周边,存在一种方言特征,笔者称之为l—r混读特征。这种方言特征的表现形式是:读“荣”如“龙”, 读“入”如“路”,读“软”如“卵”等等。其本质是把现代汉语拼音中的声母r视同为l。合音字“鲁”(“日、鱼”合音)就是在这样的方言语音环境中产生的。据此笔者断言,“旯”字上面的“日”字属于表音的声部,造字者的意图就是用“日”字方言读音的声母l来表达“旯”字读音的声母。 ④“旮”字下面的“日”字当属“曰”字之伪。做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有两条:一是“日、曰”二字字形相近,在人们不了解它们表达功能的情况下,极易在书写中相混淆;二是“曰”字读音的韵尾e恰好就是“旮”字方言读音的韵母。 基于以上判断,对合音字“旮、旯”的表达原理作如下表述: “旮”字的构成为:从“九”,从“曰”。“九”是声部,表声母;“曰”是韵部,表韵母。造字者的意图是用“九”字读音giǒu的声母g与“曰”字读音的韵尾e相拼合,来表达“旮”字的方言读音gé。 “旯”字的构成为:从“日”,从“九”。“日”是声部,表声母;“九”是韵部,表韵母。造字者的意图是用“日”字方言读音的声母l与“九”字读音的韵尾ou相拼合,来表达“旮”字的方言读音lou。 总之,“旮、旯”二字是按造字者的方言读音制造的合音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