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汉字与文改东西风一瞥 手写与机械打字时代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只能提出的狭义的汉字改革,就是只拼音化文字的汉字拼音化。这只能解决有注音的汉字有规律拼读,仍不能见字知义。没有注音的汉字则音义都不知,也不便或不能查拼音字典。所以汉字首先需要的是,有简易的数码化规律便查字和简易的注音法,而不是音素拆分与分词连写。因此58周拼音一开头就把文改推入了歧途。 汉语汉字宜形声化而不宜只拼音化,这更是58周拼音没理解到的。因此误导中文蹿入了西语模式的歧途。 为什么汉语汉字宜形声化而不宜只拼音化,是中西语音层次结构有所等不同。西语的语音结构层次通常用两层次,不便看出中西语音逮差别特点。S码揭示了更便用的如下中华不等式: 香港中国语文学会《语文建设通讯》1992年3月《中西语音结构差别对语文的影响》一文,就载有这中华不等式。 语音基层的音节这层次中,类似有物须由原子组成分子的现象,而有音原子(音素)组成音分子(音节)的现象。如英语a(一)、俄语B、是单个音素的单音或单音节。英语as(如)是两个音素(两个音原子)组成的一个音分子(一个音节、双原子音分子)。又如英语asks(问),是一个音节4个音素(4个音原子)组成,类似多原子分子(多音素的单音节)。 西语普遍有辅音连缀成的复辅音与音节尾辅音,如英语asks中的sks。现代汉语普通话,没有复辅音与音节尾辅音,凡辅音都后接元音拼成听感上的一个单音(音分子、可以是语音的单原子音分子或多原子音分子)。 a、s、k这3个音原子(音素),在西语中,可以有a、sa、ka、as、ak、ask、kas、asks……等单音节。汉语中只可能有a、sa、ka这3种单音的单音节,不可能有as、ask、asks之类的多音的单音节。据日本学者继计,英语用到的单音节,至少8万以上。汉语只约4百种单音节,常要一万汉字,每音平均有20几个同音字。有8万单音节的西语,因此同音词比例极小,文字宜拼音为主,中文则宜用形声字。 西语是以单音节多音词与多音节词为主,极少同音词。汉语是以单音节单音词为骨干,同音词极多。如最基本的词的一到十数词,汉语中全是单音节单音词。英语中这十个数,少数是单音节单音词而有个别同音词,如一(one)与won同音,不得不字形不同。八(eight)、ate(吃)同音,不得不字形不同。而汉语与“一” 同音的常用字上百,不可能纯拼音化,只宜用形声字法。只宜音旁与形旁分别系统简化化,才能好拼读、查字、打字。若纯拼音化则同音词多,没有简便方法区分,识字、查字、打字不可能简便。 因此、香港中国语文学会1983年第11期《汉字改革》,刊出了S码《通盘考虑汉字简化问题》一文,建议常用字音旁与形旁分别系统简化拼化,不宜用当时的二简。S码已推出的旁与形旁分别系统简化化新形声字(加注简拼与形码的三易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