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2559
7128
1万
论坛元老
文藏
唐代剑器之舞在某种意义上可被视为中国诗、书、画之魂,是『六法论』头条『气韵生动』的形体表征或物质显现。
剑乃中土文化之精粹,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剑,既是帝王佩戴的标志,也是侠客胆气、壮士精神的表征。『五代越王剑』便是例证。
剑器到了唐代发展至高峰,以裴旻为代表,集中土剑术传统之大成,以公孙大娘为代表,体现了剑器与西域胡风舞姿的融会,给予大唐艺术荟萃高峰以有力推动。
『剑器』也作『剑气』『剑魂』理解,它是人的手臂的延伸,就如同毛笔一样。『剑器』与『浑脱』,各自作为中原、西域文化的代表,对当时的壁画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它既体现在题材方面,同时也呈现在绘画语言层面。
在榆林窟第三窟南壁西夏时期的《菩萨伎乐图》里,有剑舞的图像。图中三位伎乐菩萨均单足脚尖着地持舞具而舞,自东向西依次为腰鼓舞、剑舞和拍板舞。
而榆林窟第二十五窟中的剑既是我国古代的传统兵器,也是中国武术之魂,也是舞蹈中的常见用具。
到了隋唐之际,剑舞在汲取了西北游牧民族的文化营养,成为『健舞』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有特定程式的表演性舞蹈。
前文提到,诗人杜甫在晚年写下《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另一位大诗人李白也酷爱剑术,亦留下了不少描述剑舞的动人诗句,如《玉壶吟》中有『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送梁公昌从信安北征》中有『起舞莲花剑,行歌明月弓』。
莫高窟第一五四窟东壁有一幅盛唐时期所绘的《金刚经·忍辱波罗密品》:画中三人均着当时的文人服装,一人盘腿端坐于床榻之上,手捧经卷念诵。床榻右后方一人做骑马蹲的弓箭步,右手执竹剑而舞。床前另一人也是弓箭步,做挥拳击掌状,豪迈之气扑面而来。
总而言之,剑器是一种中原的官方武术之姿,在军队中广为流行。到了唐代,西域裸体舞因素与之成功融合,形成新的宫调与舞姿,而西河剑器则含有大量当地民间艺术色彩,释放出新的能量。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GMT+8, 2024-11-15 06:59 , Processed in 0.048902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