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汉字发展的基本过程和方向 中国的中原语言(汉语)大约在“伯皇氏”(距今约8000年)时期,就已经出现双音节、三音节单词了,就已发展成以多音节词为基础的语言了,即进入了人类语言的第二阶段。到了黄帝时期(距今约6000年),双音节、三音节词的音节开始被缩减。大约在夏朝时期,(距今4000年左右)就从第二阶段走上了第三阶段。 “汉字”,是表示汉语单词的文字。汉字的基础是汉语,汉语属于人类语言第三阶段的语言。汉语是“语多单载”的语言,所以,汉语每增加一个“新的单词”,就必须增加一个相应“新的汉字”来表示之;因为,虽然在具体的对话现场中,这一“新词”,能够被对方理解,但是,在书面环境里,没有了“对话现场的实景”作参考,这一“新词”就不能被别人理解。 所以, 汉字具有第三阶段语言所对应的文字的一般特性。并且,汉字本身也有自己发展的特殊过程。汉字发展的过程,表现在两个方面:1、汉字体式的发展过程;2、构字方法的发展过程。 这两个过程是并行的交合在一起进行的,现在分别论述如下。 一、汉字的体式发展过程: 汉字如世界各国的文字一样,最早也是由结绳记事演变而来的。汉字发展的基本历史过程是:结绳记事---画图记事----图符文字(图符表词意)----象形文字(表词意)----符号文字(表词意)。 下图是江苏连云港古代岩画: 下图是云南沧源古代岩画: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gif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3.gif 下图是河南仰韶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陶片上的符号: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gif 此符号,大约在“容成氏”(距今约8000年)时期。此符号还不能算作文字,只是记事符号。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5.gif 此图符文字,大约在夏朝(距今4000年左右)时期。 记事图画还不能算作“文字”,表示语言单词的图符,才是“文字” 史前陶器刻符,是华夏文字的萌生期。 汉字从诞生以来,就出现不断更新体式的“蛇蜕皮”现象。 为什么出现蜕皮式不断地更新体式的现象呢? 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的新单词就会随之不断增加,需要文字记录的事情也会随着增多,这就增加了记忆汉字困难和书写速度赶不上需要的问题。为了解决记忆困难和提高书写速度。人们主要采取了如下5种办法: 1、努力让汉字系统具有“系统性、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使之能“学少知多”,以便于学习和记忆。 2、创造新的书写技巧; 3、简化笔画形态和减少整字的笔画数量。 4、改进整字的结构方式。 5、使用新的书写工具和新的载字面料。 这些办法,就导致了汉字体式不断更新的“蛇蜕皮”现象。 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书写工具和载字面料。每一种新的书写工具或书写面料的出现,都会引起汉字体式变化或更新。 从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上看,中国最早的国家雏形,是部落酋长国。后人称道的黄帝、炎帝、蚩尤等,就是较早的部落酋长国的酋长。一些部落酋长国的酋长为了记事,开始委任他的记事官实行“结绳记事”。后来有发明了一种比结绳记事更快的记事方法,这就是“画图记事”。这种新的记事法,就是在树皮上或石板上、甲骨上用刻刀划出表示一个事情或事物的简易图画或符号。 后来由于各部落酋长国之间互相联盟或互相兼并,最终形成了一个较大国家,叫做“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国家大了,必须记录的事情多了,“画图记事”显得慢了,国家的记事官,就对表事“图画”进行简化,创建了表示语言单词的象形文字。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6.gif 因此称为“图画记事”当人们把“图画记事”改进成“图符文字”后,仍然沿用刻划的办法,于是就形成了“甲骨文”。 当用一个个的“图符”来表示语言的一个个“单词”时,文字就正式出现了。往后的发展,就是“社会的发展,促使人们提高书写速度;人们为了提高书写速度,就不断简化字形,不断发明新的书写工具和载字面料,不断改进书写方法。竹聿的发明,导致篆体的出现;毛笔的发明,导致隶体、楷体、草体的出现;刻板印刷术的发明,导致宋体的出现。 只有表示语言“单词”的书写符号,才是“文字”。表事符号、表句符号,都不能算作“文字”,甲骨文,属于直接表示“汉语单词”的“含意”、间接表示“汉语单词”的“词音”的文字。所以,“甲骨文”应当算作有据可查的表示汉语单词的“最早的汉字”。“甲骨文”仍然留有图符的原始痕迹,所以被人们称为“象形文字”。 人们发明了墨水和“聿(在一根空心小竹杆里塞上绒絮)”后,用“聿”蘸着墨水在羊皮或树皮、竹片上写字,由此就把甲骨文发展成“籀体字”; 从笔画形态上看,漫弯软柔,带有明显的结绳状态的痕迹(称为“绳纹字”);这种笔画,使得书写速度缓慢,效率低下,不适应快节奏生活的要求;因此,人们为了提高书写速度,就把在“聿”孔里的塞上一捆上粗下尖的羊毛,作为“聿”的尖头,于是称为“毛笔”。由于“毛笔”可以写出粗细变化的笔画,于是,在书写“籀体字”时,就出现了“蚕头燕尾”的笔画形态;人们同时又把“籀体字”作了一些简化,于是“籀字”就被改进成“隶体字”了;东汉时期,人们使用了大篇幅的载字面料后,于是就把“隶体”改成“章草”(以东汉黄象的章草为代表)了,不久,“章草”又改进为“今草”,到了唐朝时期,“今草”又被改进成“真体(楷体)”。(这里所说的“草”,是指“草民”所创建和认可使用的字体,以区别于官方认可通用的字体)。到了“五代”时期,人们发明了刻板印刷术以后,为了便于雕刻,刻字工就把“楷体”改进为“宋体”; 今天,电脑成为文字的主要处理工具。这种工具需要被处理的文字必须具有“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为了适应电脑的这种要求,就必须把没有“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的“楷体汉字”,更新为具有“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的“意、音双表新体汉字”。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7.gif 汉字从甲骨文算起,至今已经出现7次体式更新了。但是,为什么在前后两种字体的转换过程中没有出现文化断层呢? 因为,我们的前人,在各次汉字体式转换过程中,都是按如下办法做的: 1、改变汉字体式的目的是为克服汉字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缺点,并不抛弃适应当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点,达到提高汉字功能的目的。所以,新字体是在旧字体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 2、新的汉字体式,必须比旧的汉字体式书写速度快、易于学会、更美观,并能与旧体式实现“无缝转换”。 所谓“无缝转换”,就是新、旧两种字体,能够互当“异体字”混用。这样就不会出现“时间缝隙”,不会在转换过程中出现“新、旧字文盲”和“新、旧文化断层”。并且转换的经济成本极小,个人和国家都能承担得起。 商朝殷人事鬼敬神,甲骨卜辞的遗留很多,这些卜辞文,后人叫做“甲骨文”(又称“契文”)。 甲骨文属于简化的“象形文字”。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8.gif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9.gif 下图是商朝司母鼎铭文。这种字体属于“籀字”,是铸鼎工在陶土模具软泥坯上,用细木棒划出来的。所以,兼有“契文”的一些特点。后人把这种字称为“铭文”或“中鼎文”。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1.gif 下图是西周穆王时期的青铜器班簋(gui3)上的铭文,笔画柔曲,与已经知道的商朝铭文很不相同。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3.gif 下图是秦国的“石鼓文”,属于“籀文”体: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5.gif 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前781年),国家推出“史籀篇”(秦朝创造出“小篆字”后,就把“籀文”称为“大篆”),作为儿童识字教材,目的是在全国推行“籀文字体”,作为全国通用文字体式。这说明,周朝在取代商朝之前,官用文书字体,就是“籀字”。不过,“甲骨文字体”(契文)并没有被同时废止,很多诸侯国依旧通行“甲骨文字体”。 下图是公元前497—前489年的一个 侯马盟书,此书用毛笔写的,属于“甲骨文字体”: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7.gif 东周(公元前770---前265年)以后,周朝的各诸侯国不听周朝宗主国号令,各自为政,原来统一使用的文字,各国逐步加以改变,出现了“文字异形”现象,分别为“齐、燕、晋、楚、秦”五种类型。而《说文解字》录有“古文”“奇字”“篆书”。“古文”为齐、燕、晋、系文字;“奇字”为楚系文字;“篆书”为秦系文字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9.gif 甲骨文(契文)和籀文已经是汉字体系成熟的文字。《说文解字》所谓的“六书”造字法,皆见于其中。 前后两种汉字体式的更新,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而是逐步完成的;不是全靠国家命令完成的,还要依赖广大使用者的认可;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些新的汉字体式被一些人创建出来,与当时通用的文字并用,但是,只有那些被多数群众认可,并得到政府认可推广的文字体式,才会替换掉当时的通用汉字体式而成为新的通用汉字体式。所以,我们看到,历史上,在隶体字全面替换篆体字之前,早已出现在一些文件中的了。“隶体字”,它是在发明了毛笔以后,用毛笔在竹简上书写“契文”的“横画”时,写成“落笔蚕头,收笔燕尾”的笔画形态。状似蝌蚪,称为“蝌蚪文”。由于隶书比“籀文”简化、美观,书写也比“籀文”快,所以,秦朝以后,就开始普及起来,改称为“隶书字”。“隶体字”并不是一次演变而成的,而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而成的。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古隶字”,是战国时期的。 秦始皇结束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中国以后,秦朝把“籀文”(又称‘秦篆’(以石鼓文为代表)简化为“小篆”定为官方文书字体,但是,并不禁止民间使用“隶体字”。 “隶体字”经秦、西汉早期,逐步普及,至西汉中晚期宣帝、成帝时,已见“八分”隶法。“隶体字”在汉初,取代了“小篆字”的官方文字的地位。汉、魏、晋朝,都把隶体字作为官方文书字体。 下图是汉朝“章草”: 下图是汉朝今草: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21.gif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22.gif “今草”又发展成 “古行书”。其形体结构和笔法也散见于简牍墨迹中,历三国到魏晋而成熟。魏朝 钟繇、东晋朝 王羲之、谢灵蕴家族的墨迹,为行书字体的其典型代表。 下图是晋朝王羲之的《兰亭序》: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23.jpg 唐朝把王羲之的《兰亭序》作为“行书体” 的代表,发展成“真体”(后来称为“正楷”)。作为官用文书的标准化文字。宋体字,是为了适应刻板印刷而出现的文字体式。 在“章草”发展为“今草”的同时,又出现了一种更简化的字体,叫做“草体字”,“草体字”到了晋朝、汉朝,又发展成“狂草”。典型的代表就是张旭和怀素和尚的草书字: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25.gif 由于汉字从“籀体字”到“宋体字”,一直保持“以字构字”的造字方式,构建出来的各种体式的汉字,都有如下的共同特性: 1、字体是方块形的,各字是互相独立的。 2、汉字的“体式”可以变化,但是在“合成字”上,具有“字义”提示作用的“意符”,保持不变。 3、字形直接表示汉语单词的词意,不能表示单词的读音;每个字的读音,是靠口传的。 4、字形单载,即“以形表意,意异形异,一意一字,一字一形、一字一音”。 5、不带语法。 6、可以用现有的独体字或合成字为构件,来构建一个新字。 7、可以适应汉语单词无限增多的需要,构建出无限的新字。 这7点也是从“籀体字”到“宋体字”的历代人们造字时所遵循的原则。所以,人们把从籀体字到宋体的各种字体都叫做“汉字”。因为各种体式都有这7点特性,所以,前后两种字体系统,可以互当“异体字”混用,从而能实现“无缝转换”。 字形单载和不带语法,这是由汉语的语法特性和单词特性能决定的;方块形的文字比线形文字识别率高。 汉字7次体式更新,都是由书写工具和载字材料的改进引起的,所以,并不涉及构字元件的更换问题,也不涉及造字方法的问题,也不改变人们的语言习惯和用字习惯。 由于前、后两种字体在转换期间,两种字体就可以互当异体字混用,由此就实现了“无缝”转换。这种“无缝转换”,自然会很顺利地进行。由于是“无缝转换”,所以,在转换的过程中,就不会出现新、旧两种汉字的文盲了。但是转换以后,经过二、三代人以后,就会出现新、旧字体的文盲了。例如,现在认识楷体字的人,如果不查《大篆字与楷体字对照表》,就不能认识下面的这四个大篆字,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26.gif 是“秋收冬藏”了。 新、旧字体转换,经过50年以后,就会出现旧体字的文盲,但是不会出现汉字文化历史断层。为什么?这是因为: 1、汉族还存在;2、汉语还没有变;3、国家政府不断修订《字典》,有新、旧汉字的对照表;4、各级政府的文书档案,都得到法定的保存;5、民间保存了大量的书籍和口头“传记”资料,等等。这样,就不会造成汉字文化历史出现断层了。所以,中国从来没有因为汉字体式的变更出现过历史文化断层。所以,虽然2000多年前的孔子,撰写的《春秋》和《诗经》等书,都是用“大篆体”写的,却仍然通过大篆---小篆---隶体----楷体---宋体字的依次传递誊写,流传至今。 汉字体式经过了多次更新,为什么新体汉字的发明人,很少有记载呢? 因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闭的小农业经济社会,产生了守旧、保守、崇古和拜神的主导思想。 所以,孔教得到历代王朝的推崇。人们把本来是民间发明的文字,归功为古人“仓颉”,又把仓颉神话成具有四目的神人。造字时,感动得天地震动,鬼神哭泣。如果有人用脚踩了一片带有文字纸片,被文人们看到了,就会打发雷霆,训斥为“不尊圣贤,会遭天谴!”所以,中国历代王朝的文人,都是统治阶级的同伙人,根本没有改进汉字的意愿。所以,汉字体式在历史上虽然更新过7次了,但是,都是首先由民间人士在社会实际需要的逼迫下进行改进更新,在民间自然普遍传播后,最后官方才不得不认可的。 所以,汉字体式更新过7次了,但在官方文档里,并没有记录,是谁发明了甲骨文、大篆、隶体、楷体、宋体。 汉字的发展,一贯走的是“民间自由造字,官方收集整理、推广”的路子。在以往的历史上,每一种汉字体式的更新,一般都是先从民间开始的,都有一个“由渐变的改良变化,到质变的体式更新”的渐进过程。 “汉字体式”的改变,是广大的使用者为了便于记忆和书写,逐渐对现用书写工具进行改进和对“现用字体”的笔画形状或笔画数量,进行简化或者减少。于是就会形成一种与现有字体结构形态不同的“变体字”。开始是个别出现的,这些个别的“变体字”,通过人们互相学习、交流,与当时通用的字,互为“异体字”混用,自然地逐渐地传播开来。政府每隔1、2百年或更朝换代之后,就对民间增添的“新字”和“变体字”,进行一次收集,然后对其字体的形状和读音、含意,进行一次规范,使其系统化、标准化;定型后,出一本“字书”(字典),作为人们今后使用标准字体。 “变体字”,开始是不成独立系统的,是依附于既用字体系统的,是与“旧体字”混用的;后来通过国家规范、号召或者名人带头示范,使“变体字”的使用比例,逐渐超过“旧体字”的使用比例,逐步形成一个“新体字”系统,最终完全代替“旧体字”系统。这种“新、旧字体”的更替,是人们分散地、逐步地、“自然而然”地进行的。所以,无从确定具体的“新字”的开创人。所以历史文件上就无记载了。 汉字体式的发展进步和字数的增长,都是由汉族的社会发展促使的,所以,汉字的发展,基本上与汉族的社会发展是同步的。 明朝以来,中国的社会就一直停滞在小农业经济的社会里。社会停滞了,社会对汉字楷体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就没有新的需求了,汉字体式也就没有发展的动力了,汉字体式也就不发展了。直到今天,我们还是在使用“楷体”和“宋体”。 汉字为什么不表“词音”呢?因为汉语人从发明汉字时期到公元557年(中国的南北朝时期)之前,没有发现汉语的“音素”----声母、韵母和声调。后来虽然发现了汉语的“音素”,但是一直也没有用表示“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符号,作为构建汉字的元件,来拼写出汉语单词的“词音”。 早在汉朝前后,就出现了中国与西方使用拼音字母文字国家频繁进行经济、文化交往的现象,有一些“胡人”还在中国做了朝廷的大官。 早在汉朝之前,就有人发现了两个汉字快读,就会形成一个新音,例如“皮(pi2)袄(ao3)”,说快了就成了“瞟(piao3)”。人们把这种“变音”现象称作“切音”。东汉人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一书,里面给每个字的注音,就是采用“切音”法的。 敦煌石窟曾经发现一个署有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的南梁国(公元502—557年)的汉比丘守温的韵学写本残卷。上面记载了30个汉语声母的代表字: 舌头音: 端透 定 泥 正齿音: 审 穿 禅 照 舌上音: 知彻 澄 日 清喉音:心 邪 晓 牙音: 见溪 群 来 疑 浊喉音: 匣 喻 影 由此可见,“南北朝”时期的南梁国汉人和尚“守温”,已经发现了“汉语拼音原理”。 历史上出现的上述两种情况,为什没有促成“表意”的汉字变成用“汉语拼音字母”组成的“纯表音”的文字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汉语为“语音多载”的语言,存在着大量的“同音异义”的单词,如果用“汉语拼音字母”组成的“纯表音”的文字,就不能区分“同音异义”的单词了。 为什么也没有发明一种汉语拼音符号,来取代“切音”注音法,来给汉字注音呢?更没有把汉字的“意符”和“汉语拼音符号”,作为构字元件,来构建一种“意、音双表”的新体汉字系统,来更新原先的“只表意不表音”的“汉字隶体系统呢? 这是由于中国从“秦朝(公元前221年)”到 “民国1949年”时期,一直停止在自给自足的小农业经济社会里,市场经济很不发达,市场竞争度不高,没有出现逼迫社会物质的生产者尽力发展科学技术,来提高物质生产了的强大的力量。并且,国家政府极度轻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极力压制工、商业的发展。文人都以读书做官为目标,加之从汉朝到清朝,都是汉字保守者主导思想文化领域的。从汉朝开始,历代王朝,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既得利益,都极力推崇保守复古派的祖师爷孔子,历代统治者从推崇孔子,延伸到编造“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谎言,再延伸到“厚古薄今”,再延伸到“敬畏文字”。因此,从政府官员到普通文人,就根本不会去想,要把“只表意不表音”的“汉字系统,改成“意、音双表”的新体汉字系统。 如果早在汉朝就把汉字改为用“汉字”的“意符”和“汉语拼音符号”,来构建一种“意、音双表”的新体汉字系统,从此就使汉字具有了同汉语同步发展的稳定性,也不会有“隶体”à“章草”à“真体”à“宋体”的逐次更替了。 日本国在中国的唐朝之前,没有表示日语的文字。到了中国的唐朝时期,日本国派人到中国的唐朝学了汉字,回国后,就用汉字来表示日语。而日语中,却同时存在着大量的“单音节单词”和“多音节单词”。单音节词,可以用一个汉字的字义来表示之;而多音节单词,如果用一个汉字的字义来表示,一个汉字就得读成多个音节,这样,就让人们很难学会;如果用两个以上的表意汉字的读音来表示日语的一个多音节单词的词意,就把这些汉字当作日语的“音节符号”来使用了。这些只起“音节符号”作用的汉字与表示日语单音节词的含意的汉字,混在一起使用,就使人们分不清哪个字是“纯表意”的,哪个字是“纯表音”的了。 日本留唐的留学生“吉备真备”和留唐的学问僧“空海”利用中国“守温”和尚“的汉语拼音原理”。分别创建了汉字“真体”部件的“片假名” 和汉字“草体”部件的“平假名”。 “假名”就是日语的拼音符号。 这两种“假名”是一一对应的。为什么要有两种呢?并不是让它们像英文那样有大写和小写的作用。主要原因是: 因为“片假名”是借用汉字“真体”的部件。但是有时会出现与“真体字”的独体字相混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又发明了“平假名”。“平假名”,借用汉字的“草体部件”,这样就避免了与汉字真体字相混的情况。 “假名”用来表示日语中的“多音节单词”,“汉字”借用来表示日语中的“单音节单词”。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把“汉字当做‘音节字’使用时,所造成的矛盾问题”。 当时的日本政府在全国推行了这种 “假名+真体汉字”,来表示日语单词的做法,从那时至今,日文就一直很稳定,并且日文文章表达日语也很简捷精确。 其实,日本还可以再进一步,只要把汉字的“意符”作“意符”,把“片假名”作日语的拼音字母,然后把二者组合成一个整体文字,来表示日语中的单音节词,日文就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文字系统了,就可以用日文的几百个元件,构建出无限的日文了。这样,就可以不用汉字了。省去了“训读汉字”的麻烦;在电脑上也无需带上庞大的汉字库了,无需使用汉字输入法了。 中国的文人,受封建保守思想和制度的严重束缚,两千多年来,不知变新,也不会变新。只会遵循“祖宗家训”沿老路蹒跚步行,就只会用“表意”的汉字“音译”外语单词。例如:“般(bo)若(re)”,就是印度文“佛经”上的一个词(含义是“智慧”)的汉字音译(其实,“音译”外语单词,是很不准确的,最多也只能达到近似音)。就不如日本人那样,创建一套“汉语拼音符号”来表示之或者造一个新的汉字来表示之。近代中国的一些人,还是在用“表意”的汉字来“音译”外来单词。这样,就把“表意的汉字”变质成了“音节文字”(拼音字母文字的前身就是音节文字),这些只起“音节符号”作用的汉字,夹在“表意”的汉字中间,就使汉字出现了“歧义”,从而使汉字文章表达既啰嗦又不准确了。 中国在19世纪60年代以来,开展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拙劣的“洋务运动”,使汉语中的60%以上的单音节词被多音节词所替代,现代汉语中,70%以上的常用二音节单词都来自日本或欧美国家,这些二音节单词,大多数都是用常用汉字“音译”的。这样,就导致了70%以上的常用汉字出现了“歧义”。今天,中国的一些人又用汉字音译大量的英文多音节单词,甚至在报刊、杂志上直接使用英文缩写字母单词。由于汉语必须汉字的支持,汉字的退化变质,直接导致了汉语的退化变质-----由单音节词为主的言简意赅的最先进的语言,退变为以多音节词为主的啰嗦冗杂又不准确的语言。 出现这种情况,不能完全归咎于人们的“崇洋媚外”心理,根本的原因在于汉字楷体系统存在着不适应对外文化交流的天生缺陷。 二、汉字的构字方法的发展过程: 整个汉字体系,历经多次体式更新,在体式不断更新的过程中,与之同时并行的还有一个造字方法的发展过程。为什么造字方法会不断增加呢? 原因是:每一种新的造字方法,都必须遵循如下规则5项来造新字: 1、基本笔画形态必须统一和最简。 2、符合当时正在使用的汉字体式。 3、字形单载,即“一形一意、意异形异”。 4、整体美观、简练,容易辨认和书写。 用“以字构字”的方法,扩建新字。 在前4项造字规则的限制下和每种体式的有限的基本笔画数量的限制下,每一种造字方法,所构建出来的字数都是有限的,当到达极限时,这种方法就不可使用了。 楷体字系统,用十种基本笔画元件,只能构建出1000个左右的“独体字”来。但是,汉语单词却有无限个。为了扩建更多的汉字来表示之,于是就出现了第5个规则,即用 “以字构字”的方式扩建新字。即用两个或三个或四个字。。。。。。。合成一个新字。例如:火、秋、琰、爨。。。 这样,用于合成字的原先的单个字,就称为“独体字”,用“独体字”组成的字,就称为“合体字”。 采用这种“以字构字”的方法,就能构建出无限的新字来。于是就适应了汉语单词无限增多的需要。 但是,这种“以字构字”的扩字方法,又造成另一个问题:随着新造“合成字”的增加,新字的笔画数就随之增加;随着单字笔画数量的的增加,读、写难度也随之增加。 由于汉字的“独体字”也是直接“表意”,间接“表音”(读音是靠口传的)的;并且在结构上,没有系统性、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所以,用“独体字”构建出来的“合成字”,也是直接“表意”,间接“表音”(读音是靠口传的)的;并且在结构上,也是没有系统性、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的。 然而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汉语新单词就会随之不断增加,表示汉语新单词的新汉字就必须不断地增加。这就逼着汉语人,必须不断想出新的构字方法,来扩建新字。 从“甲骨文”到“汉字楷体系统”的造字法,统计起来,主要有如下11种: 1、“因物写形法”: 在“甲骨文”体系中,就体现出对于可见的有形的事物,用“因物写形法”造字,例如:山、 水 日 、月、鱼、虫、等等。这类字,在东汉许慎写的《说文解字》一书中,称为“象形字”。 “像形字”是从原始的图画演变而成的,仍保留着原始图画的影子。但是,如果没有人对这种字的含意进行解释,人们还是不能了解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是不能让人“见形晓意”的。例如:“秉”----可以解释为“手握着禾的形状”,这当然是一种“约定的含意”; 2、“符号表词法”: 对于些抽象的概念词,没有形可写,就任意造一个“符号”来表示之,这种造字法,许慎称为“指事”,确切的说法,应当叫做“符号表意法”。例如:上、下、一、二、三、本、甘、末、寸、朱、厶、甲、亦、大、小、色、等等。这类字,《说文解字》一书中,称为“指事字”。 “指事字”,也是“直接表意,口授读音”的。 3、变形造字法: 前人在创造“独体字”时,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叫做“变形法”。就是“一字变写成另一字,而读音相同”。 例如:“止”,把中间的长“丨”缩写为“丶”,把上边的“短横”,变写为“右挑”,把左边的短“丨”变写为“丿”,把下边的“长横”变写为“捺”。这样一变,“止”就变成“之”。其书写顺序与“止”相同。“之”意为“走路”。“之”,表示的是一个人在曲折的路上行,上面的点,表示的是从很远的距离看到的一个人头。 再如“走”字。“走”的本意就是在路上“跑”。所以,“走”字的上边部分,实际不是“土”,而是人迈开大步跑,两腿劈成一条直线了,所以成了“土”的形状;“走”字的下边的部分,实际是“止”字的变形----把左边的“|”变成“丿”;把下边的“一”,变成“捺”,成了“人”字形。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