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75|回复: 0

巴蜀图语文字破译方法的简单探讨

[复制链接]

12

主题

29

帖子

17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1
 楼主| 发表于 2020-9-1 03: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历史背景
在分子人类学中,把中国人分为“北方汉”和“南方汉”,同时也提到距今6000年左右,有一次人口大增长。这就说明在6000年前,有两大族群,这两大族群同时人口增长,意为着这两大族群的融合。因为两大族群的不同文化,所以有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文字。其中一种来自西部高原的岩画演变而来的图腾符号,一种来自东部的刻画线条符号。分界线大致在胡焕庸分界线。
按照历史传说,距今6000年左右正好是伏羲女娲时代,女娲一族对应的就是生活在岷山一带的马家窑南下文化,因为天水天全这两个地名是跟女娲传说有关的。伏羲一族就是大巴山洞庭湖一带的峡江文化,因为这里的高庙文化出土有宗教符号,是跟伏羲传说有关的。扬雄在《蜀都赋》中“蜀都之地,古曰梁州”,《禹贡》里的梁州范围“华阳黑水潜江”之间,正好把这两个文化包含在内。《华阳国志》“人皇始出,继地皇之后,兄弟九人分理九州,为九囿,人皇居中州,制八辅”,这就说明“中州”即梁州,梁州即古蜀的首都。人皇伏羲就是古蜀王蚕丛,古九州就是古蜀的九个行政区。那么在古九州范围内的遗址中就有可能找到图腾符号或线条文字,或者两者并存的文字。
距今4300年左右,仓颉发明了仓颉文。那么可以推测仓颉文字一定是把两种文字结合,创造了一种新的字体,巴蜀图语就符合这样的特点。出土年代虽然晚,但都是采用铸造的方式出现在青铜器上,也就是说它不是当时使用的书写文字,而是一种怀旧的祭祀文字。仓颉是黄帝时期的人物,《周本纪》张守节正义:“黄帝自穷桑登帝位。”《帝王世纪》:“黄帝由穷桑登帝位,后徙曲阜。”大禹建都阳城。所以仓颉文最有可能出现在这三个遗址中,即宝墩古城(穷桑)、石峁古城(曲阜)、三星堆(阳城)。所以四川地区发现的巴蜀图语跟仓颉文密切相关,因为年代久远,可能还有一些演变。
总的来说,这些历史背景决定了巴蜀图语就属于汉字系统。
二、简单比对古汉字来破解
秦朝时期统一文字,那么一些中原文字中没有的字,可能保留下来。统一字体,于是有一些巴蜀文字符号就有了一个大的演变,这就可以按照形似,逆向对比。例如下面这枚印章
v2-4737fbaf4891a4674e68b09474304990_720w.jpg
先看上半部:一个方的图形,左边一个月牙形,右边一只鸟。按照汉字笔画来看,就是“口月鸟”,组合以后是“鹃”字。巧合的是出土地点在成都郫都区附近,这里就有带“鹃”的杜鹃城这个地名。于是我用“鹃”字组词,然后查找下半部可能是哪个字。最后在繁体字中找到“關”字,也就是这么印章的印文是“鹃关”。
v2-a126ef4768ac31796d79fbc7c5a38937_720w.jpg
这个符号出土于新都马家场,离郫都区很近,因文献中就有郫邑这个地名,所以就跟“郫”字做个对比。郫和陴是同一个字的两种写法,可见当时演变时省略了半边“阝”,同时我们也知道了两旁的竖线跟“阝”有关。中间是网格状,上部有点倾斜,所以写成“甶”,网格呈十字,所以在甶的下边补充了一个“十”字。这就是“郫”字演变推测过程。右下角的小方块表示城邑。这个符号就是“郫邑”。
v2-73af7d54791f4effc1743da7e32333db_720w.jpg
这枚印章跟上一个图是同一遗址出土的。所以上半部自然联想到“郫”字,可以看到两边的竖线是用一种青铜器代替了。是不是“阝”还不能确定,笔者认为可能跟鸟篆相似,用的青铜器来进行字体艺术化。两边的青铜器倒是跟“阝”形似。下半部是象形的两个人拉着手,下方一个青铜器,意为两人合力摆放重物。两人组成“冖”,下方的青铜器形同“女”,合在一起是“安”字。难怪安字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安全的“安”,宝盖上有点,安装的安字没有上边那一点,看来是后来两字合一了。
v2-191c5f5d6291c7d3c580a8e31d673312_720w.jpg
这个图是“雅安”二字,下半部就是“安”字,可以跟上面的图比较一下,青铜器变成了一个方形的箱子。
v2-d5e5efd33e687c7b68d0729a97a89b53_720w.jpeg
这枚印章看起来象T&T,其实就是“褔”字。很多汉字都跟祭祀有关,字的两旁就是祭祀的“示”字旁,而有的“示”字演变成“衣(衤)”字。很幸运的是在宣汉出土一枚印章,有完整的“示”字旁。如下图
v2-00b5d32a76bed0e5ffda60769c94c6a1_720w.jpg v2-95b8d2fa2b35bb4355b689550ce8e4ac_720w.jpg
与金文甲骨文比较后,从这枚印章中可以看出,所有汉字的“示”都是由这个印章中的“示”简化演变而来。每一点都有各自的形状,代表不同的意义。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巴蜀图语文字早于金文甲骨文。这枚印章中间部分应是两个字,上半部很像前面的安字,但是多一个太阳形状的图腾,演化成冖上方的“丶”箱子下的一横很长,又出土在宣汉,所以这个字应该是“宣”字。下半部还不能确认。
《太平寰宇记》(卷七二)。乐史“周太王从梁山止岐下”,梁山即梁州,岐下即西岐。唐 韦续 《墨薮》卷一:“ 周文王 史 史佚 作虎书。有虎不害人,名驺虞,因兹始也。”《山海经》中记载的方八百里昆仑虚就是四川。“虚”字就是“虎+丘(丛)”的合字。周人来自四川,巴蜀青铜器上出现大量虎纹,可能就是虎书。
v2-d475205086a2741cedd403f4da77bec2_720w.jpg
比如这个图中下边的符号,初看形式“吴”字,但加上上部的虎图腾,可能就是“虞”字。
v2-25418fbbade9b42e76330e07e12c8c87_720w.jpg
这个是双元村墓地出土铜镜上的巴蜀图语,中间这个字也是“褔”字,同前面的那个福字印章比较是有差别的,也就是说巴蜀图语文字可能流传年代比较久远,存在不同的字体,也可能是地域上的差别。但这两种字体都与金文甲骨文的字体相似。
三、更早的文字体系
以前我们对古文字的关注点都在一些方块状的刻画符上,比如贾湖遗址中就有骨刻纹。下面我就说说图腾符号文字:
大家知道,汉字是象形文字,象的形就来自青铜器上的图腾。
v2-f2ccad71c824b878ca5c694e5f563079_720w.jpg v2-753e07310d157f09ea8bcd8c8c06c4e1_720w.jpg
金文甲骨文的虎字与虎形青铜器对比,不难看出虎图腾是线条化成为金文甲骨文的。也可以大胆猜想一下,虎头与虎身分开简化,虎头简化形同“开”字,虎身简化形同“明”字。那么《山海经》中的开明兽就是老虎,开明王朝时期出土大量虎纹青铜器,也说明开明就是老虎。
v2-2eda436f925d90b9340b1ed80d69fde2_720w.jpg
三星堆金仗上的图腾,可能演化成“汉”字,也可能是“雒”字。三星堆附近就叫雒城。
既然古蜀王蚕丛距今6000年左右,那么“蜀”字应该是高频度的。蜀的原始图腾如图:
v2-b0cf751ccce0f16a505290712310afe9_720w.jpg v2-beb27aa9021cc23b1c66bab81195ba20_720w.jpg
就是说“蜀”字的象形是一条大龙旁边还有一条小龙。造字本意可能是:龙种、天子的意思。
大龙眼睛独特,象征蜀王蚕丛有眼光、有的眼球突出下眼帘,三星堆的是蟹目,象征有远见。而蛇身象征神,可能是蛇和神谐音。跟某些汉字的部首表音表意一个原理,通过组合方式表达某个意思。小龙象征龙的后代。
v2-1f93176028e867d9a4a8cd510ea117fe_720w.jpg
龙的图腾有很多种,所以演变成“蜀”字的字体也是很多。现在我们知道了,龙不是自然界的生物,而是通过符号文字组合成的一个图腾符号。然后再逐渐简化,演变成今天的汉字。
三、结语
此文简单介绍了巴蜀图语与汉字的关系,进一步探讨了汉字的源头之一,即周青铜器上的流行图腾。希望能引起相关学者的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GMT+8, 2024-11-22 11:28 , Processed in 0.044792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