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38|回复: 2

语言、汉语与汉字(三)构思巧妙的汉字

[复制链接]

89

主题

140

帖子

20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83
 楼主| 发表于 2021-3-26 09: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义然 于 2021-3-26 10:20 编辑

语言、汉语与汉字
王义然
三、构思巧妙的汉字
      记录汉语的符号是汉字。汉字从它产生那天起,就担当起记录汉语约定的重任,成为积累前人智慧、传承中华文明的得力工具。汉字的形体虽然经历了篆、隶、楷几个阶段的重大演变,但其基本结构及其表音、表义的原理却始终一脉相传。它是迄今世界上唯一仅存而且仍在继续使用的古老文字。汉字问世,不断发展,数千年而不衰,这与古人在造字理念、造字方法、造字技巧等方面正确无误地选择和精巧绝伦的构思是分不开的。
      1、一字一音节,是制造汉字的总原则。对照现代音节概念,考察汉字的读音,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汉字的读音都是一个独立的音节,故此,汉字被称为音节文字。这种一字一音节的现象告诉我们,古人在开始制造汉字记录语言的时候,始终坚持一个音节制造一个汉字的基本原则。或者反过来说,一个汉字只记录一个音节。如对“囫囵、腌臜、旮旯、忐忑”等这些天然的双音节基本约定,虽然其意义靠两个音节共同表达,其中的单个音节并没有独立的表达意义,但在造字时,也坚持一个音节制造一个汉字。
一字一音节的造字原则和以单音节命名为基础的汉语约定原则结合在一起,决定了单个汉字与词的对应性,使绝大多数汉字都能独立表达意义,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具备了词的资格。
      2、象形表义,催生汉字问世。国人有言,书画同源,一点不假。因为古人在开始造字时,首先考虑的就是用象形表义的办法制造象形字。造字是为了记录语言约定,而语言约定本身包括用于命名的音节和被命名的事物两个方面。用于命名的音节就是我们所说的“音”,被命名的事物,就是我们所说的“义”。理想的记录语言的符号应当着眼于语言约定的双方,既能记录用于命名的音节,又能记录被命名的事物,即既能表音,也能表义。但是,表音的路子是肯定走不通的。因为在当时社会条件下,语音这种稍纵即逝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不能借助某种介质进行加工、传递和储存,没有哪个天才能够凭空创造一套可用于教学的记音符号。所以从表义着眼,用描绘表达对象实物形态的办法制造象形字,是古人不二的选择。可以断言,离开象形造字法就没有古文字,世界上那些失传的古老文字,肯定都是象形表义的文字。
      象形字以形象表义,没有表音功能,因而,在实践中,一个字会出现多个不同的读音。这是由于同一事物在不同地区人们会用不同的音节去命名而形成不同的称谓所致。如“豕”这种动物有“豕、彘、猪、豚”几个不同的称谓,所以象形字“豕”在有些地方也会被读若“豚”或“猪”。形声字“豚”及读音如“猪”的“逐”字均用“豕”字作声旁,就足以说明“豕”这个象形字被一些形声字的造字者读若“猪、豚”等不同的读音。
      3、会意、指事,拓宽表义渠道。象形表义,这种造字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世界上有很多形象类似的事物,在一个小小的字符中,不可能把他们一一区分开来。另一方面,还有许多事物属于抽象概念,无形可像,因而造不出象形字。所以,只靠象形表义去造字,前进的道路肯定是走不远的。于是,在记录语言迫切需要的推动下,古人又创造了会意字和指事字。
      会意字是用几个已有汉字的字义组合表达所造字字义的汉字。理所当然,会意字属于合体字。从表面上看,会意字只是把几个已有汉字的字形组合在一起,而其实质则是用这几个汉字的字义共同表达所造字的字义。如:“丘、疏、吞”都是会意字,笔者解析如下:
      “丘”字的篆文字形上从“北”,下从“一”。“北”取二人相背之形,表脊背、背离之义。“一”在下,表地平面。“北、一”会意,背地为丘,即高于周围地面便为“丘”。
      “疏”字的构成为右从“ 流.png ”,左从“了、止”。“ ”即“流”本字。造字者用“ 、了、止”三者会意,说明(被阻止的)水流结束了被阻止的状态,即被阻止的水流通开了就叫做“疏”。
      “吞”字的构成为从“一、大、口”。造字者用“一、大、口”三字会意,描述把食物(不经咀嚼)一口吃下的动作行为状态,表达“吞”字的字义。
      指事字是用简单符号指示已有汉字字形特定区域表达所造字字义的汉字。如:“本、刃、早”三字都是指事字,笔者解析如下:
      “本”字的构成为:在“木”字的基础上,添加一短划作指示符。指示符指明,木的主根及与其相连的主干就是木之“本”。
      “刃”字的构成为:在“刀”字的基础上,添加一点作指示符。指示符指明,刀的那条锋利的棱就是刀的“刃”。
      “早”字的构成为:在“旦”字的基础上,添加一竖划作指示符。(“旦”字的构成为“日出地平谓之旦”)指示符从“日”字下方引出,直至地下,说明日将出而未出的那个时间段谓之“早”。
      无疑,会意和指事两种表义方法,都是建立在已有的象形字基础上的,但它们已经克服了单纯用象形表义的局限,为那些无形可像的事物找到了表义的方法,使制造表义汉字的途径更加宽广,使汉字中的表义字有了足够的数量,为其后其他类型汉字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汉字的表义功能解决了一个难题,那就是汉语约定因只使用开音节致使可用音节较少,不得不用同一音节命名多个不同事物的情况较多的问题。如果没有表义功能,记录这类语言约定只能使用相同的记录符号,极易混淆。而有了表义功能,人们就可以通过表义途径把这些音同义异的命名约定以音同字异的形式相互区别开来,使所记录的汉语约定的指向性得以明确,提高了汉语的质量。
      4、形声造字,迈出矫健步伐。前已论及,语言,是用音节对世间事物进行命名、赋予称谓的一种约定。每一条语言约定,都包括用于命名的音节(音)和被命名的事物(义)这两个方面。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最理想的造字方案应当全面考虑语言约定的双方,让所造字既包含用于命名的音节的信息,又包含被命名的事物的信息,即既能表音,又能表义。正是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下,古人创造了形声字。
      形声字也属于合体字,由一个形旁和一个声旁两部分组成,形旁用于表义,声旁用于表音。
      形声字的表义方法可称为类属表义,即形旁字的字义与所造字的字义存在分类学上的科、目、属、种隶属关系。如与“山”有关的“岗、岭、峻、峭、崔、嵬”等字,都用  “山”字作形旁,就属于这种表义方法。对此,《说文解字》惯用套语“凡山之属皆从山”之类作解释。
      对于形声字,各类字书在确定其部首归属时,习惯上均按《说文解字》,以表义的形旁为据。
      形声字的表音方法基本上属于直音法。如:“忠、桐、功、茵、忖”等等,这些字的读音与其声旁字“中、同、工、因、寸”的读音完全相同。
      现在看来,许多形声字的读音与其声旁字的读音存在差异,有的声母不同,有的韵母不同,有的声母韵母都不同,让人看不出造字者的取音意图。这种差异是各地的方言语音差异的反映。因为方言语音的一般表现形式,就是一个字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读音。所以,不同方言环境中的造字者制造的形声字,虽然声旁相同,但读音却会存在很大差异。如:“同洞、出屈、非悲、反板”等等。
      形声字既表音又表义,让人既能望文知音,又能望文知义,即使遇到从未见过的字,也能大致推断其字音和字义。这对人们快速识记汉字大有裨益,所以倍受世人青睐。
      形声造字法是一种非常便利、容易掌握的造字方法。这种造字方法对艰难的汉字制造工程产生了强大推动力,使汉字制造突破难关,阔步前行,迅速适应了记录语言的迫切需要。早在先秦时期,形声字在汉字中就占了很大比例,据统计,如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汉字都是形声字。形声字在汉字大家族中的主体地位已经根深蒂固。汉语文化的蓬勃发展,形声造字法功不可没。
      5、合音造字,弥补表义不能。语言约定的广泛性决定了制造表义汉字的历程十分艰难。虽然国人创造了象形、会意、指事三种表义的方法,但在造字实践中,还是遇到了不少难题。一些虚词用字、人名地名专用字、抽象概念用字,无形可像,无事可指,无意可会,因而,表义也就无从谈起。如:“郢、鄞、郓、卞”等字,均属地名专用字。从语言约定的角度考察,这些约定只是用特定音节为某一特定地方命名,没有其他可供表达的意义,所以,注定造不出记录这类约定的表义字,这就是笔者所说的表义 不能。面对表义不能,古人不是就此止步,而是紧紧盯住语言约定的另一方面,着眼于表音,创造了合音字。
      合音字是用合并字音(音节)的办法表达所造字读音的汉字。所谓合并字音,就是把两个甚至三个字的读音合并为一个字音。字音合并的本质是音节的分解和重组。在造字者思维中,具体的操作步骤是:先把用于制造合音字的两个或三个已有汉字的字音进行要素切分,然后,按照所造字音的音素构成,取一字之声,取其余字之介或韵,用所取声、介、韵合成所造字的字音。如:“郢、鄞、郓”三个地名专用字,就是按两拼法制造的合音字。因为“郢、鄞、郓”三字的读音声母都是y,所以,造字者就用读音声母是y的“邑”字作部首,表示这些字的声母;因为“郢、鄞、郓”三字读音的韵母分别是“engin、ün”,所以,造字者就分别用读音韵母分别是“engin、ün”的“呈、堇、军”三字作部首,表示这些字的韵母。简言之,就是“邑、呈”合音为“郢”,“邑、堇”合音为“鄞”,“邑、军”合音为“郓”。
      由于介音的存在,汉语音节中有含介的三拼音节,所以,汉字中也有按三拼法制造的合音字,如“卞、嫩”二字即属此类。
      “卞”,从“卜、一、丶”,造字者用“卜”字读音的声母b、“一”字读音的韵母i与“丶”字读音diǎn的韵尾an合成“卞”字的读音biàn。
      “嫩”,从“女、束、文”,造字者用“女”字读音的声母n、“束”字读音的韵母u与“文”字读音的韵母en合成“嫩”字的方言读音三拼音节nùn(普通话读音添加介音u)
      在笔者辨析的合音字中,既有用两拼法制造的合音字,又有用三拼法制造的合音字,说明古人对汉语音节中声、介、韵三种实体要素构成上的分析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汉代末期出现的为汉字注音的方法——反切注音,其实就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产生的。
      合音字属于合体字的一种新类型,虽然从形式上看它与其他合体字一样,都是把几个相关字符合并在一起,但合音字的字形合并有独特的意义。这种字形合并的目的与反切注音一样,都是用读音中含有某种音素的汉字代表这种音素参与字音表达,在造字者的指导思想上,就是从参与表音的字符中各取其读音的某一音素,用这些音素合并成所造字的读音。所以,这种合并与所涉字符的字义毫不相干。因而,合音字没有表义功能,是纯粹的表音汉字。
      合音造字法创造了汉字表音的新方法,使汉字大家族中增添了一种新类型。这种造字方法,填补了表义不能的空缺,进一步完善了汉字的造字方法体系,推动汉字制造工程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6、复合汉字,造字技巧发挥到极致。探寻古人造字方法,发现有些字虽然貌似形声字,但其声旁或形旁不是现成已有的单个汉字,因而,关于这些字的构成原理,至今仍是未解之谜。如:“疑、黍、杀、朮”等字,就属这种情况。笔者认真分析了这类汉字的相关部件,认为这类字不是简单的形声字,而是同时使用形声、会意、合音等几种方法复合而成的汉字,故把它们称之为复合汉字。
      如“疑”字的构成,其左边不成字,但可分解为“匕、矢”两部分;其右边也不成字,但可分解为“予、止”两部分。笔者分析认为,“疑”字的左边偏旁属于一个会意偏旁,造字者用“匕、矢”二字会意,描述两人相会,一个藏匕首、一个藏暗箭的情形,说明人与人之间互相提防、互不信任的心态,表达“疑”字的字义;“疑”字的右边偏旁属于一个合音偏旁,造字者用“予”字读音的声母y和“止”字读音的韵母i合成“疑”字的读音yí。
      再如“黍”字的构成,其上部明显是个“禾”字,因为“黍”是一种禾本粮食作物,所以造字者用“禾”表达“黍”的字义;其下部属于合音偏旁,从“水、入”,造字者用“水”字读音的声母sh与“入”字读音的韵母u合成“黍”字的读音shǔ。虽然从总体上看“黍”字是个形声字,但其声旁不是现成已有的汉字,而是用音节合并的办法,由“水、入”二字临时合成。所以,它是由形声、合音两种造字方法复合而成的,故属复合汉字。
      分析一些复合汉字的构成,可以发现,在汉字发展史上,复合汉字很早就产生了。如简化汉字“术”的异体写法“朮”,本是繁体字“術”异体写法“術”的一个偏旁,所以,它的产生肯定在“術”字之前。而笔者分析这个偏旁的构成原理,发现这个偏旁其实是一个既能准确表义,又能准确表音的完美的复合汉字。其构成为从“卜、十、兀”。造字者用“卜”作形旁,表达“朮”的字义(古人把占卜、祈巫之类称作“朮”),用“十”字读音的声母sh与“兀”字读音的韵母u合成“朮”字的读音shù。从记录语言约定的两个方面看,无论表音还是表义,都十分精当,无可挑剔。所以笔者断定,繁体字“術”的偏旁“彳亍”,其实是后人不解前人造字意图而盲目加的,实有蛇足之嫌。
      与“朮”字的情况相类似,“杀”从“乂”,从“十、八”。造字者用“乂”作形旁,表达“杀”的字义,用“十”字读音的声母sh与“八”字读音的韵母a合成“杀”字的读音shǎ。“杀”字的构成也已很完美,所以繁体字“殺”右面的偏旁“殳”也是后人不解前人之意而盲目添加的。“朮、杀”二字的存在,可以证明复合汉字产生很早。因为它们的繁体字形是在它们的基础上添加偏旁构成的,肯定产生于其后。
      很显然,复合汉字使汉字家族进一步扩充壮大。这类汉字携带着用于命名的音节和被命名的事物两方面的信息,既能较准确地表音,又能较准确地表义,是一种臻于完美的文字。复合汉字,浸透着造字者高超的智慧,是古人造字技巧发挥到极致的产物。
      7、完整的造字方法体系。两汉的儒学家们对汉字构成原理进行了深入探讨,把古人的造字和用字方法归纳为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转注六种,并称之为六书。六书中的前四种属于造字方法,后两种属于用字方法。这就是传统的六书之说。两千多年来,这一学说引导人们探索古人造字理念,辨析字音、字义,正确识记汉字,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前已论及,传统六书之说没有把古人发明的造字方法完全揭示出来,存在重大缺失。至今许多汉字的构成原理一直没有说清,有的已成千古之谜,人生识字糊涂始的局面难以扭转,原因就在这里。
      笔者花大气力把合音造字法和复合造字法揭示出来,让古人创造的造字方法体系一展完整风貌,让世人明白,正是这样一套完整方法体系的支撑,才使国人能够在长期的造字实践中,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呈现出无所不能的姿态。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形声字、合音字和复合汉字,各具特色,各有所用,哪一样都不能少。它们相互支撑,拾遗补缺,一路走来,共同担负起记录汉语的重任,共同编织了光彩夺目的汉语文化。
      古人完整的造字方法体系告诉我们,国人制造汉字总的指导思想是着眼于记录语言约定的双方,既顾及用于命名的音节,又顾及被命名的事物,即既表音,又表义。只是在初期表音不能和一些表义不能的情况下,才不得不制造单纯表义和单纯表音的汉字。在汉字大家族中,既表音又表义的字在数量上的绝对主体地位,就是这种指导思想支配造字实践的结果。所以,过去人们习惯于简单地说汉字是表义文字,这种说法是极为片面的。既表音又表义,才是古人制造汉字所追求的总目标。正是这种造字理念,成就了汉字最突出的优点,使其他文字无与伦比。这也是汉字不仅使用人口众多,而且能一脉相传历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893

帖子

224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42
发表于 2022-1-20 20:30: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王义然nia你保守猪反改革反祖国发展!无知无能的混血虫螳螂挡车!汉字极劳民伤财!改汉字极利国利民!你保守猪败家子把汉字的缺点说成优点是螳螂挡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140

帖子

20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83
 楼主| 发表于 2022-2-18 09: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骂别人为猪狗的人,他自己就猪狗不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GMT+8, 2025-1-5 15:38 , Processed in 0.048314 second(s), 3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