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中國史.元與明》: 「文盲在晚明人口中只占一小部分。天啓五年(1625),遭遇船難後被沖上中國海岸的西班牙耶穌會士阿德里亞諾.德.拉斯.科特斯對明人的平均生活水準未感驚奇,但對其教育程度卻深感驚訝。他在回憶錄中寫到:“中國男孩,哪怕是來自貧苦的家庭,不會讀寫漢字的也極爲少見。”拉斯.科特斯來自一個連貴族也並非人人樂意學習閱讀的國度,因此,當他發現“大部分人,無論貧富貴賤,鮮少不會讀寫”時,怎能不感到震撼?」 蓋晚明時,中國人——起碼是男性——的文盲率不高,比同期歐洲許多國家,例如西班牙的文盲率要低的多。 所以所謂漢字造成文盲率高的說法,純屬想當然,在歷史事實面前,不攻自破。 西曆二〇一七年七月十八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