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76|回复: 0

改变鲁迅性格的一场考试

[复制链接]

8

主题

8

帖子

4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42
发表于 2016-7-11 14: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起鲁迅先生,大家立马联想到一个铮铮铁骨的男子汉:隶体“一”字的胡须,冲冠的平顶,头发根根上指。他性格冷峻严肃,“横眉冷对千夫指”,用“金刚怒目”式的文章,像匕首和投枪一样刺向敌人的心脏。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坛上著名的斗士,毛泽东曾经高度评价他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其实公众看到的只是作为伟人的鲁迅先生“正面形象”,鲁迅也有不少为人所不知的“另一面”、“短板”,甚至是性格缺陷。比如鲁迅身高不足160CM;鲁迅不太注意个人卫生,“长衫、裤子、皮鞋上都是补丁,讲台上有水渍,袖子管一抹就揩掉了”;南方气候潮湿闷热,鲁迅在上海时平均半个月才洗一次澡……鲁迅性格冷漠,因为他的原配朱安是“母亲送给他的礼物”,所以他一辈子对之不理不睬,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词就是“冷暴力”,让朱安守了几十年的活寡;鲁迅因为绍兴城的名中医没有治好他父亲的病(肝硬化),所以他痛恨中医,曾经疾呼“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他一生没有看过中医,吃过中药……


   鲁迅-1.png

  斗士鲁迅


  鲁迅这种略带有一点偏激的性格,和他少年时家庭里经历的一次巨变关系非常大。可以说,是这场科举考试改变了鲁迅的性格。


  少年鲁迅原本也天真活泼,他是周家五兄妹(最小的弟弟和妹妹后来早夭)中的大哥,经常带着弟弟们去母亲鲁瑞的乡下老家玩,摘蚕豆、看社戏,结识闰土这样的农家小哥,也曾在百草园里捉蟋蟀,找覆盆子……但是在1894年,也就是鲁迅13岁那年,这样快乐的童年生活戛然而止。


  那一年,鲁迅的父亲周用吉参加乡试,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周福清打听到这次来浙江主持考试的考官是他的同榜进士殷如璋,遂产生了贿赂考官的念头。殷如璋的船刚到苏州,周福清就派他的仆人陶阿顺拿着装有一万元银票和包括鲁迅父亲在内的六个考生的名字的信封去见殷如璋,陶阿顺是个没有见过世面的粗人,也不会察言观色,他把信封交给殷如璋后,执意要殷大人当众拆开来看,给个回话好让他回去交差,殷如璋没有办法,只好在众目睽睽之下打开信封,周福清贿考的事情就此败露。当年光绪帝对此事都有谕旨:“周福清死刑,秋后处决,那六名考生终身永不录用。”周福清被打入杭州的死牢,为了疏通关节营救周福清,鲁迅的母亲变卖资产,向官府层层送礼,几经波折,周福清才由死刑变为“监候斩”,也就是说,周福清的命可以暂时保住,但每年行刑的时候他仍有被处斩的危险。于是家里人为保全他的性命,每年都要用大量的钱财去送礼,去贿赂官员。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六七年,最终周福清还是死在大牢里面。就在周家元气大伤之际,鲁迅的父亲因为又气又急又自责,得了严重的“鼓胀病”,沉疴数年,遍请名医,花费无数,几年之后还是驾鹤西去。经过这两件事,周家人财两空,迅速由小康陷入了困顿。


   鲁迅祖父周福清.png

  鲁迅祖父周福清


  鲁迅在《呐喊·自序》一文中写到“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吗?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少年鲁迅,每每在众人的鄙夷之下,从比自己高一头的当铺上递过去家里的东西,取过钱,再到比自己高一头的药铺去换回给父亲治病的药。他饱受别人的冷眼和奚落,社会地位的变化、生活的巨大反差,使他领略了世态炎凉,他在为俄文译本《阿Q正传》写的著者自叙传略中提到童年的那一段往事认为,“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捉襟见肘、寄人篱下的生活彻底改变了鲁迅的性格,使他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年迅速成熟,也无形中养成了他冷眼观世界、藐视众生的冷酷性格。


  鲁迅十八岁那年,怀着对科举考试切齿的痛恨,揣着母亲鲁瑞多方筹措的十八块银元,离开绍兴到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学习洋务,后来又东渡日本,辗转北京、厦门、广州、上海等城市,一直到四十五岁和他的学生许广平同居后,才结束长达二十多年的无性婚姻生活。当然,糟糕的婚姻也影响鲁迅的性格,使他敏感、过于自尊、走极端等等,但是,他童年经历的这场科举考试,改变的显然不止是鲁迅的生活质量,还有他的性格,因为童年的阴影是最难抹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GMT+8, 2024-11-24 20:20 , Processed in 0.047634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