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05
214
1115
金牌会员
■ 俞琏
从孩童牙牙学语开始,父母便常常拿着卡片教孩子识字。“人”“天”“家”“国”……这些汉字的字形源流是什么,是怎么演变的,最初表达什么意思,为什么变成了现在的意思,传达了什么价值理念……在中国人日日书写的方块字中,蕴藏着中华文明的种种精妙,而这恐怕并不是人人知晓的。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张一清长期致力于汉字文化的推广与普及,从绵延三千余年的方块字中汲取中华民族的精神气韵,新近推出《汉字精气神》(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8月版)一书。该书从汉字的起源入手,阐述古人造字的哲学思辨,深入挖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
寻本溯源:从甲骨文、金文再到规范汉字
中国人的精神,是一个永远值得探讨与书写的话题。1914年,辜鸿铭先生便以“中国人的精神”为核心,在英文报纸《中国评论》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汉字精气神》一书作者别出机杼,以汉字为窗口,在小小的方块字里做文章,考察古人造字的种种哲学思辨,将源远流长的中华人文精神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涉及修身立德、价值判断等精神层面的汉字,往往可以从字形源头以及源流变化中一探文化的底蕴,例如何为“正直”,何为“尊重”,等等。从汉字的源流入手,管中窥豹,我们得以认真端详汉字折射出的古人眼中的世界,感受古人对于善恶、美丑、是非的思考与认识。作者以自身扎实的文字学功底,寻本溯源,回到甲骨文、金文、小篆,解析造字结构,旁征博引,发掘其中的中华文化印记。
譬如说“人”这个字,它在甲骨文里的字形,描画的是一个垂手站立的人的侧面形象。围绕着为什么用这种形式创造“人”这个字,曾经产生了种种猜测。有一种意见认为,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自谦”意识的体现,而“谦谦君子”则一直是数千年中华民族所倡导的为人理念。
再如,“天”这个字是通过正面站立的人头顶上有一个标记的形状表示顶端,寓意我们头顶上的那一片蓝天。这也是古人“天人合一”观念的一种生动体现,就像老子所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苍茫宇宙,“人”和“天、地、道”比肩而立,都是这个大千世界的重要角色,四者彼此依存,循着大自然的规律和谐相处。
我们早已司空见惯的汉字,背后竟然有如此丰富的意涵。张一清教授的讲解严谨可靠又形象生动,当他带领我们一起探索这笔蕴藏在一撇一捺、一横一竖、一钩一折中的宝贵财富时,重新“识字”的过程往往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悟与启发。
三大版块:图文演绎132个汉字的历史底色
《汉字精气神》一书叙述简洁,深入浅出,分“修身”“担当”“家国”三大板块,既重视个体提升自身修养,也强调每个人的社会角色,更主张具有高尚的家国情怀。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志行高洁的君子是我们追求的最高目标。作者指出,“修”这个字里面的“彡”是羽毛一类的纹饰,也表示熠熠生辉的文采,所以它隐含着对美的向往与行动,同时也体现了基于行动而达成的理想效果。由此可见,“修身”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追求美的意识与行为。在第一章“修身”中,作者分析的汉字还包括“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等,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美德。
第二章的重心则是“担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角色,齐家、睦友、称职、遵道、保护环境,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孜孜以求的优良品质。例如,就职场生活来说,出色的团队靠的是配合良好的分工与协作。“协”最初的字形是“劦”。由于“力”的古文字形是农具“耒”的形状,所以“劦”便意味着众人合力一道耕作。后来字形左边增加了“十”,从意义上更加突出了“众”的要素。
第三章视野更加开阔,讲述“家国情怀”。中华民族历来有“首丘”“桑梓”情怀,建设富强安定的祖国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目标,同时中华文明又海纳百川,倡导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以家国的“国”为例,从字形看,包含的要素包括兵器“戈”与表示疆域、地域的“囗”,字形的含义是用武器守卫一方土地。因此,从守卫疆域的意义上看,“国”最初既有地域、区域的含义,同时也包含“邦国”的意思,因为疆界之内是需要守护的家园。
上述三大版块层层推进,全书讲解的汉字达132个,逻辑结构清晰明了。张一清教授对经史子集文献的征引更是信手拈来,每章之中皆有精选的插图,全书共计72幅,包括“学琴师襄”“问李老聃”“在陈绝粮”等《孔子圣迹图》,与正文内容相得益彰,为全书增添了不少阅读的乐趣,可谓全方位描绘了一幅中华人文精神画卷。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GMT+8, 2024-12-23 07:16 , Processed in 0.068396 second(s), 26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