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3|回复: 0

第五章、六章----语言文字发展论 续

[复制链接]

284

主题

766

帖子

432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329
 楼主| 发表于 2022-5-20 05: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五章   汉语发展的轨迹和特性
汉语,属于“以单音节词为基础的语音多载的语言”,是人类语言发展第三阶段的典型语言。前面所述第三阶段的语言的特性和优点,汉语自然都有,本章不再重述。本章主要讲一下汉语发展的基本轨迹和特性。
中国远古时期分为如下历史阶段: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栗陆氏、骊留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黄帝(轩辕)、颛顼、帝喾、尧、舜、禹。
我们所说的“汉语”,在今天说来,是指甘肃、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湖北北部,范围之内的人们的通用语言。即“中原语”。
中国的中原语言(汉语)大约在“伯皇氏”(距今约8000年)时期,就已经出现双音节、三音节单词了,就已发展成以多音节词为基础的语言了,即进入了人类语言的第二阶段。到了黄帝时期(距今约6000年),双音节、三音节词的音节开始被缩减。大约在夏朝时期,(距今4000年左右)就从第二阶段走上了第三阶段。
当时处在人类语言第二阶段的汉语,随着中原人的社会发展,它的诸多缺点越来越明显了,当时的人们采取了压缩音节、一音多意、变通叙述、利用“语音多载”的规律等等办法来克服诸多缺点。由此不可不免地导致了“同音异义词”的大量存在。在实践中,他们发现,压缩音节、变通叙述的办法,都不如利用“语音多载”的规律的办法优越。于是就自觉地创建新的单音节词,并逐步将原来的多音节单词缩减为单音节词,从而逐渐形成了“以单音词为基础的语音多载”的中原语言。
从“容成氏”至“伯皇氏”(距今约8000年)以前,还没有文字,可能采取结绳或图画的方法记事。从山东大汶口出土的陶片上图符文字看,“图符文字”至迟在距今约6000年左右就有了。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gif
文字的使用,也加速了汉语从多音节词语言向单音节词语言的发展。
初期的“图符文字”,笔画复杂,当时的书写工具又很原始,刻画或书写起来是很费时间和力气的,所以,汉族先人就采取用最少的文字来记录最多的事情的办法。就用一个字来表示一个事物或一句话。将原来用两个以上语音表示的事物,用其中的第一音或第二音来代表之,用一个字(间接表示的语音,即约定语音)就行了。如果出现同音问题,就用不同的字形来区别之。在读这些减音字时,也可以读成多音,也可以读成单音,当出现同音异义词时,又可以用实物或手势、语气、语句的上下关联、表情等加以区别之。这样,在汉字和具体对话环境的帮助下,一音多意的习惯就形成了。由此形成了“一音多意”的语言,或叫“语音多载”的语言。中国的历代王朝,都提倡奏章和文章简练准确,也对单音词的扩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既是中原人发现和自觉运用“语音多载规律”的结果,也是文字对汉语反作用的结果。这一发展过程,并不是无根据的猜测出来的,虽然时间久远,目前找不到直接的证据,但是可以利用“旁证”,进行科学的推论。
旁证1、凡是在中原部落酋长国出现以后,经常用汉字记载的事物的名称,几乎都是单音的。例如:天、地、山、水、河、人、手、米、豆、牛、猪、刀、车、杏、瓜、菜、树、草、井、怕、走、打、战。。。。。。凡是不经常用字记载的事物的名称,多数都是两音以上的。例如:蝴蝶、蟋蟀、蛴螬、蝙蝠、辘轳、碌碡、萜苋蘣(一种草)、槐六当(一种树种)、黄鸪由(一种鸟)、仡尔拜子(膝盖)。。。。。。。
还有,将一句话缩减成一个字。例如:茀----野草塞路;驷----一车套四马;炼-----用加热等方法使物质纯净或坚韧;。。。。。。甚至把一件事情,缩减为四个字的成语。例如:狐假虎威;夜郎自大;围魏救赵;。。。。。。。
由此可见,汉字的应用,对中原语由多音节词语言向单音节词语言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旁证2、中国境内和中国周边地区的多数的少数民族,都是与中原汉族同时发源的。在8000年前,黄帝部落联盟与祝融部落联盟在涿鹿争霸的战争后,败给黄帝部落的祝融部落,多数被黄帝部落赶出了中原地区,逃亡到北方、西方、南方地区,有的可能泛海向东,逐渐扩散到东海诸岛上谋生。由于这些四散的部落,地处蛮荒,生活极为贫困,远不如中原地理条件好,远不如中原生活物质丰富易取,人口增长速度远不如中原人口的增长的速度。这样,他们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的发展速度,就远不如中原发展得快。当中原进入农业高度文明时期了,这些边缘荒区的人们,还停滞在几千年以前的渔猎时期。中国境内的和中国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直到1950年,都没有表示自己语言的文字,多数的少数民族的语言一直停滞在几千年以前的多音节词语的阶段。
世界上其他一些处在语言第二阶段的民族也创造过图形文字和象形文字,为什么没有因为文字影响,而进入第三阶段呢?主要是由于他们没有发现和自觉运用“语音多载的规律”的缘故。其次是他们不如中原黄帝所辖民族的人数众多、生活环境广大优越、社会进步快、记录信息量与书写工具的矛盾等等。
因为汉语是“语音多载的语言”,“词音”与“词意” 不是一 一对应的,所以,在口语对话时,听者不单要听“词音”,还要联系对话现场的“语言背景”(对话的现场的环境、对话人共同的述说对象、共同的经历、发话者的言语习惯,用词惯例、表情、手势、语气、前后语句的语意关联,等等的外部参考要素)对语句中的“词音”的含意,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才能弄清“词意”。在书面的文字环境里,没有了直接对话现场的那种综合的“语言背景”,表示单词的文字,就必须是“字形单载”的文字------即“以形表意、一字一形,意异形异”的文字。
在别人听宣读“汉字文章”时,离开了对话现场背景,就往往会出现误解。为了避免这类误解,中国电视台在播放重要新闻时,都会在屏幕上同时打上字幕。
当社会上出现一个新事物或新概念,如果要用一个单音来称呼它时,就必须造一个新的汉字来表示之,否则,就会与其他的同音的事物、概念的名称相混淆。这就是说,汉语单词的扩展,必须要汉字的支持。
汉语得到汉字的支持以后,就实现了无限的扩展----因为字形是可以无限变化的。这反过来,又促进了“同音异义词”的大量出现。这种情况,使语言和文字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具有互相促进或促退的作用。
在此,顺便谈一下“用文字表达的文章语言”与“口头语言”的区别与联系问题。“五四运动”以来,人们通常把“文言文”理解成清朝以前的“文章语言”。那种文章语言,仿古语太重,严重脱离现代大众的“口头语言”,只能囿于文人圈子内使用。因此,“五四运动”的倡导者们,提出“用现代大众口语”替换那种古语“文言文”。这个方向没有错。宋代小说、元代戏曲、明代、清代的小说,都使用半文言半口语的方式。以便于普通大众读者理解。但是,近代很多人都走了极端,提倡“我写我口”,把文章写成口语“抄录本”。而“文章语言”,是要求比口语规范、标准、准确和精炼的。这样做,是为了节约读者的时间,也为了节约印刷成本。例如:有人样说:“我们大家都来到这边排队”。这句话作为口语,谁听了都明白是什么意思。发话人的目标达到了。但是,作为“文章语言”,就不合格。因为文章语言必须符合三项标准:1、语意清晰;2、用词精确;3、字数最少。“我们大家都来到这边排队”这句话,在不危害语意的前提下,完全可以简化为“诸位来这边排队”。这样就缩减了4个字。不要小看这四个字,如果在一本10万字的书里,按此比例计算,可以减省3000个左右的字。
有人写文章时,为了追求“时髦”或“地方特色”,不用全国通用语言单词,滥用“明星”的嗲言嗲词,或夹上英文缩写字母串,哗众取宠,就是丢弃了文人对于“文章语言”与“口头语言”区别的基本常规。
“五四运动”的倡导者们,把古语“文言文”,贬得一无是处,是既无知又片面的。其实,中国的历代政府,都是用“文言文”作为官用行文和科举考试范文,是有道理的。这就是为了便于统治圈的人们思想交流。如果不统一,浙江官员用汉字表达浙江方言土语,怎么能让河南官员看懂?
语音多载的语言,在“口头语言”上,要有“话语背景”的支持;在“书面语言”上,要有“字形单载的文字”的支持;如果没有相应的“字形单载的文字”的支持,就难于被人们理解。例如:“适当”与“失当”,语音相同,含义不同。如果没有“适”、“失”两个字形不同,含义不同的文字的支持,就不能辨别两个“shi”、“shi”的不同含义了。所以,只有“字形单载”的书面语言,才能表达得最精确、最简练。因此,人们为了节约文章的篇幅,往往就把一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创建一个字来表示之。例如:用牲畜拉犁翻土,用一个“耕”字来表示。一种新的事物被大多数人接受并照着做起来,用一个“兴”字来表示。
用两个以上的单字,组建一个“合成新词”时,也要依据每个单字,各自的含义,按“义、义结合”的原则,来组建。不然,就会“词不达意”。例如:
两个买卖人订立一个双方都认可的书面条文,作为执行买卖的行为依据和规则。现代人用“白话”称作“合同”,从前人用“文言”称作“契约”。两种称谓,哪种准确呢?“契约”的称谓准确。为什么?且看下面的分析:
“契”---用刀刻字。用刀刻的字,是无法再更改的,就定死了。
“约”----约束。约束了,就挣不开。
两个字义合在一起,对双方都是不可破坏的限制。
“合”----两人合作;或者两人“合伙”。
“同”---两人同意;或者两人一同做事、两人同伙。
两个字义合起来,还是“相同”的意思。一点“约束”的意思都没有,一点“规则”的味道都没有。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文件的遣词造句,用字一定要准确,绝对不可以跟随人们的“口语”用字;特别是如今,用汉字音译的“外来词”、直接搬来的“外语的缩写字母词”,简直就是“黑话”,离开特殊的人群和过几十年以后,就没有人懂得它是什么意思了。
另外,给一种事物、概念、思想的名称,最好是创建一个新字来表示之。如果用现有的字组建一个“合成词”来表示之,必须科学、准确,要名副其实。例如,合成词“火车”这个名称,就名不副实。“火车”一词,并不具有唯一性,也没有表达出这种车的特性。科学的准确的名称,应当是“铁轨車”或“列车”。因为,不论它如何变化,多个车厢排成一列在铁轨上运行,是不变的。而“火车”一词,如果仿照“马拉车”就叫“马车”的说法,可以被解释为“用火作动力的車”;如果仿照拉粮食的車,叫作“粮车”说法,也可以被解释为“拉火的車”。其实,它是用“蒸汽”推动的,应当称作“蒸汽車”。 把用火将水烧成“蒸汽”,而称它为“火车”的做法,与因为马吃草才有力气拉車,而称“马车”为“草車”的做法,一样离谱。今天“火车”改成电力推动的车了,磁力推动的车了,今后还可能改成“核能”推动的車。还称它“火车”,就更是名不副实了。名不副实的“合成词”,不具有表示“词意”的准确性。
汉语的“口语”和“汉字文章语言”是有很大差别的:“文章语言”,比“口语”精确耐久;“口语”,方言互异,含糊易变,不能为据。因此,清朝以前的历朝历代,都用“文言”做文章,不用“口语”做文章。
当然,要想让“文章语言”与时俱进,就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创造出新字,来表示新出现的新事物、新概念、新思想;并且使用当时的汉语语法规则组织语句。否则,“文章语言”就不能准确表达现实社会的新事物、新概念、新思想了。中国从宋朝以后,社会状况变化加速,但是新造汉字的速度却跟不上新词汇增加的速度;并且,汉语语法,也在不断变化,现代的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有一些不同,有的甚至是颠倒的。例如,现代人说“时间不等我”,而古代人说“时不我待”。清朝以前的历代文人在写文章时,还是按照早已脱离现实的几千年前的古代语法,组织语句。这样,就使现代的人们,感到“文言文”难学难做、出现表达困难和表达不准确的问题,变得很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了。这就导致了多数的现代文人们,对于“文言文”心生厌恶。然而官方文件和科举考试,还硬性规定一律写成按照古代汉语语法构建语句的“文言文”。这种“逆流而为”的做法,是因历代统治阶级,推崇“孔教”和由此形成的“厚古薄今”的习惯所造成的。
用汉字楷体表达“现代文章语言”时,必须遵循如下规则:
1、按现代中国的官方通用口头语言的语法,遣词造句。
2、按“字义”用字;不使用“白字”、“错字”、一个简体字取代几个繁体字的“简体字”。
3、对于方言土语或外语中的单词,找不到相应的汉字来“意译”时,就用一句话来“意译”;不要用“近音字”来表示之。对于“专用人名、物名”,可以用“近音字”表示之,但是在其后要作上注解,防止误解。
4用字要准确,造句要精练,不要使用字义重叠的双音词或多音词;也不要使用“歧义词”。
例如:“这幅画,是给大家看的”。
此句话里,用汉字楷体表示的“大家”,今天有两种解释:一、对一群人的称呼;二、对造诣高深的专家的称呼。
此话里的“大家”,在口语对话时,发话者把“大”发入声(相当于“da上声”的前半段),把“家”发为轻声,让听者分辨出“大家”是指的“一群人”。发话者把“大”去声,把“家”发为阴平,让听者分辨出“大家”是指的“诣高深的专家”。
而在楷体汉字的文字环境中,“大家”二字都没有声调表示部件。所以,此话里用了“大家”,就成了“歧义词”。(当然,如果用“意、音双表新体汉字”来表示: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gif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3.gif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gif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5.gif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gif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6.gif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gif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7.gif ,就不会出现误解了)
只有遵循以上4条,才能令楷体字现代文言文达到“言简意赅”。
自从实行“我写我口”的“白话文”和实行“简化字”以后,绝大多数人写的汉字文章,就没有了“言简意赅”的品质。
尽管汉语在没有对话现场的“话语背景”的参考和没有“字形单载的文字”的支持时,会出现表意含混的情况,但是,在有“话语背景”和“字形单载的文字”的支持的条件下,汉语的优越性是十分突出的;综合看来,汉语的优势,是第一阶段的语言和第二阶段的语言所不能比及的。
   汉语高级在哪里呢?这,可以从它与第二阶段的语言的代表英语的对比中看出来:
汉语的音素多,音型多。
音型(是由音素和声调拼合而成的)多。
汉语扩词的思路是“语音多载”的,即采用“一音多意”的做法,让一种语音表示无限个词意,所以就不存在单词音节过长的问题,不存在扩词局限性问题,具有无限的扩展空间。由此使汉语的单音词汇丰富无比。为了解决误解问题,就采取增加声母、韵母、声调,来增多音型的办法。
汉、唐时期的古汉语,声调有: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这些声调,在今天的岭南诸省的客家族的语言里,仍然保留着。中国的黄河流域的中原各省,由于在历史上遭到北方胡人的多次统治,汉语受到外语的严重冲击,所以,汉唐时期的古汉语的声调和音型,逐渐被减少了。到清朝《康熙字典》里,只写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没有细分“阴、阳”。而近代的《新华字典》里,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入声”没了。与声调的减少相应的,音型也减少了。从语言发展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巨大地倒退。时至今天,中原汉人的口语中,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轻声”。今天的“普通话”,已经消灭了“入声”。由于《新华字典》中,没有对于“入声”表达,所以,今天的多数人们都不知道“入声”是怎样的。简单地说,“入声”,就是把“上声”的后半截的上升音段去掉,只留前半段的下降段。今天,中原汉人口语说“小豆”、“小子”,其中的“小”的声调。就是“入声”。
今天,黄河流域的汉语人群的口语中,仍然还有有30多个声母,40多个韵母,有“阴平、阳平、上、去、入 、轻”声调。可以构成6000多种音型,仍然是比欧洲语音“色彩”丰富得多的语言。
  英语有45个音素。其中元音21个,辅音24个,那么,表意的音型---21*24=504个;
中原汉语有声母30个,韵母36个。还有6个声调,那么,表意的音型----27*36*6=5832个。
  一个音型,就可以表示一个单音节词。由于单音节词是有限的,世界上的事物是无限的,所以,要把世界上的无限的事物都用单词表示出来,在语音单载的情况下,就必须用增加音节的办法来扩大单词数量。这样,英语的二音节词是504*2=1008个,三音节词是504*3=1512个,以此类推,英语要建2万个单词,就得10个音节,用20个拼音字母组成。这么长的单词,人说起来很费劲,用拼音字母写出来,单词很长。这就出现了扩词的“音节极限”。现在的英语在遇到“音节极限”时,采取了语音多载的办法,来解决单词的音节随单词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的问题,所以,英语中也出现了很多“同音异词”。他们对于这些“同音异词”,在文字上的区别办法,就是在拼音字母单词里,添加不读音只起区别词意的字母或者“临时变读”。“有得必有失”,这样做,虽然解决了扩词局限性问题,但是,1、在单词在书写上,却出现了“读写不一致”的问题了,从而使拼音字母文字变得难于学会了;2、在文字上添加了表示语法的哑音字母,使单词的使用灵活性消弱了很多。3、文字由原先对英语只起表示作用,变成也起支持作用了,也就是说,语言要增加新词,必须文字支持才可被人们理解。
然而,因为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基础的语言单载”的语言,所以用5832个单音,可以表示无限的汉语单音词。例如:“立”音的汉字就有50多个:立力离利丽例历粒莉厉励沥栗吏荔
俐。。。。。。。。。。。。。。。。。。。。。
所以,汉语是世界上最易学会的语言。汉语比英语易学得多,词语比英语丰富得多。
二、汉语语法十分简单。
汉语的基本语法就是“以说话时的吐词顺序来关联和理解词意的”,汉语的单词本身不附带语法。多数实词的词性,可以随语句的结构和吐词的顺序变化而变化。
例如:“水车”、“车水”、“车水马龙”,“水车”一词的“车”是名词; “车水”一词的“车”是动词;“车水马龙”这个成语里的“车水”是形容词-----形容“很多车象流水一样连绵不断地在路上跑”。
汉语的基本的语法就是按说话时吐词的先后顺序,理解单词之间的含意关系就可以了。
并且,单词的词性能随单词的环境而灵活地转变。没有英语的那些死板而繁琐的语法规则。
例如:“猪八戒用耙将妖怪耙了一耙”。此句中有三个“耙”字,词性各不相同。第一个是当名词用的,第二个是当动词用的,第三个是当量词用的。
再如:“清心明目”。从任何一个字读起,不论向左读还是向右读,都通:心明目清,明目清心,目清心明;目明心清,明心清目,心清目明,清目明心。为什么都通?明、清二字,可以在不同的语句中,随机变性---在“清心明目”一语中,是动词;在“心明目清”一语中,变为形容词。
再如“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这句话,从左向右读或从右向左读,都通,而且意思不变。因为“海”、“上”两字和“自”、“来”两字,排列顺序不同,其组成的双音词的意思就不同。
   再如,清朝的李如珍所著《镜花缘》中,在第41回里,列出了一个 “苏氏蕙若兰织锦回文璇玑图”。这种回文诗、旋转诗,只有汉语才能有。
世界上最优秀的诗歌和独一无二的回文诗句,都出自中国,就是由汉语的特性决定的。
由于汉语的语法十分简单,所以,汉语单词的使用十分灵活自由。因此,汉字,汉语单词的使用比英语单词的使用灵活自由得多。所以,汉语五千年以来才发展到八万多个(中华书局1994年版《中华字海》收字85568个),就足够用了;汉语文章,既准确又精炼又富于表现力。汉语的诗词歌赋,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例如:“水车”、“车水”、“车水马龙”,“水车”一词的“车”是名词;“车水”一词的“车”是动词;“车水马龙”这个成语里的“车水”是形容词-----形容“很多车象流水一样连绵不断地在路上跑”。英语就没有这种灵活性。
英语的语法很多,在发展到“以多音节词为基础的语音多载的”语言后,为了在文字上区别“同音
异意”词,在文字上也添加了表示语法的“哑音字母”,使单词的词性固化,使每个单词像一个拼图模板一样死板了,从而影响了单词使用的灵活性,所以,目前英语单词达到300万了,也还是不够用,还必须随着新事物的不断的出现而不断的创建新的单词。
词汇数量无限。
  这里所说的“词”,是指“一个音节或多个音节所表示的语意”,这种“语意”是人们事先统一约定的。如果不事先约定,别人就听不懂发话者的语音所表示的意思。所以,“词义”是人为定义的,是人为赋予的。
由于单词本身不附带语法,汉语的基本语法就是“以说话时的吐词顺序来关联和理解词意的”,这样,就能用已经约定的单音词的含意为基础,按照单音词的前后顺续,任何人都可以随机灵活地组建说出来别人就能理解的新语句。那么,由两个单音词构成的合成词,叫做“二字合成词”。以此类推,由三个单音词构成的合成词,叫做“三字合成词”,由四个单音词构成的合成词,叫做“四字合成词”,。。。。。。。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按现有单词的词意(原意或延意),灵活多样地构建“合成词”,不用预先社会约定,讲出来就能被别人理解。例如:石碑,就是刻有记录事情的文字的石头,有的地方的人们称为“石书”、“石信”、“石牌”、“石碣”、“记石”、“铭石”。虽然称呼不同,但是,大家一听就明白。
再如:“天” 、“明”是两个原意不同的单音词。人们可以用它们构建同其原意相关,但含意不同的合成词,“天明”、“明天”、“天明了”、“盼天明”、“明知故犯”。“天”、“明”二词又可以分别与其他很多单词构建“合成词”,如:天下、天天、天平、天然、天才、天生、天籁、青天、晴天、阴天、白天、聊天、天桥、天马行空、光天化日......;明白、明确、明了、明朗、明智、明志、光明、黎明、清明、分明、严明、言明、验明、明知故犯。。。。。。所以,汉语的“合成词”是无限的。谁也无法统计全;
例如,同一个“第一”的意思,汉语可以有如下的多种说法:无与伦比;独一无二;天下无二;独占鳌头;名冠世界;名冠古今;名列第一;名列前茅;倾城倾国;断古绝今;等等。
这种字义组词方法,能够组建出无限的新词,从而使汉语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表达能力。
因此,汉语一般不需要创建新的单音词,汉语的单音词数量增加很慢。所以,中国自来,每隔2、3百年才编写一次《字典》,而且只编写《字典》,不必编写《词典》。所以,汉语五千年以来才发展到八万多个。
四、 语句丰富而又言简意赅。
汉语的一个单音词,既可以表示一个实物,也可以表示一件事情,还可以表示一句长话。例如:四匹马拉车,用一个“驷”表示,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用一个“鎏”表示。所以,单词简练,含意丰富。又由于单词无限,语法简单,所以变通叙述的方式极其灵活,从而使汉语具有准确严谨、丰富多彩的表达能力。所以,语句丰富而又言简意赅,是任何语言无法比肩的。
汉语文章,既准确又精炼又富于表现力。汉语的诗词歌赋,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联合国”规定通用语言、文字有五种,用五种文字叙述同一件事情,汉字文章是最短的。
而英语是“以多音节词为基础的语音多载的”的语言,很多单词本身都附带语法,所以,很多单词就成了具有“固定接口的模块”。所以,不能随便与别的单词构建“合成词”。因此,社会上增加一种新事物,在多数的情况下,就只得造一个新的多音节新词来表示之。为了防止出现同音异义词,在创建新词时,就必须先查遍英文字典;并且,还得防止新造单词的音节数不能超过人们的读音长度极限。要是在这两方面都不能防止时,就只好用一句话来表示之。用一句话来表示,当然很啰嗦了,于是人们就用“缩写字母”来表示了,例如:电脑的“中央处理器”,英文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为了变啰嗦为快捷,就缩写为“CPU”。这种新造单词或缩写词,没有“注释”,别人是听不懂和看不懂的。所以,他们每一年都需要补充一次《词典》。不然,他们国家两个不同行业的人员,就都看不懂对方行业的专用名词了。
由于汉语的新词扩展主要是靠汉字的新字扩展来支持的,所以,汉语、汉字就出现了互相支持而密不可分的关系:汉字发展,汉语就发展;汉字停止发展,汉语就出现僵化、退化;反之也是如此,汉语退化,汉字就变质,汉语变成多音节词语言,汉字就变质成“音节符号”;汉字易学,汉语就易学;后来汉字变得难学了,汉语也就难学了。
汉语的发展,本应按第三阶段的语言发展的总方向(不断增加音素和声调;增加表事成语和单音词;将已有的多音合成词用一个单音新词取代。从而使汉语更简练更准确更易学)进行的,但是,楷体汉字对汉语的音素、声调是不支持的,汉字楷体的扩展又因自身的原因及社会各种原因受到阻碍,所以,汉字楷体系统,从明朝以后,其体式、性能就一直得不到改进和提高,僵化至今。而汉语必须汉字的支持,汉字的停滞,就导致汉语的停滞和退化。所以,汉语从清朝以来,就一直在退化。
五、汉语的日常用语最易学会。
   不认识汉字的来中国做买卖的外国人,来中国3个月,就能学会汉语,能与中国人畅通地进行口语交流了。汉语的日常用语大约需要2万个单词,但是,大多数都是“合成词”,所以,只要会了目前新华字典中的2000个左右的字就可以了。
而英语的日常用语,一般也需要约2万个单词,单词的音节数1至8 个,2万个单词,必须全部记住。所以,英语比汉语难得多了。
六、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汉字变为“科学理想的的文字”。要达到这一要求,不需要变革汉语,只要把汉字楷体升级为“意、音双表新体汉字”就可以了。这种升级,可以在100天的时间内实现。
    现代社会的发展,也要求英文变为“科学理想的的文字”。但是,要达到这一要求,就需要同时变革英语和英文-----把目前“以多音节词为基础的语音多载的语言”发展成“以单音节词为基础的语音多载的语言”(即人类语言的第三阶段);把目前的“意、音双表的线性字母文字”变革成“意、音双表的的方块文字”。
目前的英文和英语语法,都是落后于英语发展进程的。现在的英文和语法,就像一个鸡蛋壳似的,壳内的成分已经快要变成“小鸡”了,可是蛋壳还没有变化。当英语发展到“以单音节词为基础的语音多载的语言”(目前英语大量使用缩写词,就是向缩减音节的方向前进的表现)时,如果英文和语法不作相应的改革,那就会把“小鸡”憋死在蛋壳内了。但是,英语和英文的这种变革,大约需要100年才能实现。
综合以上六点来看,汉语是“言简意赅、丰富准确、最易学会”的语言,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语言。
第六章 人类文字的产生和初期发展
一个民族的语言发展,是由起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的发展带动的;而每种语言所对应的文字系统的处理工具(书写工具和书写材料)发展变化,也是由其社会发展所带动的。文字的处理工具的改进,又会引起文字体式的改进。
什么是“文字”?文字是表示语言单词的符号系统。语音单载的语言,其最佳的文字,是用拼音字母构建的“表音文字”;语音多载的语言,其最佳的文字,是“意、音双表文字”。但是,这两类语言的民族并不是一步就创建出各自的最佳文字;他们的文字,都是从“记事图画、图符”逐步发展演变出来的。
语言,是人类思想信息的一种表达形式,或叫思想信息的一种载体。它是可听的,不是可视的,不可停留的。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应当把语言转化为可视的、可以保留的、可以传递的信息的需要。人类的肢体动作虽然是可视的,但不能保留,不能传递。
到深林里狩猎的人们,进入山林深处,容易迷路。人们为了避免迷路,就在前进的路线上,放上实物标记或在树上打上标记。每种动物的脚印都不同,猎人可以看脚印识鸟兽,所以,用鸟、兽的脚印,就可以标记各种动物。这种两种方法,都会让人们看到了帮助记忆的方法。
为了帮助记忆,有人开始用小石块、小木棒、小贝壳等实物记事,最先是将记事的这些东西堆放着的,当记下的事物多了时,就容易混淆或想不起来了。后来知道按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回忆,可以变得容易一些。于是就把记事的小木棒或小贝壳、羽毛、骨头等等用绳子按发生的时间顺序系成串,或者在绳子上打上各种不同的圪繨来标示各种不同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结绳记事法”。这比把记事物件散乱堆放,对回忆的帮助强了一些(大约项链的原始作用就是记事的)。
    但是,这种记事方法,只起到帮助记忆的作用,并不直接表示事物本身,记事主要还是靠人脑的记忆能力。当记事串太长了后,时间久了,人脑把从前的事彻底忘了,它的帮助作用也就没有了;并且,人们头脑里存在的有些意思、意愿,用“结绳”是表示不出来的。为了克服这种结绳记事方法的缺点,人们想出了新的办法。
这种新的办法,就是“图画记事法”。今天,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发现了远古时代的“岩画”,最古老的有4万年以上。在中国,从黑龙江到台湾,有十多个省都发现了古代岩画。古人做这些岩画,主要是为了“记事、记意”的。所以这类图画,被称作“记事、记意图画”。
下图是非洲古代岩画:                      下图是中国古代岩画: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8.jpg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9.gif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0.gif
这是人类记事方法的第一次转变----由实物标志到虚拟标志(图画)的转变。
为了长时间保留,人们将这样的表事图,画在石面上或甲骨上。这类表事图画,因为不与一定的语言对应,还不能算是文字。  
因为,将一件事情用图画来表示时,不同的人,可以画出不同图画来表示;反之,对于同一个图画,不同的人也可能认为它表示着不同的事情。用图画表示的事情,除了画图人自己知道外,别人看图画时,不一定就能准确看出它所要表示的内容。所以,图画表事是不准确的,是不能准确地向别人传递信息的。再则,如果是在12月30日用20头羊跟10个人交换了100只鸡,那就得画出12个月亮、30个太阳、20头羊、20双手、100只鸡,就很费时间和力气了。也没有那么多的大面积的物面容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把原来用一张图画表示一件事情,改进成用简易的图形和抽象符号(简称图符)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1.gif
来表示一种概念或语言的单词,然后再将一个一个的“图符”按语法规则排列起来,只要将这些“图符”事先在人们中,约定它们分别代表的是什么词意和词音,人们一看这些“图符”的排列,就知道它们表示的什么语句了,由语句就知道这个“图符排列”表示的是什么事情了。
这种表事法,既简单又准确。我们可以称此法为“图符表词”法。因为这种图符与语言的单词是对应的,所以,这是一个质的转变----即由“图符”到“文字”的转变。
这是人类记事方法的第二次转变。
从本质上说,在“图符”没有与语言“单词”对应起来之前,它们属于直接代表事物的普通的“符号”,当它表示语言单词的“词意”(不表示词音,词音是靠口传的)以后,就发生了质的变化-----由“符号”变成了“文字”。
表示“语言单词”的“图符”就是人类最先使用的“文字”形式。当用一个个的“图符”来表示语言的一个个“单词”时,文字就正式出现了。往后的发展,就是“文字书写工具的改进,工具的改进又改进了文字体式”,这种互相促进的动力,是人们为了提高书写速度和减小记忆难度的动机。
例如,中国河南舞阳出土的陶片上的图符文字、古埃及圣书和北美洲古代的玛雅文字,就是这种原始的图符文字。见下图: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gif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2.gif
中国舞阳的原始文字和古埃及圣书,都是直接表示词意、不直接表示词音的,字的读音是靠口传的,我们称之为“口授读音”。所以,它对语音没有传递作用和保留作用。因此,对于这些“表词图符”,人们怎么称呼它们都行,都不影响它们“表意”的功能。单词是由“词意”和“词音”两个要素构成的,只“表意”不“表音”的“图符”文字,与单词只匹配了一半,给人们的记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这是一个缺点。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3.gif
玛雅文字也是图符文字,由于玛雅语言在200年前已经消失了,所以,至今也没有人能够准确地破解他的读音和含意了。玛雅文字有“头形、几何、全身”三种体式。“头形字”可能用嘴的形状来表示这个字的读音的。由于玛雅语言在今天无人会说了,今天的人们也就不知道字上的嘴形表示什么音了。有人说玛雅文在“表意”的同时,也表示“读音”,所以,它属于“意、音双表的文字”。
原始文字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原始文字出现以后,把不可视、不可保留、不可遥传的语言信息,转变成可视的、可以保留的、可以遥传的文字信息了。使人类的经验,实现历史性的积累和流传成为可能。对促进人类思维的发展、智力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与图符同时出现的另一种记事方法,就是“结绳记事法”:
结绳记事是远古时代人类摆脱时空限制记录事实、进行传播的手段之一,它发生在语言产生以后、文字出现之前的漫长年代里。在一些部落里,为了把本部落的风俗传统和传说以及重大事件记录下来,流传下去,便用不同粗细的绳子,在上面结成不同距离的结,结又有大有小,每种结法、距离大小以及绳子粗细表示不同的意思,由专人(一般是酋长和巫师)循一定规则记录,并代代相传。我国古代文献对此有所记载。《周易·系辞》云:“上古结绳而治”。《春秋左传集解》云:“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扬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马克思在他的《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曾说明了印第安人的结绳记事,他们的记事之绳是一种用各色贝珠穿成的绳带。他记载道:“由紫色和白色贝珠的珠绳组成的珠带上的条条,或由各种色彩的贝珠组成的带子上的条条(德文是‘绳子一般的’;‘束、楼’),其意义在于一定的珠串与一定的事实相联系,从而把各种事件排成系列,并使人准确记忆。这些贝珠条和贝珠带是易洛魁人唯一的文件;但是需要有经过训练的解释者,这些人能够从贝珠带上的珠串和图形中把记在带子上各种记录解释出来。”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4.gif
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记录的事情增多,“图符文字“的书写,就显得太复杂和太缓慢了。
于是,人们对“图符文字”,进行简化整理,并且在简化整理中,让文字结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而发展成“象形文字”文字系统。这是文字发展史上的第三次转变。
“象形文字”,标志着人类文字的发展,跨入了的第四阶段。
“象形文字”,包括“象形符号”和“抽象符号”。有些单词表示的是具体的可见实物,可以用象形符号表示出来,这种“象形符号”,也可以叫“表物符号”。例如“羊、艸、月”等。有些单词表示的是抽象的概念,是无形的,怎么办呢?就采用抽象的符号来表示之。这种“抽象符号”,也可以叫“指事符号”。例如“亏、千、欠、色、用”等。
今天我们看到中国商朝的“甲骨文字(公元前1300年)”,就属于“象形文字”。(见附图)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5.gif
“象形文字”使书写速度比图符文字快了一些,但并没有克服图符文字的两个缺点:即直接表“意”间接表“音”及在结构上规律性不强的。仍然是比较难记的。
“象形文”同“图符文字”一样,也是直接表意口授读音的,是“意、音分离”的。所以,人们对表意的文字,既要记住其字形、含意,又要记住其读音。
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需要记录的事情继续增多。随着文字数量的增加,记忆和书写的难度就随着增大。字数达到一定数量后,就只有少数的智力较高的人,经过较长时间的学习,才能掌握它。  
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用文字记录的事情也越多,需要认识和使用文字的人也越来越多,“象形文字”的书写速度,相对地就显得很慢了。为了加快书写速度,人们对“象形字”进一步简化,把较复杂的字形的细节省去,只留基本轮廓,成为更抽象的“符号”。使人类的文字进入“符号化”阶段。“符号化文字”,是人类文字发展到第五阶段的文字形式。这是人类文字发展历程中的第四次转变。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6.gif
到此阶段,文字本身是不附带语法的,它的功能只有一个:或者表示词意,或者表示词音。这时的符号文字,仍然是意、音分离的,各字之间是互相孤立的,没有规律的。书写虽然比象形阶段简单了一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记录速度,而记忆的难度却比从前更大了。
因为一个字就表示一个事物,新事物不断增多,新单词就不断增多,从而表示单词的字就不断增多,随着字数的增大,书写和记忆的难度也就跟着越大。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怎样才能跳出这种恶性循环呢?
处在人类语言第二阶段的民族的文字发展的过程,跟处在人类语言第三阶段的民族的文字的过程是不同的。这是由其对应的语言的性质决定的。这要在后边分别叙述。
把“记事图画”演变成文字,大约是从人类社会出现国家的雏形“部落酋长国”时期开始的,距今一万年左右。
在图符文字产生之前,人类的信息保存和信息传递,主要靠脑子记忆和当面口传。这种局限性,到了部落酋长国出现以后,就不适应了。因为到了酋长国时期,在一个地区的人口密度比从前大得多了,所以人们的交往比从前频繁得多,范围和内容也大得多了,很多物品和事情都需要区别和记数,光靠头脑的记忆是不行了;国家的管理,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和战争等等,所发生的一些事务,只靠头脑的记忆和口头交流也是不行的。于是一些人就发明了一些图画或图形来表示一些事情,以帮助人们的记忆和方便信息交流与传递;再者,有些前人的事情、经验教训、方法技术等,也需要流传给后人,以使前人的事情被后人了解和接续下去,以便提高人类战胜困难的能力,这也要求发明一种可以记录、保留和传递语言的东西。于是,一些人数较多、发展较先进的部落酋长国,便收集和创造了很多图形和符号,来表示语言的单词,形成了一套用于事情记录和交流的图画。以后,又把这套“记事图画”,转变为“表词图符(象形符号)”,由此就产生了“文字”。
“文字”被创造出来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单统治者有大量的事情要记载,普通的民众也有很多事情需要记载。这样,对于文字的使用,就不光是官方的人了,一般民众也要使用。民众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创造新字和改进文字体式。官方对于民间的造字和改进文字体式的做法,是无法阻止的。所以一般都采取了宽容的或者支持的态度。官方一般都每隔几年,就统计收集民间的新创文字,进行整理公布,所以就出现了“民间造字,官府统计认可”的惯例。所以,文字的发明和发展,都是社会发展所推动的。
文字出现以后,就相当于把肢体和眼睛又恢复成重要的信息交流通道了。不过,这时的传送物不是一闪即逝的直接的肢体动作,而是肢体动作(手的动作)的留存物----笔迹。从此,人类信息交流有了两个并行的重要通道和两个重要形式----耳朵、眼睛和语言、文字。
语言是一个具有规律的语音变化系统,文字也应当是一种对应于语言单词的书面符号系统,并不是杂乱无章的符号堆。
文字,是表示语言单词(有的还附带语法)的书面符号系统,是用来表示语言单词的一种形式,即可视形式。它由一定的字形、字音(直接的或间接地表示)、字义(直接的或间接地表示)和特定的构字规则、表意规则和表音规则6要素构成。
一种语音,只表示一种词意的语言,叫做“语音单载的语言”;一种语音,表示多种词意的语言,叫做“语音多载的语言”。
文字属于“符号”的范畴,但是它又不是一般的“符号”,它是“专门表示语言单词的符号系统”。
自从表事符号、表句符号,发展成表示语言单词的“文字”以后,文字就成为表示、记录语和支持言单词的工具了。
语言的单词,是由“词意”和“词音”两个要素构成的。表示“单词”的文字,就用字形,来表示出单词的“词音”和“词意”。
在“拼音原理”发现之前,人们就只能用不同的“字形”来区分不同含义的“单词”。这样的文字,叫做“表意文字”。表意文字的读音,是靠口传的。
在“拼音原理”发现之后,人们就能够用表示“音素”的符号,来组建表示语言单词的“词音”的“文字”。这样的文字,叫做“表音文字”。
如果一种文字,既能表示不同的词音,又能表示不同的词义,这种文字叫做“意、音双表的文字”。
将单词按语法组织起来,才能成为语句;将语句按逻辑组织成文章,才能表示语言。
世界上的一切文字,都由一定的“字形、字义、字音、构字规则、表意规则和表音规则,这6个要素构成。
字形---字的形体。它是把一闪即逝的声波“语音”和语音所表示的“词意”,转变为眼睛能看得见的,手能写出来的可以存储的固态“视觉符号”。
字义---字形或字音所表示的含意。这种含意,是由人们约定的。如果一个人学会了这个字形所表示的含意,当看到这个字形时,就知道它所表示含意了;如果人们学会了字音所表示的含意,人们知道了这个字的读音,就知道这个字的含意了。
字音---字的读音。如果一个字表示的是一个单词的语音,这个字的读音就是这个单词的语音。字的读音,可以通过“字形”直接表示出来,这样的字形是由直接表示语音音素的“拼音字母”组成
的。如果构成字形的元件不是“拼音字母”,字形就不能直接表示出字的读音;字的读音,就必须由人们约定。由“约定”得到的读音,是靠口传的。这类靠口传读音的字,称作“口授读音”字。
语音单载的语言的最理想最科学的文字, 是用拼音字母组成的“读写一致”的文字,也叫做“意、音同一”的文字,这种文字,是最有规律性的最容易学会的文字。
语音多载的语言的最理想最科学的文字, 是“意、音双表的方块文字”。这种文字,也是最有规律性的最容易学会的文字。
凡是“读写不一致”的文字,都是“意、音分离”的文字,都比“意、音同一”的文字难学。一般的书面符号,可以不具有统一的读音,而文字就必须具有统一的读音。文字之所以必须有统一的“读音”,是因为没有“读音”就不能把可视的文章,转换成可听的语言。
构字规则----组建一个字的元件的排布法则。
表意规则----用字形或字音来区别词意的法则。
表音规则----用字形或拼音字母来表示词音的法则。
如果这三项 “规则” 都是单一的,文字就具有规律性;如果有一项不是单一的,文字就失去了规律性。
   “字形”是供人看的,通过它,可以辨解出文字所表示的意义和读音。“字音”是供人读的,通过它,能将“字音”、“字义”传递给别人。“字义”是文字的核心,没有它,“字形”、“字音”就没有任何作用了。
文字的发送器官是手,接受器官是眼。所以,没有“形”,眼就不能收;字形是字义的外表(可视形式),字义是字的内容,没有它,字形就失去了意义(跑空车)。字音是字义的第二个外表形式,没有它,就不能使它与语音联系起来,就不能实现“意、音”双记忆,就不能通过语音将“字义”传递到别人的耳朵里。所以,从文字对语言的关系上看,文字的完整形式,应当是由一个表示“词音”的元件体系和一个表示“词意”的元件体系,按一个构字规则结合成一个“字形体系”。在这种体系里,每一个字里,既有直接表音的元件,也有直接表意的元件。这种文字就叫“意、音双表的文字”。这种文字能完全地表示所对应的语言单词的词音、词意。
在实际的文字创造过程中,在人们未发现“拼音原理”之前,它只能以整体形态出现。它只能具有一个功能:让它表了“音”,就不能又表“意”;让它表了“意”,就不能又表“音”。绝大多数的民族所创造的文字,都是单表的-----或者是“直接表音,间接表意”或者是“直接表意,口授读音”;据说,
北美洲的玛雅文字是“意、音”都直接表示出的“双表文字”,但是,随着这个玛雅民族语言的消失,玛雅文的表音、表意功能,就不能准确地解析出来了。
语音单载的语言 其单词的词音和词意是一 一对应的,那么,表示这类语言的词音的文字(音节文字或拼音字母文字),它所表示的“词意”,就隐含在“词音”之中。“直接表意,口授读音的文字”,由于它不直接表音,字义与语音就没有直接的联系,人们就必须在约定字的含意的同时,也必须约定它的读音了。这种文字单体,就如普通的“符号”一样,它既可以当“音节文字”使用,也可以当作“表意文字”使用。
我们所说的文字的 “表意”,不是指通过文字的外表形状直接表示出来的,而是人们事先约定的。不用约定,就能通过外表形状直接表示意义的,不是文字,而是“图画”。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系统”,每一个“符号”单体,不通过人们的事先约定,怎么能确定它们表示什么呢?我们所说的文字的“表音”,凡是不用“拼音字母”作为元件构建的文字,其读音,也都是事先约定的,靠口传的,即口授读音的;用“拼音字母”作为元件构建的文字,可以依据“拼音字母”的拼音规则,直接拼出每一个字的读音,这样的表音方式,可以叫做“直接表音”。但是,拼音字母的读音和拼音规则也必须是事前约定的,没有事前约定,人们只看字形也是不知道怎样拼音的。一些人把文字的“表音”、“表意”,曲解为不用事先约定,就如看图画一样,一看形状,就知道“字音”、“字义”,这是错误的,世界上永远不会有这种文字。有人说“汉字就是这种文字”,例如“尖”,上边小,下边大,不就是“尖”吗?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上边小,下边大”的东西的特性不单“尖锐”,还“稳定”、还“坚固”、还显得“雄伟”、“壮观”。所以,从“上小”、“下大”的含意上,附会成“稳”、“固”“伟”、“壮”都是可以的。所以,“尖”字的含意,也不是从字形上或字义上就可以让人看出来的,也是人们事先约定出来的。
如果各字的“字形”是按一个统一的规则用组字基本元件构建起来的,就能使整个文字体系有了一个单一的系统,从而使这种文字具有了和规律性,就很容易被人们学会;如果各字的“字形”不是按一个统一的规则构建起来的,这种文字体系,就没有和规律性,学习起来无规律可循,就必须逐字死记硬背每个字的字形、字音和字义,就不容易被人们学会。
语言是基础,文字是依赖语言才存在的。但是,文字对语言的发展也不是象镜子反映物体一样,一点反作用也没有的。文字对语言的丰富和发展,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汉字,它对汉语单词的扩展,起支持作用。没有汉字的支持,汉语的单词就不能扩展。
    表示某一种语言单词的文字,必须按该语言的语法组织起来,才能表示该语言的语句,再由语句按思维逻辑组成文章,从而把该语言表示出来。与“以多音节词为基础的语音单载的语言”相匹配的最佳文字是“线性的拼音字母文字”,与“以单音节词为基础的语音多载的语言”相匹配的最佳文字是“方块形的意、音双表文字”,所以,不同性质的语言,所对应的文字性质也是不同的。因此,这两类不同性质的文字是不可互相代用的。
由以上分析可知,文字是为了表示语言单词才出现的,它是表示语言单词的一种工具。而表示语言单词的需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才产生的,所以,文字是依语言而产生的;它又是社会的产物,具有很强的社会特性。文字的发展变化,不单受语言的巨大影响,也受社会的巨大影响;当然,文字对语言和社会也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自从文字诞生以来,人们就把 “易写、易记、同语言完全匹配、美观”作为一直追求的目标。“易写”,就必须简化;“易记”,就必须直接表示词意和词音,并具有“规律性”;“同语言完全匹配”,就是要求完全直接地表示语言的词意、词音,与语言同步发展,具有无限的扩展性;在处理文字的机器出现以后,把“适合机器组字”,也作为衡量文字性能高低的一个必要条件。
文字初期的发展过程如下:
1、实物标记---2、表事图画或结绳记事----3、表示语言词意的图符文字-----4、表示语言词意的象形文字-----5、表示语言词意的符号文字。
结构方式:平面摆布。
文字特性:用字形区别词意和词音(靠口传的)、一字一意(字形单载)。
现在世界上的语言可分为两大类:“语音单载的语言”和 “语音多载的语言”,这两类语言的性质和特点不同,就决定了与其对应的文字的发展过程和性能特点也就不同。
不同阶段的语言,会导致不同性质的与之匹配的最佳文字产生出来。
   在今天看来,任何语言所对应的文字,都应当全面具有如下6条性能,才是“科学的最佳的文字”:
1、能与所对应的语言单词,实现完全地匹配。即由构字元件和构字法则,组成一个完整的文字体系,没有环节缺陷和漏洞;能正确地直接地表示出所对应的语言的词音和词意;能用构字元件,按照一种构字规则,构建出无限的新字,以适应语言单词无限增加的需要。
2、文字体系,具有、规律性、标准性和规范性;所以,人们学习起来,就有规律可循,就具有“学少知多”性。
3、便于实现机械化处理。在电脑出现的今天,文字系统组字元件,能作为电脑的“人机信息交换代码”。电脑能用组字元件,随机组建出无限的新字,从而建立起独立自主的电脑信息系统;能实现字怎么写,键盘就怎么打,不会出现“重码字”,也便于手写输入和语音输入。从而让使用电脑的普通大众,用自己的文字,在电脑上编制各种程序,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复杂难题。
4、笔画、结构简单,字体清晰美观,最容易辨认和书写。
5、同所对应的语言一样易学,儿童在家里,在其父母教会语言的同时就可以教会文字,能使全民没有“文盲”。
6、在所对应的语言没有发生本质性的转变时,其体式、功能和优点都保持稳定,不会因为字数的无限增加导致文字系统的毁坏和文字性能的退化、变质。
总之,要达到“科学、先进、便捷、高效”。
这6条,也是各类文字发展的共同方向。
所以,在所对应的语言的性质不变的情况下,不要把单词的增加、语法的增加、构字元件的增加、引用外语单词的增加,误认为是文字的发展。
这里,还必须补充一点:以上所述语言的三个阶段,在前、后两个阶段之间,并不是突变的,而是渐变的,所以,在前、后两个阶段之间,还有一个“过度阶段”。例如今天欧洲的英语、法语、德语、等,亚洲的日语、韩语、越南语、等,美洲一些土著民族的语言,都是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度的语言。这类语言的特点,就是多音节单词和单音节单词并存,两类单词的比例在7:3至3:7之间。
第七章  人类语言第一、二阶段所对应的文字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GMT+8, 2024-4-29 04:28 , Processed in 0.032514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