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47|回复: 0

党生:知青岁月,学习“改天换地”本领的一次历练

[复制链接]

2559

主题

71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7484
 楼主| 发表于 2022-6-23 14: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党生:知青岁月,学习“改天换地”本领的一次历练




  作者:党生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2-06-23 08:16:02







知青岁月,学习“改天换地”本领的一次历练
——我的十年“知青岁月”


时隔半个世纪,打开尘封的旧“相册”,回眸“知青岁月”学习“改天换地”本领的热血尝试历历在目,让人思绪万千心潮久久不能平静。

我是1969年2月响应号召,集结了一批热血同学从福州到闽北山区插队的,历时十年。在这十年间,我和大家都经历了“知青岁月”的生存极限的挑战和“凤凰涅槃”考试;经历了“灵魂”深处刻骨铭心的碰撞与洗涤;经历了“一穷二白”条件下尝试“改天换地”经济建设本领的淬炼;经历了理想、信念、人生价值、人生使命的深刻反思与抉择。


一、“北上宣言”的出台

当知青时,我们曾尊严地发布了一个宣言,叫做“北上宣言”。发布“北上宣言”后才踏上“知青岁月”征程的。

“北上宣言”是怎么出台的呢?

1968年12月,毛主席发表“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的指示,引起了同学们的强烈反响。和许多同学一样,我的脑海也十分地不平静。在组织同学们到福州西湖活动时,我一个人在湖滨漫步,于博物馆的桥旁沉思着自己对上山下乡的选择和对人生理想的思考,直到同学们招呼照相,我才从沉思中醒来。这张照片就是当年桥边决断上山下乡的留影。


【1968年12月摄于福州西湖】

从这以后的一段日子里,在学校的学生宿舍、寝室和“26教室”底层活动室里我分别与一些同学反复探讨着“上山下乡”“再教育”的话题;探讨着毛主席的“大风大浪”、“风口浪尖” “造就年轻新一代人”的深义。

记得母校26教室“地下室”一溜建筑很像“延安”窑洞。我所住的“窑洞”宿舍里面的左边墙上有一段鞭策年轻人的励志语录:“今后的几十年,对祖国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是多么宝贵而重要的时间呀,现在二十来岁的青年人,再过二三十年就是四五十岁的人,我们青年人将亲手把我们一穷二白的祖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将亲身参加埋葬帝国主义的战斗,任重而道远。……我们这一代,一定要下决心一辈子艰苦奋斗。” ;右边墙上是毛主席关于“开除球籍”的语录:“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 当年,像我一样的热血青年都有自己的座右铭,“窑洞”墙上的这些信条对我们很有号召力和感染力。

记得,在“窑洞”谈天说地议论中,初一(九)班的“吴钦栋”同学和初三(一)班的陈克树同学发言最深刻,很感染人。

他俩多次描述毛主席年轻时的一段经历,推敲着毛主席年轻时“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诗句,掂量着毛主席从闹学潮、创建“共产”小组到组建工农红军,上井冈山、过雪山、草地;饮马延河水又驰骋“西北坡”……打天下,改造社会的历史份量与价值,感受年轻毛泽东成长之路。

他俩还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成百上千的学生青年奔赴延安情景。他们认为党中央此时对当代学生青年提出“再教育”,提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不是一句简单口号,是新一轮“大革命”方略的号令;是“大手笔”的又一盘“棋局”,他们神情庄重、极其认真,“一本正经”地说着。接着,他们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你一言我一语,有声有色地描绘“上山下乡”伟大“棋局”:是“学生青年工农化,工农分子知识化”的一个布局;是要在艰苦建设火线上,改变“一穷二白”的实践中设置营造崭新一代人的布局;这盘布局是对学生青年又一场不考试的考试;是“大浪淘沙”的一步看三步“棋”子。还说这就是对“大风大浪”、“风口浪尖”和“人生使命”、“回炉再教育”的理解。

同学们的这些故事般描述和那种很“使命”感又很有战斗气概的气息,一种言无伦比的思想境界和一股“热血”神情,那种“高屋建瓴”的见解,那种似“临战”前“军情判断会”姿势,深深地打动了我和更多的同学。在那段日子里,大家总是群情激昂、摩拳擦掌的,许多同学情不自禁地哼着“革命人永远年青”和“勘探队之歌”沉浸在美好憧憬中。在热血沸腾的歌声中我们一致认定“毛主席挥手我前进,上山下乡干革命”。

经过十来天的酝酿,由“钦栋”同学起草,以当年工农红军被迫长征,“北上抗日”的气派,我们挥笔写下“北上宣言”,很郑重地贴在靠近学校大门口的“二十六教室”东面红墙上,记得那天好像还放了一束鞭炮。在“北上宣言”旗帜下,开头二十多位同学当即签字报名,后来有七十二位同学陆续参与并推动了全校二、三百个学生在1969年2月9日一起离开了福州。


二、挑战生存“极限”

2月9日火车载着热血的同学一路呼啸向北挺进。虽然在车站分别时,还有一些与家人告别的恋情,但多数同学茫然中还怀揣着一种“由衷”的使命感和豪情壮志,俨然像工农红军离乡背井长征一样,受亲人相送,火车站台“十送红军”似的;更贴切说,其景其情更像当年学生青年跨越千山万水奔赴延安一样去迎接伟大的、火热的祖国建设明天的“电影”。

10日清晨四、五点钟,当时天还没有亮,我们到达了闽北的建西县火车站。片刻后又转乘贮木场的小火车进入到电影《青山恋》拍摄片的原始森林里。上午九点多我们72人陆续被分到了3个公社,包括我在内的30人安排在高阳公社。在高阳公社途中,我们30个人在沿途又被分出了两批人,最后剩下12个同学,被分派往“小筒”大队。前来接我们的农民扛着小红旗,吹着小的哒,敲着小铜鼓,一边放着小鞭炮,一边忙着帮助同学们扛行李,领着我们往“小筒”村走,同学们只是拎着小包在后面跟着。此时,大家的心情还不错,可是爬过了第一座山包时,大家已经气喘吁吁的,快走不动了,可迎接我们的农民却告诉说到达小筒村还要翻几座山头,一听这话,大家的头上好像被浇了一盆凉水。坚持爬过几个山头,再问还有多远时,农民说还有五里路,在城里似乎五里路很近,大家又坚持往前走。结果每爬过一座山,农民总说还有三里路。七、八个山头最后走完,用了三、四个小时,而映入大家眼里的仅是一个大几十户人家的很“疙瘩”的小山村,黑乎乎的房子零乱地错落在山脚边,房前屋后尽是“斗笠”田、“眉毛”丘,横七竖八的。“那‘天地’一点儿也不宽阔”我们的心打鼓着……。此情此景,加上身体的极度疲乏,热血沸腾的同学一下子感觉浑身瘫软无劲。

跌跌撞撞的我们终于走完了崎岖山路,终于来到了大队部。那里有一波人,大队部门里门外、沿街墙上贴着红、黄、绿“欢迎”标语。一群大妈、大婶忙着打热水、拧毛巾;大嫂、小姨捧着“冰糖茶”让我们又洗脸又喝茶,十分热情。小孩、老人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一圈又一圈,那场面真像当年人民群众盛情接待红军、八路军一样热烈、隆重,把我们疲倦、失落的心情给调回来了,一阵莫名“虚荣”裹着温暖涌上心头……。接着大队干部找了一个旧谷仓,让我们住下。我们就地分在小筒本村的两个生产队里。

第二天,由于我们刚到大队,知青都被分散到农民家里吃派饭。农民当我们是远道而来的客人,都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我们。第一顿饭,我就到了一个有读过书的叫“王碧英”的农民家里,他们用笼蒸的大白米饭,青菜、竹笋、鸡蛋和糍粑来招待我们几个,在蒸笼的一角是地瓜米饭,不让我们装碗……。平时农民家里做菜是没有油的,但这次为了招待我们,我看见他们做菜时就从灶台上的盐缸里夹出一块肥肉,在锅里擦一下,然后就把肉又放回“盐缸”里,让锅里有点油腥味,这已经是当地农民当时对我们的最诚挚的招待。现在想起来,当时最好吃的只有他们的糍粑和大白米与地瓜米混炊的饭,还有那道特制的很可口的米汤。据说那天他们特意跑上山,寻遍山野才采到的一种不多见的几朵野花,才做成的招待贵客的上乘的罕见汤。吃过饭后,他们又用河沙炒了一盘南瓜子让我们磕着……。山区没电,千百年来当地农民夜里照明就是用含松脂的枯松老根,我们知青条件好多了,可以点马灯、和自制的墨水瓶煤油灯。刚到乡下时,我们的“夜生活”就是围着煤油灯看书、写信、记日记与聊天。白天我们也要和生产队里的农民一样下田劳动。当时正好是初春,农田要翻冬土,天气还很寒冷,水田里结着冰。第一次赤脚下田,踩在烂泥里,冷得全身神经线急剧紧缩,手抖嘴颤的,不一会儿整个腿全红肿起来。没办法,大家只有拼命干活,让身上热起来,上身虽然热起来,但泡在烂泥中的腿脚还是被冻得红肿,不少人后来都患上了关节炎。天气暖和时干农活,又有蚂蝗、蚊虫的叮咬,夏天水田里的水被太阳晒得能烫熟泥鳅,同学们仍要顶着烈日下田。这些“遭遇”对我们这些城里的青年学生来说,艰苦的生活和劳动让大家心灵再次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下乡20多天后,学校的军代表到村里来看望同学们。看到军代表,大家就像看到了家人似的,好几天窝在肚子里的“委屈”再也抑制不住了。在向军代表诉苦时,我的眼睛“出汗”了,有几个同学则躲在门后,倚着门框抽泣,泪水像断线珍珠怎么也收不住,呜呜哭成了一团。大家的情绪一落千丈,几十天前来插队时发布的 “北上宣言”的满腔热情此时冷却到了极点。

当时每人每月定量供应28斤米、4两油、八元津贴。这些还是因为鼓励知识青年下乡,国家在第一年给予的补助。但这点粮食对我们来说根本不够吃,一年轻,二体力劳动消耗大。到乡下一周后,我们知青开始自己搞伙食,十来个人轮流做饭。刚从城里下来根本不会做饭,刚开始我们经常吃“夹生饭”,在农民朋友帮助下才慢慢解决了“夹生饭”的问题。28斤粮食不够吃怎么办,农民教我们用水浸泡生米一夜后捞起干蒸,蒸熟后用开水冲泡,泡后再蒸,这样做出来的饭粒很大,一碗饭可以变成二碗饭,但这只是看上去量多了,实质却没变。为了生存,我们扳着手指头计算粮食定量,规定早晚一人一碗半干饭,晚餐十几个人就只下两斤大米,煮出来的稀饭可以当镜子照。山区无处买菜,只有淹菜和泡笋,开水冲盐巴调成的清汤。然而雪上加霜的还有,到了夏收前后,知青们感染了疟疾,大家“轮流”着打“摆子”。发病时,一会儿感到冷,三床棉被盖上还叫冷,一会儿又发热,全身脱光了还喊热,跳进水井泡着也还是热。全体知青一时间紧锁眉头,思绪万千。大家再也无心思进行当时流行的早请示晚汇报了,革命激情一落千丈。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我们像遇到了“知青岁月”的“雪山草地”那种“味道”。我们的极度疲惫身心和美好理想全陷入泥潭沼泽中。


三、振奋精神闯“三关”

面对严峻的现实,同学们情绪非常低落。我也产生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当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我才缓过神来。发现这部小说的书名开门见山简直就是冲着我而尊严发问的,字面答案当然是“千锤百炼”四个字。仔细琢磨与“咀嚼”这“四个字”,发现“千锤百炼”字里行间,隐藏着“刀山火海”、“脱胎换骨”的滋味,我十分感叹:一块好钢问世的历程竟然如此艰巨与“痛苦”。当联系毛主席指望的锻炼“革命意志”、“不考试的考试”时,我豁然开朗,“千锤百炼”四个字真的“很”滚烫、亮眼,暖心脾。它“解困析疑”给人力量无穷,我从来没有这么深切感受过祖国文字精炼到如此“形象”、“贴切”和“神奇”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深刻与铭心。在油灯下,学习会上,我谈了保尔·柯蔡金的“千锤百炼”,讲述“小筒”大队的“宇历村”驻扎过红军游击队的故事,感慨老前辈打江山并不因为小筒村庄偏僻、穷山恶水而放弃解放它的感想;讲述自己近期的思想动摇和对“千锤百炼”的新见解;带领大家齐声朗读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主席关于“感情变化”,改造世界观、人生观那段讲话……。宝华同学引用“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当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碌碌无为而叹息”的著名格言也谈了他的感想。洪生同学谈了高尔基的《海燕》,说海燕总是迎着风浪搏击,海鸥总躲避风雨缩进鸟巢的故事和感想,他提议成立知青团支部。当晚我和“洪生”、“宝华”等几个同学组成了一个支委会,三个委员各有分工,我负责学习。这样就我们十来人中,虽然只有六名团员也有了自己的战斗堡垒。团员们把团徽重新戴在胸前。在生活和劳动中的各种困难面前,我们团员自己首先带头走在前头。面对疟疾,“宝华”同学自告奋勇翻书学医,六名女生轮流当“护士”,全体知青人人动手,学习扎针,想尽办法与疟疾作斗争。“洪生”、“宝华”同学因为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对农村生活有一点经验,他们提出当年红军在延安也遇到了生活问题,谈到了“南泥湾”壮举,通过讨论,我们心底一时又亮起一盏灯。

第二天,知青点向村里争取了一块荒地,利用工余时间,全体知青出动,开荒大生产。番薯、小米、高粱、玉米、萝卜、青菜等等只要想到的,我们就种。同时养鸡养鸭和养猪。每个月用二、三天时间,请农民带着我们一起去深山砍柴。那时大家咬着牙,勒紧裤带,拧着一股劲,顽强地苦干了一个春夏。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秋天,我们种的小米、大豆、高梁、玉米都获得了丰收,番薯更是大丰收。我们日夜加班,把番薯刨成丝,切成片,洗淀粉,酿酒等等做成各种食品。有了自己的菜地,蔬菜也不用愁了。到了年关,知青点杀猪宰鸭,磨豆腐做豆浆。通过我们的劳动解决了温饱问题,改善了自己的生活,大伙儿兴高采烈地品尝人生第一次用自己汗水换来的劳动果实,开始有了一点“丰衣足食”的感觉,我们也终于闯过了上山下乡以来遇到的思想、生活和劳动这三道难关。大家的心中油然升起一种自豪感。

在很拮难的那段日子里,许多同学在夜深人静时站在高高的晒谷坪上,眼望星空,神情肃穆,时常拭着泪花默默低吟着:“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困难时想你有力量,胜利时想你心里明……”,这首渗透骨髓的歌曲时常鼓舞和激励着我们,我们从中领悟并提炼出:“紧跟毛主席,前进有方向,工作有力量”的鞭策语,作为我们知青新确立的座右铭。同学们白天下田劳动,女生晚上到生产队读报、教社员识字、教唱歌曲;男生为社员理发、做针灸,……


四、“改天换地”,尝试美好建设

下乡头两年的锻炼,我们小筒村知青点的知青经历了“三关”的考验,在小筒村得到了农民们赞许和信赖。这时,大家又开始想到了当初上山下乡时提出的“北上宣言”。实践“宣言”、实现“抱负”,又悄悄地成为我们知青点的生活主题,大家还想到了学校“窑洞”墙上的那个“座右铭”和毛主席“开除球籍”的语录。1970年10月,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2年初,我走上了大队的领导岗位,出任党支部书记,这为我们知青尝试搞“建设”提供了机遇。

这时,来自省城的下放干部也到了小筒村。最先来的有两名干部,一名是福州市水利局的一名技术员,一个是康复医院的政工干部。他们比我们有经验,又有眼光,都想为农村做点实事,改变小筒村的面貌。我们一方面与农民探讨“建设”方略,另一方面积极取得下放干部的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推敲与酝酿,我们将尝试“建设”的突破口选在了“开路”和“建水库搞发电”两个项目上,得到了大队干部和农民朋友们鼎力支持。

千百年来,小筒村与外界联系只有崎岖小路,出入全靠人背肩扛。我们通过勘测,从小筒村到渔溪有七、八里路,有一段拖木头的滑道。最后,决定利用原有的滑木道,打通前往渔溪的道路。顿时,偏僻山村沸腾起来,开山炸石炮声隆隆,垒基夯土,号子四起。全体知青和小筒农民天天晚上加班加点,利用几个月的农闲时间,一条通往渔溪的三至四米宽,八里长的乡村马路开通了,从小筒村一直连接到渔溪一号桥,与森林小铁路相接。从此,一辆辆的拖拉机或汽车可开到了我们的小筒村。

小筒村前有两条溪,每年的雨季,只要下两小时的暴雨,村前较好的良田就会被洪水淹掉。主要是因为两条溪同时来水,汇集到小筒村前的小河里,小河来不及排泄。懂水利的下放干部告诉我们,只要让两条溪不同时来洪水就解决了洪水淹良田的问题。随后,我们与水利干部去两条溪的上游实地查看。技术员告诉我们,建一座水库就可以了,同时还可以利用水库发电,解决小筒村自古以来点松枝照明的问题。大家一合计,就决定干。当时,正好有一个地质队在搞勘探,我们就请他们帮助测量,水利干部为我们做了水库工程设计。

1971年秋冬,我们就开始日夜加班筑水坝,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哭;技术革新挖土方,劳动竞赛夯土坝,好一幅生动的“热火朝天”、挑灯夜战“愚公移山”的壮丽图景……。1972年初夏,土坝筑成了。随后,大队派“芝生”同学去学电工,不久,一座5000瓦的小水电站终于发出了电,解决了小筒村村民夜间照明和日常碾米、饲料加工用电的需要。


【1972年摄于水库坝上】

通电那个夜晚,全村路灯闪亮,各家各户里外通明。我们知青与乡亲们不约而至,大家齐聚生产队队部,队部里外一片欢声笑语。小孩子快乐地奔上奔下打闹着;老头子嘴边叼着长短杆旱烟,眯着眼睛望着灯泡问队长:这玩意儿能点烟吗?惹得全场满堂哄笑……。看着人们的欢乐劲,我们知青无比欣慰,甚觉“疙瘩”山村“天地”广阔,有待更多的作为。


【1972年摄于小筒水库前】

1973年,此时的小筒村知青点过“三关”、开马路、建水库的事情引起了当时省里领导的关注。也引起福州很多学校的学生兴趣,随后一大批同学报名要到我们知青点来。由于小筒村知青点安置不了这么多人,于是我建议大队在小筒村划出一块边远地,让我们去办个知青队。大队把“南湖”40余亩的荒山、半荒田给了我们二、三十名知青。1973年春天,我带领知青到了“南湖”,搭起了茅草棚,接着组织新来知青先把当年的粮食种下去。到了第二年,上级领导给我们拨款,盖了两座土墙瓦房。不久,“知青队”里果园、猪场、鸡舍,还有木料加工厂都建立了起来,甚至还自己开了个“小超市”。又办起了“草棚”大学、“南湖气象站”,等等。那时“南湖知青队”处处都显示着一种朝气蓬勃的景象。下面这十几张照片都是当年办农场时的情景。

【“进军南湖”,摄于1973年】


【“天当房,地做床”知青住草棚】


【春耕】

【科研】


【秋收】


【晨读——草棚大学】


【联欢会】


【军训】

当年我们真想借助知青队这个平台,走出一条知青创业的路。知青可以在“草棚”大学复习功课,迎接祖国和人民的“挑选”;学习改变农村、农业面貌的实用科学技术,研究、摸索现代立体农业方案、步骤等。我们真想率先把知青队这片荒山野岭、房前屋后规划一片果园;周边山腰“油茶林”环绕成带,山顶松树戴帽;“知青队”驻地对面左山坡杉木林纵深延绵与右山坡延绵的毛竹林带相交;林、田接壤处一排养殖场与蜜蜂庄;溪边两侧是蔬菜地,新造溪驳岸,连接“猪场”改“桃花园”小岛,溪面上有葡萄架200米形成绿荫长廊,脚下小桥流水,作为读书、喝茶、纳凉、休闲之地……。此时我们的座右铭是:“重新安排山河”。

“知青岁月”那时节,农村有许多“改天换地”的大会战。1974年我在知青队建立了知青党小组和知青团支部,每逢大会战,知青总是倾巢而出,遇到抗洪抢险、扑灭山火时,知青们更是奋不顾身地冲在最危险处。初生牛犊不怕虎,“大无畏”、“顽强”成为知青们的性格。他们在“知青岁月”中留下了许多催人泪下的故事。如黄宝华同学洪水中舍身保财产;江嫩妹同学倾盆大雨下、凛冽寒风中孤身护秧苗;张闽华、刘健彪等十几位扑灭山火、火烧眉毛;等等。

1978年底,我荣调福建团省委工作,结束了我十年的“知青岁月”生活。

回眸“知青岁月”,我深深感到“上山下乡”是一场“改天换地”的战斗,是学习经济建设本领的一次尝试。在“知青岁月”的火线上,我比较荣幸地被破格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我虽然多次“礼让”和“放弃”招工、招干、参军、上大学机会,心甘情愿立足农村当“知青”整整十年。但比较幸运的是受到省委林一心、潭启龙书记关怀,受到团中央领导指导和勉励,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亲切接见。最荣幸的是在全国农业第二次学大寨大会上,邓颖超、陈云、王震、郭沫若等中央领导亲切地和我握了手,还合影留念。期间还荣幸地结识了江西著名知青钟志民同志,见到了仰慕已久的邢燕子大姐,可以自豪地说:“知青岁月”今生今世我终生难忘。


【团中央领导视察知青农场】


【鼓舞与鞭策——中央领导接见知青代表(片段)。第一排领导同志,左起:邓颖超,王震,陈云,郭沫若;第二排知青,右起:钟志民、党生)


回眸知青岁月,我们决不歌颂苦难,也决不把“改天换地”的艰辛当“苦难”。“知青岁月”是年轻一代经风雨见世面的一次人生演习,是年轻一代不做“温室弱苗”的热血豪情;是读无围墙和校门的“大学”;是毛主席“五七”蓝图、学生青年工农化、工农分子知识化的社会改造;是祖国 “给你一片蓝天,造福一方水土”,学习“改天换地”建设本领的“淬炼”。

“知青岁月”青春无悔!!


(作者系福建知青;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首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语言文字论坛

GMT+8, 2024-12-22 13:16 , Processed in 0.045342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